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具有慢性气道炎症特点的一种异质性疾病。半脱氨酸白三烯( CysLTs)通道是支气管哮喘炎症两个重要通道之一。我们研究认为“痰瘀伏肺”为哮喘发病的宿根,哮病疾瘀气阻的病理特征与现代医学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存在必然的相关性,蠲哮汤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方剂。本文就疏利气机、涤痰行瘀方(蠲哮汤)对哮喘炎症白三烯通道干预作用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2.
总结安效先从风、痰、瘀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经验。风、痰、瘀伏于肺络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宿根,内风伏肺,外风侵袭,痰瘀互结,顽邪阻于气道,致气道挛急,故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临证应用疏风、化痰、祛瘀法,分期论治,使肺络伏风得泄、伏痰得化、络瘀得通,气道不被邪气所缚而挛急消解。  相似文献   

3.
从哮喘缓解期的病理因素出发探讨哮喘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原因,阐述了痰饮与瘀血对于哮喘缓解期发病的重要性。认为"痰伏于肺"是哮喘的夙根,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根本病理因素,而瘀血亦贯穿哮喘发病的始终,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津血同源,痰源于津,瘀本于血,痰、瘀互为因果,可相互胶结,阻滞气道,从而使病情难愈,痰瘀互结、留伏于肺是哮喘缓解期治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不能见痰治痰,见瘀治瘀,应当充分考虑到痰瘀之间相互化生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洪广祥教授创立哮喘的发病观"气阳虚弱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内因,痰瘀伏肺是哮喘发作的夙根,外感六淫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介绍了洪教授在临床具体辨治支气管哮喘3种思路与经验用药。首先提出全程温肺治疗哮喘:在缓解期治本,需重视温阳益气护卫;发作期治标,需重视温肺散寒平喘。再者洪教授认为"痰瘀气阻"是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础。因此需涤痰行瘀,疏利气机,畅通气道。最后指出哮喘是个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疾病。因此必须虚实并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病症结合动物模型气道慢性炎症的疗效。方法:将72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激素吸入组、清肺化痰组、活血化瘀组、痰瘀同治组,制备咳嗽变异性哮喘痰瘀互结结合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5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中医证候、肺支气管病理组织形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测定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VA大鼠支气管管腔狭窄,黏膜增厚,支气管壁及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BALF涂片EOS计数显著升高,血清中Ig E的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激素治疗组及各中药治疗组,肺支气管病理、EOS计数及血清Ig E含量均有显著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激素治疗组及肝肺同治组指标改善最为显著。痰瘀同治法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的中医证候,改善大鼠一般状态。结论:痰瘀同治法可改善痰瘀互结的中医证候,降低CVA模型大鼠慢性气道炎症反应,调整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常见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变态反应疾病.在中医学中,它属于“哮病”范畴,多由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触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目前的治疗手段能很好的控制哮喘症状,但对于症状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除长期吸入激素外尚无太好的办法.本院在国内率先开展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迄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本科用咳喘糊穴位贴敷结合口服西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6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明确指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而中医理论认为支气管哮喘属"哮证"范畴,多因宿痰伏肺,感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塞气道,肺气上逆,肺失宣降,痰随气动,故至痰鸣如吼,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西医对哮喘病机的认识,探讨中医病机"宿痰伏肺"、"痰蕴状态"及"瘀血"与西医病机慢性气道炎症、特应性体质及血液流变学、气道重塑的关系,认为中西医病理机制有相通之处.临床应重视哮喘的"宿痰伏肺"、"痰蕴状态"及"瘀血"的病机,指导遣方用药,有利于提高哮喘的疗效,尤其是提高其远期疗效,为这一疑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目前,多数认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支气管哮喘主要病机,风盛是其主要因素,痰壅气道、肺管不利是其病理结果。亦有人认为,风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痰饮并不是主要因素,其病因病机当属外感失治,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气道挛急。此外,有人认为,本病因于先天禀赋不足,阴精亏虚,脾虚痰蕴,痰瘀伏肺,肺失治节,痰浊搏结于肺,遇新邪引动而触发。 2 辨证论治 2.1 分型论治 潘氏等将顽哮分为3型:痰热郁阻气道,以清肺化痰为本,佐以温散之法;肺虚夹杂伏痰化热,以温补肺脾  相似文献   

