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是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一类细菌,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它的高感染性、高死亡性和高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1-3]。CRE感染在儿童中日益普遍,往往造成不良的临床结果。近年来,随着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法硼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雷利巴坦(以下简称为亚胺培南-雷巴坦)等]的出现,CRE感染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CRE感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协同作用。方法收集2014—2016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CRE共235株。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分析替加环素和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选取替加环素非敏感的35株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棋盘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联合其他9种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CRE的协同作用。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沙雷菌属、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是5.1%(7/137)、5.6%(1/18)、7.7%(1/13)和8.3%(1/12)。替加环素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效果最明显,协同百分比都是28.6%(10/35)。替加环素与头孢噻肟(9/35,25.7%)、左氧氟沙星(8/35,22.9%)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35,20.0%)也显示出较好的协同作用。研究中未出现药物拮抗的作用。结论替加环素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对CRE的协同作用比较明显。替加环素的联合治疗可能比单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厄他培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的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决策树模型对厄他培南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疾病治疗情况和治疗费用,临床试验中药物的治疗有效性和中国的耐药菌的药物敏感度情况等参数主要来源于相关临床试验和文献。针对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厄他培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比有效率略高,单次住院厄他培南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节约2566元,多治愈一位cIAI患者可节约卫生费用33966元。敏感性分析显示厄他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疗效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其他因素对结果影响不大,上述结论相对稳健。结论:厄他培南在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比是成本节约的,即厄他培南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并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有效的途径。其疗效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随着此类药物的大量使用甚至过度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不断增加。因其质粒携带耐药基因,CRE在细菌之间迅速传播,极易在病区内传播流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就CRE流  相似文献   

5.
高山  孙增先  张骞峰  周金玉  崔彦 《中国药房》2010,(46):4354-4356
目的:通过调查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病例,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检索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细菌培养鲍曼不动杆菌阳性病例70例,调查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在常用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为84.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次之为37.1%,其余药物敏感率不足23%。而临床针对鲍曼不动杆菌使用前5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和头孢米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的依从率为39.7%,治疗的有效率为25.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的依从性较低,治疗疗效欠佳,因此需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儿童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的检出率逐渐增加,显著增加患儿死亡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难题。儿童作为特殊人群,可用药物有限,使得治疗更加困难。现有的报道多基于成人的研究结果,尚无完整的针对儿童的治疗方案、剂量推荐、安全性等数据。本文综述了儿童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不同耐药机制下抗菌药物的选择,并对已批准用于儿童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磷霉素等)及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法硼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雷利巴坦)的推荐给药方案逐一进行简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肛周脓肿患者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药敏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38例肛周脓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肛周脓肿穿刺液培养检出肠杆菌科细菌的结果。结果557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464株(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57株(33.8%);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54株(9.6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株(1.9%);奇异变形杆菌18株(3.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株(5.6%)。大肠埃希菌敏感率大于8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大于80.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厄他培南、环丙沙星、氯霉素、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奇异变形杆菌敏感率大于8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厄他培南、氯霉素、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结论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肛周脓肿,经验使用抗菌药时,可选用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对于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高风险的患者,需考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可能,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重症感染时首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3种药物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靶值和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K/PD)靶值未达标的危险因素以及2种靶值和微生物疗效的关系,为精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受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中至少1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利用优化采样方案采集每位患者的3~4份血浆样本,借助非房室模型结合经典药动学理论计算PK/PD参数。采用多因素分析探究3种药物TDM靶值和PK/PD靶值未达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接受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美罗培南治疗的25名危重症患者的96份血浆样本,共计151份血药浓度-时间数据。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谷浓度(trough concentration,Cmin)达标率低,分别为20.00%、22.22%和23.53%;万古霉素PK/PD靶值达标率、未达标率和超标率分别为20.00%、60.00%和2...  相似文献   

9.
