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患妊高征对足月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13 0名足月新生儿 ,其母孕前无慢性高血压 ,孕期无宫内感染及糖尿病 ,新生儿出生后无窒息史 ,未发现明显畸形。根据母亲孕期是否患妊高征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出生测量 ,并于生后 3d做餐前血糖、胰岛素 ,72名新生儿做了血脂检查。 【结果】 妊高征母亲所生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身长及胸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糖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胰岛素及胰岛素 /血糖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上述发现在对出生体重修正后 ,依然存在。不仅如此妊高征母亲所生新生儿的平均TG水平高于对照组 ,而HDL c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母亲妊高征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及胰岛素敏感性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经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分娩的经产妇193例,依照分娩方式分组,顺产组68例,剖宫产组73例,会阴侧切组52例,观察产后性功能情况。结果:产后6个月,顺产组、剖宫产组性功能障碍率均低于会阴侧切组,性生活恢复率、性高潮评分、性满意度评分、性交疼痛评分均高于会阴侧切组;产后12个月,顺产组、剖宫产组性功能障碍率均低于会阴侧切组;以上数据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产妇分娩时,会阴侧切会较大的影响产后性功能情况,顺产影响程度略小于剖宫产,应大力倡导自然分娩,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接生对初产妇盆底肌肉早期恢复的影响和治疗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分娩的310例初产妇分为3组,无创接生的110例为无创接生组,会阴侧切的105例为会阴侧切组,剖宫产的95例为剖宫产组。比较无创接生组与会阴侧切组、剖宫产组产后6~8周时的盆底肌张力强度及治疗1个疗程后盆底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前无创接生、会阴侧切和剖宫产对盆底肌力均有影响,其肌力大小都≤3分;治疗后盆底肌力都有恢复,肌力都在Ⅱ级以上,其影响程度在产后6~8周和治疗1个疗程后Oxford评分比较:无创接生组与侧切组肌力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接生组与剖宫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由于盆底肌肉受压、牵拉、肌纤维变形及肌力减退,对盆底肌功能会造成一定影响。无创接生技术不会增加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且其肌力恢复较侧切组更有优势,与剖宫产组无差异,建议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推动无创接生,减少产妇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早期干预妊娠糖尿病(GDM)对改善新生儿并发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1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所生新生儿的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中,干预组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妊娠糖尿病十分重要,产科应与儿科密切配合,对于糖尿病母亲所生婴儿不论有无临床症状,出生后应立即送往新生儿病房,进行血糖、血钙、胆红素、红细胞压积等有关监测,可大大降低GMD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母亲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的患病情况,母亲妊娠期糖代谢紊乱程度与严重新生儿疾病的关系。【方法】分析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代谢性疾病、体格发育和器官成熟异常及其他相关疾病患病情况,比较糖耐量减低、妊娠期糖尿病及血糖控制情况与发复发作性低血糖、心肌肥厚、脑发育不成熟及严重脑损伤等严重新生儿疾病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中低血糖86例,检出率高达31.5%;大于胎龄儿88例,为31.8%,脑损伤38例,为13.7%;脑发育不成熟23例,检出率为8.3%。妊娠期糖尿病组严重新生儿疾病的检出率高于糖耐量减低组,母亲妊娠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组严重新生儿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满意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种新生儿疾病,严重新生儿疾病与母亲血糖控制及糖尿病程度有关;脑发育不成熟和脑损伤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血糖管理的满意度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 将225例糖尿病母亲婴儿按照母亲妊娠期血糖管理情况分成控制不满意组(A组,50例)和满意组(B组,17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相关疾病、出生体重与胎龄和脑功能发育状况。 【结果】 A组相关疾病(低血糖、心肌肥厚及器官发育不成熟)发生率、胎龄、出生体重、脑发育不成熟和神经行为评分异常显著高于B组(P<0.05)。 【结论】 母亲妊娠期血糖管理是否满意直接影响新生儿疾病发生和预后,应对糖尿病母亲婴儿进行常规管理,及时监测,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全产程陪伴护理控制会阴侧切术口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秀珍 《现代医院》2010,10(3):89-90
目的观察全产程陪伴护理在顺产分娩中对控制会阴侧切术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头位无产科高危因素的适龄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即全产程陪伴护理组共305例,了解两组产妇在顺产分娩中会阴侧切缝合术口的愈合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侧切术口的愈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产程陪伴护理可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术,控制会阴侧切术口感染的机率。  相似文献   

8.