10.
于孟泉 《光明中医》2016,(3):343-345
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高,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激素,长期应用不良作用明显,易致严重并发症,其防治是世界性难题。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主要是寒饮伏肺,以温阳化饮法治之,疗效可靠,但生物学机制不清。新近研究发现,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可调控Th17/Treg细胞的分化和活性,防止促纤维化细胞因子释放,抑制纤维化进展,进而影响气道重塑。研究支气管哮喘寒饮伏肺证的气道重塑和小青龙汤改善气道重塑的机制,为哮喘气道重塑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客观反映小青龙汤治疗寒饮伏肺证哮喘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我国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为1%~4%[1]。随着经济的发展,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笔者从瘀而论,探讨瘀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活血化瘀法对其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明德从痰毒瘀治疗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系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夙根”伏肺,是其病理基础。《临证指南医案》云:“若夫哮证,亦由初感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留于肺俞。”《景岳全书》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而夙根何为,张明德老中医根据自已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概为“痰”、“毒”、“瘀”,并据此对哮喘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痰伏于肺肺失宣降痰饮为病理产物,更为致病要素,乃哮喘…  相似文献   

13.
传统医学认为哮证是指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气促困难 ,甚至喘息不能平卧 ,它是由于宿痰伏肺 ,遇诱因或感邪引触 ,以致痰阻气道 ,肺失肃降 ,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这一症状可以表现在现代医学的许多呼吸系统疾病中 ,但与之紧密相关的主要是支气管哮喘。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气道慢性炎症 ,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道缩窄 ,临床表现和哮证相同。西药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三类 :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 ,但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中医则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因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气道挛急而出现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刘玲  于作洋 《河南中医》1998,18(6):398-399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最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一种以发作性哮呜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患,属于中医“哮喘”的范畴。本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儿童危害较大,现将1990年以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近况综述如下。1$因病机小儿支气管哮喘,内因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外因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咸酸等,触动伏痰,痰阻气道所致。近几年对于血瘀已予以重视。如王丽[“认为小儿哮喘发病的机理为痰饮久伏,每遇诱因.痰阻气道,肺之脉络瘀痹所致。认为哮喘非独痰作祟,还与络脉瘀现有关。许德金等【”认为微循…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祖国传统医学称为"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是由于宿痰内伏,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是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消除炎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对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卵蛋白(OVA)制备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使用黄芪多糖治疗2月后,末次给药后24 h观察小鼠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以及肺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黄芪多糖可以降低模型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降低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改善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壁胶原沉积和黏液分泌,减轻气道重塑。结论 黄芪多糖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支气管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改善气道重塑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新民教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病因为"风、痰、气、瘀"。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肺,然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风邪袭肺,肺失宣肃,引动伏痰,痰气交阻,闭阻气道,致气道挛急,痰阻肺络日久成瘀。其治疗急性期以疏风宣肺、降气平喘、清金化痰、活血通络为主;缓解期扶正健脾,兼以逐邪。临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呼吸系统的多发病、难治病 ,属于中医哮证、喘证的范畴。中医认为哮喘以顽痰伏肺为主要病因 ,气道闭阻 ,久之累及肺脾肾虚 ,常因外感、饮食、劳累、情志等诱因而反复发作 ,较难治愈。西医认为哮喘病是支气管高度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它因素引起的广泛气道狭窄的疾病 ,治疗困难。余以为支气管哮喘病因是火、痰、瘀伏肺为主因 ,挟风、挟湿、挟积 ,胶结内蕴 ,形成白黄灰三色痰核 ,壅塞气道 ,是一个虚实挟杂的渐进累积复杂的蕴成过程。以外邪、异味、劳累、饮食不当、气候、情志变化、环境影响、不良生活习…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范畴,古代哮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论述较多。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喘的病因以痰为主,源于脏腑,阴阳失调,致津液凝聚成痰,同时又因气郁痰滞,影响血液运行,出现痰瘀交结,伏于肺,成为哮喘夙根,所影响脏腑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密切,复因六淫外感、劳倦、情志因素引动伏痰,则痰随气动,聚于肺系而致哮喘发作,出现肺失清肃为标,痰浊胶结为本的证候特征。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是气道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