佘亚辉  韩媛媛  柴杰  荣令 《安徽医药》2020,24(5):885-888
目的探讨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CRE)的分布特征、耐药特点及耐药基因型,为临床 CRE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9月亳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 CRE菌株,应用 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 5种耐药基因 KPC、IMP、VIM、NDM?1和 OXA?48在 CRE菌株中的表达。结果共分离 203株 CRE菌株,其中 2016年全年 CRE菌检出 46株,检出率为 0.59%(46/784 9),2017年全年 CRE菌检出 84株,检出率为 0.93%(84/901 1),2018年 1月至 9月 CRE菌检出 73株,检出率为 1.33%(73/547 3);标本类型以痰液标本为主,占 71.43%(145/203);临床科室分布以儿科为主,占 30.05%(61/203);细菌种类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 57.14%(116/203)。药敏结果提示 CRE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率为 100.0%,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为 82.27%,对头孢唑林耐药率为95.07%,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左氧氟沙星 44.33%,环丙沙星 19.24%;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 77.34%。203株 CRE菌株中 NDM?1基因扩增阳性的菌株有 78株,占 38.42%,KPC基因阳性共有 49株,占 24.14%;其中 NDM?1和 HPC同时阳性者 19例,占 9.36%;IMP基因阳性共有 56株,占 27.59%;OXA?48基因阳性共有 20株,占 9.85%;未扩增出 VIM耐药基因。结论 CRE菌耐药严重,耐药基因以 NDM?1为主,临床医生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展冠军  邵华  张玲 《中国药房》2014,(46):4349-4352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09-2013年9种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采用SPSS 18.0版软件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和抗菌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始终处于20.0%3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先降后升趋势,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5%3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先降后升趋势,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5%25.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耐药率呈高度相关(r=0.902、0.911);氨曲南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高度负相关(r=-0.917、-0.896、-0.954);亚胺培南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度相关(r=0.970、0.990、0.950);庆大霉素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高度负相关(r=-0.956、-0.896、-0.937);环丙沙星DDDs与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呈高度相关(r=0.900、-0.901)。其余抗菌药物DDDs与耐药率无相关性。结论: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存在相关性,提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 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 株,按统一方案和标准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参照2020版CLSI标准判读,并用WHONET 5.6软件统计 分析。结果 3年间CRE检出率分别是6.4%(1897/29525)、6.8%(2186/32239)、7.3%(2171/29816),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菌(CR-KPN)、大肠埃希菌(CR-ECO)的3年总检出率分别是13.2%和2.0%。CRE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43.8%(2681/6123),其次 是尿液标本16.0%(977/6123)、血液标本8.1%(496/6123)和分泌物标本4.5%(278/6123)。不同种属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中不 同标本类型的占比不同,CR-KPN以痰液标本为主,CR-ECO以尿液标本为主。不同科室的CRE检出率有所不同,以ICU检出最 高。体外药敏结果显示,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不同菌属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不同。CR-KPN和 CP-ECO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的体外抗菌活性较高。结 论 CRE检出呈上升趋势,各地区需加强本地区CRE监测,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有效遏制CRE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院2013—2018年不同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流行变迁情况及耐药特征,为重点科室CRE防控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Phoenix-100、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耐药性,WHONET 5.6及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013—2018年我院各ICU共检出CRE菌株1366株,以肺炎克雷伯菌(85.5%)为主,且逐年增多。心脏外科重症监护(CICU)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CRE检出率小于10%。而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SICU)及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CRE检出率分别高达41.07%、48.37%及52.54%,且呈逐年升高趋势。CRE标本来源中以下呼吸道标本(58.93%)为主,其次为血液来源,占14.42%。下呼吸道来源及血液来源的CRE菌株在不同ICU中的构成比均存在差异(P<0.0001)。NSICU及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下呼吸道CRE比例最高,分别为78.53%及75.81%。血液来源的CRE构成比最高的病区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占22.45%。CRE尚未出现替加环素耐药,对多黏菌素罕见耐药。对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分别为68.81%和57.43%,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均大于85%。结论 CRE总体检出率呈升高趋势,其暴发式增长集中在2014—2015年,并以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增长为主。不同ICU的CRE检出率差异高达5倍且下呼吸道及血液来源CRE构成比存在差异。不同ICU应针对性的采取感染预防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新型的非β-内酰胺酶类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相 结合的抗生素,对多重耐药菌具有抗菌活性,本研究评价CAZ/AVI对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评价CAZ/AVI对不同菌属的CRE菌和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型的CRE菌的体外抗菌 活性。方法 对收集来自解放军302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266株CRE菌株进行了最低抑 菌浓度(minimum bacteriostatic concentration, MIC)的测定;采用特异引物扩增法进行耐药基因型的测定,进一步分析CAZ/AVI对 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型的CRE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CAZ/AVI体对临床分离CRE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49.62%,明显优于头孢 他啶和其他对照药物(P=0),但弱于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P=0.003);对克雷伯菌属CRE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可达到63.75% 的体外活性抑菌率,其次为肠杆菌属CRE菌(23.81%),对埃希菌属CRE菌的体外抑菌率最低(13.33%);对于携带blaKPC-2 基因型 的CRE菌株体外抑菌率可达到69.23%,而对于携带blaNDM 和blaIMP 的基因型的CRE菌株作用相当(P=0.889),体外抑菌率分别为 2.22%和8.33%。结论 CAZ/AVI坦对CRE菌表现出了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优势,尤其是增强了头孢他啶的体外抗菌活性。对克 雷伯菌属CRE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明显,并且能够很好的抑制携带blaKPC-2 基因型的CRE菌。  相似文献   

14.
