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腹联体双胎婴儿分离术后早期监护特点。方法  1例胸腹联体婴儿在 96d时接受分离手术 ,术后进住监护室 ,进行特别护理。分析呼吸道支持和管理 ,肝脏功能观察与保护 ,创缘的观察与处理 ,营养支持与喂养等特点。结果 经过严密观察 ,及时对症处理 ,两婴均无严重并发症 ,顺利转出监护室 ,并痊愈出院。结论 胸腹联体双胎婴儿极为罕见 ,分离术后加强早期监护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联体双胎为一罕见的先天畸形,系单卵双胎于妊娠早期未能完全分离或分离不成功所致,其患病率为1/50 000~100 000,大多数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且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相当罕见[1-2].我院2004年2月和2007年7月,在充分准备下,为两例胸腹联体婴儿实施了分离手术并获成功,术后患儿恢复较好,现将两例胸腹联体婴儿手术分离的围手术期护理组织管理体会介绍如下.胸腹联体婴儿 分离术 护理 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3.
李容华  欧少君  邹文莲 《现代护理》2006,12(20):1907-1908
目的通过胸腹联体双胎婴儿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护理、术后护理,提供联体女婴分离术的全程护理措施。方法通过1年的护理观察、喂养,根据手术预案列之相应的护理配合预案,术后专人监护,加强循环、呼吸及肝脏功能的监测,创面的保护,实施合理的喂养与营养支持。结果经过术前的精心喂养,术中、术后精密的护理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两婴均顺利出院。结论胸腹联体双胎婴儿极为罕见,术前合理喂养、正确评估,术中良好配合,术后精心护理,落实各项预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胸腹联体双胎婴儿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护理、术后护理,提供联体女婴分离术的全程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1年的护理观察、喂养,根据手术预案列之相应的护理配合预案,术后专人监护,加强循环、呼吸及肝脏功能的监测,创面的保护,实施合理的喂养与营养支持.结果 经过术前的精心喂养,术中、术后精密的护理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两婴均顺利出院.结论 胸腹联体双胎婴儿极为罕见,术前合理喂养、正确评估,术中良好配合,术后精心护理,落实各项预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吴长利 《全科护理》2012,(34):3258-3258
联体双胎为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生率为1/5万~1/10万,适合手术分离的病例极少。能成功进行胸腹联体分离手术,术后俩婴儿均存活的相当罕见。我院于2007年2月8日为1例胸腹联体儿成功进行分离手术,于2007年4月9日出院。后因走路步态异常1年余,联体双胎之大者于2010年5月7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胸廓畸形矫正术,  相似文献   

6.
张艳红  徐培红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1):1397-1398
<正>联体婴儿是一种罕见的、并在重建方面具有挑战性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联体儿系单卵双胎于妊娠早期未能完全分离或分离不成功所致[1]。绝大多数联体婴儿为胸腹连体,臀部连体的病例较少见。存活被分离的联体儿大多是女孩,女孩与男孩的比例为3∶1[2]。至今全世界约有600对的联体婴儿生存。我院于2015年6月9日为1例骶尾部、臀部直肠联体婴儿成功的进行了手术分离,其中术中护理对术后恢复起到极其重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中联体儿发病率是3/10万,女性大于男性2倍多,死亡率91.5%.能接受手术的较少,能成功进行分离且术后婴儿存活的更罕见[1].其中坐骨联体尤其罕见,仅占所有联体婴儿的6%[2].国内坐骨联体儿分离手术,未见双双存活案例.我院2009年10月19日收治1例坐骨联体女婴,并于2009年11月17日进行联体双胎分离术,术后送综合ICU进行监护.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稳定,于11月22日转普通儿外科继续治疗,现已痊愈出院.我们将两患儿术后早期重症监护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胸腹联体婴儿的超声检查,探讨其在胸腹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通过常规超声对联体双胎婴儿进行检查,结合CT、MRI作出诊断,术中通过超声监测指导手术,并通过多学科协作完成手术,术后进行超声复查。结果第1例联体婴儿经超声等检查后实施分体术,其中一婴实施两次先心病手术获成功,病变与术前诊断一致,目前两婴健康存活。第2例在术前超声等影像检查及术中超声指导下分体成功,其中一婴于术后78d继发感染死亡,另一婴生存良好。结论超声在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对称性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体双胎为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其患病率为1/5万~10万,大多数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分娩后存活者约1/20万。能接受手术的病例极少,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且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相当罕见。文献查阅,到目前为止,已有10余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在国内开展,并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上逐一报道了有关联体婴儿的诊断、手术治疗、麻醉经验及术前和术后护理。本院于2004年4月3日对1例对称性胸腹联体婴儿成功实施分离手术,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联体双胎系单卵双胎于妊娠早期未能完全分离或分离不成功所致。新生儿中联体儿发病率是0.002%~0.001%,女性大于男性两倍多,死亡率达91.5%。我院于2004年1月收治了一对胸腹联体女婴,手术分离成功。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联体双胎系单卵双胎于妊娠早期未能完全分离或分离不成功所致.联体婴儿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先天畸形,新生儿中联体儿发病率是0.001%~0.002%,女性大于男性2倍多,死亡率达91.5%[1].手术分离难度大,需多科室合作完成.我院于2010年7月收治了1对胸腹联体女婴,手术分离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范玲  姜红  杨芹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13-214
报告了胸腹联体、肝脏融合联体女婴行肝脏分离术后肝功能的观察与护理。联体儿于生后12d实施小部分胸骨、心包分离及肝脏融合分离术。术后经密切监护生命体征,观察皮肤黄染、尿便颜色,控制感染发生,及时合理喂养,促进胆红素代谢,做好基础护理等。联体婴儿的切口愈合良好,肝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术后18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联体双胎为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 ,其发生率为 1/5万~1/10万 ,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立即死亡 ,约 2 0万次以上分娩有 1例出生后仍存活[1] ,适合手术分离的病例极少。能成功进行胸腹联体分离手术 ,术后俩婴儿均存活的相当罕见[2 ,3] 。其手术时的护理配合具有一定的难度。我院于 2 0 0 0年 8月 16日成功地为 1例出生 95d胸腹联体婴儿施行了分离手术。术后婴儿情况良好 ,两婴均存活。现将手术时的护理配合重点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  联体婴儿均为男性 ,胎龄 32周时以剖宫产取出 ,共重9.4kg ,甲婴取形体稍大 ,乙婴取稍小 ,哭时口唇发绀…  相似文献   

