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对我院2003-01/2007—04经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126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6例,女70例,年龄27~76(平均53)岁。治疗前经B超、CT、MRCP、ERCP、T管造影等检查提示有胆道结石存在。其中肝外胆管结石74例,肝内胆管结石2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7例。  相似文献   

2.
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经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15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71例,女85例,年龄27~76岁,平均53岁。治疗前经B超、CT、MRCP、ERCP、T管造影等检查提示有胆道结石存在。其中肝外胆管结石99例,肝内胆管结石3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35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收治胆总管环状结石l例,现将其CT和MRI表现总结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女性,70岁。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6h入院。腹部B超检查提示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胆管扩张,未发现胆管结石。腹部CT检查显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环状结石梗阻胆管。环状结石由边缘高密度环(CT值66~84Hu)与相对的中心低密度区(CT值22~36Hu)构成(图1),其周围似有低密度(胆汁)影环绕。  相似文献   

4.
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或胆管狭窄行肝叶(段)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3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和胆管狭窄行肝叶(段)切除及胆管整形胆囊带蒂肝胆管修补术,其中左半肝切除3例,左肝外叶切除38例,左肝外叶下段切除7例,右肝前叶下段切除3例,右肝后叶不规则切除2例,同时行胆管整形6例,胆囊带蒂肝胆管修补2例。结果除术后切口感染5例、残余结石7例、胰漏2例、左侧胸腔积液1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外,其余37例均无异常;全组无1例手术死亡。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患者,在术前经B超、CT、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充分了解肝内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狭窄情况后,拟定周密治疗方案,可确保手术成功,并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胆道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11月我院应用EST与LC联合治疗3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全部成功并完成EST与LC联合治疗,其中30例(93.8%)EST一次取尽胆管结石;2例(6.2%)EST后未取净结石,1例2d后再次行EST取净结石,次日行LC,另1例于LC3周后再次行EST取净结石。10例EST后出现血淀粉酶升高,3例诊断为EST后插管性胰腺炎(轻型),给予抑酶补液改善循环等治疗后痊愈。LC无并发症。32例EST后住院时间4~26d,平均(5.34±2.87)d。结论EST联合LC是目前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在肝外胆管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5例肝外胆管结石进行超声引导EST,并将术后超声提示肝外胆管有无结石残留的结果与X线下内镜逆行性胆胰造影(ERCP)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①超声引导EST45例,取出结石44例,取石成功率为97.8%。②术后超声提示结石完全取出39例中,X线ERCP提示结石完全取出36例,结石残留3例,超声符合率为92.3%;术后超声提示结石残留5例中,X线ERCP提示结石残留4例,超声符合率为80.0%。超声总符合率为90.9%(40/44)。③取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4/44)。结论 超声引导EST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与X线引导EST比较有着同样的安全性,但对术后有无肝外胆管结石残留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合并胆石症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8):1509-1510
对我院2000~2004年肝硬化合并胆石症54例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35~76(平均52.4)岁。肝硬化的确诊按1984年南宁会议制定的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3例,乙醇性肝硬化9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8例,其他原因肝硬化4例。按Child分级,肝功能A级18例,B级21例,C级15例。入院后经腹部B超、CT或MRI检查发现:单纯胆囊结石41例,其中包括单个结石、多发结石及泥沙样结石;胆管结石8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3例,肝外胆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段(叶)切除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004-01/2008-12行肝段(叶)切除术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均行肝段(叶)切除术同时行胆管空肠吻合50例,肝断面扩张胆管、肝门胆管与空肠双口吻合12例,T管引流为70例。本组无手术死亡。112例随访6个月~5 a,治疗效果优良,无再手术者。结论:肝段(叶)切除是当前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理想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术前、术后、出院护理。结果:40例手术无中转开腹,I期缝合胆管23例,安放T管17例,2例出现少量胆漏,2例发现有残余结石。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行鼻一胆管引流术(ENBD)是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胆道外引流新技术。已被用于治疗胆管狭窄及胆总管结石。可经引流管直接住人药物进行溶石治疗。我们自1995年三月~1996年1月间共作ENBD37例,效果满意、现将ENBD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l临床资料1.是一般资料本组共37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20~81岁,平均62岁;37例中,壶腹部癌2例,胆总管癌1例,肝总管瘤1例,胰头痛1例,胆总管结石川例,肝总管结石1例,肝总管、胆总管混合性结石7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2例,胆总管囊肿回例。1.2术前…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1年11月~1998年3月,采用肝(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23例,远、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34岁。