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驻高原部队睡眠剥夺及力竭运动后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药物的效应。方法:在海拔3700m对已习服的某部24名男性士兵随机分为3组,每组3人。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于上午10:00-13:00检测受试者的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 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和微循环滞留时间(MST)。24h睡眠剥夺后坐位踏车运动直至力竭,静息10min后重复上述检测。然后给3组受试者分别口服三普红景天,乙酰唑胺和炒面胶囊,连服20d,再作第二次实验,方法和时间与第一次相同。结果:实验前和第一次力竭运动后(服药前)3组之间HCT,TK,ηb,ηp,VAI,MS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后(第二次力竭运动后)HCT乙酰唑胺组高于红景天组和对照组(P<0.01),ηp对照组高于乙酰唑胺组(P<0.05),VAI和MST对照组高于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组(P<0.01)。服药前与实验前比较HCT3组均增高(P<0.01),TK和ηb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增高(P<0.01),ηp对照组增高(P<0.05)。服药后与服药前比较TK,ηb,ηp,VAI,MST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组均增高(P<0.01或P<0.05)。结论:红景天复方和乙酰唑胺均能改善高原习服青年睡眠剥夺及力竭运动后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2.
高原肺水肿(HAPE)是严重的急性高原病亚型之一,是因急性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和肺血流量增加,血管收缩不平衡,结果收缩较弱的区域出现激流,造成周围组织水肿而形成的。一氧化氮(NO)是一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对救治高原肺水肿已取得了肯定的疗效。通过雾化吸入NO的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来调节内源性NO的合成和释放,比直接吸入NO安全且无毒副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雾化吸入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作者在海拔3700m选取HAPE患者17例,均系平原出生,进入海拔(3700~5400)m的汉族男性,年龄(19~40)岁。随机…  相似文献   

3.
海拔3700m富氧室对士兵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富氧室改善高原缺氧及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不宾变化。海拔3700m,向室内注氧,将氧浓度提高到24.0%-25.0%。10名青年在富氧室休息和睡眠12h,检测未富氧静息状态、未富氧力竭运动后、富氧及力竭运动后的血液流变学。未富氧力竭运动后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液粘度(ηb)、还原粘度(ηr)、血细胞聚集系数(VAI)较未富氧静息状态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富氧及力竭运动后各项指标未富氧静息状态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较未富氧力竭运动后ηb、ηr、血浆粘度(ηp)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原富氧12h可明显改善因缺氧及力竭运动所引起的血液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雾化吸入L-精氨酸对高原肺水肿患者N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 对高原肺水肿治疗前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m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Arg(L-Arg组)治疗高原肺水肿患者9例,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混合气治疗8例高原肺水肿(NO组)作对照,分别检测血中NO及NOS含量;结果:吸入NO组和L-Arg组治愈后较治疗前NO、NOS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NO组与L-Arg组比较治疗后NO吸NO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Arg可提高高原肺水肿患者NOS活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高原肺水肿的药物,且经济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研究探讨了外源性一氧化氮 (NO)吸入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进驻海拔 4 1 0 0m高原2 0天的 2 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吸入NO( 1 0PPm)组和对照组 (口服炒面胶囊 ) ,每组 1 0人。在吸入NO前、吸入NO 6天后踏阶运动前后分别检测血中红细胞压积 (HCT)、血液粘度 ( ηb)、血浆粘度 ( ηp)、还原粘度 ( ηr)、红细胞刚性指数 (IR)、红细胞变形系数 (TK)、红细胞聚集系数 (VAI)及血栓形成系数 (TFL)含量。结果显示 :吸入NO前运动后较运动前 ,对照组和吸入NO组HCT、ηb、ηp、ηr、IR、T…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HAPE)治疗前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3700m采用静脉滴注L-Arg治疗HAPE患者8例,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混合气治疗的8例HAPE患者作对照,分别检测血中NO及NOS含量。结果 吸入NO组和L-Arg组治愈后较治疗前NO,NOS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吸入NO组较L-Arg组治疗后NO及NO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吸入NO和静滴L-Arg均可提高HAPE患者NOS活性,但L-Arg更经济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高海拔地区健康移居者血液流变学的“浓”、“粘”、“聚”、“凝”之特点尤为突出.为探讨高原昏迷和肺水肿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作者在喀喇昆仑山对30例高原昏迷和肺水肿患者进行了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实地检测,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均为进入海拔5000m以上地区3~7天发生的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患者,下送至某医院(海拔3800m)住院的病人作为检测对象.随机抽查36例健康移居者(3800m)和海拔1410m的健康人30例进行检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解放军第十八医院甘伟孝兰州军区高山病研究所张素萍,张西洲本文在喀喇昆仑山海拔5010~5380m检测了2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和15例健康习用者的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  相似文献   

