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1992年10月至1994年3月对食管及肺部肿瘤病人开胸术后行硬膜外镇痛治疗,结果不但获得了较好的止痛效果,而且改善了病人的通气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病人康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病人,术前ASA分级为Ⅰ~...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 ,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 ,减少术后并发症( 1) 。过去多采用肌注镇痛药来达到止痛效果 ,但维持时间短 ,镇痛不连贯 ,副作用大且常有呼吸、循环抑制等缺点。采用镇痛泵行术后镇痛 ,镇痛药均速注入产生持续镇痛 ,用药量少 ,镇痛效果确切 ,安全性大 ,有利于术后病人迅速康复 ,减轻术后护理。我院2 0 0 0年 2月开展了该项新技术 ,其中普外科 78例术后患者接受了该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 78例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4 2例 ,年龄 7~ 75岁 ,平…  相似文献   

3.
手术对病人是一种应激 ,因手术带来的疼痛对术后康复有直接影响。目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手术后镇痛效果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镇痛方法是当病人需要镇痛时 ,医务人员给予肌肉或静脉镇痛药物 ,这种镇痛方法缺点较多 ,不能达到理想的镇痛。为了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2 0 0 1年 1月以来 ,本科使用国际先进PCA(病人自控镇痛 ) ,其中包括硬膜外PCA和静脉PCA ,对 10 0例手术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 ,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止痛方法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0例患者中男 5 8例 ,女 4 2例 ,年龄 4 2~ 65岁 ,平均 4 9.8岁。其…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骶骨肿瘤切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分析总结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13例骶骨肿瘤患者康复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及肠道准备,术后体位、伤口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肢体康复锻炼。结果随访3~24个月13例患者,除1例为转移瘤,术后一年复发外,其余局部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结论加强骶骨肿瘤患者康复护理,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手术成功及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完善镇痛的要求。因此,采用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用于术后镇痛对于病人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的意义。我院在2003~2005年对90例剖宫产术后病人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妇产科择期剖宫产手术90例,ASAⅠ~Ⅱ级,年龄22~35岁,体重45~75kg,排除椎管内阻滞禁忌证。1.2麻醉方法术前半小时均肌注鲁米那0.1mg,阿托品0.5mg,入室后选择L1~L2或L2~L3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通过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术后镇痛无疑能为手术病人的康复提供有利的条件 [1 ] 。近年来关于术后镇痛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 ,但由于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 [2 ] ,而使镇痛效果不尽人意。本实验旨在通过芬太尼镇痛复合液和吗啡镇痛复合液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对比研究 ,寻找一种更合理、并发症更少的术后镇痛方法。1 资料与方法  选择 10 0例 ASA I~ II级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病人 ,年龄 19~ 6 5岁 ,均在胸 7至腰段硬膜外麻醉下手术 ,其中胃肠胆道手术病人 2 0例 ,骨科下肢手术 2 0例 ,妇科手术 30例 ,产科手术 3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 A、B两组 (每组 5…  相似文献   

7.
静注吗啡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术期出现的精神紧张、焦虑、术中后的疼痛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和情绪体验 ,往往导致患者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生理功能上的紊乱 ,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超前镇痛已为麻醉科医师所重视 ,全麻后切皮前给定量的镇痛药有助于术后患者的镇痛和舒适 [1 ]。笔者于 2 0 0 1年 6~ 7月对 5 0例静注吗啡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5 0例 ASA ~ 级的肿瘤择期手术病人 ,其中食管癌 2 6例 ,胃癌 14例 ,宫颈癌 10例。 5 0例中 ,男性 3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6 1.3± 4.2岁 (4 1~ 81岁…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术后镇痛用于老年人可明显降低疼痛引起的全身应激反应 ,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恢复质量。我们用布比卡因、芬太尼与氟哌利多输注加PCA用于老年人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择期髋部手术病人 2 0 0例 ,其中男 6 2例 ,女138例 ,ASAⅠ -Ⅲ级 ,年龄 6 5~ 98岁 ,体重 35~ 6 5kg。其中股骨粗隆骨折鹅颈钉内固定术 112例 ,髋关节置换术 88例。全部采用硬膜外阻滞 ,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 ,连接镇痛泵 ,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PCEA装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并解释视觉模拟评分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最有效的护理方法 ,减少脑干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 4例脑干肿瘤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 (呼吸功能监护 ) ,保持健侧卧位 ,指导病人进行吞咽功能及语言失调训练。结果 随访 2~ 6年 ,3例病人恢复良好 ,1例遗留有“球麻痹”。结论 采取术前充分心理护理 ,术后保持正确体位 ,加强呼吸道护理 ,指导病人进行吞咽功能及语音失调训练的方法 ,对脑干肿瘤病人术后恢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疼痛,疼痛影响患者活动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全自动连续镇痛泵用于肺手术后镇痛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现普遍用于临床,做好应用镇痛泵病人的观察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很重要。方法自2000年-2004年我科对87例肺手术病人应用全自动连续镇痛泵,通过术前正确的评估患者自身情况及耐心细致进行知识宣教;术后密切观察导管及穿刺局部,保持无菌、通畅;密切观察血压、呼吸、恶心呕吐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使患者感觉舒适,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87例病人应用全自动连续镇痛泵后,在护士的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下达到预期的止痛效果,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使用全自动连续镇痛泵,临床止痛效果明显,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护理可预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身体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对术后病人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 ,镇痛效果好 ,血压、心律平稳 ,能促进病人早期活动 ,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我科自 1 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对 1 80例术后病人应用硬膜外镇痛泵镇痛治疗 ,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大、中型腹部术后病人 1 80例 ,男 99例 ,女 81例 ;年龄1 6~ 60岁。其中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者 2 8例 ,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者 2例 ,并发糖尿病者 2例 ,并发脑动脉硬化者 1例。1 .2 麻醉方法手术病人在硬膜外麻醉后留置硬膜外管 ,应用硬膜外镇…  相似文献   

