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的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 F-FDG)摄取与肿瘤组织己糖激酶-Ⅱ(HK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2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18 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检查,测定肿瘤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HK-Ⅱ的表达;分析SUVmean与组织病理关系及与HK-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2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为高摄取,SUVmean为5.42±1.67.浸润型SUVmean为6.55±1.63,明显高于肿块型的4.20±1.29和溃疡型的5.83±1.60(P<0.05).有远处转移组SUVmean为7.14±1.07,高于无转移组的4.84±1.41(P<0.05).SUVmean与HK-Ⅱ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9,P<0.01).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的18 F-FDG摄取与HK-Ⅱ表达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Ⅰ、Ⅱ a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Ⅰ、Ⅱ a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根治术后208例Ⅰ、Ⅱ 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及形态、年龄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病理类型及宫体转移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临床分期晚,病理分级差,肌层浸润≥1/2,肿瘤直径≥4cm,内生型肿瘤,年龄≤35岁均为Ⅰ、Ⅱa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肝癌(HCC)患者组织中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HCC及癌旁组织中IGF-Ⅱ、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CC及癌旁组织IGF-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22/40)、12.5%(5/40),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25/40)、12.5%(5/40),HCC组织中IGF-Ⅱ、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IGF-Ⅱ、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59,P<0.05).IGF-Ⅱ、VEGF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但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是否侵及包膜及有无癌栓密切相关.结论 与癌旁组织比较,HCC组织中IGF-Ⅱ、VEGF呈现高表达,提示IGF-Ⅱ、VEGF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HCC的生长和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及人正常肝细胞(L-02)在药物毒性器官选择中的应用。方法以肾毒性药物庆大霉素、顺铂、环孢素A及肝毒性药物硫唑嘌呤作用于HK-2及L-02细胞24 h,考察并比较药物对2种细胞的形态、存活、凋亡及酶学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肾毒性药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引起HK-2细胞的形态、存活、凋亡及酶学指标的显著性变化,肝毒性药物则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引起L-02细胞相关指标的显著性变化;比较4种药物的IC10值发现:3种肾毒性药物对HK-2的IC10值均小于对L-02的IC10值;而肝毒性药物硫唑嘌呤的IC10值则HK-2大于L-02。结论基于HK-2及L-02细胞评价药物的毒性器官选择性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与肿瘤血管生成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了60例经病理证买及免疫组化染色的星形细胞瘤的瘤周水肿与微血管密度(MVD)、肿瘤恶性程度、部位和大小的关系。结果 瘤周水肿与MVD、肿瘤的良恶性、部位及大小呈正相关,Ⅰ级星形细胞瘤的瘤周水肿轻,Ⅱ~Ⅳ级瘤周水肿明显;位于皮髓交界区的肿瘤,瘤周水肿最明显;肿瘤越大,水肿越明显。结论 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与MVD、病理分级、部位及大小关系密切,Ⅱ度以上的瘤周水肿,97.4%为Ⅱ~Ⅳ级星形细胞瘤;肿瘤直径大于5.8cm,多为Ⅱ~Ⅳ级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株海洋真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HK1-6与Trichoderma reesei HK1-12共培养体系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变化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共培养中的差异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共培养中的青霉酸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采用带毒培养基法和滤纸片法评价青霉酸的抗真菌及抗人类致病细菌活性。结果有97个差异化合物仅在真菌HK1-6与HK1-12共培养体系产生;真菌HK1-6在共培养刺激下分泌青霉酸的产量增加,较HK1-6纯培养时提高约1.2倍;青霉酸对真菌HK1-12和5株人类致病细菌均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结论共培养策略可以激活真菌某些沉默的代谢途径或提高某些代谢产物的产量,是挖掘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影响,胃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胃癌仍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胃蛋白酶原两个亚群: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促胃液素(GS)的检测在胃癌的筛查中意义重大[1].但单独检测由于种族及地域的不同其特异性较差,笔者采用单相和联合检测,以探讨PG Ⅰ、PGⅡ、GS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者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A-ARF)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因及预后.结果 单因素分析:年龄、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少尿、APACHE Ⅱ评分对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少尿、APACHE Ⅱ评分、MOF是HA-ARF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少尿、APACHEⅡ评分、MOF是影响HA-ARF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早干预,HA-ARF是可以完全恢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脑血管造影及肿瘤供血血管栓塞治疗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6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Ⅰ组(30例)和Ⅱ组(33例)。