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吴建军  姜良铎  鲁香凤  张晓梅  张伟  庞宝森 《中医杂志》2012,53(17):1492-1494,1498
目的 观察安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氨茶碱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熏香烟加气管注入内毒素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2.4、1.2、0.6g/kg;氨茶碱组给药15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测定肺功能,包括第0.2s用力呼气量(FEV0.2)、第0.2s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2/FVC)及呼气阻力(Re)、吸气阻力(Ri);取大鼠右肺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EV0.2/FVC、FEV0.2显著降低,Re、Ri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氨茶碱组均能显著提高FEV0.2/FVC,降低Re(P<0.01);安肺益肾方大剂量组提高FEV0.2(P<0.05);安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提高FEV0.2,降低Re(P<0.01);安肺益肾方中剂量组FEV0.2/FVC高于安肺益肾方大、小剂量组,FEV0.2高于小剂量组(P<0.05),Re、Ri低于安肺益肾方大、小剂量组.安肺益肾方能减轻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炎性浸润,减少肺大泡的形成.结论 安肺益肾方能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改善模型大鼠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安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肺气道重建的影响.方法 采用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法制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检测连续熏烟造模四周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氨茶碱组、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的肺组织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含量.结果 安肺益肾方有显著降低肺组织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作用,优以中剂量组明显.结论 安肺益肾方具有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肺基质的生成和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调补肺肾三法(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全身系统性及肺脏局部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氨茶碱组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稳定期模型,于第9周起对照组、模型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4.84 g/(kg·d)、补肺益肾方4.44 g/(kg·d)、益气滋肾方4.84 g/(kg·d)及氨茶碱2.3 mg/(kg·d),每日2次,灌胃至第20周。第20、32周检测全身系统性炎症指标和肺脏局部(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炎症指标,采用多指标R值综合评价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第20周和综合20、32周,调补肺肾三法对系统性炎症各指标具有明显的纠正作用(P0.05或P0.01);第32周,补肺益肾的纠正强度显著(P0.01),其强度优于氨茶碱(P0.05)。综合20、32周,纠正强度依次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氨茶碱。第20周及综合20、32周,调补肺肾三法对肺脏局部炎症各指标的纠正强度显著(P0.05或P0.01)。结论调补肺肾三法和氨茶碱均可综合调节COPD炎症指标的表达,其中补肺健脾方在调节系统性及局部炎症反应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补肺益肾方在调节系统性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明显的远后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右心室重构的影响和远后效应。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香烟暴露联合细菌感染法制作COPD模型8周,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及氨茶碱灌胃至第20周。于第20、32周分批取材,观察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和心肌组织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第20、32周时,各给药组及对照组大鼠RVHI均低于模型组(P<0.01);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大鼠RVHI较氨茶碱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第20、32周时,模型组大鼠肌节长度较对照组缩短(P<0.05),补肺健脾组较模型组增长(P<0.01)。第20、32周时,模型组大鼠心脏组织细胞因子表达高于其余各组(P<0.01);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大鼠内皮素-1(ET-1)表达较氨茶碱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调补肺肾三法可改善COPD右心室重构并有明显远后效应,其中以补肺健脾方和补肺益肾方尤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5.
