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低浓度的丝裂霉素对结肠癌光动力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低浓度的丝裂霉素改变大肠癌细胞周期来达到增强其光动力学疗法,探讨增效作用中对癌细胞杀伤作用规律。方法在结肠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加入低浓度的丝裂霉素,光动力学疗法后采用荧光光度法和MTT法对癌细胞内光敏剂含量和细胞存活率进行检测,用SPLM软件统计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低浓度的丝裂霉素可使癌细胞内光敏剂显著增加,随时间延长细胞内光敏含量增加明星;细胞内光敏剂含量与激光照射后细胞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即细胞内光敏剂含量多,PDT后细胞存活率低;光动力学疗法后癌细胞存活率曲线明显左移,在4、8、16h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癌细胞与光敏剂作用8~16h激光照射可达到最佳的光动力杀伤效果。结论我们设计单独低浓度的丝裂霉素对结肠癌细胞无杀伤作用,但可通过增加癌细胞内光敏剂含量来达到增效作用,8~16h为最佳给药时间,杀伤作用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在光动力学治疗结肠癌中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在结肠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MTT法、荧光探针法等测定维拉帕米增效后癌细胞内游离钙、癌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内光敏剂含量的变化。结果:维拉帕米可显著增加癌细胞内光敏剂含量和光动力学疗法(PDT)杀伤作用,激光照射后癌细胞存活率与细胞内光敏剂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癌细胞内光敏剂在8~16h即可达到较高浓度。加维拉帕米后,癌细胞内游离钙降低,激光照射后游离钙明显增加,与癌细胞损伤程度一致。结论:维拉帕米在PDT治疗大肠癌中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胞内游离钙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卟啉类光敏剂DTP对人食管癌细胞EC109的光动力学治疗(PDT)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DTP-PDT对食管癌细胞EC109的杀伤作用;酶标仪检测EC109细胞内DTP吸收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TP在肿瘤细胞内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DTP-PDT后细胞死亡方式.结果:单纯药物孵育对EC109细胞生长无任何影响,但DTP-PDT显示出对食管癌细胞EC109较强的杀伤作用;EC109细胞内DTP吸收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DTP分布于EC109细胞溶酶体内;DTP-PDT后细胞死亡方式主要为凋亡.结论:新型光敏剂DTP光动力学治疗能够有效杀伤人食管癌EC109细胞,主要方式为通过损伤溶酶体间接启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国产的血卟啉光敏剂(PSD-007)加不同波段的光辐照,比较了不同波段的光敏反应对癌细胞的杀伤怍用。实验结果说明,光敏药物进入细胞后,经红光、绿光和紫光等不同波段的光辐照后,均能产生光敏反应而将癌细胞杀死。不同波段的光辐照对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定量研究的结果为紫光的杀伤作用>绿光>红光。作者指出:由于紫光对组织的穿透性太差,所以在实际治疗中,红光仍为治疗表浅肿瘤的最佳波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叶绿素衍生物 (CPD4 )光动力学疗法 (PDT)对人卵巢癌细胞、肝癌细胞、胆囊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应用MTT比色分析法研究PDT CPD4对人卵巢癌细胞 (3AO)、肝癌细胞 (HCC)、胆囊癌细胞 (GBC SD)的光动力杀伤效应。结果 :PDT对人卵巢癌细胞、肝癌细胞、胆囊癌细胞杀伤效应明显 ,CPD4的光动力学杀伤效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并与激光能量有关。结论 :光动力学疗法对人卵巢癌细胞、肝癌细胞、胆囊癌细胞有明显杀伤效应 ,且与激光能量、药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光敏疗法是利用光敏剂和肿瘤组织的高亲和性,且在癌细胞内储存时间较长的特性,用特定波长光波激发的荧光作诊断;用治疗波长的光波辐照产生的光动力效应杀伤癌细胞,以此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评价转促凋亡基因胃癌细胞的光动力学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用携带野生型 p5 3cDNA和反义bcl 2序列的逆转录病毒转导胃腺癌细胞系MGC80 3 ,稳定表达后加光敏剂并红光照射 ,检测细胞存活及凋亡。结果 :在光敏剂及红光作用下野生型 p5 3及反义bcl 2都能使转导细胞的存活率降低 ,凋亡增加。 结论 :野生型 p5 3及反义bcl 2可增加光敏剂 2 丁胺 2 去甲氧基竹红菌甲素对细胞的光敏毒性。细胞对光敏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明显增高。推测该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途径可能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  相似文献   

8.
