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凝血仪检测 5 2例妊高征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g)的变化 ,与 48例育龄非孕妇女及 5 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比较分析。结果 PT ,APTT重度妊高征组 <中度妊高征组 <正常妊娠组 <正常对照组 ,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Fg含量重度妊高征组 >中度妊高征组 >正常妊娠组 >正常对照组 ,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 ,定期检查PT ,APTT ,Fg的变化 ,对指导临床使用适当的抗凝剂治疗 ,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凝标本的放置时间和离心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手术前送检(即采即送)合格的标本50份立即测定PT、APTT和在室温下放置2、4、8 h测定PT、APTT;抽取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50份,用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5、10、15 min后测定PT、APTT。结果 PT、APTT在4 h内测定的结果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 h测定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5、10 min测得结果与离心2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15 min时测得结果与离心2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T、APTT时应掌握好标本离体后放置的时间以及标本的离心速度和时限。  相似文献   

3.
中国蝰蛇毒试剂系广州蛇毒研究所从广东产圆斑蝰蛇毒提取。它具有直接激活凝血因子Ⅹ的作用。测定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可鉴别Ⅹ因子和Ⅶ因子的缺乏。 实验以50名健康人作对照。急性肝炎3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3例,失代偿性肝硬化伴腹水者31例,重型肝炎6例(其中急性重型2例,慢性重型4例),肝癌5例(均合并肝硬化)。 结果表明:急性肝炎组RVVCT和PT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和肝癌组的RVVCT和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RVVCT和PT延长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不同飞行条件下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以了解飞行训练对其凝血和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活性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40名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的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和D-二聚体(D-dimer,D-D)。依不同飞行强度(1次飞行和两次飞行)、不同飞行场次(昼航和跨昼夜飞行)、不同飞行载荷(+3Gz和+5Gz)、不同飞行高度(3km和5km)分别各分为两组。另设30名场站地勤人员为对照组。比较自身飞行训练前后,及不同组间凝血善F溶指标的差异。结果飞行前飞行员组与对照组凝血一纤溶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飞行训练后PT、TT、APTT缩短、Fg、D-D升高,分别与飞行前自身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5-6.908,P〈0.01)。完成各飞行课目后分别与飞行前比较,PT、TT、APTT缩短,Fg、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8.717,P%0.01或P〈0.05)。第1次飞行后与第2次飞行后、昼航与跨昼夜飞行后、3km与5km飞行后比较,凝血-纤溶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Gz飞行后与+3Gz飞行后比较,TT缩短、F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5、5.772,P=0.013、0.000);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飞行员飞行训练后凝血与纤溶指标可发生改变,属于机体应激状态下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检测在临产孕妇的意义。方法:对143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71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LT、PT、APTT和FIB值相应与对照组的PLT、PT、APTT和FI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凝血状态和凝血指标的改变。方法: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血凝仪Advance检测4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并计算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其中 40 例 DVT患者手术前后还分别进行了凝血指标的对比检测。结果:DV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INR、APTT无显著性差异(P>0. 05),而 FIB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同时,患者手术前后PT、INR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而 APTT与 FIB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DVT组血液的凝血状态有改变,可能由凝血因子水平、活性及功能改变引起。该结果为DVT患者的预防、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回波时间 (TE)和对比剂剂量对MR灌注成像 (PWI)的图像质量和计算参数的影响作用 ,确定二者的最适值。方法  35例健康志愿者 ,分别以TE =2 0、30、4 0ms和 0 1、0 2mmol/kg的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及TE =30ms、0 3mmol/kg的对比剂行PWI ,观察PWI图像的质量 ,计算脑白质的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百分率 (SRRmax)和平均通过时间 (MTT)。结果 未用对比剂的PWI图像 ,TE =2 0、30、4 0ms时各组间脑白质信噪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q2 0ms,3 0ms=18 3,q2 0ms,40ms=2 5 9,q3 0ms,40ms=7 5 ,P <0 0 1)。剂量相同或TE相同时各组白质的SRRmax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F0 1mmol/kg=31 5 ,F0 2mmol/kg=131 5 ,F2 0ms=12 1 9,F3 0ms=4 6 9,F40ms=91 4 ,P <0 0 1) ,但MTT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F =0 0 9,P >0 0 5 )。对比剂剂量为 0 3mmol/kg、TE =30ms时与 0 2mmol/kg、TE =30ms方案相比SRRmax差异无显著意义 (F =0 91,P >0 0 5 ) ,而MTT则差异有显著意义 (F =10 2 ,P <0 0 5 )。结论 TE =30ms和 0 2mmol/kg的对比剂剂量 ,可获得最优化的PWI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凝血功能指标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宝鸡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AIHA患者为观察组(原发性AIHA亚组30例,继发性AIHA亚组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组。检测原发性AIHA亚组、继发性AIHA亚组与健康组血液中FIG、hs-CRP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与健康组比较,原发性AIHA亚组与继发性AIHA亚组患者的hs-CRP含量显著升高,FIG与血红蛋白(Hb)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原发性AIHA亚组患者比较,继发性AIHA亚组患者的hs-CRP含量显著升高,FIG与Hb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健康组患者比较,原发性AIHA亚组与继发性AIHA亚组患者体内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TT)显著增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原发性AIHA亚组患者比较,继发性AIHA亚组患者的PT、APTT与TT显著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患者的临床特征、FIG、hs-CRP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均可为AIHA分型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前瞻性评价机架旋转时间对胸部图像 ,包括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分为两组 ,采用GELightSpeedUltra 8层螺旋CT扫描仪直接增强扫描 ,机架旋转时间分别选择 0 .8s和 0 .5s。