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缺血性卒中的个体化二级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已经成为高发疾病,其致死、致残率高.疾病重在预防.卒中的一级预防降低了首次卒中的发生率,一级预防主要依赖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知识普及.卒中二级预防针对的人群是发生过一次以上卒中的患者,这个群体具有再次发生卒中的高风险,因此需要专业人士对其进行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精神分裂症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指导临床医师正确地对卒中进行预防,德国神经协会和卒中协会组织专家于2004年12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对现有的卒中预防方案进行了讨论,并于2005年9月正式发表了脑缺血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指南。该指南内容翔实,包括了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各个方面,对临床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刊特邀请专家对该指南进行了全文编译,以飨读者。本刊第2期对脑缺血的一级预防进行了报道,本期刊登该指南中有关脑缺血二级预防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卒中是导致病人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而卒中预防措施的临床应用证据尚有很大差异。1998年以来有关ACE抑制剂对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随机对照的文献已证明其能有效预防卒中,卒中一级预防这种作用和利尿剂、β阻滞剂和钙阻滞剂相似。ACE抑制剂有效预防卒中的机制可能和其稳定内皮细胞功能、增强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减少氧化过程及抑制增生和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这可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产生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欢  赵钢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5):457-461
缺血性卒中是我国人口的首位死亡原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补充叶酸能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本文就叶酸对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作用、影响因素及补充叶酸的建议等研究进行综述,为卒中的预防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对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已经确定,但其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获益和风险仍存在较大争议。基于现有的临床证据,仅部分人群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措施中获益,本文结合相关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和主要文献,就阿司匹林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依据、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及风险评价等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定期静脉输入活血药物不能预防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我国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发病率高,后果严重,已引起中、老年人们的重视,常常采用定期静脉输液的方法对脑卒中进行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其效果如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血压处理的临床证据与临床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已有充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支持应降低升高的血压。但对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处理尚存在不同观点和争论,缺乏统一标准。现仅就脑卒中预防与急性期血压处理的主要临床研究证据和近年欧美及我国脑卒中临床实践指南的有关建议以及临床决策的原则进行评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精神分裂症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2015年第1和2期报道专题为脑血管病一级预防,重点内容包括:开展个体化脑血管病一级预防;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解读;常见缺血性卒中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阿司匹林在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争议与前景;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健康教育与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社会心理因素在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与治疗;HAT、SEDAN评分及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痴呆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关于AD 治疗 的新药研发也屡屡失败,因此,重视预防对AD 意义深远。近些年随着AD 诊断生物标记物的迅速发展, AD 的早期诊断变得越来越准确。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D 和其他慢性病一样,有许多可防可控 的风险因素,对这些风险因素的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或预防AD 的发生。本文主要论述了AD的风险因 素及其致病机制,从基于识别和降低风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到基于早期发现AD 病理生理特征,在临床 前阶段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二级预防,以提高对AD 预防的认识和重视,促进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全世界首次卒中的绝对人数为1690万,卒中相关死亡人数为590万,因此,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应优先考虑。血压升高是卒中最相关、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是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在心血管事件(包括卒中)的一级预防试验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越低,卒中预防效果越好,并且有研究发现血压<115 m m Hg是最佳的收缩压目标水平。培哚普利预防复发性卒中研究(Perindopril Protection Against Recurrent Stroke Study,PROGRESS)显示,无论是否存在高血压,卒中慢性期降压治疗能够降低复发性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卒中一级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75%的卒中患者为首次发作,因此,对于尚未发生卒中且卒中危险因素已经明确的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即一级预防)可减少疾病负担、有效防止卒中发作,对患者亦可以产生同样的甚至更大的效果。如一级预防失败导致的费用至少与二级预防失败所导致的费用相同,2005年几项重要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14.
血管因素是独立于年龄的导致痴呆的第二大危险因素.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早期即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甚至认知损害发生之前,血管性因素以及脑血管病是唯一可治疗的,并且能够延缓甚至逆转痴呆进展的干预靶点.因此早期诊断出VCIND的病例,治疗血管性因素及脑血管病,有利于VCI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现对VCIND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概述 阿司匹林问世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一直用于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但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其对血小板的作用之后,就阿司匹林的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以及某些选择性患者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6.
抗高血压治疗二级预防国际大型临床试验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高血压治疗对脑卒中和冠心病患的一级预防作用已从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了充分的证据。对有脑卒中和冠心病病史患血压水平与复发事件危险性的观察研究发现,二间呈“J”形或“U”形关系。为了获得抗高血压治疗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证据,笔对近年发表的大型国际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期望能为临床抗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上世纪后期,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使具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发生下降了1/4。尽管对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是否需要使用该药或使用剂量等仍有部分争论,但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确有肯定的价值,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可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在急性期治疗中可减少其病死率,至今仍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研究者在过去两年有多篇脑卒中一级预防高质量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相关专业杂志上,内容涉及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现状、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与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关系、补充维生素B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血管病风险、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气功预防脑卒中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等,本文对上述研究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发病特征,尤其是血压控制情况、可干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防的影响。方法对2009‐02‐01—2013‐10‐15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高血压知晓率、血压控制情况、是否规律监测和药物治疗、心理诱发危险因素及其对预防脑出血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高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对其进行一级预防,尤其是高血压的长程管理和监测,将显得尤为重要。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是长期高血压作用的严重并发症,高血压长程管理和监测的一级预防措施将是减少发病率及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在脑血管病发作之前就进行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治疗,对保证病人的健康、降低脑率中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降低中风发病率,最理想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中风危险因素。精制蝮蛇抗栓酶是第三代蛇毒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应用于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国内还未见报道。我科自从1993年7月开始在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应用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的星工牌精制峡蛇抗检酶,取得了明显效果。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