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阆洲健身醋降血脂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阆洲健身醋是以大米、大枣及山楂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保健食品,其保健功能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大鼠脂代谢紊乱模型法,研究了阆洲健身醋的降脂作用,为其评价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阆洲健身醋由四川省阆中古城醋厂提供。基础饲料和SD大鼠均由四川省医科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高脂饲料是在基础饲料中加1%胆固醇、5%猪油和02%胆盐配成。测定试剂盒由四川迈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 方法 SD大鼠先用基础饲料喂饲7天后,取眼底静脉丛血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2.
Xu X  Zhu M  Hu M 《卫生研究》2011,40(5):620-623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细胞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氟伐他汀钠10mg/kg bw组、番茄红素11mg/kg bw和44mg/kg bw组。正常对照组饲基础饲料,其余组饲高脂饲料,实验第2、3周氟伐他汀钠和番茄红素灌胃处理。检测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和丙二醛水平(MDA)、血细胞参数、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计算tPA/PAI-1比值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HE染色观察主动脉弓的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1周后大鼠形成高脂血症。与模型组比较,番茄红素组的TC、TG、LDL-C和MDA下降,SOD升高;白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GMP-140和PAI-1下降,红细胞计数和tPA上升;AI显著下降,主动脉弓内膜变薄,泡沫细胞减少。番茄红素44mg/kg bw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番茄红素可能通过降低血脂和抗氧化而保护高脂血症大鼠的血细胞和促进纤溶活性,减轻主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番茄红素预防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启玲  周玲  许心青 《营养学报》2008,30(3):307-310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预防高脂喂饲大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同时,给予番茄红素灌胃,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重、肝指数、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用蛋白印迹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探讨番茄红素预防高脂血症的可能机制。结果番茄红素各剂量组的血TC、TG、LDL-C肝重及肝指数显著减轻,有效地提高了LPL和HL活性,其中,高剂量组明显。同时,番茄红素可增加LDL-R的表达。结论番茄红素具有预防高脂喂饲大鼠肝组织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LRL和HL活性,增加LDL-R的表达,减少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肝组织中的蓄积,从而预防肝组织脂代谢的紊乱。  相似文献   

4.
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益德  胡敏予 《营养学报》2012,34(2):154-158,163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64只SD成年雄性大鼠按体重和血清总胆固醇(TC)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伐他汀钠10mg/(kg bw d)、番茄红素4.4、11、22、44、110 mg/(kg bw d)共8个剂量组;实验(3w)期间,对照组饲基础饲料,其余饲高脂饲料;第2w起,对照组和模型组以溶剂1%CMC-Na灌胃,其余各组按确定剂量(1%CMC-Na为溶剂,1 ml/d)灌胃,历时2w。实验结束,检测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计算炎症活动度。以番茄红素各剂量组肝脏各项指标与模型组均值差的绝对数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肝脏TC、TG、LDL-C、MDA和VEG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SOD、LPL、H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肝脏脂变和炎症现象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番茄红素44mg/(kgbw d)组大鼠肝脏TC、TG、LDL-C、SOD、LPL、HL、MDA和VEGF水平分别为24.75±3.03、13.67±1.26、22.21±2.83mg/g、156.56±8.61、0.53±0.06、0.50±0.10 U/mg prot、14.87±1.15 nmol/mg prot和199.12±33.92 pg/mg prot。拟合得到9个曲线方程。结论番茄红素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调节肝脏脂质代谢酶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缓肝脏的脂质过氧化,影响VEGF的生成,避免炎症反应扩大而保护肝脏实质细胞和肝脏血管;采用拟合曲线方程在4.4~110 mg/(kg bw d)剂量范围,可初步了解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各指标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的调节作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40只纯种雄性健康Wistar按体重和血脂水平随机分成4组,分别接受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番茄红素(低、高剂量分别为10,20mg/kg)灌胃处理。5周后取血测定血脂及抗氧化酶含量。结果与高脂模型组大鼠相比,给予番茄红素可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上升,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番茄红素对高脂饲料饲喂的大鼠血脂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佣,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6.
