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王丽萍 《北京中医药》2014,(10):729-73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心力衰竭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LVEDD、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配合耳穴压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气虚血瘀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予西医规范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汤剂及耳穴压丸,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56.00%),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明尼苏达心衰量表、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配合耳穴压丸联合常规标准化西医治疗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泛型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冉旭  陈立  吴伟 《新中医》2012,(7):13-15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每天2丸,每天3次,口服3月。结果: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LvE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SDNN、RMSSD及PNN5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增加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104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心可舒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服用西药消心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照组,P〈0.05。结论: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较采用心可舒片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俊  杨京莉 《中成药》2004,26(12):83-8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及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左心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LVEDD、LVEF和6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0%,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DD明显降低,LVEF和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真武汤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6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心功能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LVEF、6min步行距离等有显著改善,LVEF、LVEDD、LVESD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及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左心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强心通脉方合肾气丸加减联合西药对心肾阳虚合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通脉方合肾气丸加减,对比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中医证候疗效、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左心室射心分数(LVEF)及脑钠肽(BNP)、地高辛减停率。结果 统计2组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8周后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及中医证候疗效,提高地高辛减停率,提高LVEF水平、降低BNP水平,降低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及MLHF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心通脉方合肾气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合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疗后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参附颗粒结合康复治疗心阳不足、血瘀水停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及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口服。28天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2组心率、6min步行试验、身体活动能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心率低于对照组(P〈O.05),6min步行试验、身体活动能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小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配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益心泰治疗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心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力衰竭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力衰竭总积分、LVEF、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心力衰竭总疗效、心功能疗效、中医症状总疗效为93.33%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泰治疗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力健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 60 例心肺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0 例。2 组均给予利尿、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心力健丸,2 组均连续治疗 9 d。治疗前后评定 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Lee 氏心力衰竭积分、心功能分级,检测 N-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比较 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心力衰竭及心功能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 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Lee 氏心力衰竭积分、NT-proBNP 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心力健丸治疗心肺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改善其心力衰竭症状、提高心功能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陈杰  朱德文  姜振华 《新中医》2023,55(8):43-4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炎症反应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PCI术后给予常规西药(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90.00%(P<0.05)。2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LVEF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LVEDD、LVESD均小于对照组(P<0.05),LVEF大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L-6...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研究组加用麝香保心丸。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DD、LVEF均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0、hs-CRP表达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王扬  杜立建  陈希芬 《河北中医》2009,31(9):1292-129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气虚血瘀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CHF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汤,连续治疗6周。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同时测量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计算E/A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均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TGF-β1水平,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LVESD、LVEDD、LVEF、CO及E/A,治疗组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水平改善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发病12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通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丸,日3次,分别于发病后1周及24周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并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的容积指数(LVEDVI、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质量指数(LVEF、LVMI)、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RWMI)。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的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质量指数、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的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后,以上各项指标的测量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再通后心功能,抑制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治疗和实验组(n=40)采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范钧  严春晓  周俊彦  刘叶  宓伟毅 《新中医》2022,54(17):73-7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102 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3 个疗程后评估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脂代谢指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4.51% (P<0.05)。治疗后, 2 组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舒张末径(LVEDD)、QT 间期离散度(QTd) 较治疗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 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F 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QTd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高切全血黏度(HBV)、中切全血黏度(MBV)、低切全血黏度(LBV)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BV、MBV、LBV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脂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血液黏度和脂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20.
赵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11):2586-2587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相同西药治疗的基础,配合口服益气活血方治疗,4周后,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分级,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及BN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