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患者,男,60岁,以"腰部不适、双下肢疼痛8 d"为主诉入院。入院8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不适,双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并逐渐加重。入院体格检查:腰部及双下肢活动受限,L_2~L_5棘突旁压痛,双侧小腿痛觉减退。股四头肌肌力,左侧3级、右侧3级;胫前肌肌力,左侧0级、右侧0级;腓骨长短肌肌力,左侧2级、右侧2级;长伸肌肌力,左侧1级、右侧2级;小腿三头肌肌力,左侧2级、右侧2级。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0岁,因腰痛伴右下肢麻木疼痛1个月,右足下垂20天,于2003年9月22日入院.查体腰椎活动明显受限,鞍区右侧、双小腿前外侧、足背及足外缘皮肤痛觉明显减弱,双侧臀部肌张力降低,右胫前及足拇趾背伸肌力0级,腓肠肌、足拇趾跖屈肌力Ⅲ级;左小腿肌力亦有减弱,双股四头肌力正常.右跟腱反射消失,右跖反射消失,Lascque征左70°,右40°.腰椎CT片显示L4~5椎间盘脱出,巨大,偏右;L5S1椎间盘突出(见附图).  相似文献   

3.
患者时某 ,男 ,2 1岁。于入院前 1小时骑摩托车与一拖拉机相撞致双下肢肿痛不能活动来诊。检查T 37.2℃ ,P 80次 /分 ,R 18次 /分 ,BDP 13/ 9kPa,神清 ,语利。胸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大腿肿胀明显 ,畸形 ,有明显异常活动。右大腿中段后侧皮肤瘀血明显 ,双侧小腿无肿胀及异常活动 ,双侧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博动良好 ,足趾血液循环良好。双侧股四头肌及绳肌肌力正常 ,右侧胫后肌、腓肠肌、比目鱼肌、拇屈及屈趾肌肌力Ⅱ 级 ,胫前肌、伸趾肌及腓骨长短肌肌力 Ⅰ 级 ,左侧小腿伸肌及屈肌肌力为Ⅱ 级。皮肤感觉检查双侧除小腿内侧及踝…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68岁,因搬重物后出现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1 d前来就诊。查体:腰椎生理弧度变直,腰椎前屈10°、后伸0°,左右侧屈、旋转约15°;L3、L4右侧棘突旁压痛,L3~L4椎旁叩击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小于30°,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大于70°;四肢肌张力不高,右侧股四头肌肌力Ⅳ级;右大腿外侧及膝关节周围皮肤浅感觉减退;右侧膝腱反射减弱,踝反射正常;髌阵挛、踝阵挛阴性,  相似文献   

5.
例一:患者,男,24岁,战士。病史:双下肢麻木无力,小腿肌肉疼痛,运动后疼痛加重,于81年12月24日入院。查体:四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张力稍低,右足背蹠力差。右大腿前侧痛触觉减退,右跟腱反射未引出,右股头四肌、腓肠肌可见持续性肌束震颤,右足为马蹄形内翻。肌容积髌上10cm周径左37cm,右35cm,髌下10cm周径左32cm,右31cm。肌电图示神经原性受损,右腓肠肌活检,符合神经原性肌萎缩,诊为脊髓性肌萎缩。对症治疗不见好转。后经中医会诊,自述头晕眼花,右下肢麻木,行走后疼痛。吞咽费力,口干,二便正常。  相似文献   

6.
詹志军 《中医正骨》2002,14(2):46-46
[例1]男,42岁.因下腰部、左臀部、左下肢疼痛4月余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部、左臀部酸困、疼痛,向左下肢放射,于外院多次拍X线片并行腰部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牵引、按摩治疗无效,左下肢疼痛症状加重,渐感无力.体检一般情况可,脊柱无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存在,L4~5、L5S1间隙脊柱左旁压痛,无下肢放射痛;左臀部肌肉萎缩,梨状肌部位压痛,向左下肢放射,局部无条索感,梨状肌紧张试验、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加强试验阳性、左小腿前外侧、足背、足底部浅感觉减弱,足背伸、拇伸肌力Ⅳ级,足跖屈肌力Ⅳ级,跟腱反射减弱.化验检查血常规、血沉正常,ALP值为97U*l-1.入院诊断为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仍行腰椎牵引、手法按摩治疗,左臀部、左下肢疼痛加剧,夜间难以入眠.再次体检见左臀部萎缩的肌肉深部似乎较对侧质硬,广泛压痛,以梨状肌部位最明显,始考虑骨盆病变.拍骨盆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骨盆CT片示左髂骨翼溶骨性破坏,软组织肿块大部分向盆腔内突出.CT导引下穿刺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骨肉瘤,转武汉同济医院行化疗、半骨盆切除术,至今健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0岁。因反复腰部酸痛伴右下肢放射痛3年,加剧10天,于1998年1月入院。查体L4~5椎间压痛并向双下肢放射,尤以右侧为著,腰部活动受限,不能平卧,右下肢肌肉明显萎缩,右小腿前外侧痛觉减退,伸拇肌、绳肌肌力略弱,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扫描示L3~4、L4~5椎间盘突出,以L4~5间隙椎间盘突出较明显,系中央偏右侧型,约0.8cm大小,已骨化。入院时患者不能平卧,给口服消炎止痛药症状无改善,又不能忍受牵引、手法推拿等非手术治疗。经管医生给硬膜外麻醉后行腰推牵引并大手法推拿按抖,术中患者无明显不适感。术后当晚患者出现小便费力…  相似文献   