本组均为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有明显的腹痛、黄疽、发热等Charcot三联征表现,大部分病人反复发作。其中有胆总管切开取石史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史1例,病人术前经B超、CT检查,部分作PTC检查。1.2手术方法:(1)常规切除胆囊后,纵行切开胆总管,再延向上切开肝总管至左右肝管汇合部,直视下取出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响因素,寻求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2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漏诊和误诊的经验教训。结果:12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超声显示97例,显示率80.2%;漏诊率19.8%。结论: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受结石大小、部位、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因素影响,提高扫查技巧,可为临床提供正确诊断、明确梗阻部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4):8465-846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证实肝外胆管结石,胆道有无狭窄再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术后2-3 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30例中,8例取石失败,留置鼻胆管引流,行LC加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一期缝合术,余均成功。取石成功率93%,住院时间平均10 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靠,此术式可代替大部分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孔静  吴硕东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679-680,683
目的 介绍该科在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方面的经验,讨论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方法 该科在开展腹腔镜切胆囊以来,随着腔镜下操作技术不断熟练,开展了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LCBDE)25例,其中1例为二次胆道患者,另外1例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肝纤维化,在腹腔镜胆道探查的同时行左肝外叶切除。另有9例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先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明确诊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成功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发生,17例腹腔镜探查患者一期缝合胆道,8例留置T管。对于单纯肝外胆管结石行ERCP、EST取石,同时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效果良好,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结论 腹腔镜及内镜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微创外科成为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配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在腹腔镜下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总管高位切开至左右肝管汇合部,显露左右肝管的开口,在腹腔镜监视下取石。结果中转开腹1例(1.6%);55例(87.3%)术后仍有残石,需要1—4次胆道镜取石。结石完全清除56例(88.9%)。术后胆漏8例(12.7%),经腹腔引流治愈。51例(80.0%)随访1.5~5.0年,优43例(84.3%),良7例(13.7%),差1例(2.0%)。结论腹腔镜下肝内胆管结石可通过肝总管高位切开的方法较好地显露一、二级胆管,甚至三级胆管,在腹腔镜监视下将结石取出,配合胆道镜可使残余结石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术中超声显像诊断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1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1-01~2006—03术中超声显像(10US)诊断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11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肝左外叶切除31例,左半肝切除3例,右半肝切除2例,右后叶切除6例。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并胆管炎41例,合并胆管细胞癌1例(术后8个月死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0/42),均经非手术治愈;术后肝内胆管残石率为7.1%(3/42),无明显胆道感染症状,未行处理。术后6个月至4年随访发现胆总管结石复发4例。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常存在术中不易定位、术后残余结石的问题,部分阻塞性黄疸病例术前亦不易确诊。为了解决手术中更好的定位问题及减少残余结石的发生,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术中超声和胆道镜监测肝胆手术8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33例;年龄28~75岁,平均51·3岁。肝内胆管结石18例,胆总管结石3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0例,非结石性阻塞性黄疸1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6例(其中肝腺瘤、血管瘤各2例,肝棘球蚴病、原发性肝癌各1例)。1·2方法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B超定位,切开肝组织取出…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结石50例临床观察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苏如海,张永灿,苏咏梅河南省平顶山棉纺厂职工医院(467000)李小玲我们于1989年2月~1992年5月,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5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中女3...  相似文献   

20.
胆(肝)管-空肠吻合术(以下简称R-Y术)是临床上应用于肝内广泛泥沙结石、胆管狭窄、胆道肿瘤等疾病的一种内引流术,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肠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处理极为困难,甚至有致命性的危险。我院于1994年2月~1996年5月采用该术式治疗肝内广泛结石、胆道狭窄等疾病30例,由于护理措施得力,无1例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22例,年龄20~60岁。肝内广泛结石21例,肝门部结石合并狭窄3例,胆管中下端晚期肿瘤6例。所有病例经B超、PTC、CT等检查确诊而实施R-y术。2护理体会2.1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