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社区支持组织促进母乳喂养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津市和平区1995年6~7月间出生的210例婴儿做了0~4个月纯母乳喂养情况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在婴儿生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75.24%,比1993年同期纯母乳喂养率提高了58.92%。说明社区支持组织促进母乳喂养工作是成功的,但随着月龄增加母乳喂养率有下降趋势,从而说明了社区支持组织做好促进母乳喂养工作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相似文献   

2.
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198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的母乳喂养定义会上,将母乳喂养分为六类:①全部母乳喂养。②部分母乳喂养,包括:高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80%及以上;中等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20%~79%;低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20%以下。③象征性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7~2008年石河子市母亲的喂养观念和态度、婴儿6个月内的喂养情况,探讨喂养观念和态度对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影响,为促进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队列研究,对2007~2008年石河子市347例产妇在住院分娩期间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出院后在婴儿0.5、1.5、2.5、3.5、4.5及6个月按月电话随访婴儿的喂养情况.应用生存分析计算母乳喂养率,Cox模型分析喂养观念和态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结果 ①喂养观念和态度方面:较多的母亲打算纯母乳喂养,较多的母亲认识到母乳喂养对母婴都有好处、婴儿配方奶粉不如母乳、“休息和放松是保证母乳充足的必要条件”、“喂奶次数越多乳房产奶量就越多”.母亲打算给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集中在4~5个月,大多数母亲打算在婴儿10个月前断奶.较少的母亲认为纯母乳喂养能完全满足婴儿6个月的营养需要.②喂养情况:住院期间、0.5、1.5、2.5、3.5、4.5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30.6%、29.1%、26.2%、23.6%、19.6%、5.5%和2.0%;全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6.2%、53.9%、49.9%、47.8%、39.5%、14.1%和5.5%,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5.4%、94.0%、89.3%、86.7%、81.8%、80.3%和72.7%.③母亲的母乳喂养观念影响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打算母乳喂养时间越长的母亲停止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越低.结论 2007~2008年石河子市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和全母乳喂养率低,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达到80%.母亲喂养观念和态度较积极,但对纯母乳喂养能完全满足婴儿营养需要的时间还认识不足、打算添加辅食和断奶的时间过早.母亲的母乳喂养观念影响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在对埃及吉泽(Giza)农村婴儿喂养的研究程中,我们发现早期吸吮初奶的婴儿有68%的母亲开始补充辅食,第一周开始绝对母乳喂养的婴儿仅有51.2%,婴儿在4~6个月时就开始介绍固体食品的补充。在参加本次研究的母亲中,有60%的人认为在绝对母乳喂养期间,要有规律或不定时的增加辅食。不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健康方面认为,一个较高的母乳喂养率对发展中国家是有利的。众所周知,由于初乳在新生儿时期可供给营养和特异及非特异性免疫,从而可改善婴儿的存活机会。对婴儿来说,早期吸  相似文献   

5.
调查福建省城乡296名0~12个月婴儿的喂养模式及家庭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率为31.4%,其中城市(21.6%)低于农村(40.1%),城乡婴儿断奶月龄多在9个月以后。母亲职业和家庭人口数对喂养模式影响具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长沙市母乳喂养现状,1992年我们进行了长沙市0~12月龄婴儿母乳喂养调查,现将1624例婴儿喂养调查情况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采取以街道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询问婴儿生母,主要调查1991年5月1日~1992年5月1日内出生婴儿的喂养方式和影响母乳喂养的有关因素。母乳喂养分类: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部分母乳喂养:用母乳喂养,同时添加了其它乳类或代乳品。人工喂养:不用母乳喂养,完全喂哺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结果1喂养方式本次调查1624例,其中纯母乳喂养516人,占31.78%;部分母乳喂…  相似文献   

7.
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WHO将母乳喂养率达85%做为全球性战略目标。为探讨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本文对374名0~90天婴儿的喂养方式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1996年12月~1997年4月本院出生及...  相似文献   

