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血液的质量直系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确保血液安全,对于血液质量抽检非常必要。本文对2006年1月到12月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血液成品抽检结果汇总分析,为一线流程优化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严格规范血液检测操作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必要措施。为了提高血液检测质量,提供优质、安全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现对血站血液检测过程中采用的手工酶联免酶吸附试验(ELISA)法和仪器ELISA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加强血液的安全工作,<血站管理办法>提出对采供血机构实行血液的集中化检测.我中心血库自2008年与山西省太原市血液中心实行集中化检测工作以来,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整体运行良好,现将运行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液报废原因的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莲英 《广西医学》1999,(1):154-156
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的安全,采供血机构除献血前要对献血者进行健康体检,献血后还须对每份血进行严格的七项复检。复检不合格的阳性血,以及外观检查不符合血液质量要求的,一律视为报废血,不得用于临床。安全输血是第一位,但如何在保证安全输血的前提下,将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血液浪费。方法:对2008年我中心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归类,并统计分析。结果:最常见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次是脂肪血、梅毒、HBsAg、抗-HCV以及其他。结论:为了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献血前的组织宣传及咨询指导工作,严把体检、初筛、检测质量关,严格操作规程,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血站血液检测模式与血液安全性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素能 《当代医学》2010,16(26):32-33
为了分析研究血站血液检测模式与血液安全性的关系。我们回顾分析了血液检测模式的优缺点,提出试管标本与血辫标本平行再检的血液检测模式。保证了血液检测准确性,为临床用血提供了安全保障,减少了血源浪费。  相似文献   

7.
临床输血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质量直接影响到输血安全和病人的健康,为了实施血液安全战略,加强我市血液管理工作,保证血液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市卫生局于2004年6月15日~2004年6月30日,对辖区内17个医疗机构特别是边远地区、厂矿职工医院2003年1月~2004年6月临床输血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查,抽查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调查辖区内县级人民医院3个,中医院1个,市级专科医院(肿瘤科)1个,厂矿职工医院3个,当地驻军医院1个,县级储血库1个,乡镇中心卫生院6个,村级卫生诊所1个。1.2方法随机抽查病历1263份,其中输血治疗病历287份。咨询人员:医生、护士(师)、检验…  相似文献   

8.
血液质量是血站血液管理的中心问题,通过加强血液管理工作来提高血液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合格血液。通过对血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血站血液管理提出建议,为临床提供安全、优质血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血液和血浆都是来自于人体的特殊物质,这种无价之宝从部分健康人群中获得,用于社会公共卫生救援活动中.1981年艾滋病首先在美国被发现并被确贩认可以经血液或输血传播,血液安全逐渐由一个医学问题,转变成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仙桃市2004~2006年血液报废原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报废情况和主要原因。方法对仙桃市2004~2006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三年来无偿献血15879人次,血液报废率为2.88%,报废原因按报废率顺序排列依次为:ALT增高>HBsAg阳性血>脂肪血>抗-HCV阳性血>TP阳性血>破损血>过期血>其他。结论做好献血前宣传教育及咨询工作,对献血者进行血液传染指标筛查,根据临床用血需要采集和储备血液,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等多种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启明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X):I0002-I0002
目的探讨血液报废情况和主要原因。方法对仙桃市2004~2006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三年来无偿献血15879人次,血液报废率为2.88%,报废原因按报废率顺序排列依次为:ALT增高〉HBsAg阳性血〉脂肪血〉抗-HCV阳性血〉TP阳性血〉破损血〉过期血〉其他。结论做好献血前宣传教育及咨询工作,对献血者进行血液传染指标筛查,根据临床用血需要采集和储备血液,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等多种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血液灌流是在体外循环中直接吸附清除毒物的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灌流的原理即让溶解在血中的物质被吸附到具有丰富的体表面积的固体物质上 ,从而达到清除血中毒物的目的。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抢救药物和毒物中毒 ,在这个领域内 ,它比血液透析更为有效[1] 。现将 2 0例病人的血液灌流监护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 2 0 0 1年 4月~ 12月共对 2 0例患者采用股静脉单针双腔穿刺置管进行血液灌流 6 4例次 ,均为成年患者 ,每位患者灌流 2~ 6次不等。其中男 7例 ,女 13例。食物中毒 13例 ,药物中毒 7例 ,其中 ,除 3例因毒蕈中毒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三明地区血液安全状况,减少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我们对三明地区2010~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旨在了解该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检测过程从监控到结果的判读和报告的发放均应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持续改进,从而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血站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构建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血站的管理水平,保障血液安全,我站与陕西康力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于1999年6月创建了《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经过5年的运行和不断完善升级,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血液灌流(HP)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把血液引入装有活性炭或树脂等吸附剂的灌流器中,吸附其中的有毒物质,从而达到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1]。HP是目前临床上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急性中毒(AOPP)的血液净化方法,灌流器凝血和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选用合适安全有效的抗凝剂为其治疗的关键。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作为抗凝剂,成  相似文献   

17.
刘丹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8):658-659
<正>血液灌流(HP)是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经过血液灌流器,通过吸附的方法来清除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毒性物质,最后将净化的血液回输给患者,达到血液净化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2006—2008年,我科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30例,采用HP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仙桃市无偿献血血液标本检测情况,探讨血液标本不合格因素及输血相关病原体感染的危险性,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仙桃市血站2006年1月~2010年12月31602名献血人员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总标本数31602份,检测合格标本数30330份,检测合格率为95.98%;检测不合格标本数1272份,检测不合格率为4.02%。其中ALT阳性检测不合格率2.13%;HBsAg阳性检测不合格率1.02%;抗-HCV阳性检测不合格率0.35%;SYP阳性检测不合格率0.38%;抗-HIV阳性检测不合格率0.15%。结论了解和掌握无偿献血群体、制定符合临床用血规律的采供血计划十分必要,而实行血液集中检测、严格筛查经血液感染性疾病直接关系到供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是提高临床安全用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充分利用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报废率,加强血液从无偿献血招募、采集、成分制备、检验、贮存、运输等各环节的有效监控,进一步保证血液质量,现对阿克苏地区中心血站2013年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报废原因的分类和数量均来源于2013年1月~12月阿克苏地区中心血站《报废血统计报表》,经本站质控部门确认报废的血液共计5883袋.  相似文献   

20.
刘晓晨 《中外医疗》2009,28(17):113-114
辽宁省血液中心暨沈阳中心血站是是一所集采供血、辅助医疗、科研、教学四位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血液中心。在当今医疗安全日益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的时候,输血安全成为新时期下血液中心工作的重点,为了能给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液,就必须创新血液中心的宣传工作,从根源上招募安全的献血员,让无偿献血有益健康、无尚光荣的意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