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使用卡贝缩宫素和缩宫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卡贝缩宫素对比缩宫素用于预防中国人群产后出血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从2000年1月—2017年12月。由2位研究者按事先设计好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RCTs,2 1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卡贝缩宫素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OR=0.65,95%CI=0.48~0.88,P=0.005)显著小于缩宫素;不良反应临床类型亚组分析显示,卡贝缩宫素的恶心、呕吐发生率(OR=0.51,95%CI=0.35~0.74,P=0.000 4)、心动过速发生率(OR=0.20,95%CI=0.12~0.31,P<0.00001)和低血压发生率(OR=0.28,95%CI=0.13~0.60,P=0.001)均显著小于缩宫素;面部潮红发生率(OR=0.93,95%CI=0.363~1.36,P=0.70)和头痛、头晕发生率(OR=0.69,95%CI=0.43~1.08,P=0.11)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卡贝缩宫素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在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和低血压方面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屈小洁  庞妮妮  赵娜 《安徽医药》2016,37(11):1351-1354
目的 探讨预防性给予卡贝缩宫素对高危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西安市长安医院经阴道分娩且存在分娩后子宫收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卡贝缩宫素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卡贝缩宫素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贝缩宫素100 μg静脉注射;对照组产妇则给予缩宫素20 U肌肉注射。比较两组高危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宫缩情况、需要额外处理发生率、血常规变化及生命体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卡贝缩宫素组高危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较少,宫缩良好率较优,需要额外处理率较低,红细胞下降度、血红蛋白下降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小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在两组高危产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给予卡贝缩宫素可有效加强子宫收缩力,减少阴道分娩高危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乐山市妇幼保健院采取剖宫产分娩的产妇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给予缩宫素,观察组联合给予缩宫素和益母草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0%(22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0%(18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24 h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为(38.35±5.42)h,住院时间为(6.25±2.3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减少术后出血量并缩短止血时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就诊于湘乡市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5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295例)和对照组(291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使用缩宫素注射液,阴道分娩产妇肌肉注射10 IU,剖宫产宫体注射20 IU后;另取缩宫素10 IU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即胎儿娩出后,阴道分娩产妇肌肉注射10 IU缩宫素和0.2 mg麦角新碱,剖宫产宫体注射20 IU缩宫素和0.2 mg麦角新碱后;另取缩宫素10 IU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缓慢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两组额外止血措施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4%,观察组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额外使用宫缩剂的比例为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的发生率为18.0%,高于对照组的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卡贝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孕妇150例,排除使用卡贝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的禁忌症,随机分为研究组(卡贝缩宫素组)和对照1组(缩宫素组)、对照2组(米索前列醇组),各50例;准确收集术中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较各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Hb)的变化、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等,综合评价卡贝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分别:(226.1±54.29)ml、2%;对照1、2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86.1±111.89)ml、(336.4±102.83)ml、12%、8%;研究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研究组产后24小时血红蛋白下降(1.18±0.3)g,对照1、2组产后24小时血红蛋白分别下降(1.95±0.54)g、(1.52±0.54)g;研究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50例应用卡贝缩宫素的产妇中,只有3例出现轻度面部潮红和轻度发热,无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和血液学检查异常,它的安全性与催产素相当.结论 卡贝缩宫素有预防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作用,其效果优于其他宫缩剂,且具有安全、高效、迅速、给药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安列克联合缩宫素和益母草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西安唐城医院收治的前置胎盘、胎头位妊娠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安列克、缩宫素和益母草联合用药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和益母草联合用药。比较两种用药方案孕妇的出血量、术中出血控制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和24 h,两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术中出血控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列克和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比单独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疗效好并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前列腺素类药物预防高危妊娠且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高危妊娠且行剖宫产产妇33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3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和缩宫素组,各110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1 m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以及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比较3组术中及术后2 h、2~24 h的出血量;观察3组产后出血、输血及附加止血措施情况;观察3组用药后的副反应。