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幕上脑实质囊性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脑实质囊性室管膜瘤诊断的准确率,加深对本病的再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幕上脑实质内囊性室管膜瘤的MRI表现,重点观察肿瘤的大小、部位、结构、与脑室的关系、水肿情况及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本组幕上脑实质囊性室管膜瘤好发于颞顶枕交界部位(18例,占90%).肿瘤平扫多呈大囊样改变(16例,占80%),肿瘤周围多数无水肿(18例,占90%).增强扫描表现囊壁呈环形均匀强化(19例,占95%).结论 20例脑实质囊性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和MR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和MR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行CT和(或)MR检查;男16例,女8例;10岁以下9例,11~20岁6例,20岁以上9例。结果:部分囊性型21例,好发于顶叶,肿瘤部分为囊性,实质较少,囊液在CT平扫时稍高于脑脊液密度,MRT1加权像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加权像似脑脊液高信号。肿瘤实质在CT平扫时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MRT1加权像信号稍低于脑实质,MRT2加权像似灰质信号或稍高于灰质信号。实质内常有条状或点状钙化。瘤周一般无水肿或仅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及囊壁轻到中度强化。完全实质型多见于年长的成人,肿瘤好发于额叶,且常累及双侧,CT平扫时肿瘤多呈稍高密度,出血和钙化多见,瘤周水肿明显,多呈显著不均质强化。结论: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可分为部分囊性型和完全实质型,部分囊性型CT和MR表现很有特点,常能提供准确诊断,完全实质型与胶质瘤鉴别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方法 结合10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0例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其中室管膜瘤5例,间变性室管膜瘤5例,共10个病灶,枕叶3例,颞叶2例,额叶2例,跨叶生长3例,肿瘤均位于脑皮质区.肿瘤实质T1呈等或稍低信号,T2呈等或稍高信号,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内部见多发囊变、坏死区;本组病例室管膜瘤5例均以实质性为主,间变性室管膜瘤5例均以囊性为主,其中2例室管膜瘤内可见长T1短T2钙化灶,1例间变性室管膜瘤内见出血;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囊变、坏死或钙化区不强化,囊壁可见环状强化.结论 进行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的MRI表现研究,有助于本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恶性室管膜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室管膜瘤的CT诊断MalignantEpendymoma:CTOiagnosis冯平勇室管膜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大部分属良性,而恶性室管膜瘤则少见,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总结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常规颅脑CT扫描,全部病例均加作强化扫描,层...  相似文献   

5.
腮腺混合瘤的CT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收集我院 1992~ 1998年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混合瘤 41例 ,加以回顾性分析以归纳其CT表现。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腮腺混合瘤 41例 ,男 3 1例 ,女 10例 ,年龄 3 0~ 65岁 ,平均 (4 7.5± 17.5 )岁。所有患者均以发现耳下方肿块就诊 ,病程 2 0d~ 2年 ,体检于腮腺区触及质软或略硬肿块 ,无压痛 ,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腮腺混合瘤。1.2 方法 使用日本岛津 45 0 0 -TFCT扫描机 ,行CR图像平行肿块轴位定位 ,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层厚 5mm ,层距 5mm ,扫描时间 2 .8s。造影剂为 60 %泛影葡胺 5 0ml,…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4例妊娠毒血症(TP)的CT表现,并复习其他报道的19例。23例年龄15~35岁,50%初产妇,平均妊娠36周。全部患者均有CT改变。4例为基底节室管膜下或颅内出血的高密度区,其余病例以低密度区为主要表现,5例累及全脑皮质,累及顶叶6例,枕叶9例,混合多发病灶2例。白质受累多于灰质,半数脑池或脑沟消失和/或脑室变小。7例作增强CT,除1例外余均不强化。所有枕叶低密灶者均有视觉症状,3例基底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幕上不同部位室管膜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幕上不同部位室管膜瘤MRI表现;重点分析肿瘤发病年龄、好发部位与脑室的关系、水肿情况和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位于幕上脑室者12例,其中8例表现为实性,且信号不均匀,多见散在小囊变区;位于幕上脑实质者3例,其中2例表现为囊实性,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幕上脑室内室管膜瘤多发生于侧脑室,多表现为实性肿块,占位效应明显;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多发生额、顶叶,且与脑室关系密切,周围水肿轻至中度,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仍与其他好发于幕上脑室系统肿瘤及部分脑实质肿瘤鉴别困难,无法仅依靠影像表现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中的表现,旨在提高对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4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资料,12例行CT和MR检查,3例单行CT检查,1例单行MR检查。