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肝样癌的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卵巢肝样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卵巢肿瘤由类似肝细胞癌样的细胞组成,排列呈片状、巢状,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圆形、卵圆形位于中央,可见核仁,分裂象活跃。AFP( )、HCG( /-),而CA-125、CEA、CK、EMA、Inhibin、ER、PR、Mac387、KP-l和HMB45均(-)。CD34显示丰富的毛细血管。PAS(-)。结论卵巢肝样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需与肝样卵黄囊瘤、类固醇细胞瘤或脂质细胞瘤、卵巢转移性肝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上腺原发性肝样腺癌的病理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肾上腺肝样腺癌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肾上腺肿瘤镜下可见腺癌和肝细胞癌样区域,两者交错分布,肝细胞癌样区域瘤细胞呈腺管状和梁索状排列,肿瘤间质较少,瘤细胞间可见血窦样结构.瘤细胞呈多边形,胞质丰富嗜酸,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电镜见胞质线粒体丰富、高尔基体发达,可见层状排列的粗面内质网;细胞间可见毛细胆管结构.免疫组化HepParl、AFP和pCEA(+),Inhibin-α(-).全身其他脏器检查未发现肿瘤,随访13个月无复发及其他脏器转移.结论 肾上腺发生的肝样腺癌具有肝细胞癌的病理学特征,依据光镜、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除外转移,方可确诊.目前,连同本例仅见2例报道.提示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要注意与这类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类似性索肿瘤的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卵巢类似性索肿瘤的内膜样腺癌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71岁.阴道出血2周,B超示右侧附件有直径5 cm肿块.镜检:肿瘤绝大部分(95%)由粒层细胞瘤样的实体细胞巢、小梁和小腺管样组织构成;仅局部区域(5%)出现典型的内膜样癌形态.免疫组化:性索间质样细胞AEI/AF3、CK7、EMA、CEA和ER( ),α-inhibin和calretinin(-),Ki-67(MIB-1)阳性细胞数<1%.结论 在形态学上,卵巢类似性索肿瘤的内膜样腺癌与卵巢性索间质来源的颗粒细胞瘤、支持细胞和,或问质细胞肿瘤极易混淆.多取材,镜下仔细寻找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依据,免疫组化性索样肿瘤细胞角蛋白、EMA和ER/PR( ),α~inhibin和calretinin(-)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肝内胆管肉瘤样癌(SICC)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预后特征.方法 对16例SI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1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例,年龄35 ~72岁,中位年龄5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及局部肿块,病变部位以右叶为主,呈浸润性生长.镜下见胆管癌细胞由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细胞组成,肉瘤样成分按其形态特征分为梭形细胞型、巨细胞型和多种肉瘤分化.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19和vimentin(+),HepPar 1和AFP(-),并表达多种间叶分化性标记.16例均行术后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结论 肝内胆管肉瘤样癌为见高度恶性的上皮性肿瘤,组织学结构复杂,表现为多种成分并存,肿瘤细胞CK19和vimentin(+),HepPar 1和AFP(-)模式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黏液样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挽澜  陆鸣  田凤霞  韦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4):283-285,i0011
目的阐述黏液样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黏液样肾上腺皮质癌的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呈胶冻样外观。瘤细胞呈腺样、条索状及包巢状漂浮在黏液中。ABPAS染色证实为细胞外黏液。免疫组化示Mart_1、αInhibin、CD56、vimentin( )。结论黏液样肾上腺皮质肿瘤是罕见的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通过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肿瘤由呈树突状和巢状排列的上皮样内皮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形成胞质内管腔和空泡,内可见红细胞,核偏位,类似印戒样细胞;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在血管内形成乳头状、息肉样及出芽状突出物结构。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31和CD34(+)。结论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临床少见,易误诊为癌,免疫组化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乳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罕见的乳腺黏液表皮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9岁。左乳腺包块巨检为灰红色类圆形肿块,与周围界限清楚;镜下肿瘤组织结节分叶状,以表皮样细胞为主,混杂有中间细胞和黏液细胞,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囊腔,腔内有黏液,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偶见核分裂。免疫组化示AE1/AE3、34βE12和E-cadherin弥漫(+),S-100局灶(+)。结论乳腺黏液表皮样癌非常罕见,其组织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类似,确诊主要靠组织病理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有时需要与腺鳞癌、腺样囊性癌或黏液癌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8例腺瘤样瘤占同期女性生殖系统手术标本的0.85%,其中子宫12例、输卵管5例、卵巢1例。子宫腺瘤样瘤多位于浆膜下或近浆膜的肌壁间,7例伴发子宫肌瘤或腺肌症。输卵管及卵巢腺瘤样瘤位于浆膜下向表面突出。肿瘤直径0.5~4.5cm。临床表现无特异,病理上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样、腔隙样结构组成,伴有间质平滑肌、纤维组织增生。腺腔内黏液样物AB阳性,PAS阴性;免疫组化:CK(AE1/AE3)、Vimentin、Calretinin、HBME1阳性,CD34、CEA、ER、PR阴性。随访无复发或恶变。结论:腺瘤样瘤是来源于间皮的良性肿瘤,临床及病理均易误诊或漏诊,对标本的全面取材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提高本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均发生在中年女性,临床与大体检查类似子宫平滑肌瘤,肿瘤境界清楚,镜下特点为大量平滑肌束间散在分布许多大小不等的腔隙;腔隙内衬扁平或立方细胞,可见刷状缘和线状桥连接的特征,瘤细胞核异型性小,无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腺瘤样瘤细胞CK和MC(+),CD34(-);平滑肌瘤细胞SMA(+)。结论平滑肌腺瘤样瘤是一个具有明确形态学特征的腺瘤样瘤的变型,其病理形态学特点为瘤性增生的平滑肌束中散布腺瘤样瘤的成分,该肿瘤应与子宫平滑肌瘤、浸润性腺癌等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3例乳腺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呈结节状或弥散分布,主要由密集的成熟淋巴细胞组成,有时有纤维条索分隔;癌细胞单个或排列呈小簇状、巢状、条索状,散布于淋巴细胞中。癌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淡染或略呈嗜酸性,圆形泡状核,核仁明显。免疫组化示癌细胞CK(+),CD30(-);病毒检测EBV与HPV均(-)。结论乳腺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种罕见而形态独特的乳腺癌亚型,形态与发生于其他器官的淋巴上皮瘤样癌类似,常与淋巴瘤、髓样癌等混淆;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