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脐尿管是膀胱顶和脐部之间长约4-6cm细管道,胚胎时期脐带里含有卵黄管、脐尿管、脐静脉及二条脐动脉,在正常胚胎发育中,膀胱自脐部沿腹前壁下降,在此过程中脐尿管与膀胱相连,出生后仅存一纤维条索样组织。若退化不全则可引起多种畸形,现将脐尿管发育畸形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爱武  王勇 《山东医药》1997,37(4):19-19
脐茸、脐尿管囊肿、异位胆囊伴游离肝合并尿道下裂1例益都中心医院(262500)李爱武王勇孙好森患儿男,生后发现有阴茎型尿道下裂。脐带脱落后,发现脐部有球状粘膜膨出,渗肠液,无腹胀及黄疸,面部、舌、四肢正常。10天时因脐部感染就诊,以脐茸感染、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3.
脐部疾患是指小儿出生后,断脐结扎、消毒处理不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脐部湿润不干有渗出者为脐湿;脐部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者为脐疮;脐部有血溢出者为脐血;脐部突起、哭则加重者为脐突。本病相当现代医学的新生儿脐炎、脐出血、脐疝等病证。 脐湿: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脐部渗液浸润。与湿毒之邪侵袭脐部有关。主要表现为患儿生后4~5天脐带脱落,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脐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1985~1999年经病理证实的胃癌脐转移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低分化腺癌5例,粘液腺癌1例。全部以脐肿物首诊,其中4例表现为脐部无痛性肿物,2例表现为脐部肿物合并感染。均经胃镜病理及脐肿物病理证实。其中4例行胃癌非根治性手术,同时切除肝圆韧带。结论 对脐部肿物病人详细的病史询问是诊断的关键,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脐转转移病灶,并予辅助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超显像在脐尿管囊肿病灶中的特点,研究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观察24例脐尿管囊肿B超声像图表现,和手术结果做一对比。结果 24例患者经手术证实都为脐尿管囊肿,其中单纯囊肿16例,B超诊断符合率75%,单纯囊肿中单发单纯囊肿12例,B超诊断符合率很高,达到100%,B超特点,在脐部至膀胱尖中间的腹壁内显示类圆形无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壁薄且光滑,内部透声较好,没有血流信号,并且与膀胱不相通。脐尿管囊肿伴感染患者为8例,B超诊断符合率50%,其中4例表现为无回声,囊壁比较厚且不光滑,囊内部呈细密点状低回声,透声性差。另外4例表现为下腹壁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位置在膀胱尖部与脐之间,界线不清楚,膀胱壁局部较厚。结论通过B超显像,脐尿管囊肿疾病的诊断符合率高,对于合并感染的脐尿管囊肿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在临床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脐孔溢液多为先天性发育畸形所致,如不能及时诊断与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我院1980~1988年共收治73例,其中,男44例,女29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8天。病程长者8年,短者4天。脐瘘8例,脐窦14例,脐茸21例,脐尿管瘘17例,急性脐炎9例,慢性脐炎4例。其共同临床症状均为脐  相似文献   

7.
采用硬币加压包扎治疗婴幼儿脐突200例,均一次性痊愈,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方法:将患儿仰卧,暴露脐部,作局部  相似文献   

8.
肝圆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刚  徐安书  孙志为  唐建中 《山东医药》2009,49(26):113-114
脐带是连接于胎儿脐部与胎盘之间的一条索状物,脐带中有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肝圆韧带是由胚胎时期的左脐静脉闭锁而成,位于脐部和门静脉左支囊部之间,通过静脉韧带连通肝左静脉或下腔静脉。随着对脐静脉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对肝圆韧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TUSPLC)的手术经验与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完成的15例行TUSP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5 min(50~90 min),平均出血12 ml(10~15 ml),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平均住院3 d(2~4 d),均未放置引流管,术后无出血及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 TUSPLC切口美观,安全可行,但操作难度较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大,进一步完善脐部操作装置及手术器械,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LC。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吴茱萸热奄包在脐部周围进行熨烫和热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于2015年4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热奄包热敷脐部周围,一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吴茱萸热奄包脐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热奄包热敷于脐周能够有效的使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1.
夏方新诺明研碎脐部局敷治疗新生儿脐炎54例商河县人民医院(251600)陈琳琳山东医科大学附院董俊华104例新生儿脐炎均为门诊和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其中47例为旧法接生,7例折法接生;对照组50例,其中42例为旧法接生,8例为新法接...  相似文献   

12.
脐肠瘘排出蛔虫1例报告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67500)辛红岩,辛昌臣患儿,男,2岁,家居汝州市杨楼乡。患儿生后不断从脐眼流出恶臭样分泌物,有时似粪水样,偶而呈泡沫状,在哭闹或用力时更甚。其经常搔抓脐部,甚致溢出血性粘液。数经医生诊断“脐部湿疹...  相似文献   