分娩方式对学龄前儿童气质、行为及智力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顺产与剖宫产两种不同产式对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行为问题及智力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儿童情况调查表 ,幼儿气质量表 ,Achenbach幼儿行为量表 (CBCL)对广州市某幼儿园的 2 65名 3~ 6岁儿童进行了调查 ,根据分娩方式选取 2 17名儿童 ,分为顺产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和医学因素剖宫产组 ,采用皮勃迪图片词汇测试 (PPVT)对入组儿童进行了智力筛查。 【结果】 顺产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医学因素剖宫产组PPVT智商筛查、气质类型分布及行为问题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学龄前儿童气质、行为及智力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时行会阴侧切和自然裂伤与盆底功能近期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产科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确定为阴道生产的初产妇150例,分为会阴侧切组(85例)、自然裂伤组(35例)、自然顺产分娩组(30例),分别对3组同期同时在产后42天后,通过问卷调查、详细的身体检查、盆底相关肌肉检查,评估其盆底功能变化以及分别于自然顺产组相比的OR值.结果 分娩时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在3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70、1.085,均P>0.05);会阴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的发生率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25.929、27.525,均P<0.05).盆底肌力分级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69,P<0.05),肌电位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6.689,P<0.05).盆底肌力分级会阴侧切组与自然顺产组相比OR=1.450,自然裂伤组与自然顺产组相比OR=1.023,盆底功能与会阴侧切、自然裂伤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1.123和1.458,均P<0.05.结论 分娩时会阴侧切、自然裂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大于自然顺产,但是会阴侧切的影响重于自然裂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3例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16例糖耐量异常母亲的新生儿及30例血糖正常母亲的新生儿于生后4 d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糖耐量异常母亲的新生儿及血糖正常母亲的新生儿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情况。【结果】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母亲的新生儿室间隔厚度、左心室重量明显大于血糖正常母亲的新生儿(P0.05),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弱(P0.05)。【结论】妊娠期血糖异常可对新生儿心脏造成较大影响,孕早期血糖监控对减少婴儿心脏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巨大儿与足月适于胎龄儿出生初期(生后2 h)的微量血糖值,了解不同出生体重对早期血糖值的影响。方法:对在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巨大儿进行早期血糖筛查(生后2 h、4 h及8 h),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适于胎龄儿进行2 h血糖筛查。结果:巨大儿组生后2 h、4 h及8 h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0.08%、5.04%、1.55%;足月适于胎龄儿组生后2 h低血糖发生率为9.72%。结论:巨大儿及足月适于胎龄儿在出生初期(尤其在生后2 h以内)均易发生低血糖,巨大儿与足月适于胎龄儿生后2 h低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早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在母亲早期泌乳不足的情况下适当添加葡萄糖水或配方乳是预防和纠正低血糖的有效方法;开展早期血糖筛查(生后2 h)是发现早期低血糖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早期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该院分娩的符合母婴同室标准的新生儿出生后1 h内进行血糖检测。结果:①无并发症的剖宫产和顺产之间血糖有明显差异,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P<0.01)。②无并发症的巨大儿和正常体重儿之间的血糖值有明显差异,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P<0.01)。③孕妇有并发症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孕妇无并发症但有胎儿宫内窘迫的与无宫内窘迫的新生儿之间血糖有明显的差异,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宫内窘迫组。结论: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血糖筛查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并给予尽早开奶,加强喂养,防止持续性低血糖对脑组织造成的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13.
