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VB)及多层面成像(MPR)在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可疑中央型肺癌病例行薄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图像传到工作站,使用VB和MPR软件将图像数据重建为VB和MPR图像,并将图像显示中央型肺癌的结果与手术或纤维支气管内窥镜(FB)所见对照分析。结果:VB及MPR图像能显示肿瘤部位,形态,内部特征,管壁外侵犯情况,管腔形态和程度,以及测量沿管壁长轴累及的范围等。本组53例均与手术病理或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所见相符合。结论:VB结合MPR能对中央型肺癌作出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对临床活检和手术治疗起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对中央型肺癌(CLC)气管、支气管树的肿瘤侵犯进行评价并与横断面图像对比,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CLC的患者行前瞻性CT检查,采用直接增强扫描,在工作站得到气管、支气管树MPR和VRT图像。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的诊断标准分为5级。盲法阅片,对比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建图像质量很好、好、差分别占50.0%(23/46),41.3%(19/46),8.7%(4/46)。横断面图像与MPR+VRT对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评价的敏感度分别为82%和93%(χ^2=5.531,P=0.019),特异度分别为83.9%和90.3%(χ^2=0.574,P=0.707),准确度分别为82.4%和92.4%(χ^2=5.859,P=0.015)。结论 MPR+VRT对CLC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横断面,特异度提高了6.4%。特别是对于显示气管、支气管交界部位,肿瘤与隆突的关系以及肿瘤沿支气管外膜侵犯方面MPR+VRT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及病变的显示具有很大优势,它有多种后处理技术可应用于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多平面重组(MPR)能对支气管动脉的开口、行程进行多方位观察,曲面重建(CPR)可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全程,最大密度投影(MIP)可显示较细小的血管,容积再现(VR)能给人以整体观。临床应用方面,本文参考文献分别从咯血、肺栓塞、中心型肺癌等方面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横断面及其 4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价中央型肺癌 (centrallungcancer ,CLC)对气管、支气管树侵犯中的价值。方法  3 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CLC者 ,全部在MX80 0 0MSCT扫描仪上进行扫描。扫描层厚 3 .2mm ,重建间隔 1.6mm ,螺距 1.0。全部病例均进行多平面重建法 (multiplanarreformation ,MPR)、表面遮盖显示法 (shadedsurfacedisplay ,SSD)、容积重建技术 (volumerendering ,VR)、仿真内窥镜 (virtualendoscopy ,VE)进行重建。由 2名医生共同评价CLC对气管、支气管树侵犯的情况。 12例手术者以手术结果为对照。结果  3 8例中 ,横断面CT评价 0~Ⅳ级分别为 0例、8例、14例、11例、5例 ,而MSCT图像后处理显示为 0例、10例、11例、12例、5例。 12例手术者 ,横断面CT的符合率为 75 % (n =9) ,MSCT图像后处理的符合率为 10 0 % (n =12 ) ,经检验 ,χ2 =6.0 ,Ρ <0 .0 1。结论 MSCT能更为准确评价CLC对气管、支气管树侵犯的范围和程度 ;MPR和VR技术应为首选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30例小儿气道异物患儿行螺旋CT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仿真内窥镜(VE)等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上述重建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的显示率及限度.结果 MPR、MinIP、VE对段以上气管、支气管显示率100%,能部分显示亚段以下支气管,VR对段以上支气管显示率为95%,MPR能部分显示管外组织.MPR和 MinIP能直接显示异物部位、大小、形状及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表现为气管、支气管腔内圆形、椭圆形或"一"字形密度影,有时呈典型的"口含珠"状.VR表现为局部气道的充盈缺损,甚至气道的连续性中断.VE表现为支气管腔内占位,呈"丘状"或不规则形状.MPR能显示肺内并发症.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数据重建获得CT仿真支气管镜图像,并对CTVB图像进行分析。结果:CTVB显示100%的段以上支气管和45%的亚段支气管,并可显示支气管腔内壁、腔内病变,肿瘤呈结节状隆起,表面光滑,还能显示支气管梗阻远端的情况。结论:CTVB是一种无创性观察气管、支气管的方法,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是中央型肺癌诸多检查方法的一种极好补充。  相似文献   

7.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发现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42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螺旋CT扫描,经后处理后在MPR、MinIP及VR上测量支气管异物的形态、大小,与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证实后的异物大小、形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行肺窗MPR气管异物显示40例,1例穿透气管后停留在左肺内,1例显示不明确,其中35例行异物长径测定,最小0.3 cm,最大1.9 cm,平均大小1.08 cm.25例VR重建病灶平均大小1.32 cm.27例MinIP重建异物大小平均为1.14 cm.40例手术后取出异物,最小0.29 cm,最大1.6 cm,平均大小为1.05 cm,统计学显示肺窗MPR重建的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重建技术是显示气管异物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支气管壁增厚及显示能力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  5 0例拟诊中央型肺癌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 ,采用直接增强扫描 ,在工作站得到支气管的多平面图像 (MPR) ,螺距 1 35 ,重建间隔 1mm ,重建层厚 1 2 5mm。