13.
连体女婴生后38天,体重共3800g。自胸骨柄至脐部对面连体(附图)。生后共同脐带中可见脐动脉两条,脐静脉一条。生后三次患肺炎、心衰,经治疗好转。服钡消化道X线透视显示,两婴消化道均发育正常。两胸骨融合,跳动的两颗心脏相距约2cm。其一  相似文献   

14.
苏明珠 《山东医药》2009,49(22):54-54
患儿男。28d,2008年12月24日剖宫产1周后出院,2009年1月22日患儿哭闹,烦躁不安,拒食。入院检查体温36.6℃,咽喉无红肿,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四肢肌力正常,脐部检查脐带脱落处轻微红肿、湿润,靠近脐轮处有一如绿豆大小的红色肉芽肿,直径约3mm,轻度糜烂,有异味,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3d后脐部红色肉芽肿萎缩、消失,脐部无红肿,干燥,康复出院。出院后电话回访,无异常。  相似文献   

15.
脐蛔虫症1例     
患儿男,5岁。于1983年8月4日夜,自述脐周轻微疼痛,伴虫钻样感觉,脐部流出少量黄色粘液,随后有蛔虫露出,乡村医生用摄子夹出2寸长时,因用力过猛将虫体夹断,余段缩回。次日晨脐部又疼,  相似文献   

16.
复方大黄糊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自拟方复方大黄糊敷脐对老年便秘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的影响。方法 按现代制药工艺将大黄、红花等中药制成糊剂;将复方大黄糊贴敷脐部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脑卒中便秘,并与单味大黄糊敷脐组进行对比。结果 复方大黄糊各组首次排便时间显若优于单味大黄糊各组的通便效果(P<0.01).结论 复方大黄糊敷脐对各种便秘患者均具有显著的缓泄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经脐胃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4月至2018年7月,采用经脐胃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的15例胆囊结石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汇总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108±12)min(92~129 min),术中出血10~30 mL。术后8例右上腹轻微疼痛,7例脐部切口轻微疼痛。无发热、切口感染、脐疝、腹膜炎、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1 d即可流质饮食,2 d可下床活动,4~5 d可出院。出院后1周所有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术后1个月复查脐部手术瘢痕小而隐匿,体表基本无可见切口。4例术后3个月复查彩超提示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无胆囊结石复发。结论经脐胃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术后瘢痕小而隐匿,美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王金莲  王岩梅 《山东医药》2001,41(18):46-46
新生儿脐炎是小儿常见病 ,贻误或治疗不当可致局部皮肤感染坏死 ,甚至引发败血症。1995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们应用自配的 P- SD粉涂脐治疗新生儿脐炎 2 10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12例 ,女 98例 ;新生儿 198例 ,2 8~4 8天 12例。各季节均有发病 ,以 5~ 9月份多见。伴发热 192例 ,精神不振或烦躁哭闹 181例 ,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者172例 ,脐周明显红肿 ,发展为腹壁蜂窝组织炎或形成脓肿者3 2例。采用 P- SD粉 (强的松 5 m g 磺胺嘧啶 0 .5 g研末混合剂 )涂敷脐部。另设对照组 2 0 6例 ,用 2 %龙胆紫涂脐…  相似文献   

19.
脐炎2例误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男 ,2 6岁 ,因发热、腹痛 4 8小时于 1996年 9月 17日就诊于我院。发病前无饮食不当 ,无恶心、呕吐 ,无腹胀、腹泻。就诊前曾在某镇卫生院诊断为急性肠炎 ,给予庆大霉素、65 4 - 等治疗 ,未见好转。查体 :体温 3 7.8℃、血压 95 /65 mm Hg,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 84次 /min,律剂 ,腹软 ,脐部及脐周压痛 ,脐深陷 ,脐凹内有脓性分泌物 ,麦氏点无压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11.8× 10 9/L (中性 0 .82 ,淋巴 0 .2 7) ,脐凹分泌物培养出大肠杆菌。给予 5 % GNS 5 0 0 ml+庆大霉素 2 4万 u/d静滴 ,脐凹部外用氧氟沙星软膏治疗 ,经 12天…  相似文献   

20.
徐军  胡兴平  张力  张川 《山东医药》2013,53(13):36-3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加穿刺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5例,采用经脐单孔单通道腹腔镜,手术仅在脐部切开1个1.0 cm穿刺通道,在下腹壁穿刺针(气腹针Veres内芯)的辅助下完成腹膜后精索血管的高位集索结扎。结果 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住院时间2~4 d、平均3 d。随访2~18个月,无静脉曲张复发、阴囊水肿,无睾丸萎缩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单切口单通道腹腔镜下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经济、简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