14.
胸腹联体婴儿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先天畸形,患病率约1/10万,其分离手术难度大,病死率高,需多科室协同作战。国内外均有对联体儿进行成功分离的报道。我院2004年2月14日和2007年7月22日分别为两对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胸腹联体婴儿成功进行了分离手术,术后均成活。手术后的合理治疗与护理也是成功的关键环节,现就两对联体儿术后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脐-坐骨联体双胎婴儿分离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体双胎系单卵双胎于妊娠早期未能完全分离或分离不成功所致。[1] 新生儿中联体儿发病率是 10万∶3,女性大于男性 2倍多 ,死亡率 91.5 %。能接受手术的较少 ,能成功进行分离且术后婴儿存活的更罕见。[2 ] 联体儿的联法可归成四类 ,其中坐骨联体约占 18%。我院于 2 0 0 0年 6月 1日收治了一对脐 -坐骨联体的双胎女婴 ,手术分离成功 ,术后 1例因循环衰竭死亡 ,1例存活。现将这对联体儿分离手术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联体儿宝宝、贝贝 ,女性 ,系第 1胎第 1产孕 39周剖宫产。产科医师托出宝宝时发现贝贝与之相连 ,生后第 4天入住本院…  相似文献   

16.
胸腹联体双胎婴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腹联体双胎婴儿的诊疗方法、分离手术及其效果。方法术前经X线片、CT、MRI和B超等检查确诊,该联体婴共用1个肝脏,心包、膈肌、胸骨中段及第8~10肋相连,胸膜紧贴;有2个心脏(B婴伴有法洛四联症)、各具独立的消化道和胆道系统。经积极术前准备,在营养和肝功能改善后,于生后第27天在多科协作下成功地进行了联体分离手术。结果术中见腹腔中有各自的消化道,共同肝相连的面积约6cm×5cm,用超声刀切开。胸腔中,见两婴的心脏共用一个心包,也予以切开,直接缝合。胸骨、肋骨亦分别切开。术后两婴皆存活。结论联体婴儿术前正确评估,正确选用麻醉和手术方法,术后加强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胸腹部联体儿分离术前的早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是2个孪生胎身体的某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不同形式的联体婴儿,发生率为。1/5000,因60%左右为死胎,实际发生率为1/200000。2003年10月14日,我院收治1例因胸腹联体畸形,脐部感染合并全身脓疱疮的联体女婴。经过近6个月的术前护理,于2004年4月3日行分离手术取得成功,术后22d,联体姐妹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联体儿的术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体儿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多发畸形双胎儿,其发生率为1/5~10万,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约20万次以上分娩有1例出生后存活[1].其中胸腹连体儿占40%,能成功进行胸腹联体分离手术,术后2婴儿均存活的相当罕见[2].现对我院胸腹联体儿分离术后双双存活的术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1对胸腹联体儿合并一胎心脏畸形的特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前诊断并出生、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收治疗的1对胸腹联体双胎,其中一胎合并心脏畸形,总结相关诊疗经过,分析特殊临床表现及治疗的个体化方案。结果:足月剖宫产,两患儿临床表现尿量差异大、体重增加稍缓慢,且先心患儿在出生后1月开始出现哭吵后青紫,于出生后38天行分离术;分离术后9天,先心患儿再次行B-T分流术。分离术后2周,无先心患儿顺利出院。先心患儿B-T分流术后20天亦顺利出院。结论:胸腹联体虽是最常见联体类型,但合并心脏畸形增加手术风险,需结合心脏疾病程度与临床表现,调整治疗方案及实施。联体儿需个体化诊疗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联体双胎为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其患病率为1/10万~1/5万,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约20万次以上分娩有1例出生后仍存活[1],能接受手术的病例少之又少,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病例相当罕见[2,3]。我院2011年12月8日19∶40收治了1例日龄9 d的胸腹联体女婴,经过30多天的精心护理,于2012年1月11日成功接受了分离手术。术后转入NICU病房,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两女婴均存活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