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独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方法选取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炎症指标、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脑钠肽(BNP)水平,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8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指标、Cat S、TSP-1及BN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曲美他嗪片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轻其炎症反应,改善血清Cat S、TSP-1及BNP水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于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及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心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78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41例接受曲美他嗪治疗为治疗组,37例接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为对照组,共1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曲美他嗪的治疗方案优于以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治疗方案,且更好的改善心脏和全身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供能,减少心肌耗氧作用时间更持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曲美他嗪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甲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乙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LVEDD、NT-pro BNP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乙组的LVEDD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组的LVEF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NT-pro 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美他嗪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二者在治疗机制上有所区别,单硝酸异山梨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重构效果更好,而曲美他嗪增加心肌能量代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应用盐酸曲美他嗪片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的药效学。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试验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心电图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仅能够减少其发病次数,且持续时间较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史敏 《中外医疗》2011,30(28):127-127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吸氧、糖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ARB、ACEI、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0mg+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qd,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到5%葡萄糖100mL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张耀升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197+2220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口服,2次/d,同时口服曲美他嗪20mg,3次/d。对照组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口服,1次/d,两组连续观察4周。记录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每周复查心电图2次。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显效率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永哲  秦孝智 《当代医学》2010,16(1):129-130
目的观察全天麻胶囊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所致的头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发生头痛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全天麻胶囊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果全天麻胶囊组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全天麻胶囊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全天麻胶囊能有效缓解单硝酸异山梨酯所致的头痛,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收缩率(FS)。结果:治疗组曲美他嗪临床总有效率88.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7%(P〈0.01);治疗组心脏超声参数LVESD、LVEDD、LVEF、FS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60例,对照组(B组)6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均使用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方案。A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氯化注射液20mg/100ml,2次/d,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1次/d,静脉滴注。7d为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A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息肉病 (polyposis,nasalpolypdisease)患者鼻息肉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及鼻分泌物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 11例鼻息肉病患者、8例鼻息肉患者、5例正常人鼻息肉或鼻黏膜组织匀浆的ICAM 1及其鼻分泌物中sICAM 1的含量。【结果】鼻息肉病组息肉组织匀浆ICAM 1及鼻分泌物sICAM 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鼻息肉病组组织匀浆中ICAM 1及分泌物中sICAM 1的含量高于鼻息肉组和正常人对照组 ,三组间ICAM 1及sICAM 1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且息肉组织匀浆ICAM 1与鼻分泌物中sICAM 1的含量呈强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74~ 0 84。【结论】ICAM 1及sICAM 1在鼻息肉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鼻分泌物中sICAM 1的检测 ,可用于了解鼻息肉病的疾病状况 ,作为鼻息肉病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Inthelastdecade,someauthorshavewitnessedanadvancebyleapsandboundintheknowledgeofceladhesionmolecules,anever-incre...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1和sICAM-1、sVCAM-1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杰  杨期东  章薇 《中国医刊》2002,37(11):20-22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 1和sICAM 1、sVCAM 1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 1、sICAM 1、sVCAM 1的含量。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L 1、sICAM 1、sVCAM 1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 ,且sICAM 1、sVCAM 1均与IL 1呈正相关 (r =0 4 9,P <0 0 1;r =0 6 5 ,P <0 0 0 1) ;结论 sICAM 1、sVCAM 1可能参与了临床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sICAM 1、sVCAM 1水平的增高可能与IL 1有关 ,临床脑缺血后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IL 1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QDTMT)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动脉壁匀浆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QDTMT的抗AS机制. 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模型组(model)、空白对照组(control)、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simvastatin)、QDTMT低剂量组(QDTMTL)、QDTMT中剂量组(QDTMTM)、QDTMT高剂量组(QDTMTH). 采用高脂饮食配合口服维生素D3建立大鼠AS模型,各组动物ig给药. 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动脉壁匀浆中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药物组ICAM-1和VCAM-1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及各中药组均能减少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P<0.01-0.05),且QDTMTH的作用明显优于QDTMTL(P<0.05). 结论: QDTMT能下调实验性AS大鼠动脉壁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QDTMT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第4、5代HUVECs,将细胞以1×105个/ml密度接种于5 cm2的培养皿中,待细胞生长近80%融合时进行干预.按0、1×102、1×103、1×104、1×105个ml浓度的EMPs进行分组及刺激,每组12个样本.在共同培养24h后收集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VCAM-1和I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HUVECs受EMPs刺激,VCAM-1和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且EMPs的这种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增强(均P<0.05).结论:EMPs能上调HUVECs VCAM-1和ICAM-1的表达,EMPs不仅是内皮功能障碍的标记物,还能加重内皮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及胆汁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bICAM-1)在胆道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24例胆道恶性肿瘤和21例胆道良性疾病患者sICAM-1和bICAM-1水平.结果24例恶性黄疸sICAM-1平均水平为(2343±1312)ng/ml,21例良性黄疸为(446±219)ng/ml,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83%肿瘤患者sICAM-1>1000ng/ml,而良性疾病患者全部低于1000ng/ml.bICAM-1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测定sICAM-1,当其水平>1000ng/ml时,在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缺血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1(sVCAM 1)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后第 1、2、5天患者血清中sICAM 1、sVCAM 1水平 ,同时测定第 2天血糖水平。结果 :发病后 2 4小时内患者血清中sICAM 1、sVCAM 1水平即开始升高 ,分别为 2 6 6 .2 8± 6 2 .16ng/ml、6 87.19±356 .76ng/ml;第 2天明显升高 2 85.77± 6 8.4 3ng/ml、990 .79± 36 8.36ng/ml;第 5天又有所下降 ,分别为 2 6 3.6 0± 87.82ng/ml、977.70± 384 .16ng/ml,但仍高于对照组。发病后第 2天血糖水平与sICAM 1水平升高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脑缺血患者血清sICAM 1、sVCAM 1水平均升高 ,表明ICAM 1和VCAM 1可能参与了脑缺血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8.
Fu Y  Wang M  Ji X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6):452-453
目的了解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cICAM1)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观察87例肾移植及发生29例急性排斥、8例环孢素(CsA)肾中毒患者cICAM1的变化。结果移植术后cICAM1水平短暂升高后即随移植肾功好转而下降,至术后两周达正常水平。急性排斥时cICAM1显著高于移植肾功稳定组及CsA肾中毒组(P<0.001)。抗排斥治疗有效后,cICAM1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cICAM1的变化,不仅可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并观察其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急性排斥与CsA肾中毒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肝内ICAM-1和HLA-A,B,C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内ICAM-1和HLA-A,B,C表达间的关系及其在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单种染色检测11例正常人和70例HBV感染者肝内ICAM-1、HLA-A,B,C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检测其肝内ICAM-1和HLA-A,B,C复合表达。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ICAM-1表达水平与HLA-A,B,C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炎症坏死区,表达ICAM-1的肝细胞多数也同时表达HLA-A,B,C。结论 ICAM-1和HLA-A,B,C共同参与介导乙型肝炎肝细胸的免疫损伤过程;ICAM-1/HLA-A,B,C双阳性肝细胞可能是CTL发挥有效细胞毒作用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62例ACVD患者和25例对照组血清sICAM-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VD血清sICAM-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动态观察显示,随着病情的好转,sICAM-1含量逐渐下降。ACVD患者头CT片病灶越大,sICAM-1含量升高也越明显。结论:血清sICAM-1含量的高低可作为判断ACVD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