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18~45岁,平均29岁。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副韧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1例均获得3个月~4年随访,平均2.7年。随访发现手术能较好恢复肘关节稳定及功能,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例,良7例,可1例,差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骨折同时多伴有侧副韧带撕裂,肘关节严重不稳定,只有在重建了骨关节和软组织结构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才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手术治疗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熊文化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3):282-283,286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7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41个月,平均17.5个月。术后均一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范围为(111±21)°,前臂旋转活动范围为(104±25)°。按Broberg-Morre评分,优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1.4%。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够重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肘关节解剖结构,恢复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疗效.方法 应用外侧Kocher入路和内侧入路对13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本组疗效优2例,良7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为69.2%.结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一种很严重损伤,只有早期规范手术治疗才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尹向超  焦翔  陈长河  李冀  陈杰  梁伟  张保亮  刘丹 《当代医师》2013,(12):1684-1686
目的探讨12例可吸收线加掌骨钉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5例,3例非手术治疗,12例采取可吸收线加掌骨钉治疗。结果1例因去除克氏针后患者没有积极有效功能锻炼恢复较差,其余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可吸收线加掌骨钉治疗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起到坚强内固定,维持肘关节稳定性,加上后期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其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n=28)及手术组(n=12),保守治疗组患者采取石膏外固定治疗,手术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86%,保守治疗组为66.67%,差异明显(P 0.05)。结论根据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手术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池开宇  苏志坚  李立新  卢奇昊  刘胜 《西部医学》2013,44(6):31-31,37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修补肘尺桡侧副韧带、术后结合中医三期辨证施治、中药熏洗、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结果随访636个月,按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采取手术治疗,尽可能恢复骨性解剖结构,修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术后结合中医三期辨证施治、中药熏洗及早期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宜汉双河王烟灰医院收治的1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对患者的肘关节后外侧、前内侧联合入路骨折复位内固定和韧带修复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临床效果评估为优的患者10例,为良的患者5例,为可的患者2例,为差的患者1例,优良率为83.3%。治疗后随访13~29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其中16例患者没有疼痛感,2例患者有轻微疼痛感,并且患者的冠状突和桡骨骨折均明显愈合。结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临床诊治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6年6月~2010年2月,共收治三联症患者5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屈肘位旋转中立位石膏固定3周,然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5例患者经过平均13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肘关节无疼痛,肘关节屈伸活动幅度平均110°,前臂旋转幅度平均100°,3例随访1.5年以上,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疼痛。结论肘关节"可怕三联征"临床上为不稳定型骨折,多需要行手术内固定,伴有韧带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韧带修补,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才能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均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并修补肘内外侧副韧带,术后渐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0~27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0.0%。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采取有限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既保持肘关节的稳定性,恢复骨性解剖结构,又能早期活动以恢复肘关节屈伸及前臂的旋转功能,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朱群  陈高新  来进杰 《浙江医学》2014,(24):2022-2023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1996年由学者Hotchkiss[1]首先提出,指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由施加于上肢伸展位的轴向压力、剪切暴力及前臂处在旋后位的外翻应力引起。与单纯肘关节脱位不同,“恐怖三联征”常合并关节囊及副韧带损伤,治疗困难,需要及时、合理治疗,否则可造成肘关节功能恢复不佳。2009-10—2012-10我院收治13例“恐怖三联征”患者,按照Pugh等[2]提出手术原则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MCL)修复重建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的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后,检查肘关节外翻不稳,采用肘内侧入路进行探查,并行MCL修复或重建;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2d,早期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2年,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8~19周)。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2例。在肘关节90°位测量前臂的旋转范围,本组前臂旋前平均75°(35°~85°),前臂旋后平均80°(65°~89°)。结论:MCL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临床上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有MCL损伤时,如果骨折复位固定后仍然存在外翻不稳定者,应修复或重建MCL。  相似文献   

12.
傅文辉 《中外医疗》2016,(15):112-113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4年7月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取保守治疗(对照组)和手术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国富  卢尔海 《吉林医学》2013,34(17):3302-330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肘外侧入路组24例,肘后入路组15例,肘前内侧入路组11例。统计三种入路手术后骨折的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此评价外科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发生并发症11例。术后患者前臂旋转平均(108±15.87)°,肘关节屈伸平均(122±13.46)°,依据Mayo评分,优37例,良7例,可5例,差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以重建肘关节同心圆中心复位以及稳定性为重点进行治疗可提高并保证患者预后,同时注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恐怖三联症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恐怖三联症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NF组各20例。2组均于术后第2d、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常规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关节被动活动等康复治疗。PNF组增加等张训练、收缩-放松、动态反转和稳定性反转等PNF技术。4个月后,用关节活动度和Mayo评分对恐怖三联症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4个月后,PNF治疗组的关节活动度和Mayo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技术对恐怖三联症术后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方法及要点。方法对15例患者均采用了手术治疗。12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结合肘前正中微型切口,3例采用肘外侧附加肘内侧手术入路,以微型螺钉及微型钢板固定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结合石膏、外固定架外固定。结果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本组优4例,良8例,可2例,差l例,优良率80%。结论肘关节前侧关节囊、尺骨冠突和桡骨头对肘关节稳定性较为重要,辅助外固定尽量使用外固定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钩张力克氏针治疗合并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双钩张力克氏针治疗26例合并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尺骨冠状突骨折,男17例,女9例,年龄17~67岁,平均39岁,O’Driscoll分型,I型6例,II型2例,III型18例,开放性损伤1例,合并神经损伤2例,其中伴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3例,鹰嘴骨折肘关节后脱位(后方孟氏骨折)5例,鹰嘴骨折肘关节前脱位(经鹰嘴)6例,内翻后内侧旋转半脱位(VPMRI)2例。结果:26例患者获13~30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65分钟(55~130分钟)。损伤愈合后肘关节伸屈活动平均110。(70。~125。)。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Mayo评分71~94分,平均86分,优8例,良11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73.1%,无表浅感染或深部感染、皮肤坏死、肘关节脱位、肘关节强直等并发症,有1例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结论:双钩张力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伴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冠状突骨折,简单易行,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34例,采用经尿道电切镜下电切除病变组织,术后1周开始用多柔吡星3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1次,维持至1年,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随访7-36个月,34例患者中痊愈28例,好转6例。术后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以后每12个月复查1次。结论经尿道电切同时去除导致腺性膀胱炎的相关诱因,术后多柔吡星膀胱灌注,可治愈或缓解腺性膀胱炎。术后定期复查膀胱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4年9月我科收治的31例Pilon骨折采用解剖钢板治疗。结果28例术后随访5-24个月,优15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2.1%。结论解剖钢板可紧密贴合胫骨下端,术中无需塑形,多角度多平面的使内固定牢固,是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分析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因上肢骨折经制动造成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手法治疗、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经骨外科处理后单纯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自行进行患肢功能训练。经2个月的治疗后,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肘关节屈伸范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5.79%)。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C"臂引导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4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41例患者获得6.5~28个月的随访,平均19个月,优30例(73.2%),良8例(19.5%),差3例(7.3%),优良率92.7%。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断钉现象。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