12.
杨秋月  吴艳华 《右江医学》2002,30(5):456-456
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 ,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 ,循环的稳定 ,减少术后并发症 ,加快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 1) 。我科自 1999年 2月至 2 0 0 2年 4月 ,使用韩国产的艾克孚镇痛泵行术后硬膜外镇痛 182例 ,通过细致的观察、合理防治及护理 ,取得良好的效果。临床资料   1.病人状况 术后镇痛 182例 ,男性 10 1例 ,女性 81例 ,年龄 18~ 89岁。其中前列腺手术 6 4例 ,肾脏手术 10 2例 ,膀胱手术 8例 ,输尿管手术 8例。2 .镇痛方法 药方按吗啡 10mg、氟哌利多 5mg ,0 .75 %布比卡因 2 2 5mg及生理盐水 6 7ml,混合配制成 10 0…  相似文献   

13.
李景兰  许海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76-1976
目的探讨痔瘘术后镇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84例痔瘘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42例使用PCA泵加个体化主动促康复护理,B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止痛及痔痿科护理常规。结果PCA泵加个体化主动促康复护理镇痛优良率达88%,镇痛时间达28h~72h,传统药物治疗加痔瘘科术后护理常规镇痛优良率达19%,镇痛时间2h~8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PCA泵加主动促康复护理,在痔瘘术后镇痛、睡眠质量、缩短病程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从而提高了痔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镇痛术在剖宫手术后病人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48例剖宫手术后进行持续硬膜外镇痛术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病人中,置管镇痛时间12~60h。;并发症共10例(20.8%),其中尿潴留5例,经导尿治愈,未发现局部感染或血肿的征象;本组全部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持续硬膜外镇痛术对剖宫手术后病人是快捷、安全、方便、可靠的;具有镇痛效果好、促进术后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近 10年来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得以完善 ,一些传统治疗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加之人口老龄化 ,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严重膝关节病变实施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外科重建的主要手术方法。对病人进行手术康复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尽早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科共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31例 (42个膝 ) ,其中左膝 2 0个 ,右膝 2 2个 ,年龄 4 9~ 70岁 ,平均年龄 5 8.33岁。2 康复指导2 .1 术前康复指导 首先对病人进行康复设计 ,然后向病人说明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以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效果和护理。方法选择肝胆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使用镇痛泵,对照组常规使用哌替啶或吗啡镇痛,术后48 h~72 h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中有效28例(93.3%),无效2例(7.7%);对照组有效20例(66.7%),无效10例(33.3%),2组在镇痛效果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发生并发症4例(13.3%),对照组发生并发症9例(30%),2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胆术后患者使用镇痛泵,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7.
病人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是病人自己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止痛药 ,按需调控 ,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我院 1999~ 2 0 0 2年对 394 6例中晚期肿瘤手术病人术后实施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通过有序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了病人自控镇痛的安全有效 ,明显减轻了术后病人的应激反应 ,减少了围手术期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并发症 ,促进了手术后的尽快恢复 ,现将394 6例PCA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94 6例病人 ,男性 1879例 ,女性2 0 6 7例 ,年龄 4~ 80岁 ,体重 15~ 10 6kg ,A…  相似文献   

18.
杨金凤 《农垦医学》2002,24(4):311-312
外科术后切口及内脏牵拉引起的疼痛导致患者痛苦、焦虑、烦燥 ,限制术后早期活动 ,而引发很多并发症 ,故术后镇痛意义重大。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 :肌肉注射镇痛药物 (如杜冷丁 )止痛时间短 ,镇痛效果不理想。我科于 1999年 2月使用自控镇痛泵治疗术后疼痛 ,取得较好的效果 ,并抽样 2 0 0例 ,对两种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药物副作用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7月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 2 0 0例。男性 110列 ,女性 90例 ,年龄 2 0~ 6 9岁。其中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2 7例 ,胃肠手术 10 2例 ,…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对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常规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效果较好 ,明显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36例 ,年龄 6 4~ 81岁 ,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和夜尿增多现象 ,其中经术中、术后病检证实为前列增生症 35例 ,前列腺癌 1例。全组病人均行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 ,术后放置Eoley’s三腔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术后留置硬膜外麻醉导管。1.2 方法 镇痛设备为Graseby 930 0型电脑泵 ,镇痛方法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20.
大样本术后镇痛并发症与异常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样本术后镇痛并发症与异常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指导临床工作中术后镇痛的管理。方法ASAⅠ~Ⅲ级手术患者2 792例,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1 015例,自控静脉镇痛(PCIA)1 777例。镇痛药物配方如下:(1)PCIA:芬太尼0.6~1.0 mg+氟哌利多2~5 mg+高乌甲素4~16 mg+生理盐水至100ml;(2)PCEA:0.375%布比卡因15~40 ml+芬太尼0.3~0.7 mg+氟哌利多2~5 mg+高乌甲素4~16 mg+生理盐水至100 ml。术后每日2次进行VAS评分,监测镇痛效果,记录有关并发症与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结果486例(17.4%)出现并发症与异常情况,常见为恶心呕吐(7.45%),护士失误去掉镇痛泵(4.33%),硬膜外导管脱出(2.04%),镇痛效果差(1.43%),肢体麻木(1.07%)。结论术后镇痛可以出现一些并发症与异常情况,制定术后镇痛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与异常情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