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56例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发热时间、术后排气、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对疾病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按照1:1比例,将纳入本研究的106例实施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患者分别应用子宫楔切术和曼月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曼月乐治疗,研究组应用子宫楔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子宫体积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痛经缓解率和月经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痛经复发率和月经增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缩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和子宫楔切术均可被应用于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治疗中,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均相似,均能够有效缩小患者的子宫体积,达到预期临床治疗效果,但行曼月乐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长远效果更好,在有效缩小患者子宫体积的同时可有效控制病症复发情况,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90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97.78%,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实用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2组分别采取子宫次全切术(对照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研究组)治疗,随访半年,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作出评价。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对照组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均高于研究组相应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FSH、LH、E2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 FSH、LH、E2水平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子宫腺肌症,二者短期内均对卵巢功能无影响,但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的效果要比子宫次全切术更胜一筹,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8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使用在宫腔内放置曼月乐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及内膜厚度、PBAC和VA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能有效改善子宫情况,缓解患者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结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12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5%(61/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5%(47/6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时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结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子宫次全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比较。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子宫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6.7±8.9)min、(140.5±15.6)mL、(6.3±1.1)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99.4±12.3)min、(228.7±26.5)mL、(9.7±1.4)d,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症采取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时间少,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本人意愿分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组(54例)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组(46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阴式组(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阴道残端感染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附加了附件手术,阴式组附加了阴道壁修补术。结论腹腔镜及阴式手术均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优秀术式,医务人员可根据病情和熟练程度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0.
任宇霞 《吉林医学》2012,33(20):4308-4309
目的:探讨子宫大部分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57例子宫腺肌症的患者采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激素水平情况与术前情况的对照(E2、FSH、LH)。结果:术前两组E2、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期间,有关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6个月和12个月激素水平状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E2、FSH、L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可以使患者术后的激素水平维持正常状态,不影响生活质量,采用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则术后患者激素水平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可以采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代替传统的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因子宫腺肌病选择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行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即诺雷得治疗6个月。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痛经改善情况、术后性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及性激素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2组术后痛经较术前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术后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00),术后子宫大小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研究组术后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术前和术后1年的雌激素(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P=0.253);而对照组术后E2水平低于术前,术后FSH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满意度调查,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联合诺雷得治疗子宫腺肌病,改善了临床症状,满足了患者保留子宫的意愿,避免了子宫全切术造成的不良影响,术后患者恢复好及满意度较高,是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腺疾病患者值得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7例采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和既往46例采用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E2、FSH和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E2、FSH和L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E2、FSH和L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保证了术后患者正常的激素分泌水平,可避免生活质量下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旨在提高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1.84%,开腹手术组的总体满意度为79.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平均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开腹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子宫腺肌病发病情况与其他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子宫腺肌病组发生情况及合并其他疾病情况。结果全子宫切除患者中,子宫腺肌病发病率42.19%,其中93.52%合并其他疾病。40~50岁的子宫腺肌病组和非子宫腺肌病组合并发生宫颈病变、子宫体病变及卵巢病变均存在差异(P0.05)。在60岁以上,非子宫腺肌病患者全子宫切除人数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病组。两组合并子宫体恶性肿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宫颈及卵巢恶性肿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可能诱发卵巢良性病变,又可能是子宫体病变的保护性因素。因此,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正确指导,消除患者对子宫腺肌病的恐惧心理,同时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永城市人民医院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观察患者术后月经量、子宫体积、痛经程度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月经量明显少于术前,子宫体积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小,疼痛情况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5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2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桂枝茯苓丸联合孕三烯酮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方法 随机选取6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将其随机并平均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丸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孕三烯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3、6个月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治疗效果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症状改善,月经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桂枝茯苓丸联合孕三烯酮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疗效确切,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加压缝合法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3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试验组采用子宫加压缝合法,对照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比较两组临床止血率、出血量、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止血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8.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0.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加压缝合法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佳,其止血效果佳,耗时短、出血少,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原因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3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2例非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并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剖宫产的原因,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胎位异常、产程异常选择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巨大儿、前置胎盘、子宫肌瘤、骨产道异常、妊娠高血压及胎儿窘迫选择剖宫产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恶露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患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恶露持续时间均多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者,所以在有阴道分娩指征的情况下,可鼓励患者尝试阴道试产,以此保证分娩的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子宫腺肌症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痛经改善情况以及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血清CA125的改善情况,并且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痛经症状以及血清CA125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