其中 4 2例中央型肺癌与 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及 2例支气管腔内良性病变均经病理证实。所有图像均由 2位放射科医师观察记录肺叶、段支气管管壁的厚度 (T)及管壁增厚的长度 (L)。结果  (1)MPR 4 2例中央型肺癌的叶、段支气管管壁厚度平均为 14 5mm ,管壁增厚长度平均为 2 5 2mm ,其T/L比值为 0 5 8。 (2 )中央型肺癌支气管管壁厚度及管壁增厚长度MPR与横断面CT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分别为P <0 0 5、P <0 0 1)。(3) 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T/L比值为 0 17。 (4 ) 4 2例中央型肺癌与 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管壁厚度、管壁增厚长度及T/L比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分别为P <0 0 5、P <0 0 1、P <0 0 1)。结论 (1)螺旋CTMPR技术对支气管壁的显示是横断面CT的重要补充。 (2 )T/L比值有助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 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2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支气管镜(CTVB)、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小密度投影(Min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共检出异物20例,其中1例位于气管,19例位于支气管。异物中瓜子、花生米碎片18例;小虾及塑料管各1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后处理图像清晰显示了异物的位置、形态和异物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二维(2D)及三维(MPR)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二维 (2D)和多平面重建技术 (MPR)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例周围型肺癌行多层螺旋CT扫描 (层厚 1~ 2mm)和多平面重建。结果  2D图可显示周围型肺癌内部结构、分叶征、毛刺征、病灶周围血管、胸膜、纵隔结构的关系 ,但显示的范围、征象较局限。MPR可以多个方面显示肿块与胸膜、纵隔结构关系 ,MPR可多方面清楚显示肺癌本身征象和肺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以 2D螺旋CT图为基础 ,结合MPR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及容积重建技术(VRT)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使用Siemens Plus4螺旋CT机对23例骨盆损伤患者进行扫描,在Siemens工作站进行MPR、SSD及VRT重建观察损伤细节,并与二维CT(2DCT)比较。结果 MPR、SSD及VRT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术前骨盆骨折的细节。VRT重建可立体直观显示技术后固定针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结论 螺旋CT MRP、SSD及VRT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对诊断复杂性骨盆骨折应作为首选。VRT对术后固定针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牛玉军  王忠彬  王志铭 《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33-113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其三维重组对中央型肺癌(CLC)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CLC患者,经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扫描,二维多平面及曲面重组(MPR及CPR),三维容积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重组(CTVE),同时均经支气管镜及其病理检查,4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并将各种重组诊断结果与横断面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58例CLC MSCT三维重组、支气管镜及手术分三型:腔内结节型5例,环状狭窄型19例,偏心狭窄截断型34例。MPR及CPR、MIP、CTVE诊断结果与横断面扫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VR差异则有显著性。结论:MSCT三维重组能准确分型诊断CLC,评价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程度与范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MSCT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瑜  陈爱华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11,26(3):298-301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23例,均行X线平片、MSCT平扫及CTA检查,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分析本病在MSCT检查中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肺隔离症位于左肺下叶16例,右肺下叶7例。表现为肺野内实性肿块者11例;囊性病灶者8例,其中1例为单囊;表现为团片状病灶者3例;表现为单纯主动脉分支与下肺静脉吻合1例。23例隔离肺的供血动脉均发自体动脉,其中19例发自胸主动脉,4例发自腹主动脉。结论:MSCTA各种后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可准确、直观地显示隔离肺组织的供血动脉,MSCTA可以作为目前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玥  曾津津  彭芸  孙国强   《放射学实践》2009,24(2):145-148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囊肿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27例中男18例,女9例,年龄2天~13岁,平均2.6岁。