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以个别正常验为标准。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牙合)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牙合)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牙合)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以个别正常为标准,错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太原市儿童和青少年替牙期、恒牙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错(牙合)类型构成比、各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个别正常(牙合)和Angle错(牙合)分类为标准,设计统一的表格,对太原市5所中小学校7 785名儿童和青少年替牙期及恒牙期错(牙合)畸形进行临床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 ①本次调查得出的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57.74%,其中,男性为59.52%,女性为55.5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错牙 合畸形安氏分类的构成比:Ⅰ类错(牙合)>Ⅱ1类错(牙合)>Ⅲ类错(牙合)>Ⅱ2类错(牙合).③在错(牙合)畸形临床表现中牙列拥挤的发病率为58.64%,居首位.结论 太原市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偏高,不同错(牙合)类型有不同临床表现,应尽早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矫治和阻断性矫治,同时,加强正畸宣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陈湘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2,(6):80+83-80,83
目的对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1年-2010年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300例,对以上随机选取的患者以个别正常牙(牙合)作为标准,统计方法根据Angle法进行分类,调查当日选取自然光线下对患者口腔检查。结果安氏分类Ⅰ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22例,占40.3%,Ⅱ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42例,占47.6%,Ⅲ类错(牙合)畸形人数29例占9.7%,特殊类错(牙合)畸形人数7例,占2.4%,各个年龄段的年龄分布情况,10-15岁人数205例,占68.2%,16-20岁人数44例,占14.8%,21-25岁人数24例,占8.1%,26-30岁人数15例,占5.1%,30岁以上人数12例,占3.8%。结论错(牙合)畸形类型以安氏Ⅰ类、安氏Ⅱ类最多,特殊类型较少,年龄构成比较中16-20岁,20岁以上患病率明显降低,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我们得出,对于错(牙合)畸形的修复是迫切需要的,大力发展口腔正畸学,系统全面培养人才提高医疗质量以为错(牙合)畸形患者提供更好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大武口区回汉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错(牙合)率、畸形分类构成比及治疗意识.方法 利用高考体检对3581例青少年进行检查.结果 错(牙合)畸形总错(牙合)率为64.48%,男女错(牙合)率分别为65%及63.97%;回汉族错(牙合)率分别为61.90%及65.27%,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Angle错(牙合)分类,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构成比分别为64.62%、24.34%及11.04%.结论 本地区回汉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错(牙合)率高于国家统编教材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及年龄构成.方法:对1994年至2005年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矫治的2355例口腔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Angle分类法统计错(牙合)畸形类型及年龄构成.结果:错(牙合)类型为Angle Ⅰ类39.11%、AngleⅡ类41.66%、AnglⅢ类18.39%、开(牙合)0.84%;年龄构成为10岁~15岁76.94%、16岁~20岁13.84%、21岁~25岁5.77%、26岁~30岁1.95%、30岁以上1.50%;男女构成比1:1.80;1994年至1999年收治病例占27.43%、2000年至2005年收治病例占72.57%.结论:要求正畸治疗患者的错(牙合)类型以Angle Ⅰ类、AngleⅡ类最多,年龄构成以10岁~15岁为主,正畸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为今后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1 680人(男872人,女808人),对错(牙合)的安氏分类和错(牙合)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3.57%.结论:西宁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高于全国各地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西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为今后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1 680人(男872人,女808人),对错(牙合)的安氏分类和错(牙合)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3.57%.结论:西宁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高于全国各地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比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对该病例治疗的各种报道不少,而成人病例的治疗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临床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成人错(牙合)患者,比较矫治前后颌面硬组织及牙位的变化,探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错牙合畸形(安氏Ⅱ类)治疗中联合展开口腔正畸、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式,分68例错牙合畸形(安氏Ⅱ类)患者为2组,33例仅展开修复治疗为修复组,35例展开正畸联合修复治疗为联合组,对照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是94.29%,相较于修复组的75.76%明显较高,且联合组治疗满意度是97.14%,相较于修复组的78.79%显著较高,P0.05。结论对于错牙合畸形(安氏Ⅱ类)的治疗,于修复治疗基础上展开正畸治疗可使效果提升,使患者对修复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方法 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对3729名中学生进行检查,并以临床症状分类分别进行错(牙合)记录。结果 洛龙区中学错(牙合)患病率为49.05%,患病率、安氏分类构成比及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在男女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错(牙合)的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城地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情况和正畸治疗的意识。方法:对盐城中学2014级高二年级698名学生进行错牙合畸形调查,并向其发放问卷了解治疗动机和正畸意识。结果:698名学生中错牙合畸形患者481名(68.91%),其中已做过和目前正在做正畸治疗人数103名(21.41%),对378名错牙合畸形患者调查未做正畸治疗原因,有71人(35.15%)认为还可以,62人(30.69%)认为学习紧张,暂不治疗。结论:盐城地区青少年错牙患病率较高,矫治率仍偏低,仍需加强青少年及其家长对错牙合畸形和正畸治疗知识的宣教,从而提高正畸治疗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王碧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94-4595