孙子凯  王文龙  刘丽  曹世宏 《河北中医》2010,32(11):1705-1707,F0003
目的观察固本咳喘颗粒对实验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的水平,探讨其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建立实验性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对照组(9只),固本咳喘颗粒大(9只)、中(8只)、小剂量组(7只),固本咳喘片组(8只)。从造模的第3 d开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固本咳喘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服固本咳喘颗粒混悬液2.28、11.4、5.7 g/kg(2.28、1.14、0.57 g/mL),固本咳喘片组灌服固本咳喘片混悬液75 mg/kg(7.5 mg/mL),均每日1次灌胃,连续灌胃28 d,灌胃结束第2 d处死大鼠,采取标本,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情况。结果固本咳喘颗粒大、小剂量组TGF-β1mRNA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本咳喘颗粒小剂量组TGF-β1mRNA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固本咳喘片组,固本咳喘颗粒大、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固本咳喘颗粒可通过调控TGF-β1mRNA,从而减轻实验性COPD大鼠气道炎症和慢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PM2.5及补肺益肾组分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大鼠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PD组、大气颗粒物(PM2.5)组、补肺益肾组分方组(组分方组)和氨茶碱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采用香烟熏吸联合反复克雷伯杆菌感染制备COPD大鼠模型,除空白组和COPD组外以大气实时浓缩PM2.5对其进行全身暴露。自暴露第1天起,组分方组和氨茶碱组分别给予补肺益肾组分方[6.48 mg/(kg·d)]或氨茶碱[54 mg/(kg·d)]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天,持续8周。检测大鼠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和功能残气量(FRC);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 Ⅲ)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E-钙黏附蛋白(E-cad)、N-钙黏附蛋白(N-cad)、α-SMA、COL Ⅰ、Smad家族成员(Smad)4、p-Smad2/3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TGF-β1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COPD组MMEF及E-c...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肺纤方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14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肺纤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4只.按Szapiel法建立模型,次日灌胃给药.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阳性组用醋酸泼尼松混悬液(6 mg/kg)灌胃,肺纤方高、中、低剂量组(3.2、1.6、0.8 g/kg)均为10 mL/kg药液灌胃,1次/d,给药21 d.分别在造模后第7、21日后分2次取材,每次随机杀检10只.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PDGF和TGF-β1.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肺纤方各组TGF-β1、PDGF和TNF-α明显降低(P<0.05,P<0.01);其中肺纤方中、高剂量组TGF-β1、PDGF和TNF-α含量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肺纤方能有效降低血清中TGF-β1、PDGF和TNF-α的水平,对博来霉素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具有干预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三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的疗效和远后效应。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作COPD稳定期模型,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及氨茶碱至第20周。于第20、32周分批取材,观察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潮气量(TV)、呼气峰流速(PEF)和50%潮气量呼气流量(EF5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病理损伤严重。第20、32周时,3个中药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P0.01)。第20周时,3个中药可明显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表现在改善大鼠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狭窄、肺泡破裂和融合、肺小动脉壁增厚(P0.05,P0.01),并在32周仍有显著疗效(P0.05,P0.01)。结论:调补肺肾三法治疗COPD稳定期大鼠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远后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患者行安肺益肾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COPD稳定期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西药信必可和氨茶碱治疗,观察组行中药安肺益肾方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COPD患者在生存质量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肺益肾方对COPD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并能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调补肺肾法对COPD大鼠JAK/STAT信号转导的影响及远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3种方法(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JAK/STAT信号转导的影响及远后效应.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采用香烟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于第9周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第20,32周分批取材,观察肺组织病理,p-JAK2,p-STAT1,p-STAT3,p-STAT5蛋白表达及JAK2和SOCS3 mRNA表达.结果:第20,32周时,模型组JAK2 mRNA和p-JAK2,p-STAT1,p-STAT3,p-STAT5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1),3个中药(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组及氨茶碱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0.05,P<0.01).