8.
早期哺乳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保健科王吉善,柴树伟,岳兰,孙素玲,杨丽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母乳喂养率平均要达到80%。目前我国一些城市6个月母乳喂养率仅达13%~30%。为此我科对本地段1990~1991年出生婴儿共206...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合理的营养。合理的营养是和喂养方法紧密相关的。目前我国城市婴幼儿中存在的营养问题主要是喂养方法问题。 一、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低 据抽样调查,北京市城区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1982年为22.0%,1984年为13.8%,这个数据与世界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某社区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提高城市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干预措施,对武汉市某社区满4个月~1岁的婴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影响坚持4个月母乳喂养的因素,以及婴儿母亲对母乳喂养的知识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城区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55.81%,奶量不足和耽心奶量不足是导致添加代乳品的主要原因,38.83%的母亲对母乳喂养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产妇回家后母乳喂养行为的指导及母乳喂养正确观察的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随访研究方法,观察了461名乳母产后6月内母乳喂养情况。婴儿出生后1~6月总母乳喂养率为57.92%。各月份母乳喂养率在出生后4~6月份下降迅速。男女婴儿出生后1~6月总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4.65%、62.50%,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月份母乳喂养率2~3月内女婴显著高于男婴(P<0.01)。461名中连续喂满4个月(120夭)的母乳喂养率为56.83%,连续喂满6个月(180天)的为42.08%。一次性普查所得的总母乳喂养率为52.06%,基本可以代表调查随访研究所得的总母乳喂养率。但在作一次性普查总母乳喂养率间比较时,应先进行率的标化。导致完全人工喂养1月以上的主要因素为无奶和母婴疾病。乳母产前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在该研究中未看出与产后6月内母乳喂养率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汕头市社区婴儿母乳喂养的现状。方法:在汕头市金平、龙湖、濠江、潮阳、潮南5个社区中,每社区抽取200名10个月~2岁婴儿的母亲,共1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她们的年龄分布为19岁~43岁。结果:调查显示,93.2%母亲认为母乳喂养最好,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62.3%,婴儿4个月内开始添加辅食的占37.6%,并且随着月龄增加,添加辅食率及数量逐步增加。结论:母乳喂养好的知晓率较高,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相对较低,其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宁波市象山县婴儿肥胖检出率及喂养状况。方法对本地区478名12月龄婴儿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分析肥胖情况和喂养方式。结果肥胖率为9.83%。出生后至12月龄单纯母乳喂养构成比逐渐下降,混合喂养和单纯人工喂养的构成比逐渐上升,9个月后混合喂养构成比下降,人工喂养构成比最高。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婴儿肥胖率越低,而在4~6个月添加辅食的婴儿肥胖率较低。单纯母乳喂养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最低。不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添加辅食时间的婴儿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时间长对婴儿肥胖有保护作用。结论早期添加配方奶粉及辅食喂养导致婴儿早期肥胖可能性增加,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时间长可降低婴儿的肥胖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疾病的影响,了解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旨在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144例4个月内婴儿喂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并了解婴儿喂养方式与城乡及性别的关系。结果4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是77.6%,健康婴儿母乳喂养率高于患病婴儿的母乳喂养率(86.8%vs69.6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66,P〈0.01)。母乳喂养较非母乳喂养儿的病程短,母乳喂养患儿病程≤7d占75.6%,〉7d占24.4%;非母乳喂养病程≤7d占47.3%,〉7d占52.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1,P〈0.01)。农村婴儿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城市婴儿母乳喂养率(80.72%vs72.9%,X2=9.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婴母乳喂养率与女婴母乳喂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6%vs76.4%,72=0.75,P〉0.05)。结论婴儿喂养方式与患病风险及病程密切相关,提高母乳喂养率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缩短病程。因此应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180例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婴儿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所选婴儿均在出生12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U,以及在出生后0、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5 μg.按自愿选择的原则,分别实行母乳喂养或奶粉喂养,婴儿7~9个月时抽血查"乙肝两对半",统计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结果 大三阳母亲和血清HBsAg阳性母亲母乳喂养组和奶粉喂养组婴儿7~9个月大时HBsAg阳性率及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婴儿在接受被动和主动全程联合免疫的条件下母乳喂养是安全的,母乳喂养不会增加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率,而且不会降低婴儿乙肝免疫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马庆芳 《中外医疗》2008,27(30):42-42
目的 了解上黄镇0~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的现状,评价母乳喂养成果.方法 2004~2006年在上黄镇产科出生的424例新生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424例调查者中,4个月内母乳喂养者354例,人工喂养70例.母乳喂养率83.4%.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率低与剖宫产率增加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降低剖宫产率对提高母乳喂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评价我镇创建爱婴医院对提高4~6月婴儿母乳喂养效果,我们对1995年1~12月出生的婴儿母乳喂养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婴儿期的正确喂养对人终身健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而且也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改善全民健康的途径之一。一些国家在大力提倡和推广母乳喂养。在芬兰母乳喂养的婴儿达到80~90%,瑞典97%,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提倡母乳喂养,2000年要求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达80%,为达到这个目标,创建爱婴医院,促进母乳喂养活动开展。本文就都匀市区280例母乳喂养及婴儿增重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象为1995年1—12月都匀市区  相似文献   

20.
母乳喂养是当前全世界儿保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解目前我市婴儿喂养状况,分析研究影响母乳喂养因素,以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在市卫生局领导下,我市成立了母乳调查协作组,于1984年3月,对成都市区O~6月龄婴儿的喂养状况,影响母乳喂养因素,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