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针九宫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5例临床总结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GZH型热针仪,选取脊椎九宫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估出症825例,临床治愈538例,占65.21%,好转267例,占32.36%,无效20例,占2.42%,总有效率97.58%,通过一定样本治疗前后微循环,肌电图,血液流变学及放射影学分析,表明本法具有温经活络,通痹止痛,行气活血,濡养经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脊柱损伤中较常见 ,尤以C1 2 -L1 为最多见。我院 1 990— 2 0 0 0年共收住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50例 ,并作早期体疗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其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0例中 ,男 34例 ,女 1 6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1 9岁 ;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 1 5例 ,跌坠落伤2 8例 ,直接撞击伤 7例 ;受伤部位 :C81例占 2 % ,C1 0 3例占 6 % ,C1 1 4例占 4 % ,C1 2 1 2例占 2 4 % ,L1 2 3例占 46 % ,L2 7例占 1 4 %。1 2 早期体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仰卧于硬板床上 ,在骨折后突处垫一厚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超对宫外孕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跟踪监测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9月的128例住院患者的跟踪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宫外孕患者,其中未破裂型31例(占24.2%),早期流产型29例(占22.6%),破裂型例49(占38.2%),陈旧型13例(占10.1%)。保守治疗失败二次住院手术6例(占4.6%)。结论:彩超对宫外孕能早期作出诊断,并根据其超声分型,为临床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且对宫外孕保守治疗过程的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 1993年~ 1998年采用伸直型屈曲过程复位 ,屈曲型伸直过程复位并更换外固定石膏治疗 36例新鲜闭合性Monteggia’s骨折 ,经过 1~ 2年 5个月随访观察 ,全部功能恢复满意 ,取得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 35~ 4 6岁 ,平均 2 0 .2岁 ,14岁以下者 19例 ,占52 .8%。合并损伤 :4例伴有桡神经深支损伤 ,1例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 ,1例合并对侧胫腓骨双折 ,1例合并对侧锁骨骨折。根据Bado分类标准[1 ] :Ⅰ型 (伸直型 ) 2 1例 ,占 58.3% ;Ⅱ型 (屈曲型 ) 6例 ,占 16 .7% ;Ⅲ型 (…  相似文献   

5.
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而脊柱胸腰段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70%以上,其中90%左右为屈曲型骨折.临床上腹胀、便秘是该病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临证之时,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地龙汤合承气汤加减治疗22例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吴斌  王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3):120-120
笔者自2005年5月-2008年5月运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小儿脾虚型腹泻120例,临床治愈90例,占75%;显效25例,占20.8%;无效5例,占4.2%;总有效率95.8%。  相似文献   

7.
郭伟  郭延章 《陕西中医》1996,17(5):196-196
采用气垫、中药与四步功法治疗胸腰椎屈曲型骨折83例,结果完全恢复64例,占78%。提示本法可缓解痛苦,促使骨折复位,利于腰背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针刀松解术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宪泽 《河南中医》2009,29(5):503-504
运用松解术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结果:优12例,占40%;良14例,占46.7%;可3例,占10%;差1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症的应用。方法:运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症40例。结果:40例中治愈25例,占62.5%;好转12例,占30%;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结论: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症满意,而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辉 《光明中医》2012,27(10):2006-2007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症状进行分型,对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寒型、胃热阴虚型和湿热内阻型进行辨证施治,观察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本组78例中痊愈14例,占17.9%;显效28例,占35.9%;好转29例,占38.5%;无效7例,占9.0%;总有效率90.7%。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胃脘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45例予针刀配合脊椎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245例采用普通针刺配合脊椎微调手法治疗。1个疗程(3周)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0%,对照组为76.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联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任伟 《中医临床研究》2014,(29):107-108
目的:分析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胃痛的临床表现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患急慢性胃痛患者82例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为胃络瘀阻型、肝气犯胃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四类患者,施以不同方药.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12例,占14.6%;显效32例,占39.0%;好转37例,占45.1%;无效1例,占1.2%;总有效率98.8%.结论:中医治疗急慢性胃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手法复位宽石膏托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7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6~1991年,我们采用手法复位宽石膏托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7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8例中,男51例,女27例;左侧29例,右侧49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5岁,10岁以下62例,占79.5%;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伤后距治疗时间在2小时~4天之间;屈曲型6例,伸直型72例;按朱氏分型法(中华医学杂志。1982;3:70)分Ⅰ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这一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颈椎退行性改变的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传统手法并从整体观念出发,将CSA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和痰浊中阻3型加以辨证论治。结果:治疗CSA158例,治愈98例,占62.03%;好转52例,占32.91%;无效8例,占5.86%;有效率94.94%。结论:手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CSA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辨证分型将53例患儿分为脾失健运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进行推拿治疗.结果:运用推拿疗法53例患儿第1疗程治愈21例,占39.62%;显效19例,占35.85%;有效13例,占24.53%.第2疗程全部治愈.结论:推拿疗法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刺激神经内在调节系统,激发食欲,进而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西医对症诊治,中医辨证分为3型(气滞血瘀型、湿热血瘀型、虚损血瘀型)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93例中痊愈67例,占72.04%;显效17例,占18.28%;有效8例,占8.60%;无效1例,占1.08%;总有效率98.92%。结论:正确诊断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位床托治疗青壮年与老年屈曲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72例屈曲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年龄分为治疗组37例(<59岁)和对照组35例(>60岁),均采用自制复位床托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占89.19%),对照组治愈5例(占14.29%);治疗组与对照组椎体高度恢复率、矫正率分别为96.80%、90.36%与79.30%、27.71%。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缓解、功能改善、椎体高度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本疗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脊柱活动功能及恢复椎体高度,能满足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8.
韦丽君  刘玉  陈惠民 《河北中医》2009,31(2):223-224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内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或伴腰酸、腹痛、小腹下坠等症状者,属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本病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占15%~20%。严重者可导致胚胎死亡流产及母体并发症。2004-01-2007-12,我们运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肾阳虚型早期先兆流产80例,并与黄体酮胶囊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多为闭合性骨折,好发于中年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此病的治疗,西医主要运用手术或传统的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我科2009年5月~2011年12月采用张氏回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32例,男性54例,女性78例;伸直型骨折89例,屈曲型骨折43例,巴通氏骨折2例;年龄最大者  相似文献   

20.
王燕 《四川中医》2011,(5):85-86
目的:观察揉散法结合理疗治疗哺乳期早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患者46例,其中初产妇37例,经产妇9例,年龄20-40岁,给予手法治疗配合理疗,每日1次,3日为1疗程。结果:30例痊愈,占65.22%;10例有效,占21.74%;6例无效,占13.04%,后者予以配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揉散法结合理疗治疗哺乳期早期乳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以肝气郁结型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