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梦清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108-10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男护生产生职业困惑的原因及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对策,从而增强男护生的职业信心,提高其职业稳定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9名男护生的择业观念、专业认知度、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就业前景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绝大多数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他们的意愿,选择的主要原因是录取率和就业率高;只有33.3%的男护生准备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认为影响职业生涯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偏见及传统观念;仅31.9%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学习满意。结论针对性地对男护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其增强学习护理专业的信心。充分发挥男护士的岗位优势,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扩大男护生生源,提高其就业率。  相似文献   

2.
我院80名本科在校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男护生的职业角色认同状况,为男护生的护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80名在校男护生的职业角色认同进行调查。结果在校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不容乐观。绝大多数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他们的意愿,在校男护生选择该专业的原因来自父母的占73.75%,来自自己的占26.25%。只有43.75%的男护生准备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偏见、传统观念、收入和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结论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本科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培养策略,提高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感,巩固专业思想,使男护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3.
不同学历护生对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方法:对我校护理学院437名本科生、高职生、专升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士社会地位评价、对未来职业的态度等14条题目。结果:本科、高职、专升本三个学历层次护生在择业自主性、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以及对护士社会地位的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学历护生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有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寓于职业情感教育、临床教师以实例现身教育,以及寻求社会认同与支持等措施有助于培养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4.
郭蓉  张勇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99-100
目的 实施护理专业情意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实习期护生共437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实习期进行多种形式的情感教育培养.使用自制问卷就护生对加强情感教育措施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9.1%的护生认为在实习前实施情感教育有必要.95.2%的护生认为在实习中贯彻情感教育有必要.98.9%的护生认为实习后期进行护理专业生涯规划有必要.97.7%的护生认为情感教育对培养职业态度有帮助.结论 在护生实习阶段始终贯穿护理情感教育,对于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提高其实习效果、促进护生职业情感发展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学历层次实习护生的职业价值观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对护士职业的价值观,从而帮助实习护生能够坚定选择本专业的信心,以指导并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和教学改革。方法对我院40名中专实习护生、39名大专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研。结果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方面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护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待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与临床护理工作者共同关注,进一步深入调查了解护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以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了解本科护生选择护理专业主导因素的基础上,改善本科护生专业思想和职业观念教育,以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学院2005级和2006级本科护理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选择护理受兴趣、就业、父母、高考分数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职业观上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在理想与现实差距等因素影响下极易发生偏差,因此,利用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和在学期间的有利条件,探讨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护生职业观的教育,不仅有利于本科护理教育事业,而且也将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职护生职业兴趣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职护生对护理职业的兴趣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且已完成临床实习的中职护生进行调查,调查护生基本情况、职业兴趣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职护生对护理专业性质的理解不够清楚,职业兴趣不高,对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和护士地位持肯定态度的较少;影响护生职业兴趣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地位及就业困难。结论中职护生的职业兴趣不稳定,关系到其就业及今后的发展,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学校应从多方面进行教育,提高护生的职业兴趣,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男性护生的出现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然. 然而,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传统的习惯、人们的观念,使男护生将要应对各方面的压力. 由于男护生在课程兴趣、职业追求、目标及护士形象上与女护生不同,许多护理院校针对女性设计的教育模式,不利于男护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男护生职业心态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对策,提高其职业心态的稳定性.方法:通过现场调查问卷,对200名在校低年级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职业心态不稳定.只有19.50%的在校男护生比较坚定自己的选择,45%的男护生表示毕业后会选择转行.影响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偏见,占48%.结论:对男护生职业心态不稳定的现状,高校及社会应从多方面加强对男护生的职业教育,以稳定其职业心态及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男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规划男护生职业生涯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男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67名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护生家庭背景、家庭社会的支持态度、社会地位、学历层次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教育者应从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提供多渠道、多形式使男护生多接触社会,使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职业,摆正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别调查男护生和女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择业观念及其心理,利于针对性进行教育引导。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32名男护生及102名女护生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结果:男女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动机是就业.大多数护生认为男护生比女护生更具发展潜力.但男护生担心今后遇到来自社会偏见的压力,有放弃护理专业的可能,而女护生绝大多数有从事并长期从事护理专业的意向。结论:稳定男护士队伍,尽力排除传统观念障碍,加强女护士队伍教育,纠正对男护生的偏见,改革护理队伍,融合男性女性智慧,进一步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护理系244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态度评分的均分为(4.69±1.14)分,66.4%的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33.6%的护生偏消极。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的护生(P〈0.01)。相关分析显示,同学态度、其他专业同学的态度、就业压力、归属感、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项对职业态度有影响(P〈0.05或P〈0.01)。结论2/3的实习护生对护理职业持较积极的态度,学校及用人单位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3.
男护生就业思想与社会认同度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让男护士了解当今社会对其认同程度,做出理性分析,同时为高校培养合格的男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三峡大学医学院63名本科男护生进行就业思想情况的调查,对157名社会人员进行对男护士认同度的调查。结果56.36%的男护生认为男护士在医院可有可无,12.73%的男护生认为医院不需要男护士,而男护生选择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仅10.91%,但社会人员愿意接受男护士的有68.15%;关于男护士的压力来源,70.70%的社会大众认为来自传统观念;27.27%的男护生认为主要来自于就业待遇低,其次是护士地位低、无职业成就感和传统观念。结论社会对男护士认同度良好,需求度较大,但男护生对自身专业认同度低,建议医学院校结合医院的实际需求注重男护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应加强男护生职业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医院在接受男护士时应根据其优势用人所长;社会应关注并接受男护士,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4.
马爱荣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111-112
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护生在实习最初的两三个月中的压力以及对压力的应对能力将影响他们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影响他们在临床实习中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出色地完成实习任务。通过对2年来我院护理本科、专科200余名护生进行实习护生压力来源及对实习效果的影响调查,发现诸多因素影响护生最初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男护生专业思想现状及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和态度,为男护生的带教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男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男护生对其专业的认识不乐观,93.33%的男护生对专业不满意,且在社会地位、职业压力、发展前途等现实问题面前仅6.67%的男护生表示毕业后选择从事护理工作.结论 男护在护理队伍中不断壮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男护生的带教与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护理专家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护生职业心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72名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生职业心态不稳定,离职意向明显,其影响因素包括传统观念、社会地位、待遇、成就感等。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改变教学模式,使男护生多接触社会。正视自己的职业,端正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方法采用《护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对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一年级至三年级627名护理专科生的职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科生职业认同总分为(88.45±10.76)分,处于一般水平。不同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一般,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采取有效措施对护生的职业认同进行研究、教育干预,以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从而使护生今后更好地应对职业压力、倦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实习期间职业认同感状况,为端正本科护生的职业特点,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提供依据。方法由采用护士职业认同感问卷对护理学院2009级护理本科实习护生8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22~35(28.57±5.48)分,总体职业认同感偏低;农村护生职业认同感评分高于城市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职业认同感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仍需提高,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教育,注重培养职业兴趣,减少护理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觉知压力、情绪调节能力与职业认同一般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实习生138名,应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觉知压力量表、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实施调查,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实习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得分为(65.17±7.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对1 025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60.80±11.34)分;政治面貌、所在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家中是否有护理相关人员、选择专业原因以及职业规划是护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护生职业认同感中等偏上,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依据疫情下护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稳定护理团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