李婵  陈楠 《天津医药》2018,46(11):1205-1208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患者2013—2017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CRE) 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为控制和治疗此类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对该类细菌进行药敏实验, 参考CLSI-M100折点标准, WHONET5.6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采用χ2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 2017年, 临床共分离出687株CRE菌株, 总检出率10.64%。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 (302株)、 大肠埃希菌 (213株)、 奇异变形杆菌 (72株)。5年的CRE检出率基本呈上升趋势, 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 (38.14%), 其次为呼吸道 (30.13%)。 CRE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30%, 但对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则基本在70%以上。结论 CRE菌株在儿童患者感染中呈逐年上升趋势, 并大多表现为多药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分布特征以及耐药特点。方法 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改良Hodge试验及EDTA协同试验对我院2013-2017年CRE检出情况、感染特征、药敏试验及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出CRE菌株1020株,总检出率约为5.5%,改良Hodge试验阳性率为96.6%(985/1020)。2013-2017年CRE各年检出率依次为0.8%(24/2858)、8.6%(271/3156)、5.9%(249/4205)、6.2%(245/3935)、5.4%(231/4293);1020株CR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988株(96.8%)为主,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779株(76.2%)、血液标本87株(8.4%)、导管尖端45株(4.5%),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478株(46.9%)、神经内科重症病房315株(30.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3.2%、39.4%、45.9%、0和0,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97.5%;对庆大霉素耐药率由80%下降至48.3%;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由33.3%上升至60.0%;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一直较敏感,未发现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的CRE菌株。结论 CRE菌株的分离率呈现出较高水平,其中以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我院流行的CRE菌株主要分离自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内科重症病房,应对其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感染预防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45(5):428-432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肠杆菌科细菌。由于临床上对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检出率不断增加,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相似文献   

17.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肠杆菌科细菌。由于临床上对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检出率不断增加,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是临床所分离CRE中最为常见的。本文将从CRKP感染现状、影响因素、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提高人们对CRKP感染的重视和控制,以期对临床治疗CRKP提供有效的抗菌药物及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将50例CRE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50例未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或大肠埃希菌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CRE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CRE的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40.00%),常见感染科室为重症医学科(32.00%)及呼吸重症监护室(28.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多药联用、真菌类、万古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导尿管、气管插管、危重症监护室入住占比分别为68.00%、40.00%、30.00%、16.00%、42.00%、52.00%、76.00%、28.00%、78.00%、54.00%,均高于对照组的24.00%、6.00%、2.00%、2.00%、6.00%、26.00%、38.00%、6.00%、28.00%、2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气管插管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RE感染的易感人群是重症患者,呼吸道是常见感染部位,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气管插管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海南省5家综合医院临床送检微生物标本中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了解其耐药基因及流行现 状。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各种培养标本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菌株,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和药 敏分析试验;然后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blaKPC-2 、blaNDM-1 和blaIMP 耐药基因PCR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 序分析,经BLAST比对,确定耐药基因的基因型。结果 从5家医院的临床各种标本中,收集到75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 菌(CRE),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45株占60.0%,阴沟肠杆菌13株占17.3%;科室分布主要为ICU占43.9%,儿科占10.7%;通过药 敏实验表明75株CRE除对替加环素(10.6%)、阿米卡星(23.3%)、左氧氟沙星(37.3%)、环丙沙星(40.0%)的耐药率较低外,第一到 第三代头孢及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为100%;第四代头孢头孢吡肟也达到89.3%,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 78.7%,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耐药率也达到64%;75株CRE细菌中11株blaKPC-2 基因阳性占14.6%;25株为blaNDM-1 基因阳性占33.3% 和12株blaIMP 基因阳性占16%。结论 NDM-1型金属酶为海南省CRE菌株的主要耐药基因型,KPC-2型为首次发现占12%。未检 测出目的基因的CRE菌株的耐药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