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34例高脂血症(甘油三酯>1.88mmol/L)患者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试验组患者每日服用番茄红素18mg,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为4周。分别于服药前和停药后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服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TC、TG和HDL-C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服药后试验组的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后试验组患者的TC和TG水平均显著低于服药前(P<0.05)。结论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富铬酵母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生物效应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 研究富铬酵母对四氧嘧啶致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 对糖尿病大鼠连续口服富铬酵母〔 Cr 2 0 0μg/ (kg bw· d)〕和〔 Cr 2 0μg/ (kg bw· d)〕以及普通酵母〔 Cr 1μg/ (kg bw· d)〕4w,观察记录每天的饮水和进食情况。每周末采集尾静脉血 ,测定血糖、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 )、胰岛素、C肽的含量。结果 : 各治疗组大鼠的体重明显高于糖尿病组 ,各治疗组大鼠的血糖水平、TG、TC、LDL、胰岛素及 C肽显著降低 ,而 HDL升高。高剂量富铬酵母的降血糖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 富铬酵母在体内可以改善糖和脂代谢 ,可用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蒜-维生素胶囊(大蒜粉、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高脂血症血清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体重和血清胆固醇水平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喂食基础饲料,其余3组喂食高脂饲料,低、高剂量预防组同时每天灌喂胶囊粉,低、高剂量分别为100mg/kg和200mg/kg。5周结束,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两个受试物组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和AI水平都低于高脂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蒜-维生素胶囊对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辅助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糖脂代谢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番茄红素20、60 mg/kg干预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3组以高脂高果糖饲料喂养4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干预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灌胃,8周后处死,称取大鼠体重与肝重,计算肝脏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收集血清,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测定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8、IL-1β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重和肝脏指数分别升高了27%和24%;肝组织出现脂肪变性;血清ALT、TG、TC、LDL-C、IL-6、IL-1β水平显著上升,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20、60 mg/kg番茄红素干预组大鼠肝重、肝脏指数、血清ALT、TG、FBG、IL-6、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NS、HOMA-IR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肝脏组织病变呈不同程度减轻,且以60 mg/kg番茄红素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番茄红素可通过改善大鼠糖脂代谢、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0.
甲鱼蛋粉调节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鱼蛋粉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 5 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体重和血清胆固醇水平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10只 ,分别接受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甲鱼蛋粉灌胃 (低、中、高剂量分别为 0 75、1 5 0、3 0 0 kgBW)处理 ,实验周期为 2 4周 ,实验期末 ,收集大鼠粪便 ,股动脉取血 ,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胆固醇、粪甾醇、粪甾烯 ,循环酶法测定总胆汁酸的含量。结果 与高脂饲料组相比 ,中剂量和高剂量的甲鱼蛋粉均能显著降低 (P <0 0 5 )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 ,且剂量为 1 5 0g kgBW时能显著降低血清LDL水平 ;两剂量组均显著增加粪便胆固醇、粪甾醇和粪甾烯以及胆汁酸的排出。结论 甲鱼蛋粉是通过增加粪便固醇类以及胆汁酸的排出来达到降低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姜蒜片对高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姜蒜片对高脂饲料饲养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基础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4组:高脂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实验期间,所有大鼠均饲以高脂饲料,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0.11、0.22、0.66g/kg.bw剂量的姜蒜片,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灌胃量1ml/100g.bw,连续30d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0.11g/kg.bw剂量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TG水平(P<0.05);各剂量对大鼠血清HDL-C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姜蒜片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甲鱼蛋粉混合物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甲鱼蛋粉混合物 (红花油、维生素E、大蒜粉、甲鱼蛋粉 )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 5 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体重和血清胆固醇水平随机分成 5组 ,分别接受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甲鱼蛋粉混合物 (低、中、高剂量分别为 0 5、1 5、5 0g kgBW )灌喂处理 ,7周结束 ,测定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结果 与高脂饲料组相比 ,甲鱼蛋粉混合物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和LDL C ,其中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甲鱼蛋粉混合物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升高与冠心病 (CHD)危险增加有关。在降血脂药物临床前的药效学评价中 ,选择脂蛋白组成与人接近的动物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几种实验动物与人血浆脂蛋白组成的特点和差别。 [方法 ]血浆HDL C和LDL C用不需经分级沉淀的选择性抑制法试剂盒 (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 )直接在日立 70 2 0自动生化仪上测定。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DL C)定量采用公式计算法。总胆固醇 (TC)测定采用酶试剂终点法。所用动物 :狗 (Beagle ,普通级 ) ;恒河猴 (普通级 ) ;大耳白兔 (普通级 ) ;大鼠 (SD和Wistar ,清洁级 )。 [结果 ] ( 1)血浆TC(mmol/L) :狗 ( 3 37± 0 76 ,n =2 48)和猴 ( 3 30± 0 6 2 ,n =94)与人 ( 3 6 5±0 5 3,n =2 0 )接近 ;大鼠 (SD :1 6 2± 0 40 ,n =135 ;Wistar :1 73±0 2 1,n =70 )和兔 ( 1 2 6± 0 41,n =79)远低于人 ;( 2 )HDL C/TC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 :狗 ( 0 87± 0 0 5 ,n =48) >兔 ( 0 5 2± 0 19,n =79) >大鼠 (SD :0 45± 0 0 3,n =19;Wistar:0 43± 0 0 4,n =70 ) >猴( 0 41± 0 0 7,n =32 ) >人 ( 0 30± 0 0 5 ,n =2 0 ) ;( 3)LDL C/TC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 :猴 ( 0 5 9± 0 0 7,n =3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别观察摄取高脂饲料大鼠给予天然的 (未加工 )和深加工海狗油前后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变化。[方法 ]分别测定天然和深加工海狗油对喂饲高脂饲料大鼠 2 8d前后血清TC、TG和HDL C值。[结果 ]天然海狗油使血清HDL C值升高 (P <0 0 5 )的同时 ,TC和TG值也升高 (P <0 0 5 ) ;深加工海狗油则在血清HDL C值升高 (P <0 0 5 )的同时 ,TC和TG值均降低 (P <0 0 5 )。 [结论 ]未加工的海狗油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不完全是良性的 ,而深加工海狗油调节血脂的作用是良性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大鼠体内胆固醇分布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以AIN-93G基础饲料适应喂养1w后,根据体重和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0.1%、0.2%、0.4%和0.8%槲皮素组。在第5w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并取心、肝、肾、小肠及睾丸组织,测定其中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H)及胆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CE)浓度。结果补充槲皮素后,血LDL-C浓度升高,其中0.4%槲皮素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TC、TG及HDL-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心、肝、肾和小肠中TC、FCH及CE含量有所下降,但睾丸表现为上升趋势。结论槲皮素具有影响胆固醇在体内组织中分布的作用。[营养学报,2013,35(2):172-17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研究两种主要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异构体对肥胖大鼠血脂不同粒径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OLETF(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 rats)肥胖大鼠为实验动物,对照组喂食AIN76合成饲料,CLA组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以质量计)的9c,11t-CLA(9ct组)和1%(以质量计)的10t,12c-CLA(10tc组),喂食2w。以试剂盒方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采用HPLC方法按脂蛋白粒径大小,对血清脂蛋白进行细化分析,测定不同粒径中TC和TG浓度。结果 10t,12c-CLA使血清各脂蛋白中TG浓度均显著下降,总TG浓度降低了22.5%,血清小粒径LDL和大粒径HDL中TC浓度显著增加,总TC浓度增加了26.1%。而9c,11t-CLA使血清总TG增加了22.6%,对总TC浓度无显著影响。结论 10t,12c-CLA具有降低血清TG,升高血清HDL-c的效果,但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桑蚕蛹油对大鼠血脂水平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观察桑蚕蛹油和桑蚕蛹油加维生素E(VE)对大鼠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选取雄性成年Wistar大鼠 40只 ,按血脂水平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高脂对照组 ,桑蚕蛹油组和桑蚕蛹油 +VE组 ,分别喂饲各组饲料。 6周后 ,测定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功能。结果显示 ,(1)与高脂对照组相比 ,桑蚕蛹油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 ,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 ;血小板聚集率 ,血浆血栓素B2 (TXB2 )水平以及TXB2 6 k PGF1α(T P)比值显著降低 ,6 酮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水平显著上升 ;(2 )桑蚕蛹油 +VE组大鼠血清TC、LDL C水平显著低于桑蚕蛹油组 ,血小板聚集率 ,T P比值也显著降低。提示 ,富含α 亚麻酸的桑蚕蛹油能降低大鼠血脂水平 ,抑制血小板聚集 ,加入VE后 ,这种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重组复合纤维对大鼠脂代谢及消化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重组复合纤维 (AFC)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及消化道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断乳 Wistar大鼠 2 8只 ,体重 80~ 1 0 0 g,经高脂饲料诱导成高脂模型后 ,按体重和血浆总胆固醇均衡的原则分为 4组 ,分别饲以总纤维水平一致的重组复合纤维 (AFC)和复合膳食纤维(DFC) ,以高脂饲养和正常饲料为对照组 ,观察 AFC对大鼠脂质代谢及肝脏、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  1、AFC不影响大鼠的生长发育 ;2、AFC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浆总胆固醇 (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肝脏胆固醇 (LCH)水平 ;3、AFC可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水平和 HDL- C/LDL- C比值 ;4、AFC能显著降低血浆 GPT、GOT活性 ;5、病理学观察未发现 AFC对肝脏、小肠的损害作用。结论 由燕麦麸、瓜儿豆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AFC具有较好的降脂效果 ,且各项功能均优于 DFC。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1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及载脂蛋白A1(apoA1)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32例健康人和76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 (TC)及载脂蛋白A1(apoA1)的水平。将肝硬化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Child -Pugh分级 ,并比较血清总胆固醇 (TC)及载脂蛋白A1(apoA1)。结果肝硬化组血清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组血清TC、apoA1 在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间的比较 ,A级与B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级明显低于A级和B级 ,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血清总胆固醇 (TC)及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对判断肝硬化的病情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破壁松花粉对大鼠降血脂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破壁松花粉对高血脂模型动物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模型,试验前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根据TC水平,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1.0、2.0、3.0g/kg3个剂量组,预防性给予松花粉1个月,再次检测TC、TG和HDL—C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松花粉中、高剂量组TC降低,高剂量组TG降低,高剂量组HDL—C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破壁松花粉对大鼠实验性高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预防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