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研究含7%单乙基二甘醇油醚(TransP)的痛宁凝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考察其透皮吸收促进效果。[方法] 采用血药浓度法,UPLC-MS/MS测定大鼠体内痛宁凝胶中延胡索乙素含量,同时与空白痛宁凝胶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7% Trans P组的TmaxCmax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h)和AUC(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UPLC-MS/MS技术测定痛宁凝胶中延胡索乙素的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表明7%TransP组促渗效果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可进一步应用于痛宁凝胶制剂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早期干预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加服中药益气活血方。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氟西汀。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中风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用养阴清肺汤另加入降气化痰、清热的中药治疗,对照组按药敏培养结果或经验性敏感抗生素治疗,再配伍短程、高效激素冲击治疗,4周后按统一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清肺汤加减在治疗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肺损伤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48例,予传统针刺法治疗。治疗4周后,以《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3.3%,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后失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疗法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治疗2次,6 d 1次,12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每天治疗1次,12 d为1个疗程。采用疗效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法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评分同时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软组织张力测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等级分布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软组织张力低于对照组。[结论]射频热凝疗法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软组织张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临床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观察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期痛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明确诊断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萆薢汤化裁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秋水仙碱,入组期间两组患者均采用低嘌呤饮食。1周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观察治疗前后受试者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全身症状评分、血尿酸、血沉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侯疗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全身症状评分、血尿酸、血沉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身症状评分、血尿酸及血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4例,停药或经对症处理后即恢复正常。[结论]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期痛风疗效显著,在改善全身症状,降低血尿酸及血沉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海桐伸筋透骨汤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1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海桐伸筋透骨汤热敷治疗,5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及Lequesne指数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中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及行走能力及总积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桐伸筋透骨汤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屈膝点按扣揉推拿手法配合微波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的疗效。[方法] 将46例膝关节鹅足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屈膝点按扣揉推拿手法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配合微波治疗,两组10 d后通过膝关节评分标准(HSS)、疼痛视觉模拟量尺评分(VAS)评分标准,压痛测试仪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后HSS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VAS疼痛评分明显改善(P<0.05),及压痛测试仪测量膝关节压痛明显缓解(P<0.05)。[结论] 两组均有效,但对于患者主观疼痛的缓解及压痛的缓解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芬太尼联合软坚止痛膏外用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重度癌痛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软坚止痛膏外敷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程度、芬太尼透皮贴剂用量、爆发痛次数、解救爆发痛的吗啡用量、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评分)等.[结果] 治疗第1、2个疗程,两组癌痛缓解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芬太尼透皮贴剂增加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对照组癌痛爆发次数与解救爆发痛吗啡用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癌痛爆发次数及即释吗啡用量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但治疗组癌痛爆发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软坚止痛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减少芬太尼透皮贴剂用量,减少爆发痛次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射频针刀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PVP)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均采取PVP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行腰背部痛点射频针刀治疗配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罗盖全以及钙尔奇D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仙灵骨葆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视觉模拟(VAS)评分、腰椎活动功能Oswestry残损指数评分(ODI)、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评分、椎体骨折后Cobb角恢复率评分。临床疗效采用OVCF的治疗指南进行评价。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腰椎活动功能ODI评分及两组椎体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及椎体后凸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80.00%,两组疗效相当,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针刀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OVCF能有效、快速缓解PVP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促进骨密度增加,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再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接受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HDS评分均有所提高,ADL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对中老年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筋推拿改善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方法] 收集2018年1—6月在院的缺血性卒中后并伴有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采用经筋推拿,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8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肢痉挛改善的程度;对照组采取中风病一般护理常规及针刺治疗,疗程与观察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痉挛量表(CSI)评分、Ashwort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平衡评估量表(Fugl-Meyer)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I评分、Ashworth评分、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针刺治疗配合经筋推拿可以有效地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同时降低了肌张力,提高了日常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针药结合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综述近年来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文献,以期对本病未来的临床工作有些许启发。目前以针药结合为主治疗本病的方法包括毫针结合内服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穴位离子导入以及毫针与中药以其他形式的结合,包括中药药棒、药枕、中药点舌、氧驱雾化吸入、灌肠等。针药结合治疗本病具有同效相须、异效互补、反效制约的治疗特点,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腰止痛药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用颈腰止痛药加针灸、根痛平加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疼痛记分及握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腰止痛药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生存质量、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治疗21d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21、60、90d的症状和体征(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确切疗效,作用靶点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针刺对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采取针刺加药物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对照组,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以吞咽功能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的观察与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1.25,P<0.05);病程短、年龄小,则疗效高。[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有显著性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助阳扶火"温灸针刺法联合清肠温中方治疗寒热错杂、湿热瘀阻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0例)和中药组(30例)。针药组给予温灸针刺+清肠温中方配方颗粒,中药组给予清肠温中方配方颗粒,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证候疗效、改良Mayo评分及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IBDQ量表)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最终共纳入合格病例52例,针药组22例,中药组30例,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证候疗效、改良Mayo评分、IBDQ量表评分均较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针药组患者畏寒、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助阳扶火"温灸针刺法联合清肠温中方能够明显改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针药联用较单用中药治疗在患者全身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以补肾调冲针法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育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施IVF-ET(包括再次或多次)患者5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 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同时(月经第3天)加用补肾调冲针法治疗。每日1次, 连用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胚胎种植20例, 占62.5%和妊娠18例, 占56.25%.对照组种植6例, 占25%及妊娠4例, 占16.67%.两组胚胎种植与妊娠成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调冲针法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提高IVF-ET患者的种植率及妊娠率, 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用头针丛刺方法针刺焦氏头穴运动区下点治疗顽固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头针丛刺方法针刺焦氏头穴运动区下点,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针刺面部穴位, 针刺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结论] 运用头针丛刺方法针刺焦氏头穴运动区下点, 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确切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对属于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32例患者以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与同期开塞露治疗的34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32例中临床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34例中,临床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便秘的主要症状包括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情况、便质情况,组内和组间的比较结果在治疗21 d时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