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开展,要求临床上对冠状动脉现变做到明确的诊断,而冠状动脉造影本可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病变的位置、程度、范围、对冠心病的诊断可达定量水平,我们对住院患者进行了此项检查。就其护理结合体会加以论述:1临床资料检查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0~7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2例(发病一个月内)冠心病、心绞痛旧例,用于介入性治疗者10例,皮冠状动脉扩张术7例,可凝冠心病13例。2方法本项检查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进行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均经股动脉穿刺置入ludkins导管进行冠脉造影。3术的准…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护理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建立完善的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择5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中发生皮下血肿6例,余50例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2001年8月,我们对260 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有利于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100例患者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图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结果 1例患者心率控制不佳,2例患者呼吸配合不佳影响检查效果,余均获得满足的图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利于冠状动脉CTA检查的顺利进行,精心的护理操作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安辉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57-5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围造影期护理.结果:本组1例心率控制不佳放弃检查,2例呼吸配合不佳影响图像质量,其余均获得满意图像,较准确地显示了冠状动脉的病变.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合理的护理流程、细致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78例行冠脉造影患者进行FFR测定,给予精心护理配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7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呈不同程度狭窄40%~70%。FFR测定:0.75 12例,进行PCI干预;0.75~0.80 20例,未行干预;0.80 46例,加强药物保守治疗。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熟悉FFR的测定参数与操作系统,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已被列为许多心脏疾病的诊断、术后复查和判断手术适应症的必要手段,因该手术是显示人体冠状动脉解剖及病理改变重要且又可靠的方法。通过对50例患者手术配合体会到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成功与否,护理配合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适应症:冠心病:各型心绞痛,心肌梗塞及其机械并发症准备手术治疗者,术前需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年龄在40岁以上,有心绞痛病史,伴有瓣膜病变需  相似文献   

8.
对106例行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除1例在造影剂推注过程中造影剂外渗,2例因呼吸影响重做,其余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达到诊断目的.认为针对检查非技术因素的护理干预贯穿检查的全程,可使患者在检查相应环节上予以积极配合,有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13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13例患者行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检查前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做碘过敏试验及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检查后做好对症处理工作.结果2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满意的图像资料.认为利用双源CT行冠脉造影检查,能多角度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大的分支,无创、安全性较高.护理操作贯穿检查的每一步,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8月,我们对70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状动脉造影,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贻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7):530-530
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性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因危险性高 ,技术难度大而限制了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 ,急性CAG已作为AMI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 ,临床应用增多。我院1995年 4月~ 2 0 0 0年 2月已对 2 4例AMI患者进行急诊CAG。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资料 我院急诊住院AMI患者 2 4例 ,男19例 ,女 5例 ,年龄 3 6~ 74岁。其中急性前壁心梗13例 ,前间壁 3例 ,广泛前壁 1例 ,下壁心梗 7例。合并高血压者 6例 ,糖尿病 2例。发病至造影时间 2~ 12h。1 2 方法1 2 1 CAG前口…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和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它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疗效优良、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但该介入诊疗技术毕竟为有创手术,存在一定并发症的发生机率,若观察、治疗、护理不及时,影响病人康复.因此,心血管内科护士掌握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开展119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术,对常见和特殊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及其对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280例可疑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前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消除紧张心理,避免产生焦虑情绪,使心率减慢、平稳;耐心向患者说明屏气的重要性,反复训练患者呼吸、屏气直至掌握方法.结果 5例因屏气呼吸失败不能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而改期重作;4例因心率过快、心律不齐,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均不能使心率控制在80次/min以下、心律不能纠正而停作;部分病例因紧张、担忧、恐惧等因素导致不同程度心率增快或呼吸节律异常,按医嘱给予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心理护理后血压、呼吸恢复正常、心率均降至≤80次/min,律整,顺利完成检查.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科学、细致、有效的护理工作,是顺利完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解剖学观察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进而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态的了解研究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形态结构的现状.方法 以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总结.同期收治的10例CHD致死的老年患者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 临床共发生14例次并发症,但无患者因严重并发症死亡.结论 颈动脉和股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可以作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研究的间接指标和窗口,而且右股动脉比左股动脉与双侧颈动脉的病变检出率更高.同时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一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发生肺栓塞抢救成功的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一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发生肺栓塞抢救成功的体会@张洪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100083冠状动脉造影;;肺栓塞;;护理~~  相似文献   

16.
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 132例 ,其中左冠状动脉主干 (L M)闭塞 3例 ,占 2 .2 7% ,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男 ,5 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 1天 ,加重 12小时入院。患者 1天前活动时感胸痛 ,伴大汗 ,含服硝酸甘油 5~ 10分钟缓解 ,共发作 10余次。于入院前 12小时 ,胸部持续剧痛 ,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伴气短、心悸 ,同时出现意识不清。既往有脑血栓病史 1年 ,高血压史 1年。查体 :BP 5 0 / 0 mm Hg(1mm Hg=0 .1333k Pa) ,R 30次 / min,平卧位 ,面色紫绀 ,皮肤潮湿 ,双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 12 8次 / min,律齐 ,心音弱 ,无杂音。…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腰部酸痛的护理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琳 《当代护士》2006,(12):32-33
目的 探讨减轻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病人腰部酸痛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20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手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前评估病人,做好术前指导,术后砂袋压迫穿刺部位6h,6h后在穿刺侧肢体平伸制动情况下,由平卧改为30°半卧及术侧、健侧卧位交替.结果 干预组病人术后腰背酸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预防护理干预可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腰背酸痛的发生率,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是选择性地向左或右冠状动脉开口插入导管 ,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走向和病变的血管造影方法[1] 。它适用于典型心绞痛 ,不典型心绞痛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 ,陈旧性心肌梗死 ,非胸痛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心功能不全 ,室性心律失常及原发性心  相似文献   

19.
吕佳菲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209-12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4例PCI的患者行术前、术中、术后优质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84例患者均未发生急性血栓、皮下血肿及感染.结论完善、优质的护理工作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85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并对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0例64排CT冠脉检查患者无一例渗漏,成功率(图像优良)达到95.63%.结论 严格的护理操作和心理、生理干预是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