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讨精神损伤的司法鉴定特点,分析了10例精神损伤案例的司法鉴定资料。结果,精神损伤既涉及到损伤原因,损伤性质,损伤程度,伤病关系和赔偿等一系列司法精神医学问题,也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关系问题,因此鉴定工作复杂。提示,应加强普法教育及精神卫生普及,尽快制订精神损伤鉴定标准,对精神损伤应尽快送鉴和及早结案,以免精神障碍迁延。  相似文献   

2.
谈精神损伤案件的司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身伤害包括躯体损伤与精神损伤,在司法实践中,精神损伤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当此类案件进入诉讼阶段时,常遇到司法精神病的鉴定、赔偿费计算及对精神损伤认识方面的问题。现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谈些探索性意见。1精神损伤,精神伤害,精神损害的含义精神损伤是指在某种外...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人类精神损伤的基本观念,着重研究了个人精神损伤的诱发因素和相关因素,精神损伤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及重度精神损伤的三高疗法。总结提出了精神损伤是人体万病之源。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伤的评定与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如何鉴定精神损伤的具体问题,它涉及到对精神损伤的诊断、精神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以及精神损伤与伤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判定.  相似文献   

5.
精神损伤赔偿初探王长玉近年来涉及精神损伤赔偿案件逐渐增多,据我所统计,1991年精神损伤的案件占总鉴定的4.0%,1992年占5.1%,1993年占8.0%。由于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精神损伤赔偿也颇为复杂,目前关于精神损伤赔偿鉴定没有统一标...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伤与赔偿探讨郑昌堡本文就精神损伤与赔偿问题进行探讨。对民事案件中精神损伤的赔偿标准通常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即在致伤人主观上有过错行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过错有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不论故意或过失都适用于过失责任原则。对精神损伤的赔偿,李洪明于199...  相似文献   

7.
140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40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初探袁尚贤王槐经肖常云夏辉马英芬熊琳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评定的报告尚少。然而,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结果不是涉及刑事责任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涉及赔偿,评定结果对伤害人与被害人都很重要。笔者对140例损伤导致精神...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后精神症状和创伤应激障碍(PTSD)不仅是临床精神医学家关注的领域之一,如何减少和早期干预外伤后精神症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医院神经科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颅脑损伤引起精神症状的机制和临床表现,已经综合治疗方法做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损伤司法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对61例精神损伤鉴定案例,自拟内容逐一统计。结果智能损害33例(54.1%),精神障碍34例(55.7%),癫3例(4.9%),符合伤残标准47例(77.0%)。受伤情况和精神伤残等级、精神障碍的发生、文化程度与智能状态均无对应关系。结论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和精神伤残的发生以及智能损害程度受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 syndrome,PCS)患 和非颅脑损伤的骨科患的心理测评和对比分析,探讨PCS的精神症状是器质性的还是心因性的。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42例PCS患及32例非颅脑损伤的骨科患进行了测评,并对两组资料中的各种精神症状以及总体精神症状发病率进行了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线资料的精神症状及总体发病率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症状是PCS的常见表现,使用SCL-90所测评的精神症状不是由脑器质性损伤直接引起的,而可能是一种外伤后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精神医学鉴定中颅脑损伤患者伤前智力评估的意义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在司法精神医学领域中 ,涉及精神损伤或精神伤残的鉴定案例有连年增多的趋势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对被鉴定人伤后的智力损伤或智力伤残的性质和程度进行评定。为了保证鉴定质量 ,鉴定工作者尽管结合了伤者的受伤程度、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伤后社会功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但由于受伤程度与智力损伤的程度往往不是绝对成正比 ,且常难以获得患者伤后社会功能的准确信息 ;因此 ,目前对颅脑损伤后的智力损伤及其损伤程度的判定 ,主要是以受伤后所测的或估计的智力商数 (IQ)为依据 ,即以IQ在 70分以下时被认为有智力损伤。然而 ,70分的智商…  相似文献   

12.
精神损伤程度鉴定和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的司法鉴定实践证明 ,有关精神损伤鉴定的案件正日益增多 ,这与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关。目前 ,国内虽已有了经国家批准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但尚无精神损伤的鉴定标准 ,这使司法精神病鉴定人员感到十分为难。司法人员需要我们评定损伤程度 ,但我们却无法可依。因此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精神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鉴定标准》)。有关精神损伤的鉴定标准 ,各地已经过多年的酝酿 ,统一了一些认识 ,但还存在某些不同看法 ,现就这一问题以及实际鉴定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一、几点共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召开第一届江苏省司法精神病业务研讨会。针对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涉及到的精神损伤和性防卫能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精神损伤评定方面,会议认为引入参与度概念来解决相关问题是个不错的理念。对参与度的由来、使用领域和现状以及是否能借鉴于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生活事件在精神疾病的起病、病情演变、转归等问题进行讨论,起草了《精神损伤参与度评定标准(试行)》(草案)。  相似文献   

14.
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的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的现状和问题郑瞻培钱玉林精神损伤程度评定是司法精神医学中的新概念、新问题,在1996年10月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五届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上是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法医代表中更为活跃,而对司法鉴定的精神科医师来说,相对显得比较陌生。为了制定一个...  相似文献   

15.
张诚  韩臣柏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4):227-229,245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国家标准(简称《道标》)在精神伤残评定中的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更好把握标准。方法对182例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精神伤残评定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致残原因、原发损伤部位、原发损伤程度、IQ、EEG、头颅CT)进行分析。结果致残原因中智能损害占40.1%。不同的原发损伤部位造成各种精神功能损害(致残原因)的比例不同。精神伤残等级与原发损伤程度(r=-0.494)、EEG(r=-0.494)、头颅CT检查结果(r=-0.495)及IQ(r=-0.305)存在相关性。结论除智能水平外,社会、生活功能影响程度是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确定的重要参考指标,原发损伤部位、原发损伤程度、EEG及脑影像学检查等客观检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合并精神障碍121例患者治疗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开始,开展对121例颅脑损伤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相应的精神功能障碍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必需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案例中由于A的行为不当,使B受到精神创伤,以后B出现了精神障碍.从法律上讲,首先就涉及法医学上"精神损伤"的问题.目前关于"精神损伤"的概念,法律地位,以及实践运用尚未有完全一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54例精神损伤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精神损伤的司法鉴定问题目前尚有不少分歧[1],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其评定问题,我们对此进行研究。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1~1998年10月我院受理有关精神损伤鉴定案件共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7~61岁,平均  相似文献   

19.
54例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琼  池森  戴迪 《上海精神医学》2003,15(1):19-20,41
目的 探讨精神损伤的司法鉴定。方法 对54例与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司法鉴定进行分析,按精神损伤程度分重伤组与非重伤组统计,卡方检验。结果 54例中,颅脑创伤所致智能障碍38例(70.4%),遗忘综合征1例(1.8%),精神病7例(12.9%),反应性精神病3例(5.6%),诱发精神疾病5例(9.3%),均没有评定损伤或伤残等级。重伤组与非重伤组颅脑外伤等级的差异有显著性(x~2=18.54,P<0.01)。与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有增多的趋势。结论 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颅脑外伤损伤程度有关,制定统一的精神损伤鉴定标准,进一步完善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 ,中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神经心理方面存在损害 ,而关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存在神经心理损害的观点不一致。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变化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的不同侧或部位、精神症状、赔偿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出现了研究颅脑损伤神经心理的新工具 ,这使神经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