<正>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一种随生长发育加重的错(牙合)畸形,据统计,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中,伴有上颌后缩者,替牙期占13%,恒牙期占34%。前方牵引主要用于治疗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其主要目的促进上颌骨的发育,改善上下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海市错牙合畸形患者额外牙的患病情况.方法 以近年在该科接受正畸治疗的3274例健康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分析曲面断层片来确诊额外牙的患病情况.结果 北海市错牙合畸形患者额外牙发病率为7.61%,男女性别之比为2.83∶1.结论 北海市错牙合畸形患者额外牙的患病率可能存在地域性特点,上前牙区最多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造成牙弓拥挤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实验旨在了解传统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 选取22名安氏Ⅱ类错(牙合)正畸结束患者作为实验组,另22名未经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组,取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的髁突位置差异.结果 实验组髁突移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大多数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髁突多数向后下方移位;髁突移位量与Ⅱ类牵引时间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本实验尚不能证明传统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髁突位置产生影响,但治疗中仍应重视髁突位置,争取达到咬合和关节协调一致的功能(牙合)矫治目标.  相似文献   

16.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5,24(1):32-33
目的:探讨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上下颌牙量不调的发生率,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 325例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牙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前牙均大于安氏Ⅱ类,而全牙Bolton值及Bolton不调发生率则为Ⅰ类 >Ⅱ类 >Ⅲ类(P<0. 05)。结论:Bolton指数在各类错牙合畸形中存在差异,正畸治疗前须进行Bolton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铭蔚  徐宇红 《医学综述》2012,(21):3621-3623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病率较高,正确的支抗设计和良好的支抗控制是这类错牙合获得成功矫治的前提。近年来,微种植体支抗由于为正畸治疗中提供稳定支抗效果而逐渐被广大医师认识和接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优化使用微种植体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是当今正畸治疗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上颌第二磨牙错牙合畸形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的种类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10例符合条件的正畸患者,对其进行模型及全口曲面断层片分析。统计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的患病率、分类及临床表现。结果:上颌第二磨牙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59.09%,其中颊向错位占上颌第二磨牙错牙合畸形的68.7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其与上颌牙槽弓局部宽度呈负相关关系(P=0.026);与牙弓后段拥挤度(P=0.070)、上颌第三磨牙牙胚(P=0.453)、安氏错牙合分类 (P=0.235)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上颌第二磨牙错牙合畸形与上颌牙槽弓局部宽度有关;与牙弓后段拥挤度、上颌第三磨牙牙胚、安氏错牙合分类无关,男女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王红星  杨茜  范存晖  陈杰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2):156-157,160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病人牙异常的表现,从而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各种牙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02例年龄12-49岁正畸治疗前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牙进行分析研究,对BOLTON指数异常及各种牙异常,如畸形侧切牙、缺失牙、多生牙、阻生牙、易位牙、扭转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病人牙异常的发生率为50.00%。前牙BOLTON指数不调者占42.16%,全口牙BOLTON指数不调者占41.18%。上颌畸形侧切牙者占25.49%,缺失牙者占10.78%,多生牙者未见,阻生牙者占3.92%,易位牙者占2.94%,牙齿扭转约90&#176;者占7.84%。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病人牙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矫治过程中更要关注上颌畸形侧切牙与下切牙缺失以及BOLTON指数不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以下简称Ⅱ类错(牙合))发病率高,矫治难度大,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颅颌牙面的正常发育,还可导致患者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故其治疗一直是口腔正畸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