模型组SOCS3 mRNA较对照组升高(P<0.01),3个中药组及氨茶碱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3个中药组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 <0.05,P<0.01).与第20周比较,第32周补肺健脾组JAK2mRNA和p-JAK2,p-STAT3,p-STAT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P<0.01),补肺益肾组p-STAT3降低(P<0.01),益气滋肾组p-STAT3,p-STAT5降低(P <0.05,P<0.01),氨茶碱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调补肺肾3法可明显减轻COPD肺组织损伤,且具有良好的远后效应,可能与调控JAK/STAT信号转导有关,其中补肺健脾方在降低p-JAK2,p-STAT3,p-STAT5表达方面,补肺益肾方在降低p-STAT3,益气滋肾方在降低p-STAT3,p-STAT5表达方面具有良好的远后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扶正化瘀抗纤方对肝硬化大鼠TGF-β1及PDGF表达的影响,探讨扶正化瘀抗纤方保肝抗纤的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中运用随机设计,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和扶正化瘀抗纤方组,每组各10只大鼠。采用复合因素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时给予30%食用酒精为唯一饮料,并结合皮下注射CCl_4(首次剂量给予5 mL/kg,以后每隔3 d皮下注射40%CCl_4油剂3 mL/kg)联合造模,连续给药6周成模。动物成模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熊去氧胆酸组和扶正化瘀抗纤方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6周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运用RT-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及PD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和扶正化瘀抗纤方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TGF-β1和PDGF的表达显著降低(P 0. 05);以扶正化瘀抗纤方组降低最为明显。结论:扶正化瘀抗纤方可明显降低肝硬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和PDGF的表达水平,同时改善大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组织中致纤细胞因子TGF-β1、PDGF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熏烟加气管内滴入内毒素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阻肺模型,药物组给予灯盏花素10 mg/(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溶媒灌胃。分别于灌胃第7天和第28天取血检测血清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取肺组织测定支气管壁厚度及支气管胶原纤维厚度。结果灌胃第7天和第28天,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灌胃第7天,药物组大鼠血清TGF-β1、VEGF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灌胃第28天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灌胃第7天和第28天,模型组和药物组大鼠支气管壁厚度及胶原纤维厚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但药物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灯盏花素可抑制慢阻肺大鼠支气管壁厚度及胶原纤维厚度的增加,降低血清TGF-β1、VEGF水平,从而可以延缓或改善慢阻肺气道重塑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纤方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Toll蛋白受体2(toll protein receptor 2,TLR2)信号通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分为对照组16只和造模组64只。造模组采用博来霉素气管注射法建立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气管注射。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肺纤方低、高浓度组及泼尼松组,各16只。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 1次/d,灌胃给药;肺纤方低、高浓度组分别给予0.72、2.9 g/mL肺纤方药液10 mL/kg, 1次/d,灌胃给药;泼尼松组给予1.0 mg/mL醋酸泼尼松溶液10 mL/kg, 1次/d,灌胃给药。所有大鼠均连续给药4周。对大鼠肺纤维化程度、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HMGB1、T...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补肺益肾方联合舒肺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肺脏Jagged1/notch1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舒肺贴组、补肺益肾组、补肺益肾联合舒肺贴组和氨茶碱组。采用熏烟和细菌感染制备COPD模型。分别于第0,8,20周观察肺功能,第20周检测肺jagged1、notch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肺潮气量(tidal volume,VT)、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肺脏Jagged1、Notch1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各治疗组VT、PEF、Jagged1、Notch1基因和蛋白较模型对照组升高,以联合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补肺益肾联合舒肺贴可调控肺组织Jagged1、Notch1基因及蛋白表达,参与细胞分化过程,作用优于单独使用补肺益肾方或舒肺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4(BMP-4)诱导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信号传导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GF-β1/BMP-4诱导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分为正常组(10%正常大鼠血清),诱导增殖组(含7.5μg·L-1TGF-β1与5.0μg·L-1BMP-4的10%正常大鼠血清),4%补肺益肾方含药血清(含7.5μg·L-1TGF-β1与5.0μg·L-1BMP-4,6%正常大鼠血清及4%补肺益肾大鼠血清),6%补肺益肾方含药血清(含7.5μg·L-1TGF-β1与5.0μg·L-1BMP-4,4%正常大鼠血清及6%补肺益肾大鼠血清)及8%补肺益肾方含药血清组(含7.5μg·L-1TGF-β1与5.0μg·L-1BMP-4,2%正常大鼠血清及8%补肺益肾大鼠血清)。24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密度,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 U)法检测细胞增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mad1,2,3和5以及p-Smad2/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分化抑制因子-1(ID-1)和ID-2 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BMP-4作用24 h后,细胞密度增加、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P0.05),补肺益肾方抑制TGF-β1/BMP-4诱导的细胞增殖,显示出浓度依赖性,其中8%浓度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TGF-β1/BMP-4及补肺益肾方均不影响Smad1,2,3和5蛋白的表达;但TGF-β1/BMP-4诱导p-Smad2/3的表达(P0.05),8%补肺益肾方显著抑制TGF-β1/BMP-4诱导的p-Smad2/3表达(P0.05)。TGF-β1/Smad2通路的下游效应基因的检测发现,TGF-β1/BMP-4及补肺益肾方均不影响PAI-1,ID-1和ID-2 mRNA的表达;但TGF-β1/BMP-4诱导后,CTGF 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增加(P0.01),8%补肺益肾方抑制TGF-β1/BMP-4诱导的CTGF mRNA的表达(P0.05)。结论:补肺益肾方抑制TGF-β1与BMP-4合用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p-Smad2/3/CTGF通路的活化是可能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6,(11)