9.
G_z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10Gz重复暴露(G值增长率1G/s,持续3min,30min后重复暴露,共3次)。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Gz组大鼠全血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及屈服应力较对照组均有升高(P<0.05),而血浆粕度、红细胞比积、Casson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则无明显改变;在各切变率时,ηb增加值与EAI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10Gz重复暴露可引起大鼠血液流变学改变,全血粘度增高主要是红细胞聚集程度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喀喇昆仑山(3800m),对9例高原昏迷,7例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了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b)、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结果:高原昏迷和肺水肿患者的各项指标(除ESR外)均增高,ESR均减慢,与健康移居者(26例)相比较,相差不显著(P>0.05),同海拔1400m健康者(20例)相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经治疗后,接近健康移居者的指标值。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急性高原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高原肺水肿病人肌红蛋白 (MB)、血乳酸 (BLA)、血氨 (Ammo)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 3 70 0m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 9例 (L Arg组 ) ,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NO)混合气治疗 8例高原肺水肿 (NO组 )作对照 ,分别检测血中Mb ,BLA及Ammo含量。结果 NO组和L Arg组治疗前较治愈后Mb ,BLA ,Ammo均增高非常显著 (P <0 .0 1)。吸入NO组和L Arg组比较 ,Mb ,BLA ,Ammo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有效 ,使乳酸性和非乳酸性氧债均降低 ,且经济简便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海拔 370 0m高度采用静脉滴注左旋精氨酸 (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患者 10例 ,并与吸入一氧化氮 (NO)混合气体治疗的 11例和常规治疗的 2 4例作对照。NO组肺部湿音和X线阴影消失时间较精氨酸组缩短 (P <0 .0 1) ,但病程日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常规组肺部湿音和X线阴影消失时间及病程日较NO组延长 (P <0 .0 5或P <0 .0 1) ;精氨酸组肺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和病程日较常规组缩短 (P <0 .0 1)。作者认为 ,静脉滴注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经济简便、无毒性 ,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左旋精氨酸 (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海拔 370 0m ,静脉滴注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10例 ,雾化吸入L -Arg治疗 16例 ,并与吸入一氧化氮 (NO)混合气体治疗的 11例作对照。结果 :三组患者的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和病程日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NO吸入组肺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较L -Arg静脉注射组和L -Arg雾化吸入组缩短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疗效较好且经济、简便、无毒性 ,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吸一氧化氮(NO)或氧(O2)对高原健康人和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及心率(HR)的影响。方法 高原健康士兵20名及高原肺水肿患者24名,随机各分为两组,每组10人和12人。一组分别吸入0.001%(10PPm)NO,另一组分别吸O2,吸入气O2含量均为80%,结果 高原健康人吸NO或O2后及高原肺水肿患者吸NO后SaO2明显增高(P<0.01);高原健康人吸NO10-30min及吸后3-5min和高原肺水肿患者吸NO20-30min及吸后3-5min HR明显降低(P<0.01),吸氧后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吸入低浓度NO可明显提高高原健康人和高原肺水肿患者的SaO2及降低HR,改善其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 ,探讨一氧化氮对高原肺水肿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对 34例急进高原的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前、治愈后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测定 ,并与 2 0例高原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在治疗前显著低于治愈后和对照组 (P <0 .0 1) ,治愈后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原肺水肿血中一氧化氮水平降低 ,是造成高原肺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浓度的变化对高原肺水肿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治疗高原肺水肿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对高原肺水肿的治疗价值;方法:22例高原肺水肿在按传统法治疗的基础上,用BG-951型一氧化氮治疗仪面吸入10ppmNO30分钟,并在吸入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为一次性吸入,乙组为分3次间断吸入,并与传统法治疗的24例作对照;结果:吸入NO治疗组较传统治疗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阴影吸收时间及病程时间缩短非常明显;NO分3闪吸入组又较一次性吸入组明显缩短;结论:吸入NO治疗高原肺水  相似文献   

17.
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高原肺水肿 (HAPE)患者血清肌钙蛋白 T(cTnT)的变化。方法 :放免法测定HAPE患者在一氧化氮(NO)治疗前后血清cTnT。结果 :cTnT治疗前显著高于治疗后 (P <0 0 1) ,SaO2 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0 1) ,治愈率为 10 0 0 %。结论 :对较重的HAPE患者有心肌损害和心功能的下降 ;NO治疗HAPE是非常有效的 ,为HAPE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改变在高原肺水肿(HAPE)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应用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表,对24200例急进高原人员进行评分,筛选出高度疑似HAPE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并给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对所有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的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含电解质、肝功、肾功)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重点观察对象中,确诊HAPE组进入高原第1、2、3d的血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率(N)均显著高于非HAPE组(P〈0.01);两组血气结果比较,HAPE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FiO2/PaO2)在进入高原第1、2d均显著低于非HAPE组(P〈0.01),HAPE组pH值显著高于非HAPE组(P〈0.01);两组血生化比较,HAPE组除钾(K^+)第2d显著低于非HAPE组外,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白细胞计数增加及低氧血症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与HAPE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疑似HAPE患者早期血常规及动脉血气的监测,有利于HAPE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