结果 术中、术后2 h、2~24 h,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比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缩宫素组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与缩宫素组术中、术后2 h相比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2~24 h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及附加止血措施干预率均低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副反应率分别为9.09%、8.18%和6.3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亦可达到一定的预防疗效,而单纯应用缩宫素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益母草颗粒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单次100 μ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母草颗粒,1袋/次,2次/d,开水冲服。两组用药24 h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用药后2、12、24 h的出血量和止血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血红蛋白(HGB)及凝血与纤溶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2、12、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SCL-90评分、HG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GB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缩短,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均显著降低,抗凝血酶Ⅲ(AT-Ⅲ)均显著升高(P<0.05),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益母草颗粒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获得良好疗效,能有效增强止血效果,促进凝血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改善,及NSE、SOD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2000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篇RCTs (931例患者)。7篇采用C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597例),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MD=-5.17,95% CI(-6.03~-4.30),P<0.01];7篇(593例)采用ADL评估独立生活能力,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MD=8.01,95% CI(6.06~9.97),P<0.01]。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SE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4.71,95% CI(-5.65~-3.77),P<0.01],S-100β蛋白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0.40,95% CI(-0.77~-0.22),P<0.01],SOD水平的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MD=13.84,95% CI(11.58~16.10),P<0.01]。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提高SOD活性,降低NSE和S-100β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9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5例,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51/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36/45)(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试验组)对比单用多奈哌齐(对照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2000年1月—2017年2月。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RCT,合计6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P<0.001,MD=2.69,95% CI=(1.46,3.92)]、认知初级量表评分[P<0.001,MD=-4.54,95% CI(-5.64,-3.43)]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P<0.001,MD=-3.60,95% CI(-4.53,-2.66)]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94,OR=1.02,95% CI(0.63,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多奈哌齐,且联用未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润燥止痒胶囊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收集润燥止痒胶囊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与单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2 0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润燥止痒胶囊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提高的临床有效率[RR=1.45,95% CI (1.36,1.54),P<0.01],降低瘙痒程度评分[MD=-2.83,95% CI (-3.51,-2.15),P<0.01]、瘙痒持续时间[MD=-2.14,95% CI (-2.49,-1.79),P<0.01]、瘙痒发作频率[MD=-2.39,95% CI (-2.81,-1.96),P<0.01]、瘙痒面积[MD=-1.60,95% CI (-1.94,-1.26),P<0.01]和继发皮损评分[MD=-1.87,95% CI (-2.48,-1.27),P<0.01]和ADR发生率[RR=0.67,95% CI (0.52,0.88),P<0.01]。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医学网,收集康柏西普与对照组比较对黄斑水肿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资料并按照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RCTs,合计1 3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康柏西普显著提高患者随访1个月[MD=0.08,95% CI(0.05,0.12),P<0.001],3个月[MD=0.09,95% CI(0.06,0.13),P<0.001]和6个月[MD=0.07,95% CI(-0.02,0.17),P=0.12]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治疗有效率[RR=2.15,95% CI(1.29,3.57),P=0.003];显著降低患者随访1个月[MD=-79.71,95% CI(-107.52,-51.91),P<0.001]、3个月[MD=-61.12,95% CI(-82.42,-39.81),P<0.001]和6个月[MD=-67.95,95% CI(-201.37,65.46),P=0.32]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除随访6个月的CMT和BCVA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12、0.32),其余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剔除治疗方案差异(单次玻璃体腔注药)的一项研究再做Meta-分析后,两组6个月CMT和BCVA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0.001)。不良反应方面,两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黄斑水肿患者,康柏西普短期内(3个月)比对照组更好的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可靠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益生菌制剂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益生菌制剂(试验组)防治儿童RRTI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19年3月。