27例均行X线检查及CT平扫,其中12例行CT增强扫描和/或重组,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结果:27例中22例位于肺内,5例位于纵隔内。5例纵隔内囊肿均为单发囊性病变,液性密度;22例肺内囊肿14例为气性,7例为气液性,1例为液性,2例为气液性囊肿内有明显气液平面。囊肿直径从1cm到10cm。其中7例肺囊肿周围合并感染灶。增强扫描囊壁略有强化。MPR及V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及与气管、邻近器官的关系。结论:支气管肺囊肿可发生于气管支气管树的任何部位,CT扫描特别是CT重组能更好显示病变及与支气管、周围器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周围型肺癌血管集束征的显示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9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利用三维成像软件以多平面重建法进行重建,观察肿块血管集束征的显示情况并与横断面图像及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3D CT能充分显示周围型肺癌血管集束征的情况,其分度与肿瘤的大小、分期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充分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特征,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与肿瘤的大小及分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病灶的分期、预后的判断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癌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 MSCT)血管成像(CTA)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上的价值。方法: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其中中央型肺癌18例,周围型肺癌10例。采用层厚1 mm、螺距0.9375进行连续螺旋CT扫描,用CT自带软件Vitrea 2三维重组软件,重组方法包括CTA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遮盖表面显示(SSD)、容积再现(VR)。结果:18例中央型肺癌中,全部肿块均可见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其中1 例见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和肿瘤性肋间动脉同时供血。10例周围型肺癌中有5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其中2例同时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和肿瘤性肋间动脉供血,5例找不到明确的供血血管。28 例肺癌病例中,肺血管有形态改变者23 例,中央型肺癌15例,周围型肺癌8例。其中鼠尾征10例,血管受压及狭窄者12例。上腔静脉狭窄或阻塞3例。结论:MSCT血管成像对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及肿块区肺血管的侵犯情况有极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16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受检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用VR,MIP及MPR法测量茎突长度、内倾角,并直接测量前倾角及通过测量茎突与颧弓夹角间接测量前倾角。结果VR图像上可以准确测量茎突前倾角(22.56±2.32°),并间接测得前倾角23.11±2.56°,内倾角为21.89±4.82°。VR,MIP2D工具及3D工具均可测量茎突长度,2D工具与3D工具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MPR图像测得茎突长度为22.98±2.83cm。VR及MIP3D工具与MPR测得茎突长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准确测量茎突长度及倾斜角度,测量茎突长度以VR3D工具最为实用,而间接法测量茎突前倾角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茎突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茎突测量方法。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用SSD、VR、MIP、MPR及CPR法测量茎突长度,在SSD、VR、MIP上分别使用3D工具及2D工具测量。测量茎突前倾角及内倾角分别使用SSD、VR、MIP测量。结果:使用MPR、CPR法及SSD、VR、MIP 2D及3D工具均可以测量茎突长度。VR、MIP、SSD 2D及3D工具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与MPR比较亦无明显差异。CPR测量值较MPR测量值大,差异显著。SSD、VR、M/P图像上可以准确测量茎突前倾角、内倾角,2D及3D工具测量结果有较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准确测量茎突长度及倾斜角度,测量茎突长度MPR、SSD、VR、MIP均较准确;测量茎突倾斜角度以VR 2D工具更准确简便。VR操作简便快捷,且图像直观符合临床习惯,应成为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T)、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因颌面部外伤进行MSCT检查并均采用VRT、MPR及MIP对轴扫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VRT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多平面重建。MPR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容积再现三维成像。MIP对于线性骨折显示清晰。结论 MSCT具有快速扫描、图像分辨率优良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MSC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及多平面重建对颌面部外伤骨折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MPR、MIP和VRT3种方法相互补充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为外科整复手术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