结果仅2例为完全实性肿瘤,其余14例肿瘤表现为囊实性。其中6例囊变区以大囊表现为主,1例表现为单发大囊,余5例大囊周边伴发小囊,由位于深部白质区的大囊与位于靠近皮层区的小部分实质构成,以宽基底贴近大脑表面;余8例囊实性肿瘤以小囊表现为主,2例为单发偏心小囊变,余6例见多个囊变区。囊液的CT密度及MRI T2WI信号强度均高于同层面脑脊液。肿瘤实质部分CT呈等、稍高密度,12例肿瘤实质内均见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实质不均匀强化,囊壁及壁结节明显强化。结论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和MR表现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ADC值特点及ADC值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影像资料,包括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2岁)、成人组(≥18岁),对两组不同病理类型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均值比较.结果 儿童组12例,平均rADC值0.94 ±0.52,WHOⅡ型4例,WHOⅡ~Ⅲ型1例,WHOⅢ型7例;成人组21例,平均rADC值1.17±0.36,WHOⅡ型1例,WHOⅡ~Ⅲ型2例,WHOⅢ型18例;WHOⅡ型rADC值儿童组小于成人组;WHOⅡ~Ⅲ型rADC值儿童组小于成人组;WHOⅢ型儿童组rADC值小于成人组,两组间r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0).结论 儿童组、成人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影像表现不同,rADC值存在差异,儿童组各病理类型rADC值均小于成人组.ADC值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玉贞  韩晓东  牛广明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04-1307
目的:探讨MRI对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行T1WI、T2WI、DWI及增强检查,分析其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肿瘤主要位于幕上额、顶叶,5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额顶叶,2例位于顶叶;幕下3例,均位于小脑半球。本组形态分3型,囊实性7例,囊结节性4例,实性4例。囊实性肿瘤中囊性部分与实性部分比例相差不大;囊结节性肿瘤囊相对较大;实性肿瘤呈不规则分叶状。囊实性、囊结节性肿瘤边界较清,多无水肿。实质性边界不清或欠清,多有轻中度瘤周水肿。3型中的实性成分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等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壁部分明显强化,部分无强化。结论:各型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发病年龄、临床病史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实质神经鞘瘤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神经鞘瘤患者的MRI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5例肿瘤均位于幕上,额叶及顶叶各2例,颞叶1例;4例呈囊性伴壁结节,另1例以实质性为主;MRI增强扫描壁结节或实质部分明显强化;5例均伴有瘤周水肿.结论 脑实质神经鞘瘤好发于青少年,幕上脑表浅部位多见,伴囊变和瘤周水肿是其较特征性的MRI表现,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述幕上室管膜瘤和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CT、MR特征,作者分析了11例幕上室管膜瘤和3例幕上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和CT、MR特征。11例室管膜瘤病人(男5例)年龄2~38岁,其中9例做了CT检香,7例做了MR检查。3例幕上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病人(男2例)年龄分别为46、58和76岁,3例病人均做了CT、MR增强前后扫描,由两位神经放射学家以非盲方式对肿瘤的部位、大小、CT和MR信号特征和增强类型以及囊变和钙化的出现作影像研究。肿瘤位于额叶4例、顶叶3例、枕叶和中线各2例。肿瘤直径2~6cm(平均4cm),8例含有囊性成份,CT平扫4例发现钙化(4/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性副鼻炎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 ,国内有关文献报道较少 ,本文报告 40例 ,并对其CT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资料 :本组病例原发病为鼻咽癌 31例 ,鼻腔淋巴瘤 2例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1例 ,左侧或右侧上颌窦癌 5例 ,右乳突癌 1例。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年龄 8~ 82岁 ,平均年龄 47.9岁。以 40~ 6 0岁发病率最高 ,本组病例中有 2 7例 (占 6 7.5 % )。全组病例放疗前均行副鼻窦CT扫描 ,各副鼻窦表现正常。全组病例放疗后均出现副鼻窦炎的临床改变及CT表现。1.2 CT扫描…  相似文献   

14.
CT对腹部外伤后决定是否手术治疗的探讨(附6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腹部创伤是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诊 ,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本文收集了 65例闭合性腹部创伤的病例 ,对其CT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特别是根据CT表现与临床表现探讨是否需要手术治疗。1 材料与方法1.1 本组 65例中 ,男 43例 ,女 2 2例 ,年龄 15~ 65岁 ,平均 3 1岁。致伤原因为交通意外、高处坠下、暴力冲击、锐器刺伤、打架等。就诊时间在外伤后 1h内有 3 0例 ,1~ 3h内有 2 1例 ,3~ 2 4h内有 8例 ,2 4~ 48h内有 5例 ,1例于第 3周后检查。本组病例CT扫描均为平扫 ,范围从膈顶至肾下极 ,层厚及层距均为 10mm ,兴趣区行 5mm扫描 …  相似文献   

15.