提取资料,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8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总有效率[RR=1.31,95%CI(1.22,1.41),P<0.001]、抗菌药用药时间[MD=-4.42,95%CI(-5.92,-2.91),P<0.001]、年呼吸道感染次数[MD=-2.30,95%CI(-2.70,-1.89),P<0.001]、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IgG [MD=1.80,95%CI (1.60,2.01),P<0.001]、IgA [MD=0.37,95%CI(0.23,0.51),P<0.001]、IgM[MD=0.06,95%CI(0.02,0.09),P=0.002],T淋巴细胞亚群CD3+[MD=4.48,95%CI(1.48,7.49),P=0.03]、CD4+[MD=3.17,95%CI(1.01,5.55),P=0.009]和CD8+[MD=-4.44,95%CI(-6.52,-2.36),P<0.05]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可有效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少,研究质量不统一,尚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大剂量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专业数据库,收集大剂量布地奈德(试验组)对比常规剂量布地奈德(对照组)治疗AE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时间从建库到2019年5月。提取相关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s,8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评分[MD=-1.00,95% CI(-1.44,-0.56),P<0.01]、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MD=5.71,95% CI(5.03,6.38),P<0.01]、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MD=-5.75,95% CI(-7.24,-4.26),P<0.01]、升高1 s用力呼气量(FEV1)[MD=0.20,95% CI(0.10,0.30),P<0.01]及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MD=5.69,95% CI(1.46,9.91),P<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试验组患者口腔真菌发生率[RR=3.18,95% CI(1.18,8.55),P=0.02]也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布地奈德治疗AECOPD与常规剂量相比,临床疗效更优,但增加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舒眠胶囊联合化学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舒眠胶囊联合化学药(试验组)对比单用化学药(对照组)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17年7月。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RCT,共计1 051例失眠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2.23,95% CI(2.18,4.77),P<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周期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MD=-1.88,95% CI(-2.58,-1.1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OR=0.68,95% CI(0.33,1.40),P=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眠胶囊联合化学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化学药治疗。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且样本量小,尚需更多高质量RCT予以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普乐安片联合萘哌地尔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萘哌地尔片,25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普乐安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0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尿流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QOL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3.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明显减少(P<0.05),而平均尿流速(Qave)和最大尿流速(Qmax)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残余尿量和尿流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PSS和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乐安片联合萘哌地尔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排尿情况,优化前列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为该病患者的循证治疗提供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0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22个RCTs,10 971例患者。对其中20个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MD=7.56,95% CI(4.13,10.98),P<0.000 1;MD=20.06,95% CI(9.77,30.35),P=0.000 1],N末端脑钠肽(NT-proBNP)、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值明显减小[MD=-153.23,95% CI(-186.97,-119.49),P<0.00001;MD=-96.74,95% CI(-117.10,-76.38),P<0.00001;MD=-5.69,95% CI(-8.11,-3.27),P<0.000 01;MD=-6.80,95% CI(-8.65,-4.95),P<0.000 01];(2)有7个研究涉及阿托伐他汀的剂量,与40 mg治疗组相比20 mg治疗组的LVEDD、LVESD、NT-proBNP、BNP明显减少[MD=-5.13,95% CI(-6.05,-4.21),P<0.000 01;MD=-0.84,95% CI(-1.50,-0.17),P=0.01;MD=-26.53,95% CI(-47.68,-5.37),P=0.01;MD=-17.63,95% CI(-32.66,-2.59),P=0.02],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MD=9.13,95% CI(7.95,10.31),P<0.000 01;MD=22.24,95% CI(7.06,37.43),P=0.0004]。定性分析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及患者心功能状况。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可以有效预防无症状型心力衰竭进一步发展,但上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匹多莫德联合常规治疗(试验组)对比单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8年3月,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RCTs,1 287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30,95%CI=1.23~1.37,P<0.001),感染复发次数小于对照组(MD=-2.41,95%CI=-2.81~-2.01,P<0.001),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01);IgA增加值(MD=0.40,95%CI=0.32~0.47,P<0.001)、IgM增加值(MD=0.36,95%CI=0.25~0.48,P<0.001)和IgG增加值(MD=1.39,95%CI=0.85~1.92,P<0.00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CD3+增加值(MD=8.91,95%CI=5.16~12.67,P<0.001)、CD4+增加值(MD=5.52,95%CI=2.92~8.11,P<0.001)、CD8+增加值(MD=4.52,95%CI=2.21~6.84,P<0.001)和CD4+/CD8+增加值(MD=0.27,95%CI=0.16~0.39,P<0.00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匹多莫德能够显著改善儿童RRTI的免疫水平,从而提高总有效率和减少感染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