8.
患者雷某,男,26岁。因腰痛并右下肢放射痛3个月加重5天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下地劳动时不慎扭伤引起腰痛,在当地医院拍X线片及CT片诊断为L5S1椎间盘脱出症而施以中西药口服、理疗、牵引按摩等治疗方法不见好转。于5天前腰痛加重而在当地医院准备行手术治疗,病人家属不放心而转入我院脊柱科。检查 脊柱无明显侧凸,腰部活动明显受限。L4~5、L5S1棘突右侧旁均有压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左直腿抬高试验90°,加强试验阴性;右直腿抬高试验60°,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阴性;右跟腱反射明显减弱,右小腿足跟部皮肤感觉较左侧迟钝;右腓肠肌肌力减弱,…  相似文献   

9.
赵继荣  陈文  杨峰 《中医正骨》2011,23(6):75-75,76
患者,女,42岁。腰痛伴右下肢麻痛3年余,加重伴左下肢麻痛8个月。查体:L3、L4、L5、S1棘突压痛,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双侧40°、加强试验(+),仰卧挺腹试验(+),双下肢肌力Ⅴ级,双侧膝关节以下皮肤感觉减弱,双膝腱、跟腱反射减弱,末梢血供可。X线检查:腰椎序列正常,生理弧度存在,腰椎动态位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性 ,46岁。因腰腿痛 3年加重 1个月在个体诊所行腰部痛点封闭 ,药用 2 %利多卡因注射液 5 ml,醋酸强的松龙注射液 75 mg。 14小时后出现鞍区麻木 ,不能排小便 ,双下肢疼痛加重 ,麻木无力。当即求治我科。查体见腰椎生理屈度消失 ,椎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腰肌紧张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双下肢皮肤及鞍区皮肤麻木 ,感觉减退 ,股神经牵拉试验及屈颈试验阳性 ,腱反射减退 ,大便秘结 ,小便点滴难出。入院后行腰椎 CT检查示 L3~ 4、L4~ 5 椎间盘突出 (中央型 ) ,椎管内血肿 ,BT2’30″,CT3’0 0。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1.
试题部分(三)中医骨伤科专业选做题(30分)陈某,男,56岁,农民。腰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3年,近5个月来腰及右腿疼痛加重,两下肢拘急,麻木发凉,肤色紫暗。步行困难,每行约100米便需稍休息。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尿急或排尿困难。来院时呈跛行,腰4、5棘突右旁压痛但无放射性下肢痛,腰部活动尚可,直腿抬高试验:右70o,左80o,加强试验(一);双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和趾长伸肌较明显,跟腱和膝反射迟钝。X线平片:腰4—5椎弓板短缩,腰5钩状棘突,腰3—5椎体有唇样骨刺。患者要求中医非手术治疗。主治医生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证、骨痹(风湿性腰腿痛),并作如…  相似文献   

12.
李某,男,49岁.2003年3月12日初诊.自述双下肢远端无力伴肌肉萎缩5年.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双下肢远端无力,以左足背伸为重,同时伴有双小腿前外侧轻度肌肉萎缩和麻木感.经外院诊断为"腓骨肌萎缩症",经营养神经、激素、免疫疗法等西药及理疗等病情无好转及明显进展,遂来我院寻求针灸治疗.查体:左足背伸I~II级,余下肢远端肌力Ⅲ~Ⅳ级,双下肢腱反射减弱,双侧胫骨前肌略萎缩,双足背、小腿前外侧痛觉轻度减退,胸12至腰1段脊柱向右侧侧弯.实验室检查:肌电图,诱发电位均示双侧胫前肌神经源性损害,双侧胫肌前运动单位减少,SCV、MCV减低,左侧M波未引出.  相似文献   

13.
沈×,男,33岁,干部,于1995年3月18日就诊。主诉:双下肢麻木,右下肢疼痛感消失,不能行走4年。病史:1991年6月因外出感受风寒,自觉腰痛,继之疼痛加重,夜间不能翻身,不敢用力呼吸,经理疗及对症治疗疗效不显,且逐渐加重,2个月后双下肢麻木不能行走,大便干燥,小便困难。1992年10月20日在沈阳军区医院诊断为骨母细胞瘤。于1992年11月2日在全麻下行胸7~10节段性手术,术后40天双下肢温、痛觉稍有恢复。查体:双下肢呈阵发性抽搐,肌力级,内收肌、股四头肌感觉迟钝,腓肠肌、胫前肌感觉消失,肌紧张度增高,巴氏征阳性。治疗:以针刺为主,配合艾灸、中药等…  相似文献   