按照制订的标准 ,对比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0 .8s和 0 .5s组显示野和扫描范围相似 ,两组扫描时间分别为(2 4 .9± 3 .2 )s和 (1 5 .6± 1 .7)s,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W =465 .0 ,P <0 .0 0 1 )。两组CTDIW(CT剂量指数 )分别为1 7.56mGy和 1 0 .98mGy,DLP(剂量长度乘积 )分别为 (480 .4± 62 .5)mGy·cm和 (30 2 .1± 35 .5)mGy·cm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W =465 .0 ,P <0 .0 0 1 )。两组图像质量平均得分为 4 .0 7± 0 .42和 4 .1 6± 0 .3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W =851 .0 ,P =0 .342 )。两组重建图像质量平均得分为 2 .43± 0 .68和 2 .50± 0 .63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W =848.0 ,P =0 .32 0 )。结论 :机架旋转时间 0 .5s组胸部图像质量略好于 0 .8s组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患者接受的X线剂量则明显降低 ,平均降低了 37%。建议将机架旋转时间 0 .5s作为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重症肝病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分析其结果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美国ACL200型自动血凝仪对未经药物治疗的16例重型肝炎患者,35例肝硬化患者,42例未放、化疗肝癌患者及40例健康人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 重症肝病三组PT、APTT、TT都明显延长,FIB明显减少,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重症肝病患者血液处于明显低凝状态,具有出血倾向。对重症肝病患者进行有关治疗前进行凝血指标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病患者的凝血机制障碍,对其及早预防继发性出血和抢救及预后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和护理体会。方法对179例先兆子痫孕妇、96例正常健康孕妇与54例非孕妇女的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先兆子痫孕妇组的PT、APTT、TT、FIB与正常健康孕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健康孕妇PT、APTT、TT低于非孕妇女,FIB则高于非孕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产前严密观察产妇身体情况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及病程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兔血液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用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B组)和磁场组(C组)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C组暴露饲养于低强度脉冲电磁场环境中。饲养7W后,采血用比浊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比较各组胛和APTF,B组低于A组(P〈0.01);C组高于B组(P〈0.01);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可以明显延长盯和APTT,提高血液流动性,为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静  韩忠学  高万峰  王俭  樊霞 《武警医学》2015,26(2):167-169
 目的 分析严重烧伤患者检测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严重烧伤84例, 根据年龄分成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少儿组;选择健康体检人群25名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内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老年组入院第1天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明显升高, 最高达(4.74±1.69)g/L,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 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在入院第7天升高明显, 达(20.22±6.59)s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组凝血4项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仅APTT有轻度上升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青少儿组APT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与对照组比较偏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凝血功能对严重烧伤患者的诊治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132例重度烧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自原(Fbg)水平;用迈瑞BC-5800无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重度烧伤患者PLT、PT、TT、APTT、F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程度越重,差异越明显。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存在的凝血系统障碍、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是严重烧伤后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应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唐微  闫翔  刘芳  沈桂林 《武警医学》2020,31(9):782-785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09至2016-09西部战区总医院18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凝集率(PA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进行2年的随访,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心血管事件生存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PT、APTT、LVEF、SV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FAR、D-D、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T、APTT、LVEF、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AR、D-D、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发现,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平均无心血管事件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提高抗血小板治疗效果,降低凝血系统活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患者远期预后的改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82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产后出血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少量出血组26例,出血量500~1 000 ml;大量出血组32例,出血量>1 000 ml;对照组24例,为正常孕产妇,出血量<500 ml。定量检测三组产时及产后48 h常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少量出血组PT、APTT、TT、D-D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FIB、HGB、PL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少量出血组比较,大量出血组PT、APTT、TT、D-D均明显升高(P<0.01),而FIB、HGB、PLT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产后及时监测常规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对于了解产妇机体凝血功能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