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急性肠梗阻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欣 《吉林医学》2012,(10):2028-202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治愈21例,均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55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肠道肿瘤32例,嵌顿疝15例,肠扭转2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治愈、好转74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瘘1例,肺感染7例,死亡2例。结论:肠粘连、肠道恶性肿瘤、嵌顿疝为老年人肠梗阻主要病因,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术前病因不明病例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手术原则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8年4月诊治的85例术前病因不明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给予手术,治愈84例,死亡1例.结论 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复杂,部分病例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明确诊断,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综合分析判断,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术前病因不明病例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手术原则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8年4月诊治的85例术前病因不明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给予手术,治愈84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复杂,部分病例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明确诊断,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综合分析判断,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明确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方法:统计174例5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病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120例,手术治疗54例,保守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配合西医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120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102例有效,18例粘连性肠梗阻中转手术,有效率为85%。结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因复杂,合并疾病较多,病死率高。治疗应首先考虑患者的安全,其次才是病因的根除。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剂,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刚  李德春  赵华  赵鑫 《吉林医学》2012,33(11):2356-235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提高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治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118例,手术方法有粘连松解和肠扭转整复、嵌顿疝松解、肠切除、肠造口等。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因并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2例,因心力衰竭而死亡1例。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病因复杂,合并症多,诊断时要全面考虑,治疗上应积极主动,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术前病因不明病例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手术原则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8年4月诊治的85例术前病因不明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给予手术,治愈84例,死亡1例.结论 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复杂,部分病例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明确诊断,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综合分析判断,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肠梗阻8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收治的85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结果:肿瘤、粘连、嵌顿疝分列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手术治疗69例,非手术治疗16例;手术死亡2例,非手术死亡1例.结论:肿瘤和粘连是引起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老年患者合并症多,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时有效手术,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恶性肿瘤占13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腹腔镜微创手术13例,术后共死亡2例,开腹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多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结论:明确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对我院50例急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均解除了肠梗阻治愈;1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为非手术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经相应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是粘连和肿瘤,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合理选择治疗措施,首选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者要明确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关键,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5例经手术证实、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32例,肠粘连25例,肠扭转6例,肠套叠4 例,肠腔内粪石、异物3例,结肠传输障碍3例,腹外疝2例,术后并发症26例,死亡6例.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 肿瘤,肠粘连分别为第一、二位的病因.重视老年患者合并的全身疾病及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早期诊断、合理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李健 《吉林医学》2012,33(6):1241-1242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分布及临床诊治特征,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黏连性肠梗阻(45.0%)、肠道恶性肿瘤(21.7%)及腹外疝(13.3%)是导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经手术,95.0%(57/60)的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术前诊断与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控制老年急性肠梗阻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病因及外科治疗效果,为老年急性肠梗阻早期有效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急诊外科接受治疗的45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有肠道肿瘤16例、肠扭转8例、嵌顿性疝7例、肠系膜血管栓塞4例、肠粘连10例。肠道肿瘤和肠粘连是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37例(82.22%)患者合并1种或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38例(84.44%)行手术治疗,17例(42.50%)有并发症,死亡3例(6.67%)。结论 伴有严重基础疾病和手术耐受能力差等是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危险因素。重视对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及时诊治是拯救患者生命的重要途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年龄不是决定手术的关键因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CT可提供有效诊断,以手术治疗为主,行肠管造瘘的比例较高;粘连性肠梗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要重视合并症和肠梗阻所致代谢紊乱,术前正确把握手术指证,正确评估,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等综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应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患者36例。确诊后分别进行CT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的梗阻病因、梗阻类型的评价。结果:螺旋CT与X线平片对于梗阻类型的确定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通过扫描影像分析,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的确定率较X线平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应用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可实现对梗阻类型的准确评价,判断梗阻病因,评价病情,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龙林 《河北医学》2012,18(4):462-464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探讨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入院的120例6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临床特点、病因和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梗阻.结果:老年肠梗阻的病因中,肠道肿瘤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肠粘连,再次是腹外疝.120例患者中绞窄性肠梗阻者27例,术后并发症者23例,死亡5例.结论:明确老年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有助于正确的评估及准备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时诊治老年人合并疾病,有效减低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常嘉荣 《吉林医学》2014,(5):1019-10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54.6%)、肠道恶性肿瘤(22.7%)和腹嵌顿疝(13.7%)是导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3.33%,病死率为6.67%;而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为85.71%,病死率为14.29%。记录两种方法的治愈例数和死亡例数,以观察其有效性。结论:高龄患者合并症多,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控制老年急性肠梗阻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穆明  阳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55-1556
目的:探讨CT与B超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前CT与B超检查资料。结果: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0%,其中对肿瘤引起的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有很高准确性。B超对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符合率为84%。CT有助于鉴别机械性和麻痹性肠梗阻。CT对梗阻部位的诊断较准确。绞窄性肠梗阻的CT表现有特征性,CT的诊断对治疗有指导意义。B超一般不易诊断肠梗阻的病因,但可对病灶实施动态观察是CT所不能办到的。结论:CT和B超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联合使用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友松  赵福英 《重庆医学》2013,(29):3556-355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寻找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2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肠粘连24例(38.7%),肿瘤18例(29.0%),腹外疝12例(19.3%),肠扭转4例(6.5%),其他原因4例(6.5%)。其中绞窄性肠梗阻10例(16.1%),术后有并发症28例(45.2%),死亡4例(6.5%)。结论围术期处理、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方式能降低老年急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过去10余年间151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道肿瘤87例,占57.62%;腹部疝35例,占23.18%;粘连性肠梗阻和结核性肠梗阻各9例,均占5.96%;其它原因的肠梗阻11例,占7.29%.治愈137例,死亡14例.结论 老年人机体反应差,不应过分强调典型症状,保守治疗24~48h,症状无好转病情加重,及时手术处理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经验,探讨提高急性肠梗阻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9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的6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治愈67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结直肠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合理的手术方式及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其疗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248例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结果:248例中以结直肠癌、粘连性、嵌顿疝分列老年急性肠梗阻病因的前3位,施行手术的200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33例(13.3%),死亡16例(6.4%)。结论:肿瘤和粘连是引起老年急性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术前正确评估、术中选择适当的术式、术后加强监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三大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