14.
患者1。男,39岁,工人。1998年4月13日因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3月余入院。自诉3月前乘车颠簸致腰部疼痛,双下肢瘫痪,下肢发凉、无汗。不能自行排尿。曾在当地诊为“胸12腰1间盘突出症”、“双下肢瘫”、“马尾神经损伤”,行手术治疗,无效果。术后3月来我院治疗。查体:双下肢瘫痪,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双下肢感觉迟钝,肌力Ⅰ级。直腿抬高试验0度,双踝阵挛阳性,巴彬斯基征阳性,查多克征阳性。MRI示:胸8~9、胸11-12椎体陈旧性骨折,脊髓损伤。胸12腰1间盘突出术后,椎管挟窄。诊断:胸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技术研究点按穴位法、常规方法诱发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的电生理学效应。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的患者,每个患者先后随机用点穴方法及常规方法诱发患侧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同时使用表面肌电图检测,分析和探讨患侧下肢电生理学效应。结果点穴方法和常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电生理学效应比较: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积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胫前肌-腓肠肌协同收缩率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点穴手法比常规手法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的肌肉收缩效应;两种手法诱发Bechterev屈曲反射对脑卒中患者患侧胫前肌-腓肠肌的协同收缩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2 7岁 ,主诉右下肢麻木感、进行性无力、肌萎缩、行走障碍 4年余 ,加重 2个月。既往有胸椎外伤史。查体 :左上肢肌萎缩 ,肌力 5 -级 ;右下肢明显肌萎缩 ,近端肌力 4级 ,远端肌力 2级 ,右下肢肌张力增高 ,膝反射 ( ) ,持续踝阵挛 ;左下肢肌张力正常 ,膝反射 ( ) ,短暂踝阵挛。双下肢多克氏征 (+ ) ,右下肢巴彬斯基征 (+ ) ,T4 水平以下痛觉减退 ,余未见异常。MRI检查示椎管内硬膜外脂肪瘤。在全麻下行 T4 ~ T9椎板减压术 +脂肪瘤大部分切除术 ,术中见 T4 ~ T9椎管内硬膜外有一 15 cm× 2 cm× 3cm脂肪瘤 ,包膜不…  相似文献   

17.
经皮切吸术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金华 《中医正骨》2000,12(9):49-50
自 1996~ 1998年 ,作者运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APL D)配合牵引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5例 ,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5例 ,男 2 7例 ,女 18例。年龄平均 42 .8岁 (35~ 6 5岁 )。发病时间 4个月~ 1年。均有腰及下肢痛麻 ,呈急性疼痛者 31例 ,持续慢性疼痛者 14例。相应椎旁均有压痛、叩击痛 ,伴下肢放射性痛麻。直腿抬高试验均阳性 ,拇趾背伸肌力下降37例 ,膝反射减弱者 30例 ,跟腱反射减弱者 6例。术前 CT示L3~ 4椎间盘突出 5例 ,L4~ 5 椎间盘突出 42例 ,L5 S1 椎间盘突出 8例 ,其中 L3~ 4和 L4~ 5…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腰腿痛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25岁~35岁5例,36岁~46岁25例,47岁以上9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年,1年以内20例,1~5年13例,5年以上6例;诱因:劳累28例,受寒8例,外伤3例。其中慢性腰肌纤维组织炎20例,腰椎骨质增生症12例,左骶髂关节炎2例,腰椎间盘膨出症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例。 1.2 症状体征 疼痛性质:针刺样痛23例,酸胀麻痛10例,伴放射痛6例。疼痛部位:腰部20例,腰臀部10例,腰及双下肢9例,所有患者腰部活动功…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生困腰腿痛2年收住院。入院前曾多次在外院就诊,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牵引、按摩等治疗症状反而加重,故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腰部及双下肢疼痛,呈放射性,以左腿为重,有时伴有会阴部疼痛,平卧时加重,腰部无压痛,L5棘突出处叩痛明显,并向两腿放射,直住抬高试验阴性,会阴部,两小腿及足背处侧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正常。入院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又出现小便无力,大便失禁。腰部正侧位X线片示:未见异常。MRI示:腰椎生理曲度正常,于L5椎体水平可见椎管内有一约3cm×1.5cm×2cm大小的占位…  相似文献   

20.
汪美瑛  林斐 《中医正骨》2001,13(12):59-59
护士长 今天 ,我们对 2 7床病人进行护理查房 ,先请责任护士介绍病史。  责任护士甲 患者 ,周某 ,男 ,37岁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胀痛、且伴有左下肢放射样疼痛、麻木 ,劳累后加重 ,休息后减轻。经卧硬板床休息及腰椎牵引后 ,自觉腰腿疼痛症状未明显缓解 ,故来院求治。专科检查脊柱生理弧度变直 ,腰椎向左侧弯 ,L5S1 左旁压痛向左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右 70°、左 5 5°,加强试验阳性 ,挺腹试验、屈颈试验均阳性 ,拇趾跖屈力减弱 ;膝下 15 cm处周径左侧 32 cm ,右侧 33cm ,膝反射存在 ,跟腱反射左侧减弱 ,巴彬斯基氏征 (一 ) ,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