目的探讨舒肺贴(芫花、芥子、延胡索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肺组织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舒肺贴组、氨茶碱组。采用烟熏联合脂多糖(LPS)感染法建立大鼠慢阻肺模型,AniRes2005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大鼠肺功能,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BALF中IL-8、TNF-α含有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黏蛋白基因MUC5AC的表达。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舒肺贴组和氨茶碱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IL-8、TNF-α含有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舒肺贴组和氨茶碱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相比舒肺贴组,氨茶碱组在降低TNF-α含有量方面效果更显著,但两者在降低IL-8含有量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黏蛋白基因MUC5AC主要表达于支气管管腔内,其次是上皮、间质组织,淋巴组织也有少量表达。模型组积分光密度IOD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舒肺贴组、氨茶碱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舒肺贴可以明显改善慢阻肺大鼠的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因子IL-8、TNF-α含有量,减轻气道及肺组织炎症,下调MUC5AC黏蛋白,对气道黏蛋白高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降浊方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本方治疗CRF的疗效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益肾降浊方组。采用5/6肾切除方法制造CRF大鼠模型,假手术组12只行双肾被膜剥离。造模后4周开始给药干预,给药8周后取血清及残余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光镜观察残余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Smad3、Smad7、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尿毒清组、益肾降浊方组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升高,Smad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尿毒清组、益肾降浊方组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Smad7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尿毒清组相比,益肾降浊方组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Smad7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光镜示经益肾降浊方治疗后的肾组织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益肾降浊方能够降低CRF大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的表达,提高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药理肺益肾方治疗慢阻肺缓解期的疗效。方法:选择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理肺益肾方汤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和口服氨茶碱剂量治疗,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理肺益肾方组与西药组均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肺功能,组间比较无差异,理肺益肾方组肺感染和感冒次数较激素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理肺益肾方能有效治疗慢阻肺缓解期,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方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CRF)大鼠肾组织TGF-β_1、BMP-7及体外培养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FC)增殖情况,探讨益肾降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方法:采用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的方法。清洁级7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CRF模型组、CRF对照组、CRF治疗组。分别进行手术造模并予不同药物治疗后,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TGF-β_1、BMP-7;体外培养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肾间质成纤维细胞(RIF),制备各组含药血清,细胞给药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益肾降浊方可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P0.05),降低残余肾组织中TGF-β_1而提高BMP-7(P0.05);肾组织HE染色结果示肾组织纤维化减轻;益肾降浊方含药血清能抑制体外培养SD大鼠GMC和RIF的增殖(P0.05)。结论:益肾降浊方能够有效地减缓慢性肾衰肾组织纤维化发展,是防治慢性肾衰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抗纤维化角度探讨通络益肾滋阴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左侧肾脏切除术+STZ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洛汀新+糖适平),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GF-β1、HGF指标的变化。结果:经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70d后,血清TGF-β1表达显著下调,HGF表达显著增加(P〈0.01)。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相比,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络益肾滋阴方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血清TGF-β1的表达,促进H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