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院急诊科自 1994年 2月~ 2 0 0 1年 1月 ,采用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的纳洛酮抢救重度酒精中毒 2 8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治疗组 ) 2 8例病人均为重度酒精中毒病人。男 2 6例 ,女 2例。年龄 16~ 45岁 ,平均年龄 36岁。入院时均为昏迷状态 ,浅昏迷 16例 ,中度昏迷 7例 ,重度昏迷 5例 ,其中有 2例病人出现呼吸暂停。对照组 :2 8例病人 ,男 2 5例 ,女 3例。年龄 17~ 48岁 ,平均年龄 32岁。浅度昏迷 16例 ,中度昏迷 10例 ,重度昏迷 2例 ,其中有 1例病人由于呼吸中枢麻痹死亡。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  相似文献   

2.
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置鼻空肠管是按照鼻胃管法 ,将鼻空肠管插入胃内 ,再随胃肠的蠕动渐行到空肠内。置管后进行肠内营养。根据胃肠承受能力 ,肠内营养液可通过连续滴注方法供给 ,滴注时使用恒速泵或胃肠泵控制速度。其优点 :减少营养液返流引起呕吐和误吸 ,主要用于易发生误吸和胃排空障碍者[1] 。本文结合我科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对 6位老年病人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促进疾病康复。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 ,我科共有 6例病人采用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 ,年龄 70~ 89岁 ,6例病人中脑…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15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兰 《广西医学》2004,26(1):111-112
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 ,甚至低血糖昏迷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本文仅对我院 1 998~ 2 0 0 2年内收治的 1 5例 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5例患者按WHO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确诊为 2型糖尿病。其中男性 1 0例 ,女性 5例。年龄 5 4~ 84岁 ,平均 6 5岁。病程 2~ 30年 ,平均 8年 ,所有病人入院时均有昏迷 ,全身大汗 ,脉快 ,压眶有反应 ,血糖 0 5~ 2 2mmol/L ,平均 1 6 6mmol/L ,尿糖及尿酮体阴性。除 1例并发多发性脑梗塞 ,放弃治疗死亡外 ,其余病例经静脉注射 5 0 %葡萄糖 4 …  相似文献   

