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7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增长和流行,直接影响临床治疗与患者预后,并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负担。目前CRE临床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黏菌素、氨基糖苷类、替加环素和磷霉素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的新药即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avibactam, CAZ-AVI)、美罗培南/瓦博巴坦(meropenem/vaborbactam, MER-VAB)、亚胺培南/雷巴坦(imipenan/ribatan, AMI-LEI)和plazomicin也为CRE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各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新的耐药产生及不良反应各有不同,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CRE的治疗药物的现状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研究北京与银川两家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ce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流行病学特征,为CRE的临床诊治及其传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地区解放军302医院及银川地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E,分析其流行趋势、标本来源、病原特点及基因型组成,探讨CRE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两地区10年间分离鉴定出266株CRE,呈上升趋势,北京地区CRE检出率由2008年为0.45%上升到2017年的5.84%;银川地区CRE检出率由2008年的0.26%上升到2017年的3.1%。CRE感染患者以男性为主(159例,59.77%),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70例(26.31%)。北京与银川两家医院分离出CRE的主要标本为痰液(29.4%与26.3%),血液(18.4%与6.5%)和尿液(10.5%与19.7%),血液和尿液标本占比差异显著(P=0.015和0.045)。北京与银川两家医院CRE菌株以克雷伯菌属(66.32%和44.74%)、埃希菌属(20.00%和9.21%)及肠杆菌属(7.89%和36.84%)为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P值分别为0.0012、0.0340和0)。266株CRE总体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其他类抗生素包括磷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到80%以上,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近60%;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为42.86%,耐药率较低的包括替加环素(4.51%)和多黏菌素B(4.14%);北京地区CRE对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银川地区。北京地区的blaKPC在克雷伯菌、埃希菌属和肠杆菌属中均占绝对优势(93.75%、61.9%和80%),而blaNDM仅在埃希菌属中检测到;银川地区均以blaNDM基因为主,三个菌属中占比分别为36%、74%和85.71%,两地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分布差异明显(P=0)。结论 北京与银川两地区的CRE菌株流行呈增长趋势,在标本来源、病原特点、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分布等方面特征鲜明,临床应根据本地区的CRE流行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气单胞菌不同种的流行及耐药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加强对气单胞菌感染的认识,我们分析了141株气单胞菌不同种感染的分布特点、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不同种耐药率的比较.为临床估计病情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有感染的临床表现者标本常规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同时用纸片扩散法及琼脂稀释法测定了气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气单胞菌的构成占肠道外分离菌的6.9%.占肠道感染菌的3.2%。气单胞菌主要来源于血液,其次为粪便和腹水。141株气单胞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54株(38.3%)、温和气单胞菌53株(37.6%)、豚鼠气单胞菌19株(13.5%)及简氏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等其他气单胞菌15株(10.6)。主要发生夏秋季.71.6%产生β-溶血素。气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以氨苄西林最严重为78.3%,其次为头孢唑林48.0%、复方磺胺甲噁唑28.8%和头孢美唑30.5%,对亚胺培南及第三代头孢菌素也有一定程度的耐药。肠道感染的气单胞菌虽然均为院外感染,但除对氯霉素、磷霉素及左氧氟沙星外的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上。气单胞菌3个种的耐药率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气单胞菌感染以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为主.易发生于夏秋季节,致病性强.对抗生素的耐药较普遍,气单胞菌3个种的耐药率比较多无明显差别。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气单胞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曲芬 《传染病信息》2006,19(1):22-23
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把以往被归类为弧菌科的气单胞菌属划为一个独立的科,即气单胞菌科[1]。到目前已扩展到包括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维隆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中间气单胞菌、嗜矿泉气单胞菌、简氏气单胞菌、鳗鱼气单胞菌、舒氏气单胞菌、尺骨气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特点,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本院住院肝病患者诊断为血流感染的病历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在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特征、其他感染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在425例单菌种血流感染病原菌中,院内感染患者309例(72.71%),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3.18%)。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90.59%)、寒战(40.47%)、感染性休克(17.18%)。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发热、寒战、休克及腹膜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P均0.05)。其他感染指标比较,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在CRP、降钙素原、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升高程度均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P均0.05)。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氨苄西林最高,为80.50%,其次为复方新诺明(34.47%)和氨苄西林/舒巴坦(33.70%),耐药率较低的包括亚胺培南(3.40%)、美罗培南(2.50%)和阿米卡星(2.00%);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红霉素最高,为73.27%,其次为青霉素(65.64%)和苯唑西林(57.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均无耐药菌株。结论细菌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临床表现更严重,辅助感染指标异常变化程度更高。临床应结合血流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特征,早期经验用药,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引起血液感染的腹泻病原菌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302医院2000-2010年分离自肝硬化患者血液的腹泻病原菌,分析其组成及耐药性。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ALERT3D)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鉴定,并进一步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0-2010年血液培养阳性的肠道病原菌其140株,分离自140例患者,男性117例,占83.5%,40~60岁为发病高峰,占55.7%。引起血液感染的肠道病原菌以气单胞菌属居首位(75.71%),其次是沙门菌属(14.29%)、弧菌属(9.29%)和耶尔森菌属(0.71%)。各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气单胞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沙门菌属,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则显著低于沙门菌属(P<0.01)。气单胞菌属和沙门菌属存在多重耐药。弧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结论多种腹泻病原菌可引起血液感染,且耐药程度不同,应引起临床关注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国产左氧氟沙星(LVFX)的临床、细菌学效果和安全性,我们以日本进口同类药(可乐必妥)作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病例选择:107例患者中,观察组53例,男性38例,女性15例,年龄17~67岁,平均306±137岁...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1,男,37岁,因发热、腹痛、腹泻就诊,以头痛、乏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8~10次/d,伴里急后重,于2011年7月15日入我院。入院检查:体温38.6℃,脉搏116/min,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9.
2000—2003年北京地区1542株腹泻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监测北京地区2000—2003年与腹泻有关的肠道致病菌的组成及耐药状况,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疫苗的制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常规大便培养,筛出致病菌后经生化及血清学进一步鉴定到种、群或血清型,并以纸片扩散法测定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肠道病原菌1542株,以男性为主,儿童和青年发病为多,7~9月为腹泻发病高峰。病原以志贺菌属居首位占65.1%,其次是弧菌属占23.4%,而单胞菌属、沙门菌属及大肠杆菌分别占5.7%、4.4%及1.5%。各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有差异,福氏志贺菌和沙门菌属多重耐药较多。而宋内志贺菌和弧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种类多,有性别、年龄、季节的分布特点,耐药性不同,应重视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部位气单胞菌感染的特点、药物敏感性及预后.方法搜集不同部位的气单胞菌感染病例及菌株,加以分析比较.结果气单胞菌感染的特点是血液中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腹水及大便中以温和气单胞菌为多,血液及腹水感染的气单胞菌以院内感染为主,主要发生于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预后较差,而肠道气单胞菌均为院外感染,主要与不洁饮食有关.不同部位感染的气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比较略有不同,但无显著差异.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包括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肠道气单胞菌感染治愈率达100%;而败血症及腹膜炎的病死率分别达28.6%及37.5%.结论不同部位气单胞菌感染的预后不同,患者的整体状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