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根据测评结果予以心理干预,干预6周末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5个因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心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名精神病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研究组给予综合性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患者住院全程。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家属予以综合性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00名流动人口精神病患者家属于患者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测评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患者出院时再次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62.0%的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t=21.19、19.14,P<0.01),心理干预后较心理干预前显著降低( t=14.92、11.08,P<0.01),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t=6.93、6.34,P<0.01)。结论流动人口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围产期抑郁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97例围产期抑郁患者按产检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1例,对照组2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孕期保健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于孕28周、36周及产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孕28周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孕36周及产后1个月两组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总分均较孕28周显著降低( 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的精神成分及躯体成分维度分较孕28周显著升高( P<0.05或0.01),对照组仅躯体成分维度分较孕28周显著升高( 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围产期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行为及个性特征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00名留守儿童设为研究组,100名非留守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的 P、N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男生、女生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与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或0.01)。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情绪、行为及性格缺陷问题,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将100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患者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01),其中61.0%的亲属有焦虑症状,39.0%的亲属有抑郁症状,34.0%的亲属二者均存在。健康教育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58例失眠症患者(研究组)和5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的内外向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神经质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生活事件量表的负性生活事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个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失眠症患者性格内向,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且负性生活事件较多,社会支持度较低,应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治疗6个月末评定血糖控制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6个月末,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且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糖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拟一般家庭状况调查问卷、疾病家庭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265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患者病前病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年人均收入、患者治疗费用报销比例均与家属抑郁严重度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或0.01),患者病程、住院次数均与家属抑郁严重度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家属受教育年限与其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患者病情不稳定程度、患者年均治病费用与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疾病家庭负担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与家属抑郁严重度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疾病家庭负担,尤其是经济负担是影响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63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儿的亲属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陪护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观察1个月。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亲属的焦虑抑郁状况,白拟一般项目调查表评定亲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度及学习需求。结果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t=8.95、12.97,P〈0.01)。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前84%的亲属对精神分裂症不了解,90%的亲属表达了学习的需要;护理干预后57%的亲属能基本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和康复、护理及如何预防复发等知识。结论精神分裂症息儿亲属焦虑、抑郁情绪突出;护理干预能改善这些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抽签结果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干预,观察1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后根据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定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86.9%,对照组为6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认知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藏族锅庄舞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我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临床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藏族锅庄舞训练,每周5次,每次1h,疗程6周。训练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测评。结果两组间干预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6周末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锅庄舞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可以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冠心病患者和30名正常健康者,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评定分析,比较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有明显的家族史,发病因素与遗传因素有相关性;病前遭遇生活事件总频数及精神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付方式及社会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家族史、生活事件紧张总值和焦虑抑郁情绪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对疾病有利的保护因素。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9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国内常模(P<0.01);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7.78%,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同病程、病情、工作性质、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显著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且焦虑抑郁情绪与其病程、病情、工作性质、文化程度等因素显著相关.在临床治疗中要有选择性的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同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早日获得全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1a。于治疗前及治疗1a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鬣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定期测血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a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麓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0.01);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对照组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研究组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舒张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高血压指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所有患者均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等对患者进行评定,分析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后,发现影响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主要相关因素包含社会支持、经济条件、睡眠、日常生活能力等;发现观察组患者SDS、ADL、SA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及经济条件等是影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相关因素,在患者康复期间要针对这些因素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降低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对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生活一般状况、症状程度、抑郁状况筛查,依据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将其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两组临床典型症状特征及躯体症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抑郁组临床典型症状严重程度显著重于非抑郁组(P<0.05),两组发作频率及每次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0.01)。抑郁组躯体症状发生率为100%,非抑郁组为33.3%,抑郁组显著高于非抑郁组(χ2=43.45,P<0.01)。患者典型症状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结论抑郁情绪可加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典型症状,常表现为明显的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