4.
徐永华  林朝群  冯元 《四川医学》2004,25(1):122-123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脑外伤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 1998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急性硬膜外血肿 6 8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4 7例 ,女 2 1例 ,年龄 2~6 5岁 ,平均 32岁。意识状态 :伤后昏迷并逐渐加重者8例 ,有典型昏迷 清醒 再昏迷三联征 39例 ,其余 2 1例清醒。 6 8例病人均进行手术治疗。预后 :病人痊愈5 7例 ,不同程度肢体瘫痪 8例 ,死亡 3例。1 2 临床特点 :本组患者伤后大部分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 ,部分病人神志改变较轻无昏迷 ,部分病人持续昏迷 ;多为头部一侧着力致伤 ,颞部…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病情重、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我院自 1994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共收治70例 ,由于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护理措施 ,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全部病人无 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及并发症的预防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 70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2 8例 ;年龄18~ 5 6岁。入院时昏迷 30例 ,意识模糊 2 1例 ,意识清楚者 19例。均经CT确诊存在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经手术治疗后 ,康复 5 2例 ,好转 18例。2 临床护理2 .1 体位 病人入院后 ,采取侧卧位或半俯卧位 ,有利于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引流 ;有脑脊液…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我们对昏迷病人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灌肠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研究 43例为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7月收治的昏迷病人 ,男 3 3例 ,女 1 0例 ,年龄 2 3~ 90岁 ,其中肝性脑病 1 5例 ,糖尿病高渗昏迷 1 1例 ,重型颅脑损伤 7例 ,脑梗塞 5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 5例。分两组 ,将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为观察组 ,共 2 0例 ,男 1 5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6 .5±1 9,2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7月为对照组 ,共 2 3例 ,男 1 6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3 .6~ 1 9.6 0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敖艳凤 《医学文选》2005,24(1):84-85
重症病人机械通气时合理给予管饲营养 ,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并使其电解质、酸碱度、液体维持平衡 ,可使病人病情缓解 ,病程缩短 ,死亡率下降 ,已是共识。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4 2例患者 ,男 2 9例 ,女 1 3例 ;年龄 1 8~ 6 5岁。严重损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脑肿胀 ( diffuse brain swelling,DBS)是发生在脑组织的广泛的弥漫性损伤 ,发生率高 ,治疗棘手 ,死亡率高。我院自 1 996年 9月至 2 0 0 1年 3月收治 DBS病人 82例 ,现就其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作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7例 ,女 2 5例。年龄 8~72岁 ,平均 31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70例( 85 .4% ) ,坠落伤 1 0例 ,其它 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30 min以内 6例 ,30 min~ 2 h46例 ,2~ 6h2 0例 ,6h以上 1 0例。全部病人伤后均出现意识障碍 ,入院时昏迷 65例 ,另 1 7例昏迷发生在治疗过程中。GCS3~ 5分 5 5…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开拓二尖瓣成形术(MVP)的临床应用. 方法27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MV)重度返流11例,中~重度6例,中度8例.5例兼MV狭窄(MS),2例为单纯MS.27例二尖瓣病变中,15例为退行性(56%),8例为风湿性,4例为缺血性. 结果术后用食管超声检测无返流14例,少量返流8例,轻度返流3例,轻~中度2例.无手术死亡.有10例随访6个月至2年,4例无二尖瓣返流,4例少量返流,2例轻度返流.病人症状明显改善,体力恢复,心功能上升至0级1例, Ⅰ级6例, Ⅱ级3例. 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对退行性和缺血性二尖瓣病变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亦可选择性应用于风湿性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0.
杨福娣 《广西医学》2002,24(7):1121-1121
口腔是微生物入侵机体的重要门户之一。昏迷病人因禁食 ,口腔呈现缺氧环境 ,有利于口腔内各种细菌生长 ,加之留置胃管、气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 1999年元月~ 2 0 0 1年 10月笔者选用 1%双氧水进行口腔护理 ,与 2 5 %碳酸氢钠组进行比较 ,双氧水组可明显降低昏迷病人口臭及口腔炎的发生率。现将实验方法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4 6例 ,男 2 9例 ,女 17例 ,年龄最大的 78岁 ,最小的 2岁 ,平均年龄 5 2 8岁 ,脑出血 17例 ,脑外伤 2 8例 ,脑肿瘤术后 10例 ,其中气管切开 19例。对照组 4 2…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0例与迟发性脑病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本文收集了我院1997年12月~2 0 0 2年12月6 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就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情况与出现迟发性脑病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0例,男4 1例,女19例,年龄8~76岁,平均5 5岁。其中34例出现昏迷,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19小时,平均昏迷时间6 .2小时。1.2 临床表现 6 0例病人中,2 6例未昏迷,仅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口唇粘膜呈樱桃红色等轻中度中毒症状,其中2例老年人分别于第10天和第19天出现迟发性脑病症状,1例表现为表情淡漠,四肢…  相似文献   

12.
杨颖  王敏 《黑龙江医学》2002,26(4):301-301
我院自 2 0 0 0 - 0 2~ 2 0 0 1- 10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 38例。由于这些病人意识丧失 ,因此不能由口进食 ,我们采用管饲营养 ,就是通过人工管道向胃或空肠内输送营养物质 ,以保持和改善病人的营养情况 ,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38例 ,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6例。年龄 10~ 72岁 ,平均 31岁。诊断脑干伤 18例 ,脑挫裂伤 12例 ,颅内血肿 8例。管饲时间最短 3d ,最长 5 2d。2 管饲方法管饲膳食通常呈流质状态 ,粘稠度以易于通过管道为度 ,膳食内容为混合奶、匀浆膳、要素膳等。方法有分次灌流法以及…  相似文献   

