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旨在转变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模式,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精神疾病病人是特殊的病人群体,也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住院病人在医疗服务、护理服务、管理措施等方面与综合医院病人存在很大差别.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深刻剖析自身优势,凝练服务特色、开拓服务模式、着力构建服务体系,从而打造独具本院特色的优质服务品牌,努力形成特色项目体系而推出为精神病病人服务的"U型"模式.该模式使多年来为病人提供的常规性、基础性传统服务模式逐渐规范化、专业化、成熟化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2.
张莉 《全科护理》2014,12(1):81-8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践。[方法]根据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服务宗旨,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深化护理内涵、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强化"三基"训练、夯实基础护理;简化护理文书、改革护理模式;量化绩效考核、提高护士待遇。[结果]护士责任心进一步加强,护患关系更加密切,基础护理有效落实,就医过程中病人享受了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可提高病人和家属期望值、实现"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服务对象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护士的职能逐渐扩大,为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卫生部制订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倡导医院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房红灯率的降低的方法和作用.方法 随机选定8个试点科室的病房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从这8个试点科室的病房中随机抽出400个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了解经过实施前后这些病房的红灯率的比较.结果 病人对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的调查情况分别为91.7%、93.7%.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后,红灯率相比实施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 通过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病房红灯率明显降低,同时也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服务模式在综合医院外科病房的护理实践。[方法]通过自愿及竞聘的原则从胃肠外科、胸外科、骨外科3个专科中选出3个病房试验组,并各设置顾问护士1名,与医生组建医护团队,为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全程、系统、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从3个专科中另选择3个病房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护理工作。[结果]同质医疗服务模式改进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医护之间的合作满意度。[结论]在综合医院外科病房开展同质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医护合作,及时满足病人服务需求,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创新模式与优化流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巧玲  郎红娟  余咏  张琳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45-1647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工作模式及效果。方法围绕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期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检查评价阶段和总结推进阶段,从护理工作模式、服务流程、文书书写、护士绩效考核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改革与探索。结果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能及时主动巡视病房、病人呼叫铃声和病区陪护人数明显减少;危重患者、一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覆盖率和知晓率等月月达优;患者满意率由92%上升到97%以上,护理组获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结论创新护理工作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护士绩效考核等,能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抢救急诊危重症病人绿色通道的畅通,满足急诊病人对医疗护理工作的需求,医院根据新的急诊模式的布局特点,通过尝试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了对危重病人的管理水平,满足了门急诊病人的需求,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及法律意识,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体现了急诊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促进了护理服务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高血压病病人提供身心两方面的优质服务。方法:人性化的服务行为、人性化的服务流程、人性化的服务语言、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人性化的服务品牌(以下简称:“5S”)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病病人实施个性化服务。结果:“5S”护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结论:护理工作实现“五到位”,病人和家属满意,医院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9.
“5S”护理服务模式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5S"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方法,探讨其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提出护理服务也要适应新形势,转变策略,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在加强护士"三基"训练,严抓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实施"5S"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王引侠  冯小菊  张亚军  解辽琦 《护理研究》2012,26(23):2181-2182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是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之一是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1]。为此,国内护理管理者都在积极探讨新的临床护理模式,真正实现"病人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2]。2011年1月我院全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  相似文献   

11.
吴爱华 《全科护理》2012,(4):354-355
介绍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实践,包括护士分层使用、创新护理模式、夯实基础护理等,通过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提高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增加了病人、医生满意度,使得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打造了护理服务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古彩英 《护理研究》2005,19(5):930-93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工作模式.[方法]通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服务站,社区护士深入社区开展健康调查,为居民提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等.[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其他疾病高;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社区居民对卫生常识和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由30%上升为80%;对慢性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对妇女进行四期保健及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促进了妇女、儿童身体健康.[结论]社区护理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全面、方便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马变青 《全科护理》2012,(35):3334-3335
2012年卫生部要求在全国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出了要在60%的地(市)级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目标,我院以此为契机,一改以往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士从原来的简单执行医嘱转变为关注病人的身心健康,强调人文关怀,全面履行照顾病人的护理职责,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规范化的护理服务。护理部以优质服务为主题,开展护理查房,探索出一套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查房模式,现总结  相似文献   

14.
马金彩 《全科护理》2012,10(21):1989-1990
结合在实践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体会,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深化护理服务内涵的重要性,努力创新服务理念及工作模式,增强护理人员素质,注重细节服务,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达到提升病人满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站式服务"模式对护理人力资源开发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医院原有多站式服务的护理单元设置、人力配置、服务质量与一站式服务效果对比测算.结果"一站式服务"简化了诊疗流程,服务一站到位,开发护理人力资源13人;整合护理单元,能开拓病人候诊空间,改善病人就诊环境;"一站式服务"能促进服务提速,实现收费、取药、检验标本采集、注射输液轮侯时间≤10 min的服务承诺;提高社会公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论"一站式服务"能让有限的护理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方便病人就诊就医,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社会各界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深,我院在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开展了示范病房、无陪护病房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照护需求的提高.无陪护护理模式是指患者住院期间由护士取代家属给患者实施生活护理的一种科学管理、人性化服务、全程护理的护理模式[1],也是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国际普遍开展的一种先进护理模式[2].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能够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彻底转变护理工作中"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我科实施无陪护护理,对护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分析,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利传倩  冯石莲  彭秋连 《全科护理》2012,10(17):1598-1599
[目的]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探讨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妇产科、心脑血管内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改变工作模式和排班方式,落实基础护理,创新护理服务,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定期检查。[结果]示范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佘碧玉 《全科护理》2013,11(23):2177-2177
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重点是重视健康教育、凸显人文关怀、引入循证护理[1]。针对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多元化的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日益增高的现状,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如何紧跟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重点,做好细节工作,体现现代护理模式的内涵——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从病人身心需要来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2],是亟待  相似文献   

19.
"5S"护理模式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为糖尿病病人提供身心两方面的优质服务.方法以包含人性化的服务行为(Humanized Serving Behavior)、人性化的服务流程(Humanized Serving Program)、人性化的服务语言(Humanized Serving Language)、人性化的服务环境(Humanized Serving Envirorment)、人性化的服务品牌(Humanized Serving Brand)(以下简称"5S")的护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工作实现"五到位",病人和家属满意,医院取得双赢.结论 "5S"护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改进排班模式,提升专科护理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白班责任护士4周内相对固定的排班方式.比较改进后(2009年3-8月)和改进前(2008年同期)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交接班时间、病人享有责任护士护理时数.结果改进前后相比,在护士服务主动性、态度语言以及专科宣教3方面病人满意度提高,交接班时间缩短、病人享有责任护士护理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进后的排班模式充分有效的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并且提高了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