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目的分析甲亢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对江苏省江原医院内科收治的40例甲亢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131I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0例甲亢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低钾症状缓解,131I治疗后好转带药出院。结论甲亢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护理上要注重原发病的积极治疗、预防,减少其发病率,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质量1,31I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护理。方法:对35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进行临床观察及精心、有效的护理。结果:35例患者经过补钾治疗、对症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补钾治疗疗效满意,但必须护理措施得当,否则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46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总结。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6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过程,对其麻痹原因及其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6例患者全部都采取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力恢复正常,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寻找正确的病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了3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收治的3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实施专人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病情监护、体位指导、准确采集标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补钾时的护理、预防性用药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等。结果与结论:该病诊断明确,治疗护理措施得当,未发生并发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源性低钾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因用药不当引起的21例医源性低血钾麻痹症。结果:21例医源性低血钾麻痹症患者均为首次发生,引起低血钾麻痹的药源性因素包括葡萄糖、地塞米松、丁胺卡那霉素、洁霉素等。所有患者经过口服和静脉滴注钾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葡萄糖、地塞米松是诱发低血钾麻痹的常见药物,在使用上述药物过程中应加强观察,防治低血钾麻痹,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7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发病原因及护理干预。结果 47例患者均恢复肌力,康复出院。结论重视甲亢合并低钾周瘫护理,积极预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24例低钾血症周期性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结果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补钾,做好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护理,同时做好补钾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必要时及时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低钾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以低钾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甲亢性低钾麻痹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症状与甲亢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积极补钾并及时治疗甲亢能获得良好疗效。结论:低钾麻痹患者均应查甲功,及时诊断甲亢并积极治疗才能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9.
张晓云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121-1121
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低血钾性、高血钾性、正常血钾性,以低血钾性最为常见(下称低钾麻痹),发病时病人肌无力症状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发作时血清钾常低于3.5mmol/L,低钾麻痹部分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部分与甲状腺功能亢进(下称甲亢)有关,补钾为本病主要治疗措施^[1].我科自1998年2月至2003年9月收治36例低钾麻痹患者,先就其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血钾性麻痹起病隐匿,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加强对症护理,可减少它的发生率。现将2009~2012年我院46例低钾性麻痹患者原因进行总结,并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低钾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甲亢性周期性瘫痪(TP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双下肢或四肢瘫痪;T3、T4均高于正常。结论甲亢性周期性瘫痪以年轻男性多见,补钾短期内可改善TPP症状,抗甲亢治疗是预防TPP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有效地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对称性下肢或四肢软瘫,17例伴有血钾降低,18例FT3,FT44均高于正常。结论 补钾治疗后可迅速改善症状,联合抗甲状腺治疗是防止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回顾分析122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临床资料,了解低钾血症和周期性麻痹的发生情况.其中单纯低钾血症者104例(8.5%),女性占82.7%(86/104),血钾为3.10~3.42mmol/L;周期性麻痹者60例(4.9%),男性占96.7%(58/60),血钾低于3.0 mmol/L者占93.3%(56/60).甲亢控制后低钾血症和周期性麻痹均可缓解.  相似文献   

14.
王学义  蒲涛  杨汶华 《四川医学》2011,32(9):1429-1430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者均为散发者,以20~40岁青壮年男性为主,突发四肢迟缓性;瘫痪,近端为主,无脑神经支配肌肉损害,无意识障碍和感觉障碍,数小时至一日达高峰。结合检查发现血钾降低,心电图低钾性改变仅1例死亡,预后一般良好。结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按临床诊断标准容易诊断,病情较急重,经补钾及对症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但需要注意严重的并发症,易反复发作,注意预防高危因素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oPP)患者血清钾离子浓度与肢体瘫痪程度的关系及对补钾治疗的影响.方法对95例HoP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HoPP患者多表现为四肢弛缓性瘫痪,以双下肢及肢体近端为重,补钾治疗效果显著,但血钾降低水平与肢体瘫痪程度不平行,且各血钾水平组患者补钾治疗后平均治愈时间相似,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血钾水平与HoPP患者肢体瘫痪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对补钾治疗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补钾后1-18 h病情迅速缓解,并予正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22例甲功恢复正常,2例反复发作2次,经调整抗甲状腺药物后甲功恢复正常,2例因口服药出现不良反应改^131I治疗甲功恢复正常。26例随访6个月-1年内无周期性麻痹复发。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补钾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积极有效控制甲亢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同时注意避免饱餐、感染、过度劳累、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等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 比较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两组患者的异同点。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4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组和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各22例, 两组患者共同的特点: (1)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2)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肢体活动障碍和乏力, 大部分病例以反复多次发作为主; (3)部分病例(40.9% ~ 68.2%)发病有明显诱因, 诱因以饱餐、喝甜饮料和剧烈运动最常见; (4)发病时, 两组患者血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5)原发组与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分别有20%和25%的患者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补钾治疗后较快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均正常; (6)补钾剂量与发病时血钾水平无相关性。两组患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 (1) 甲状腺毒症继发组患者有高代谢症状, 甲状腺功能提示T3、T4升高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 原发组患者无此类症状, 其甲状腺功能正常; (2)甲状腺毒症继发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原发组[(2.25±0.67) vs (2.78±0.49)mmol/L, P=0.007]; (3)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较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结论: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有其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补钾时不能仅根据发病时血钾水平决定补钾剂量, 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 在补钾治疗时应当密切监测血钾, 并积极根治甲状腺毒症。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珺  刘国正  戚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3):128-129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回顾2006~2009年我科收治的2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全组25例有明显诱因,均以发作性双下肢对称性进行性麻痹为首发症状来诊,意识均清楚,四肢不同程度的无力,伴尿潴留2例,28例均合并血钾降低。治疗疗程1.5—2年,随访1年甲亢及周期性麻痹均无发作,本组全治愈。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常合并周期性麻痹,注意鉴别,避免误诊,积极有效地控制甲亢和补钾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31I治疗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疗效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桂萍 《河北医学》2006,12(8):795-796
目的:观察131I治疗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患者在周期性麻痹缓解期进行治疗,采用一次口服给药法。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131I治疗1个疗程治愈率为82.1%,2个疗程治愈率为92.9%,3个疗程治愈率为100%。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用131I治疗治愈率高、疗程短、安全、方便,根据病人的生理特点及个体差异进行护理,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螺内酯在重度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1例重度低钾型周期瘫痪患者随机分两组 ,在静脉常规补钾基础上 ,螺内酯治疗组予 80mg螺内酯一次口服 ,分析 1 2小时血清钾浓度及临床症状。结果 螺内酯组有效率 93 .5 % ,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 80 .0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螺内酯治疗重度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安全有效 ,可作为重度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