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茎突形态异常茎突舌骨韧带骨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9例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者术前行茎突的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以明确诊断.采用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术中截除骨化的茎突舌骨韧带、舌骨小角及部分茎突.结果 9例患者中8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症状较前明显减轻,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 对于茎突过长的特殊类型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者行茎突CT扫描可明确诊断,行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茎突位于颞骨岩部底面和乳突部相接处,为细长圆柱状,附有茎突舌骨肌和茎突舌骨韧带等.茎突形状、方位或长度的异常均可刺激和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引起咽痛、颈痛、咽异物感和颈动脉压迫症状等,称为茎突综合征(styloid syndrome).1993至2003年我们共为146例行茎突截短术,发生并发症1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茎突综合征是茎突过长或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引起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涎腺增多等症状的总称,常见于30岁以上的成人.治疗以行茎突截短术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Eagle's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临床确诊为Eagle's综合征的84例行茎突截短术治疗.结果痊愈56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结论茎突过长和方向异常是咽喉,头面颈部疼痛的常见原因,扁桃体窝触到茎突或诱发疼痛症状和X线检查示茎突过长可明确诊断,茎突截短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茎突CT薄层冠状扫描在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点一线垂直法”茎突CT薄层冠状扫描在诊断茎突过长中的价值。方法测量72例双侧茎突的长度、方位、形态、厚度、尖端与咽侧壁距离,总结茎突过长病人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结果 ①41例67侧长度超过3.0cm,符合茎突过长的诊断;②12例12侧茎突虽未超过3.0cm(均在2.5~2.9cm),且茎突方位角>20°、末端与咽侧壁的距离<20mm,并有临床症状的应考虑茎突过长综合征;③按茎突的形态进行分型:锥型(分直锥、弧锥),束状型,分节型,发育不良型。其中分节型与临床症状有密切关系。结论 ①茎突CT薄层冠状扫描能清晰显示茎突的长度、形态、厚度、末端与咽侧壁距离,是诊断茎突过长的一种可靠方法;②“一点一线垂直法”茎突CT薄层冠状扫描无需进行图像重建,可操作性强、简捷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100例茎突过长综合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茎突过长综合征100例,男32例,女68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方法、茎突长短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中误诊为慢性咽炎78例,误诊为咽部异感症8例,误诊率86%.茎突最短27mm,最长56mm,平均长34mm.结论本病易误诊,通过咽部触诊,X线摄片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茎突舌骨钙化较为常见,Correll等在对1771例全息X线照片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18.2%茎突舌骨钙化,但只有少数出现临床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即被冠以不同的名称:茎突过长综合征,Eagle氏综合征,茎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茎突综合征的原因及茎突切除术的实施疗效。方法对 7例扁桃体切除术后茎突综合征患者行茎突切除术,并对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行单侧茎突切除术治疗6例,行双侧茎突切除术治疗1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其中症状完全消失者5例,症状明显缓解者2例。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茎突综合征可能与局部瘢痕形成牵拉有关,手术行茎突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及手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38例病程两个月以上的茎突异常病人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经口咽途径的茎突截短术。比较分析茎突的长度及方位与本病关系,探讨手术疗效。结果经手术治疗后28例(73.6%)的患者症状消失,7例(18.4%)的患者症状减轻,3例(7.9%)患者无效,有效率92.1%(35/38)。结论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触诊及影像学检查,三维CT检查对诊断及手术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对于有症状的茎突异常行茎突截短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茎突综合征也称茎突过长征、Eagle综合征。其在头颈部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引起耳内痛、耳下区痛、颈部痛甚至半面痛。我院近5年来诊治12例以耳痛症状为主的茎突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茎突综合征是1937年Eagle提出的因茎突过长和(或)方位、形态异常导致的周围血管、神经或其他组织受刺激引起的咽部不适,包括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及头颈痛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1]。临床上由于茎突过长或者方位异常引起的茎突综合征并不少见,但由于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致茎突综合征并不多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茎突异常即茎突的长度、方位、形态异常等,茎突异常刺激了邻近的黏膜、肌肉、血管、神经等引发的咽部异物感、咽部疼痛、咽部刺痒、咳嗽、颈痛、头痛、头昏、耳鸣等系列症状,称为茎突综合征[1-2]。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解剖和临床的研究探讨,观察了茎突异常与周围结构之间的互相刺激和影响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加深了对茎突综合征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原因探讨提供了解剖和临床的资料[3-5]。  相似文献   

13.
