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骨盆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13例,手术治疗19例,所有骨折患者在3-6个月均愈合,恢复正常生活及行走,无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生发。结论根据不同的骨盆骨折类型及患者临床体征,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邓卫芳  裴晓华 《新中医》2012,(12):126-128
搜集、整理近年来关于西黄丸临床及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西黄丸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并对西黄丸治疗乳腺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整理,为西黄丸治疗乳腺疾病提供临床及实验基础,并进_步明确西黄丸治疗乳腺疾病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系统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旱期糖尿病怀足坏疽的临床症状、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足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药组43例,除给予西医治疗外,加用中药内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及营养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及营养状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性足坏疽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现代中医及相关理论,并吸收、借鉴当代诸多医家经验,从概述、病因、临床特点及表现、针灸辨证治疗、按摩及其他现代疗法等诸多方面系统论述。以希神经性头痛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以迅速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浅谈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此病病因多与自身免疫、慢性感染及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而中医学则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从阴虚津亏、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及虚损等几方面论述。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口眼干燥,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组综合征。在治疗上,现代医学多以对症治疗及补液、支持疗法为主,当临床症状严重时,则常需要加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且临床效果不尽满意。关于中医辨证治疗,木人依据许多临床报道及个人临床体验,认为本病的治疗应以养阴生津为治疗大法,并根据临床症状,分为阴虚内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血糖及饮食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给予氟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肾脏功能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改善,其中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尿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明显;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氟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5年中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诊断及机理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及综述。提示中医的各种临床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也存在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和疗效评价不统一,临床应用多,实验研究少的问题。因此,对中医治疗此病,应从机理揭示及如何选择更安全、更少痛苦的治疗方法方面着手,将临床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用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12~14日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以肌酐为主的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临床症状及临床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及外敷的联合治疗淤积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3例淤积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以常规清创及单光纤氦氖激光治疗,治疗组加以中药内服及外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面积、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溃疡面积缩小范围大于对照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外用有助于患者淤积性溃疡面的恢复,改善相关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泌尿生殖疾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中成药在其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克淋通胶囊是临床治疗泌尿生殖疾病的常用中成药之一。本项目组织了行业内中西医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及方法学专家,分别从药物的组成及功效、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推荐方案及安全性等几个方面对克淋通胶囊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说明,制定了克淋通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本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SAS患者均接受针刺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体重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证候改善显效率为26.67%,有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80.00%;其中针刺治疗对于嗜睡、憋醒、头痛、疲倦等症状改善及体重减轻疗效较好,而对于记忆力改善效果不明显,体重减轻与治疗后症状改善有中度相关性。结论针刺治疗SAS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及减轻体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探讨慢性再障科学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机制,揭示慢性再障生物学基础即造血细胞调节因子及补肾法对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影响,了解其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再障提供客观依据;研究中西药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临床提供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并通过2~3年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安全性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发挥中西医作用,确立合适的诊断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和药效经济学效益。此种治疗模式以患者临床疗效为中心,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体现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MPP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MPP患儿临床特征为高热、热程长、刺激性咳嗽。胸部x线表现为肺不张、肺实变、胸腔积液等,并均伴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LDH)均有增高。阿奇霉素联合头孢菌素、甲基泼尼松龙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的联合治疗有效,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MPP治疗中有一定作用。结论儿童重症MPP病程长,临床症状及体征重,并发症多,早期正确的联合治疗将有助于改善重症MPP患儿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检索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报道,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除毫针针刺外,多配合电针、中药、西药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神经可塑性、脑-肠轴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等发挥抗抑郁的作用。当前,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多局限于临床观察,缺乏远期随访,二者亦存在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等问题,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及改进,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张易从  刘绍能 《新中医》2020,52(19):24-26
湿秘是便秘的一种特殊表现,乃湿阻气机所致,不能按一般便秘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湿秘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综述其临床特点、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等。中医治疗湿秘可分为辨证治疗、经验治疗及经方治疗,目前以个人经验总结为多,尚未形成系统认识和诊疗规范,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系统总结湿秘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辨证规律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湿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琪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53-53,9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休息、限制钠盐、适当的抗生素抗感染、低流量吸氧、通畅气道等治疗,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点,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液黏度、心肌耗氧量、心率及动脉血气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血液黏度、心肌耗氧量、心率及动脉血气等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该文回顾了近10年来关于中医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治疗方式以中药内服、外敷及针刺、推拿、按摩手法排乳等为主,中医综合治疗疗效确切,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值得推广。其研究以临床观察为主,治疗方式多种多样,难以规范统一,且样本量小,以观察某种治疗方法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为主,注重治疗期间母体症状情况及病程长短,缺乏用药安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周晓秀 《光明中医》2013,28(4):703-70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就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的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一次2粒,每日3次。治疗半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50%,总有效率92.50%,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探讨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整理、分析我科面瘫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心理疏导、起居饮食及脸部护理在面瘫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心理疗法、适宜的脸部护理,以及饮食起居等措施是面瘫恢复不可缺少的手段,与药物针灸治疗同等重要,临床应重视护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耳穴贴压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单纯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耳穴贴压组在单纯针刺组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治疗8周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MBI)评分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中,两组患者HAMD-17评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MBI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及治疗中(P<0.05),MBI评分高于治疗前及治疗中(P<0.05);治疗中、后,耳穴贴压组HAMD-17评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同期单纯针刺组(P<0.05),MBI评分高于同期单纯针刺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晕针、滞针及针孔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疗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抑郁患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