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对目前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订相应的对策,观察对策实施前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区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63.01%下降至改善后的32.5%,超过改善目标值约4.32%。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减轻患者因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确保患者及时用药,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静脉留置针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组织,确定"静脉留置针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为课题,对QCC活动前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不到位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比较QCC活动前后的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等。结果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从活动前的4.46%(123/276)提高到活动后的87.50%(253/289);〈72 h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活动前的70.00%(193/276)降至活动后的8.93%(26/289)(均P〈0.05)。活动后的患者满意率为94%(272/289)高于活动前满意率63%(174/276)(P〈0.05)。结论 QCC活动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提高,〈72 h的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武晓妹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1):1935-1937
目的:研究脑病中心外周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分析对策。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14例穿刺留置针患者,其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76例,非计划性拔管率67%,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生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结果: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穿刺肢体出现静脉炎、患者因活动不当导致导管脱出、患者因意识不清拔管,护士宣教不到位、穿刺后护理缺陷、护士对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缺少预见性等。结论:临床上应对穿刺留置针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高危留置患者进行导管风险评估,合理利用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汪珺  陶彤 《全科护理》2016,(24):2538-2539
[目的]探讨输液安全管理在降低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方面的效果。[方法]成立静脉留置针安全输液管理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结果]活动实施后,影响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主要因素:导管外渗率及导管堵管率显著降低,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由49.6%降至21.3%。[结论]实施输液安全管理可以减轻病人痛苦,保护病人血管,保证输液安全,降低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延长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减轻患者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护士重复操作的工作量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2年4-6月的65岁以上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132例次作为对照组,2012年7-9月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采用两种穿刺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拔管原因.结果 对照组患者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为78.03%,高于观察组的4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40,P<0.01).观察组患者因导管堵塞、局部红/疼痛/肿胀、穿刺点渗漏拔管为4,54,3例次,均低于对照组的15,78,10例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86,8.73,3.96;P <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在穿刺、固定、封管等方面进行改进,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小患者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护士重复操作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和对提高临床静脉留置针使用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本院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选择住院患者中20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200例作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对临床护理中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留置针使用质量的因素,查找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常规护理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率59.50%,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16.0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团队综合素质,减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有效提高留置针的使用质量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戴明循环管理法的品管圈(QCC)活动对静脉留置针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11月我院收治静脉留置针患儿5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固定及护理,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静脉留置针患儿53例作为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对比两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静脉炎、液体外渗、穿刺部位皮炎、敷料污染等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率、静脉炎发生率、液体外渗率、穿刺部位皮炎发生率、敷料污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能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静脉炎、液体外渗、穿刺部位皮炎、敷料污染等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总结分析神经外科患者留置胃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并评估活动后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神经外科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降低,由活动前的23.35‰降至10.73‰,目标达成率为108.89%,进步率为54.05%。圈员们在品管圈法的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助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神经外科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既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郭杰 《天津护理》2019,27(1):105-107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对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者371例,对照组2017年7月至8月输液患者181例,观察组为2017年9月至10月输液患者190例。对照组进行留置针常规维护,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思维导图相关内容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可有效减少非计划拔管率、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某院行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透析血管通路的11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预防和护理对策。结果11例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人员因素(包括患者和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管理等因素有关。根据上述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2013年未再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结论制定操作流程和指引,加强护士的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发现潜在因素,以及与患者和家属的充分沟通交流等可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正静脉留置针已在小儿外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可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也为术中输液、输血及麻醉药物的顺利应用提供了保障,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1])。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没有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意,插管意外松落、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行拔除等原因导致的插管脱落~([2])。为有效控制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例手术患儿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2年2月~2004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中心静脉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8例患者调查研究,总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 发现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患者的因素、中心静脉插管管理的因素、医护的因素等原因有关.根据上述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未再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事件.结论 根据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的护理对策,可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来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将90例同期入住本院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选择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采用一次性粘带固定,两组患者均使用可来福接头正压封管。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  相似文献   

14.
张金萍  张杰 《现代护理》2006,12(22):2085-208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2年2月~2004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中心静脉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8例患者调查研究,总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发现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患者的因素、中心静脉插管管理的因素、医护的因素等原因有关。根据上述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未再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事件。结论根据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的护理对策,可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查检表在肿瘤病房留置针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需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控制(质控)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需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外周留置针置入和日常维护集束化查检表进行护理质控。比较2组护士静脉留置针规范化使用情况,包括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护士日常维护正确率和静脉留置针导管固定正确率;比较患者因留置针并发症(静脉炎或导管堵管)致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护士日常维护正确率和静脉留置针导管固定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因静脉炎和导管堵管致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查检表简便、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推动护士同质化、规范化操作行为,可有效降低肿瘤科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ICU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及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置管及固定的方法,对16例重症患者留置胃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置管及固定方法不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不同,观察组较少发牛非计划性拔管.结论 需结合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留置尿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特征,分析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减少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重症监护室留置尿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其年龄、性别、诊断、患者的意识状态、拔管的方式、责任护士的资历、有无有效约束、镇静情况、发生意外拔管的时间、拔管后尿道的情况等,计算构成比。结果临床特征中男性患者、意识障碍者、脑出血患者拔管率高;医源性特征中,低年资护士当班、因约束无效、未进行有效镇静处理时发生拔管率高。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留置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高,危害性大。医护人员应注重有效的护患沟通,有效地加强导管固定,及时有效地评估约束的有效性,正确合理地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加强重点人群及高危时段的管理,切实有效地降低尿管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减少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的专案改善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11月30日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共954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5月1日~7月31日实施常规护理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496例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8月1日~11月30日实施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的专案改善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458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改善前后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时间情况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改善后,研究组四肢静脉、头皮静脉与腋静脉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液体外渗、静脉炎与导管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的专案改善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中,可以降低新生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延长不同部位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由于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不适感,进而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7至18日采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272例作为对照组。开展PDCA循环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后,选取2015年4月13至26日采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253例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药物外渗、静脉炎、导管堵塞、意外脱管等非计划性拔针和留置时间。结果:运用PDCA管理对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针进行管理后,有效降低了留置针非计划性拔针的发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P0.05)。结论:PDCA应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针的管理,可有效提高留置针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总结2018下半年神经外科ICU 12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经验,分析其中20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改进措施。非计划性拔管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医护人员、深静脉导管及插管部位因素。认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完善相关制度、妥善固定导管、改善患者舒适度、合理运用约束工具及加强健康宣教是预防神经外科ICU患者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