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6月11日,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并主持召开了"无公害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总结验收会",会上审议通过了"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这一操作规程的发布,将为中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经验参考。近年来,随着中药产业迅猛发展,野生药材资源不断减少,人工栽培成为解决中药资源短缺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硫磺熏蒸过度等不规范操作,导致药材品质低劣,农残、重金属、二氧化硫、硝酸  相似文献   

2.
面对中国入世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家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无公害化,提倡发展绿色无公害中药材生产,使用生态肥料和生物农药,保护环境,使中药材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金线莲系兰科植物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有凉血祛风、祛湿解毒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种植管理不规范、农药过度添加、加工环节不规范等问题,甚至还有售假掺假的现象,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为了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制订了金线莲无公害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包括金线莲无公害栽培环境、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为优质金线莲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促进金线莲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我国大部地区均有资源分布,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不同产区种植环境差异较大、栽培技术机械化水平低、不规范使用农药等问题,导致市场上银杏药材原料品质良莠不齐,制约银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公害生产是保证银杏高品质的有效措施。为生产优质无公害中药材,本文总结了优质银杏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宜产区选择、优良品种选育、无公害规范种植、合理的田间管理方法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通过建立银杏无公害种植技术体系,可促进其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达到减少农残及重金属含量、生产优质高产药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太子参栽培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子参是一味滋补类中药材,近年来人们对其需求量逐渐增多,然而太子参栽培过程中一直存在种源混乱、连作障碍、病虫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太子参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无公害栽培是促进太子参种植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探讨了无公害太子参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宜产区选择、优良品种选育、无公害规范种植、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通过优化太子参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促进其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达到减少农残、重金属含量,生产优质中药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公害中药材栽培体系是解决中药材农药残留(简称农残)和重金属超标、药材品质下降的技术体系。种植基地作为无公害中药材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其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是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一环。现阶段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标准缺失,中药材无序种植、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导致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到较大质疑。该文通过总结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发展进程及研究现状,结合中药材种植方法,借鉴已有成熟标准,建立了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同时提出运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以药材野生分布区、道地产区及主产区样点的气候和土壤因子信息为依据,对栽培选地进行科学预测,得出潜在的无公害中药材生态适宜产区,最终达到降低药材农残及重金属含量,提高药材品质,生产无公害中药材的目的。建立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对于指导中药材生产、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西无公害牛大力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对广西无公害牛大力生产的栽培物种、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质量要求、档案记录等方面进行规定,明确各个生产过程的最优方法和指标,以规范广西无公害牛大力的种植,为提高广西无公害牛大力的产量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麻黄是传统的药材,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的干燥草质茎,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麻黄主要依赖于野生资源,由于近年来过度采挖导致麻黄野生资源严重匮乏,质量急剧下降。无公害生产是未来麻黄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多年栽种麻黄研究数据及产区调研结果,该文制订了麻黄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麻黄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确定、农田栽培用地、无公害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规范依托推广单位自有基地多年来麻黄生产数据为主,兼顾其它单位生产和科研情况,适用于麻黄无公害基地生产,旨在促进独活无公害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参属药用植物无公害种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人参属药用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巨大,然而人参属药材生产种植过程中一直存在生产无序、农残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开展无公害种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现阶段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了指导无公害人参属植物种植与生产,生产高品质中药材,本文依据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结果,结合人参属药材研究现状,建立了人参属药材无公害精细栽培技术体系,包括精确的栽培选地、系统的土壤改良、优良的种质种苗选育、科学的无公害种植模式及高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以期为人参属药材无公害精细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主要种植在我国华南地区,市场需求量近年呈现稳中递增趋势,然而穿心莲药材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生产无序、农残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开展无公害种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现阶段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了指导无公害穿心莲种植,生产出高品质的中药材,本文依据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结果,结合穿心莲药材研究现状,建立了穿心莲药材无公害精细栽培技术体系,包括精确的栽培选地、系统的土壤改良、科学的无公害种植模式及高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帮助解决农残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本文为穿心莲药材无公害精细化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川芎GAP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我们在川芎规范化种植(GAP)课题研究中,栽培技术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相关的体会与经验教训;还讨论了中药材GAP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云南三七栽培技术研究及SOP制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通过对三七栽培生产的一系列过程,包括区划,环境、土地,种子分级,移栽、荫棚,施肥,病虫害,采收、清洗、档案,质量检测等的研究,按GAP的要求为技术路线,确定各个生产环节的最佳指标和方法,为三七栽培SOP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天师栗无公害精细栽培体系,保障规范化生产的娑罗子质量符合临床用药需求。方法:本规范依托推广单位自有基地多年来天师栗生产数据为主,兼顾其它单位生产和科研情况,适用于天师栗无公害基地生产。结果:本文从精准选地、品种繁育、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期确立、质量标准的建立等多方面,建立了天师栗的无公害规范化精细栽培技术体系。结论:天师栗无公害规范化种植体系的建立对天师栗的种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为天师栗的引种栽培以及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建立了无公害娑罗子质量标准和树立了种植规范。  相似文献   

14.
金线莲种苗繁育及栽培模式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考察福建、浙江、江西、台湾、广西、云南等金线莲生产种植基地,查阅相关文献,对金线莲基原植物及主要栽培类型、种苗繁育技术、栽培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报道。种苗繁育方式主要包括种子无菌培养、离体快繁、人工种子以及生物反应器扩繁,栽培模式主要包括设施栽培、林下仿野生栽培、盆栽等模式。最后结合自身研究对金线莲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金线莲产业发展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参栽培种植体系及研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是"百草之王",在中医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文对中国及世界各地人参种植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土壤、气候等生态因子对人参分布的影响,探讨了主流人参种植模式(伐林栽参、农田栽参、野生抚育等)的特点。针对目前人参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策略:大力发展农田栽参模式,开展人参无公害种植及连作障碍机制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适宜农田生态环境的人参品种。  相似文献   

16.
甘草是重要的沙生药用植物资源,也是宁夏半荒漠草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种植甘草既能有效地缓解因过度采挖造成草场原生植被和资源的破坏,达到生态重建、修复环境的目的,又能实现节水,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人工种植甘草已列入国家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宁夏人工种植甘草面积已达到了0.27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金钗石斛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筛选金钗石斛的适宜培养基,探索金钗石斛快速繁殖的途径。方法以取材部位、基本培养基、激素比例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取材部位是最敏感的因素,其次是激素比例,基本培养基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金钗石斛的适宜培养方案为MS培养基,附加6-BA2~5mg*L-1,NAA0.1~0.5mg*L-1,2000Lx光照10h*d-1,30d左右继代一次。  相似文献   

18.
茯苓的松树蔸"一步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推介松树蔸“一步法”栽培茯苓技术。方法:选育优良菌种,直接在不作任何处理的树蔸上接种栽培。通过多批次的试种,完善松树蔸“一步法”栽培茯苓的技术措施,并与“传统法”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松树蔸“一步法”栽培茯苓简单可行,生产成本很低,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作为一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其市场需求量较大。然而管理不善及滥用化肥农药等问题导致山茱萸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为生产优质山茱萸药材,本文在常规山茱萸栽培技术基础上,对其栽培选地、优良种质选育、种植管理、合理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山茱萸适宜生态因子及潜在种植产区,汇总了山茱萸优良品种,系统总结了山茱萸科学施肥及种植方法,并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构建了山茱萸无公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结果以期为优质山茱萸药材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宗立华 《中医教育》2005,24(5):55-57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给人以智慧的科学,就必须从教学的目的性、时代性、针对性、前沿性和实践性入手,围绕育人这个中心而展开,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灌输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