茎突综合征伴晕厥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茎突综合征是由茎突过长或茎突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等症状的总称。其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但伴晕厥者少见。我科近年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茎突过长1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突过长引起咽痛、咽异物感在临床上颇为常见。 1 983~ 1 999年我们对经X线摄片诊断为茎突过长的 1 1 6例患者施以部分茎突截短术 ,经观察效果满意。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1 6例患者 ,女 83例 ,男 33例 ;年龄 2 1~ 63岁 ,平均 4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咽痛、头颈痛、咽异物感 (包括咽部牵拉感、紧迫感、梗阻感等 )及反射性耳痛等多种症状。检查 :咽局部及全身无其它病变。行后前位X线摄片 ,并在X线片上测量茎突长度 ,茎突长于 3.0cm诊断为茎突过长。茎突平均长度左侧 4.30cm、右侧 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茎突截短术对茎突综合征患者咽痛症状的改善情况。 方法 对8例9侧茎突综合征患者进行茎突截短术,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咽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7~30个月,平均20个月。1例术中切开咽上缩肌损伤小动脉致术中出血30 mL,经结扎止血;1例术后第7天发生扁桃体窝迟发性出血,经局部过氧化氢棉球压迫止血。 结论 茎突截短术可以有效改善茎突综合征患者的咽痛症状。  相似文献   

16.
茎突过长症也称茎突综合征,常引起咽痛、咽痒、刺激性咳嗽和咽异物感等症状。我科自2000-2006年共经口内径路行茎突截短术7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茎突综合征的正确诊断方法。方法:对疑有下颌角区异物感、咽部疼痛感、牵拉感、扁桃体术后伤口未愈合感等患者行茎突CT扫描及CT三维重建,确诊为茎突过长263例,其中72例行扁桃体切除加茎突截短术(59例行茎突截短术,13例行梳理术)。结果:术后随访,72例患者术前症状全部消失。结论: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茎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增强耳鼻咽喉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以头颈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茎突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方式,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效果。结果 首发症状表现为咽痛14例,颈部胀痛5例,耳痛4例,颌面部疼痛1例。茎突CT三维重建示24例患者患侧茎突长度均>30 mm。全部患者扁桃体窝触痛阳性。18例患者经颈外入路茎突截短术,6例患者经口扁桃体切除后行茎突截短术。术后随访3~20个月,21例症状缓解,3例症状较前无改善,有效率87.5%。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112,P <0.05)。结论 以头颈部疼痛就诊的茎突综合征患者易被误诊为咽炎、外耳道炎、淋巴结炎等疾病,扁桃体窝触诊是重要的辅助手法,茎突CT三维重建具有确诊价值。诊断明确者可考虑行茎突截短术,术后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茎突综合症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茎突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茎突综合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中单侧发病者10例,双侧者15例;咽痛前来就诊者16例,单纯咽异物感者6例,耳痛、头痛及颈部痛者各1例。所有病人均行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症状消失者18例(72%),症状减轻者3例(12%),症状无改善者4例(16%)。结论完整的病史、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茎突综合症的诊断。口内径路行茎突截短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茎突综合征诱发的慢性咳嗽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25例慢性咳嗽伴茎突综合征患者进行茎突切除术,以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6例(64%)完全解除咳嗽症状,6例(24%)明显好转。总显效率88%(22/25)。茎突综合征诱发的咳嗽,可能与刺激舌咽神经、咽丛和迷走神经的联系反射有关。切除茎突能减少其对神经的刺激,并割断部分感觉神经末梢,减少刺激反射,提高治疗效果。结论茎突综合征可能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一个原因,手术切除茎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