Ⅰ组患者术前未行脑血管造影及肿瘤血管栓塞,Ⅱ组患者术前行脑血管造影及肿瘤供血血管栓塞。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切除程度、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 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Ⅱ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瘤内出血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颅神经麻痹1例,栓塞后水肿加重、颅内压增高1例。结论术前脑血管造影及肿瘤供血血管栓塞治疗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切除程度,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应注意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FAPα)是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AF)表面的抗原分子,属丝氨酸蛋白酶家族Ⅱ型膜整合糖蛋白,具有二肽酶和胶原酶活性,对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和肿瘤浸润转移有重要作用.因此,FAPα已被视为理想的肿瘤治疗靶标.本文综述了FAPα阳性细胞对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状态的形成及靶向FAPα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健  李晓东  王金华  郭志军 《天津医药》2007,35(10):736-738
目的探讨醛固酮(ALD)在体外是否能够促进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别观察不同浓度(10-11、10-10、10-9、10-8、10-7 mol/L)ALD处理48 h,或用10-9 mol/L ALD处理不同时间(24 h、48 h、72 h)对HK2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应用RT-PCR法检测CTGF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HK2细胞培养48 h后,空白对照组即有CTGF的基础表达,ALD不同浓度组CTGF mRNA的表达均有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10-9 mol/L浓度的ALD作用于HK2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CTGF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ALD能够促进HK2细胞CTGF mRNA水平的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ALD可能通过促进CTGF的分泌,发挥其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肝细胞肝癌(HCC)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关系.方法 以自身对照法收集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 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Ⅱ的表达,以巢式PCR扩增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基因片段,并分析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 HCC组TGF-β1和IGF-Ⅱ表达阳性率均为83.3%,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阳性率均为100%,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组中TGF-β1和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数日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TGF-β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94.7%),且HBV 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结论 HCC组织中TGF-β1和IGF-Ⅱ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醛固酮(Aldosterone,ALD)能否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Rho激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同步化培养HK2细胞24 h后,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ALD组、ALD+螺内酯(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组,ALD+Y-27632(Rho激酶抑制剂)组,观察各组间E-cadherin、α-SMA蛋白(Western blot法)及mRNA(real-time PCR法)表达,以及各组间磷酸化MYPT-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结果终浓度为10-7M的ALD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HK2细胞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逐渐减少,α-SMA蛋白及mRNA表达逐渐增多,提示HK2细胞发生了EMT。与对照组相比,ALD组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多(P<0.05),伴有磷酸化MYPT-1表达增多;而螺内酯及Y-27632均明显减轻了上述改变,与醛固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活化介导了醛固酮诱导的HK2细胞发生EM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各类肿瘤患者HLA等位基因位点,探讨HLA-Ⅱ类基因与肿瘤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PCR-SSP技术检测4类肿瘤患者(合计22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的HLA-Ⅱ类基因位点,进行相对危险度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肿瘤组HLA-DQB1*03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LA-DQB1*06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类肿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DQB1*03可能是肿瘤的易感基因;HLA-DQB1*06可能是肿瘤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型一氧化氮(NO)供体O~2-(2,4-二硝基苯基)1-[(4-乙氧羰基)哌嗪-1-yl]偶氮-1-鎓-1,2-二醇(JS-K)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皮下接种H22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氟尿嘧啶(5-FU)组、JS-K 0.75和1.50 mg·kg~(-1)组。