脑囊虫病的CT诊断(附4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1 双顶叶多个大小不等之图形低密度影,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影。 图2 平扫左顶叶见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图3 增强扫描,左顶叶低密度影无强化。 图4 平扫,见左顶叶中约3.0cm×3.5cm大小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图5 脑囊虫,环形结节强化型。增强扫描,左顶叶低密度影内呈小环形强化,壁光滑。  CT征象 以环形、结节强化型最多,16例占37.21%,其次为囊泡型,8例占18.6%,脑炎型6例占13.95%,钙化型5例占11.63%,脑室型1例占2.33%,混合型7例占16.28%。脑囊虫病CT分型及表现1.脑实质型急性型CT表现:①脑炎型CT表现:类似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与病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收集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脑实质室管膜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以囊性为主的肿瘤10例,均位于幕上,肿瘤囊性部分MRI表现为较均匀长T1、长T2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呈等及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室管膜瘤.以实性为主的肿瘤8例,幕上5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不均匀长或短T1、长或短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幕下3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稍长、长T1信号,不均匀长及短T2信号,其中2例为室管膜瘤,1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肿瘤增强扫描:15例呈环形强化,3例肿瘤呈不均匀实性强化.结论 多数以囊性为主和实性为主的肿瘤能反映各自的病理类型,其MRI表现各具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患儿的MRI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诊疗的15例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患儿MRI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MRI示8例肿瘤以囊性为主,囊性占位表现为较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病理类型为II级室管膜瘤。4例肿瘤以实性为主,MRI表现为小均匀长或短Tl、长或短T2信号,病理类型为II级室管膜瘤。3例肿瘤为囊实性,MRI表现为稍长、长T1信号,不均匀长及短T2信号,病理类型为III级间变型事管膜瘤。MRI增强扫描示15例肿瘤均强化,其中6例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实性强化,其中7例呈典型的环状强化。结论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主要表现为囊性或实性,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相应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侧脑室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48例侧脑室肿瘤患者,其中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脑膜瘤13例,室管膜瘤1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胶样囊肿各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7例转移瘤原发肿瘤明确.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按病变部位分为侧脑室三角部,体部,前角及室间孔区.按年龄分为<10岁,10~30岁和>30岁三个年龄组.结果:本组中11例(11/13)脑膜瘤增强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8例(8/10)室管膜瘤可见多发囊变区,2例(2/4)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见瘤内出血;11例(11/13)脑膜瘤发生于侧脑室三角部,5例室管膜瘤及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于侧脑室体部,所有室管膜下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和胶样囊肿(2例)均发生于侧脑室前角及室间孔区;10例(10/13)脑膜瘤发生于30岁以上,3例(3/4)星形胶质细胞瘤发于10~30岁,7例转移瘤全部发生于30岁以上.结论: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其MRI表现,结合肿瘤的部位和年龄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结节性硬化是较少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 ,可累及全身器官 ,包括皮肤、脑和内脏的错构瘤样发育异常。收集我院1992年 6月~ 2 0 0 0年 7月经颅脑CT检查的结节性硬化症 10例 ,探讨CT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组 10例中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1~ 45岁 ,其中 15岁以下 7例。临床表现 :面部皮损 10例 ,表现为皮脂腺瘤、色素沉着斑及散在质硬的小丘疹 ,分布于双颊、鼻梁及前额。癫痫 5例 ,智力低下 3例。1.2 方法采用SomatomAR starCT机 ,层厚、层距 10mm ,以听眦线为基线作颅脑横断面扫描 ,全部病例均作平扫 ,…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26例颅内结核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脑结核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脑结核的MRI特征并进行分类,总结不同种类颅内结核的MRI特点。全部病例均获取IR-TSE序列T1WI、TSE序列T2WI及FlAIR图像,对比剂使用Gd-DTPA。结果:14例脑膜炎、结核瘤与脑炎同时存在,2例脑膜炎与结核瘤同时存在,6例结核瘤与脑炎同时存在。结核性脑膜炎主要发生于基底池脑膜(18处)、软脑膜(42处)、室管膜(4处)。结核瘤可发生于脑实质(54处)、基底池脑膜(20处)、软脑膜(40处)、室管膜(4处),亦可呈粟粒样弥漫性分布。结核性脑炎表现为脑实质水肿(39处)。结论:MRI诊断脑结核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以为临床颅内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