四种单一磺化度的铝酞菁光动力学效应杀伤小鼠S_(180)肉瘤的研究余宏宇,赵克开,张鹭,陈勇,宝建中,蔡建明,龚志锦,陈晓东衡量某种光敏剂是否有应用前景,除了必须考虑其光毒副作用的轻重外,更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它对一定厚度的肿瘤是否具有有效的光动力学杀伤?..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学治疗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动力学治疗肿瘤时,光敏剂选择性聚集在肿瘤组织中,给予合适波长的激光,产生光化学效应,造成肿瘤组织的损伤。光动力学治疗具有良好的肿瘤组织选择性、有效的光化学杀伤作用和较小的副作用,在妇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应用于下生殖道癌前病变、原位癌和晚期恶性肿瘤,如外阴癌、卵巢癌等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hotofrin光动力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药物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分为6组,A:对照组,B:化疗组,C:化疗+高剂量光敏剂治疗组,D:化疗+低剂量光敏剂治疗组,E:高剂量光敏剂治疗组,F:低剂量光敏剂治疗组。种板孵育24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于化疗组加入化疗药(5-Fu+DDP)作用12h,再按实验分组加入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低剂量或高剂量,4h后行630nm激光照射,光能量密度30J/cm^2,照光后继续培育24h,开始行MTT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除了低剂量光敏剂+化疗组同高剂量光敏剂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相互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光敏剂+化疗组细胞抑制率较高,低剂量光敏剂组抑制率较低。结论在特定光源状态下,一定的光敏剂、光照能量密度、孵育时间,光敏剂孵育浓度是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光动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两种不同的HPD孵育浓度下细胞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相同光照能量密度及孵育时间下,孵育浓度越高,其杀伤效应越强。光动力与化疗联合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力提高,光动力与化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在光动力学治疗结肠癌中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在结肠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MTT法,荧光探针法等测定维拉帕米增效后癌细胞内游离钙、癌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内光敏剂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毛滢  申桂华  张毅 《中国医刊》2008,43(6):46-47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经光动力疗法处理后的形态学观察,探讨光动力学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激光照射经光敏剂处理过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后,用倒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细胞经光动力学处理后体积缩小,细胞变形、皱缩,细胞核浓缩、深染,染色质密集成斑块状,细胞间失去彼此连接,透射电镜下可见微绒毛消失,致密的染色质沿核膜下聚集,有凋亡小体形成。对照组无此现象。结论光动力学治疗对体外生长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转促凋亡基因胃癌细胞的光动力学治疗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转促凋亡基因胃癌细胞的光动力学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用携带野生型p53cDnA和我bcl-1序列的逆转录志导胃腺癌细胞系MGC803,稳定表达后加光敏剂并红光照射,检测细胞存活及凋亡。结果:在序列的逆转录病毒转导胃腺癌细胞系MGC803,稳定表达后加光敏剂并红光照,检测细胞存活及凋亡。结果:在光敏剂及红光作用以生型P53反义bcl-2都能使转导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凋亡增加。结论:野生型P53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钛光照对人癌细胞光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敏剂治疗癌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新方法,其特点是利用光敏剂光照后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并能消灭癌细胞。然而,目前能利用的治癌光敏剂尚较少,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血叶啉衍生物(HPD),其光照后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但是其不宜制得。而二氧化钛(TiO_2)来源广泛,性质稳定,我们通过其对Hela及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对其光敏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脉冲电场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摄取光敏剂"二氢卟吩E6"的促进作用.方法 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比较单独或联合应用脉冲电场与光动力治疗时细胞的杀伤效应的差异;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半定量与流式细胞术定量观察细胞内荧光物质的强度.结果 脉冲电场联合光动力治疗提高了细胞的杀伤效率,强于单纯光动力治疗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半定量观察可见,脉冲电场联合光动力治疗组细胞内的荧光亮度明显高于单纯光动力治疗组;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证实了脉冲电场联合光动力治疗,显著增加HeLa细胞对光敏剂的摄取(P<0.001).结论 脉冲电场显著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摄取光敏剂,可有效增加光动力治疗的效率,减少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光敏剂癌光啉(PSD-007)对小鼠骨肉瘤LM-8细胞的体外光动力效应.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光敏剂PSD-007(0.5、1.0、2.0、4.0、8.0μg/mL)与小鼠骨肉瘤细胞株LM-8共同孵育4 h,再以630 nm波长的激光为光源,采用不同激光能量照射LM-8细胞(激光波长为630 nm,光照能量分别为1.5、3.0、6.0、9.0 J/cm2),与空白对照组(不加光敏剂且不接受激光照射)、暗毒性组(加光敏剂但不接受激光照射)、激光组(不加光敏剂但接受激光照射)比较,24 h后采用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测定其光密度值(D540)值,计算抑制率,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后24 h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单独照光或光敏剂孵育均无杀伤效应,光敏剂浓度及激光能量是影响杀伤效应的重要因素.PSD-007浓度为4.0μg/mL、光照能量为6.0 J/cm2时,对LM-8细胞有明显的光动力杀伤效果,抑制率为73.8%.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呈坏死或凋亡样改变.结论 在体外,PSD-007对小鼠骨肉瘤LM-8细胞具有明显的光动力杀伤作用.PDT是很有前景的治疗骨肉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光敏剂对激光治疗肿瘤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动力学方法探讨4种光敏剂对激光杀伤、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敏作用的异同。结果4种光敏剂对激光杀伤、抑制肿瘤细胞均有增敏作用,叶绿素、019、酞青酯和HPD的增敏效果依次增强。结论光敏剂有助于提高激光对肿瘤的杀伤、抑制作用,为提高激光治疗肿瘤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邵红霞  刘蓉  吴琦  高瑞霄 《医学综述》2008,14(22):3404-3407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和表浅或腔内良性病变的方法,其通过全身或局部应用光敏剂,经特定波长光照射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光敏剂作为PDT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于PDT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概述了PDT的基本原理、光敏剂的特点及光化学原理,重点综述了光敏剂在组织内吸收分布及在光动力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激光和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 简称 HPD)相结合用来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是当前国际上积极研究的新技术,它是把某种光敏剂注入机体后,借助于一定波长的光去敏化药物,使之产生光动力学反应,以达到确定肿瘤的部位和消灭癌细胞的目的。自70年代后,在国际上应用光敏技  相似文献   

20.
用癌光啉加红光在体内、外处理人体肝癌细胞后,发现光动力学疗法(PDT)主要损伤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进而影响胞核内染色质。本文对PDT在体内、外杀伤人癌细胞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