妊娠糖尿病母亲血糖控制情况与新生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孙丽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35-2936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母亲血糖控制情况与新生儿的关系。方法:将79例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按照母亲血糖控制分成控制不理想组(A组,30例)与理想组(B组,49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并发症及脑功能发育状况。结果:A组出生体重、并发症发生率(尤其低血糖、大于胎龄儿及巨大儿)显著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脑功能异常率(50.00%)高于B组(36.73%),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直接影响新生儿的预后,应对糖尿病母亲婴儿常规管理、正确评价、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盆底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来该院复查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398例,复诊时间为产后6~8周。其中会阴侧切组212例,非会阴侧切组186例。应用盆底超声在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后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膀胱颈、膀胱后壁至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测量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观察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结果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8.77%、27.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膀胱膨出率分别为91.03%、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19±0.95)cm、(145.5±20.5)°、(51.4±11.8)°,非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06±0.87)cm、(138.3±19.8)°、(48.46±12.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分别为17.9%、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不能对近期盆底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糖尿病母亲婴儿(infa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other,IDM)的围生期并发症及对婴儿期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72例IDM进行了系统管理(IDM 1组),与97例非系统管理IDM(IDM 2组)进行了比较,观察其围生期并发症,对其体格及智能发育进行了随访。【结果】IDM出生体重与母亲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有关;IDM 1组围生期总的并发症明显低于IDM 2组(P<0.05);其中以低血糖降低明显(P<0.001);IDM的体格发育随访,巨大儿组的体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一直高于正常体重组。随访发育商(developing quotient,DQ)显示有并发症组总的DQ值一直低于无并发症组,部分月龄、部分能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DM母亲孕期控制血糖,其婴儿出生后进行系统管理,可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对婴儿近期体格和智能发育有一定影响,远期发育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单胎初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为临床科学选择分娩方式,改善产后性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200例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评估量表(FSFI)分别在产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时对产妇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根据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剖宫产组(80例),会阴侧切组(58例),正常产组(62例)。结果 3种分娩方式产后6个月和9个月FSFI评分均显著高于产后3个月(均P0.05);会阴侧切产后各时间点FSFI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分娩方式(P0.05);产后3个月时剖宫产组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产后9个月会阴侧切组产妇性交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会阴侧切组产后3个月和6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剖宫产组和正常产组产后各时间点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有助于产后性生活质量的早期恢复,但在产后6个月以后剖宫产组与正常产组比较没有差异,会阴侧切产后性生活质量低于其他两种分娩方式,临床应注意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静脉营养是否适于早产儿对营养的需求,是否能引起肺动脉压力的增高。【方法】将40例符合条件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法,记录两组患儿生后一周内营养摄入及体重增长情况,并于生后第1、3、7 d监测肺动脉压力。此外,监测血气pH、BE的变化,注意是否有乳糜血的发生。【结果】①实验组生后一周内每日摄入的非蛋白热卡量及平均每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②两组生后相同日龄肺动脉压力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③两组中均有3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经及时予以纠酸处置缓解。两组均无乳糜血的发生。【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比传统静脉营养摄入热卡多,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且不会引起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及乳糜血的发生,也不会增加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无剖宫产指征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住院费用,为有效降低产科医疗成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3000例分娩的产妇,其中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会阴切开顺产分娩、非会阴切开顺产分娩各1000例,对3组分娩方式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无指征剖宫产术医疗费用最高,其次是会阴切开术,非会阴切开术所需费用最少,导致前者远远高于后两者的主要因素是手术费、药费及材料费。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无指征剖宫产率,减少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为产科医疗体制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会阴不侧切无保护与会阴侧切两种顺产分娩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至5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分娩时给予常规会阴侧切,干预组进行会阴不侧切无保护顺产,评估两组产后出血率、产后疼痛指数、产后舒适度、新生儿窒息和阴道软组织裂伤情况。结果干预组会阴完整比例高于对照组,而Ⅱ度会阴撕裂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000、4.320,均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3,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6.67%)和8例(26.67%)发生新生儿窒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干预组痛苦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43、9.031,均P<0.05)。结论初产妇实行会阴不侧切无保护的顺产方式,能够降低会阴撕裂损伤,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孕妇及其家属的接受与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近年来临床上加强了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治疗力度,诊断标准也发生改变。研究拟阐明在当前防治方案下,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省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产科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536例产妇和同期入院糖耐量正常的产妇771例,比较两组新生儿中巨大儿和低体重儿发病率的差异。结果跟正常糖耐量组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发生巨大儿(10.63%vs.4.41%)和低体重儿(12.87%vs.9.08%)的概率增高。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其他变量的影响后,妊娠期糖尿病与子代发生巨大儿的风险存在显著统计学关联(OR=3.29,95%CI:2.09-5.17,P0.001),与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存在非显著统计学关联(OR=1.35,95%CI:0.94-1.94,P=0.10)。在GDM产妇中,巨大儿的母亲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母亲的血糖水平(P=0.01);在糖耐量正常的产妇组中,巨大儿母亲的血糖水平与正常体重儿母亲的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90)。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导致巨大儿的风险显著增高,与妊娠期血糖水平升高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