JS-K组和模型组小鼠每3 d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JS-K或生理盐水,连续14 d(共给药5次);5-FU组每天1次ip给予5-FU 20 mg·kg~(-1),给药后第15天将小鼠处死,分离胸腺、脾和完整瘤体,并称取其质量,计算抑瘤率和脏器系数、比色法检测瘤组织中已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磷酸果糖激酶(PFK)、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以及乳酸和ATP水平;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己糖激酶Ⅱ(HK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JS-K0.75和1.50mg·kg~(-1)组瘤质量显著下降(P<0.01),抑瘤率分别为23.9%和50.3%JS-K 0.75和1.50 mg·kg~(-1)组小鼠胸腺系数和脾系数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JS-K 1.50 mg·kg~(-1)组瘤组织中HK,PFK,SDH,PK和ATPase活性较模型组的[22.6±3.7,14.4±2.6,(10.5±2.6)U·g~(-1)蛋白,(12.9±3.2)kU·g~(-1)蛋白和(0.70±0.10)mmolPi·g~(-1)蛋白·h~(-1)]分别下降了42.0%,26.6%,23.3%,22.7%和21.7%(P<0.01,P<0.05);JS-K 1.50 mg·kg~(-1)组瘤组织中ATP水平较模型组下降16.6%(P<0.01);JS-K0.75和1.50mg·kg~(-1)组瘤组织中乳酸水平较模型组分别下降38.7%和59.4%(P<0.01)。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JS-K 1.50 mg·kg~(-1)组瘤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JS-K 0.75和1.50 mg·kg~(-1)组HK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JS-K能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糖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径从而调节肿瘤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橙皮苷(hesperidin)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体外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INS)持续作用HepG2 12h建立胰岛素抵抗(IR-HepG2)模型,同时培养液中给予不同质量浓度橙皮苷(10,40和60μg.mL-1)或盐酸二甲双胍(30μg.mL-1)干预。药物作用12h后,换含低浓度INS的培养液培养细胞12h,使细胞同步化。然后,测定各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细胞内肝糖原含量、己糖激酶(hexokinase,H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的活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肝糖原含量及HK和PK酶活力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40和60μg.mL-1的橙皮苷可极显著增加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肝糖原合成量及HK酶活力(P<0.01),显著增加PK酶活力(P<0.05)。结论橙皮苷可增加IR-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肝糖原合成量,提高HK、PK活力,从而促进IR-HepG2细胞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紫杉醇与铂类药物联合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68,以双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后的肿瘤直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Ⅰb2期最大肿瘤直径(1.21±0.48)cm、Ⅱa期最大肿瘤直径(1.91±0.97)cm以及Ⅱb期最大肿瘤直径(1.71±1.22)cm显著低于对照组Ⅰb2期最大肿瘤直径值(1.39±0.27)cm、Ⅱa期最大肿瘤直径(2.04±1.88)cm以及Ⅱb期最大肿瘤直径(1.86±1.09)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肿瘤显著减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关节腔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具有膝关节炎的24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腔穿刺,注入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25 mg与复方倍他米松7 mg,注射前及注射后4 周与8 周评估关节病变情况.结果:注射治疗4 周与8 周后患者关节疼痛评分、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治疗后4 周及治疗后8 周患者膝关节平均滑膜厚度分别为(6.7 ± 2.0)、(5.8 ± 2.2)、(4.2 ± 2.3) mm,膝关节滑膜增厚明显减轻,治疗前与治疗后4 周乃至8 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关节腔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可减轻关节炎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颅窝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3月至2005年1月手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31例临床资料.结果: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28例,Ⅱ、Ⅲ、Ⅳ级切除各1例,其中死亡2例.随访0.3~3.8 a,平均1.7 a,按照脑肿瘤切除病人生活质量评估标准:Ⅰ级22例,Ⅱ级5例,Ⅲ级2例.结论:矢状窦前份的结扎、大脑镰的离断及肿瘤基底部的分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TGF-βRⅡ及p27kipl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胃癌组织、切端胃粘膜组织进行GF-βRⅡ及p27kipl染色,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癌组织、邻癌粘膜组织及切端粘膜组织的实质细胞数和阳性细胞数,计算阳性细胞比率。结果癌组织TGF-β1表达水平高于切端粘膜组织,p27kipl及GF-βRⅡ的表达水平低于切端粘膜组织。p27kipl与GF-βRⅡ两者间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27kipl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GF-βRⅡ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结论胃癌组织TGF-βRⅡ、p27kipl表达显著降低,并与胃癌的一些临床病理因素相关;TGF-β1表达增高并可能通过GF-βRⅡ、p27kipl等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对相邻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可能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