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崔建伟  戴猛  彭朝阳 《职业与健康》2014,(17):2381-2383
目的通过对某石化企业己内酰胺重残液与聚合浓缩液合并生产15kt/a切片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为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方面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己内酰胺、联苯、粉尘和噪声,其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在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及警示标识的设置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该建设项目在设备布局、毒物危害控制、应急救援、建筑卫生学和辅助用室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2.
袁华  王溪鸿  潘祖飞 《职业与健康》2014,(17):2484-2486
目的通过对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钢)烧结余热发电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的评价,为建设单位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检查表等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SO2、NOx、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等。劳动者接触这些危害因素的水平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接触限制标准。该项目在总体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方面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而在建筑卫生学、卫生辅助用室及应急救援方面还不够完善。结论本钢该建设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但应加强职业卫生事故的应急救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识别、评价、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检查表分析法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方面均符合卫生学要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甲醛、乙醛、一氧化碳、丁醇、异丙醇、石蜡烟、聚乙烯粉尘、聚丙烯粉尘、碳酸钙粉尘、噪声、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为建设单位进一步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等方法,对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全面评价. [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置、职业病防护措施、建筑卫生学、卫生辅助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除个别噪声超标外,其余大部分噪声及毒物低于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合理有效,只要严格实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该项目投产后能达到预防职业病危害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胡伟 《职业与健康》2013,29(5):571-572
目的 识别、分析和评价某油田注聚站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企业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方法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标准,采用现场检测、检查表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在个人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方面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在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方面还不够完善.结论 该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山东某化工企业甲烷氯化物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根据拟建项目投产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采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法的类比法和检查表分析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拟建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设计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个人防护、辅助用室等设施也基本能够符合相关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该项目中存在化学毒物和其他有害物品,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但在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后,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识别、分析某石油化工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辅助用室等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1个点、噪声1个点,硫酸3个点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丙烯腈、丁烯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本项目在确保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某原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非甲烷总烃、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氨、噪声、微波辐射和工频电场等,维检修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噪声、紫外辐射等,检测结果除泄压罐区非甲烷总烃浓度及电焊烟尘定点检测结果超标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方面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在应急救援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该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机械厂扩建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该建设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职业卫生专项投资等方面,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与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控制在国家现行标准之内,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措施基本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某利用丙烯腈废气氢氰酸合成原甲酸三甲酯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其控制效果,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方法对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该建设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卫生辅助用室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氢氰酸、氯化氢、三氯化磷、硫酸、甲醇、乙二醇、噪声、高温等)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正常生产状况下职业病危害可得到有效控制,但应预防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病危害:急性职业中毒及化学灼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识别宝鸡市某真空断路器生产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法、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是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点,共设113个监测点,108个点合格,合格率为95.58%。其他职业病危害有生产性噪声、粉尘和工频电场等,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X射线,其次为生产性噪声和粉尘、工频电场等。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比较齐全,且可靠有效。因此,在确保各类职业病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周辉  张仁忠  刘军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48-1850
目的评价某企业溴乙烷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涉及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溴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0.06~0.18 mg/m3,硫酸C-TWA0.07~0.64 mg/m3,碳酸钠C-TWA 0.35~0.42 mg/m3,硫磺尘C-TWA 0.23~0.40 mg/m3,煤尘C-TWA 0.40~0.48mg/m3,噪声70~76 dB(A),均小于职业接触限值,各指标合格率均为100%。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建筑物卫生学及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均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在事故状态下通风排毒设施、警示标志、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该企业溴乙烷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戴浩然  王伟  周贤哲 《职业与健康》2013,(22):2964-2966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某发电厂锅炉烟气脱硝改造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类比法与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有害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高温和噪声。对类比企业检测结果合格。初步设计中的选址和总体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卫生辅助用室及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措施等符合卫生学要求。结论该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应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防护“三同时”,达到预防职业病危害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丽坤  徐学峰  李艳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87-1088
目的识别、分析某油田三元复合驱产能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及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与该建设项目类似的类比现场进行类比调查,采用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合理,建筑物卫生学、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施配置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其他粉尘、非甲烷总烃、氢氧化钠、噪声和工频电场等。结论该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从职业病预防角度考虑,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高源  蒋娣  李志春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53-1856
目的对某啤酒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和应急救援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谷物粉尘、硅藻土粉尘、氨、二氧化碳、硫化氢、氢氧化钠、过氧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次氯酸钠(氯气)、盐酸等,其中淀粉投料操作位粉尘的CSTEL为24.5 mg/m3,超过超限倍数规定,包装车间的洗瓶、灌装、装酒压盖、贴标、装箱和满箱检测等岗位的LEX,8 h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建设单位应对淀粉投料岗位和包装车间的防护设施进行改造,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和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如按该评价的建议进行改进,该项目可通过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6.
轩飞飞 《职业与健康》2014,(17):2369-2371
目的评价天津市某涂料厂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共设噪声检测点5个,结果为66.8—72.4dB(A);二氧化钛粉尘检测点1个,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高为0.5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3.0mg/m3;滑石粉尘检测点1个,CTWA最高为0.3mg/m3,CSTEL为2.7mg/m3;二甲苯检测点1个,结果CTWA最高为7.1mg/m3,CsTEL为91.3mg/m3;丁醇检测点1个,GTWA最高为2.1mg/m3,CSTEL为23.6mg/m3;高温检测点1个,最高为25.4℃。结论该项目在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杨继红  周萍  陆春花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109-2112
目的通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识别某多品种环氧树脂装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职业病危害的类别,对可能发生危害健康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确保工程项目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方法预评价采用类比法、经验法和检查表法进行。结果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环氧氯丙烷、双酚A、甲苯、丙酮、氢氧化钠、粉尘及噪声等,属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该项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措施、辅助卫生用室等符合有关规定,但总体布局不甚合理。结论通过职业卫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