13.
改良胃管置入法在昏迷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昏迷病人在气管切开后常需鼻饲供给营养、药物、水分 ,或通过观察分析胃液 ,早期发现上消化道出血。若按常规方法行胃管置入时 ,会因病人本身因素及气管套管的影响而使置管失败 ,既增加病人的痛苦 ,又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自1995年 1月始 ,我们采用了改良胃管置入法对 5 6例昏迷气管切开病人行胃管置入 ,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 6例病人 ,男 3 8例 ,女 18例 ;年龄 16~ 72岁 ,平均 2 6.8岁。其中在气管切开后 2 4h内置管者 12例 ;2 4~ 4 8h内置管者 2 9例 ;4 8~ 72h内置管者 15例。1.2 置管…  相似文献   

14.
颅脑昏迷病人因意识障碍不能自行进食,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紊乱,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我科从2000年6月~2004年6月共收治颅脑昏迷病人25例,昏迷时间为3~32d.通过管饲营养支持,有计划、合理的调配饮食和精心护理,供给了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使患者维持一定的营养水平,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 ,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 ,导致皮肤深部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 ,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也是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 2 0 0 2 - 0 6~ 2 0 0 4 - 0 6 ,我院对收治 2 4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了局部换药 ,并配合全身用药 ,收到较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在收治的 2 4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 ,男 15例 ,女 9例。年龄 :37~ 6 5岁。病程 :1~ 11年。按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 :Ⅱ级 8例 ,Ⅲ级 11例 ,Ⅳ级5例。2 护理2 1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本的治疗措施〔1〕。根据“糖尿病营养…  相似文献   

16.
导尿留置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气囊尿管因易固定、便于护理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科在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7月行术前插尿管导尿并留置 1 0 0例中有 1 0例术后第二天出现尿道口渗血现象 ,且均为男性 ,渗血时间 2~ 5天 ,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未发生大出血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1 0例 ,留置尿管原因均为下肢手术行术前插尿管并留置 ;年龄 1 8~ 65岁 ,均为男性 ,采用F1 6- 2 0号双腔气囊尿管 ;发生尿道渗血特点 :术后第 1~ 2天 ,追问病人均有自行往外试拔尿管史。2 护理2 .1 心理护理 安慰病人 ,根据…  相似文献   

17.
孙丽红 《右江医学》2001,29(6):556-556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昏迷病人首要的问题 ,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 ,保持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措施 ,能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无效死腔及气道阻力 ,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及其它气道护理 ,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 1994~ 2 0 0 1年对重症颅脑损伤和大面积脑出血等所致的昏迷、呼吸道梗阻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 ,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31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3例 ,年龄 2 0~ 6 0岁 ,平均37岁。重症颅脑损伤 2 2例 ,大面积脑出血 2例 ,破伤风 7例。并发症有切口感染 3例 ,肺部感染 6例。病情好转 15例 …  相似文献   

18.
外科术后病人早期施行营养支持治疗,特别是在其胃肠道允许的情况下,早期行肠内营养,对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维持肠道功能已取得共识和肯定[1]。连续输入法肠内管饲是膳食输注方法的一种方式,有研究证明[2],采用12~24h连续滴注法肠内营养,不仅有效防止腹胀、腹泻、返流、误吸、心率加快、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而且经济、简便、实用。我们通过对临床20例术后病人采用连续滴注法肠内营养的护理,总结出如下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3~68岁。其中食管中上段癌13例,胃贲门癌5例,胆管癌1例,右上肺占位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收集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10年的临床资料,整理出护理要点:即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治疗及护理、应激性溃疡出血或穿孔的治疗及护理。重点介绍留置胃管的护理经验:提出管饲饮食形式均采用非要素饮食,对使用管饲的病人进行动态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根据血液化验情况调整营养液配方,对出现便秘、腹泻、食物反流等并发症的护理选择介绍,对其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结果重型颅脑损伤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胃肠血管痉挛、粘膜坏死和出现较长时间的昏迷,不能自行进食,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占35%。死亡率极高,通过科学的护理,认真细致的观察,使死亡率降到了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用持续管饲法和间歇管饲法给予肠内营养致胃肠道反应的差异,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管饲方式。方法将10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间歇管饲组58例)和对照组(持续管饲组50例),比较这两种管饲方式引起的呕吐、返流、腹胀、腹泻的发生情况以及病人的饥饿感。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呕吐、返流和腹泻发生率及饥饿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宜采用间歇管饲法,它能减少病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合乎病人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