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乙肝病人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健康。因病情易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给乙肝病患者在经济上与心理上造成很大的痛苦。加强对各种心理状态乙肝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彩云  徐孔文  藤芳菊 《四川医学》2000,21(11):1008-1009
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患者常常因为需长期住院治疗 ,影响工作、生活、学习。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 ,常影响患者睡眠、食欲 ,可导致精神抑郁症状出现。在临床上患者普遍存在缺乏自我保健知识 ,少数医务人员缺乏对病人心理护理 ,从而导致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患者常过于悲观 ,精神负担过重 ,易导致病情恶化。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 ,对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应注意以下方面 :1 加强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及文化层次等具体情况进行系统护理指导 ,使之减轻心理压力 ,具有良好的心态 ,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施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加其预防保健隔离知识,起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疾病传播,普及乙肝的防治知识等作用。方法:对73例乙型肝炎病人进行心理、饮食、用药、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结果:达到了乙肝病人对专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结论:对乙型肝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乙肝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能提高治愈率,减少乙肝的传播,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其疗程长、难度大、耐药性高,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恐惧、焦虑的心理负担,为了提高结核病人的治愈率,还患者一个健康的身体,提高其生活质量,做好结核病人的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乙肝病人的护理体会和社会支持。方法抽取我科收治的乙肝病人40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针对此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程度,两个时间段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乙肝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正确的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章萍 《中外医疗》2011,30(22):98-98
针对糖尿病病人的心情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病人在长期的疾病困扰,平时的饮食控制及身体多器官组织功能受影响的情况下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变化,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在临床护理中,通过心理学知识针对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反应,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其配合治疗,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肿瘤就是绝症的说法在很多病人的观念里根深蒂固,这一观念严重影响了病人治疗的信心和决心,是影响病人坚持治疗的主要因素[1]。恶性肿瘤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世界每年新发现恶性肿瘤患者760万例,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恶性肿瘤伴发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地把他们伴发的焦虑、抑郁归因于癌症诊断的打击[2]。恶性肿瘤是一种应激源,病人一旦被确诊,难免会发生一些心理反应,在诊断、治疗、恢复或濒危等阶段均可出现心理危机,造成对治疗、康复不利的危险因素。它不仅给病人身心带来巨大痛苦,而且给家庭和…  相似文献   

8.
癌症患者住院期间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癌症在世界上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癌症是一种应激源,给病人造成的心理反应易产生抑郁状态甚至抑郁症。癌症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癌症患者在诊断、治疗、恢复、死亡等阶段均可出现心理危机,包括不同疾病的心理反应和患病前后所致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9.
乙肝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病程迁延且有反复性,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将面临疾病加重的预防及加重后的治疗保健等问题.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达到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他的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显得尤其重要.笔者有针对性地对168例乙肝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自觉地采取防范措施,提高生活质量.   1调查对象   ……  相似文献   

10.
乙肝性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乙肝性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自编调查表对60例乙肝性肝硬化患者及60名健康自愿者进行调查,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乙肝性肝硬化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3.33%,焦虑症状发生率为60%,兼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5%。结论乙肝性肝硬化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抑郁或二者兼有的心理问题,故在对乙肝性肝硬化患者积极进行内科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也相应增强。来我科健康体检人数也不断增加。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比较多,因目前尚没有特效药可以使病毒消失,且乙肝有一定的传染性,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其恐惧,因而对社会,对家庭都有一定的压力,这就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乱做广告,可以使其转阴,从中牟取暴利,使患者急病乱投医,不但花很多钱,有的还造成肝功能受损的严重后果。因此作为体检中心的护士,有必要对来检人员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健康指导,具体如下。1心理指导:心理护理是慢肝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因病人的思想有很大压力,消极、恐惧,所以应说…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种艺术 ,具有无穷的魅力。当一个人脱离了正常的生活 ,带着病痛来到医院时 ,常常处于一种陌生、恐惧、抑郁、孤独、焦虑、痛苦的心理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下 ,医护人员的语言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 ,也可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绝望。特别是如今整体护理的开展 ,护患交流的增加 ,掌握和发挥护理工作中的语言艺术是对每位护士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称职的护士 ,每次进入工作环境 ,应使自己的情感处于愉快稳定的状态 ,通过准确简单的语言 ,自然适度地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 ,给病人安慰和鼓励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1 护士的…  相似文献   

13.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易成为慢性。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1],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给患者生命带来严重威胁,为此,我科采用症状自评定量表(SCL-90)^[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自设问卷,对500例住院乙肝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肿瘤就是绝症的说法在很多病人的观念里根深蒂固,这一观念严重影响了病人治疗的信心和决心,是影响病人坚持治疗的主要因素。恶性肿瘤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世界每年新发现恶性肿瘤患者760万例,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恶性肿瘤伴发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地把他们伴发的焦虑、抑郁归因于癌症诊断的打击。恶性肿瘤是一种应激源,病人一旦被确诊.难免会发生一些心理反应,在诊断、治疗、恢复或濒危等阶段均可出现心理危机,造成对治疗、康复不利的危险因素。它不仅给病人身心带来巨大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影响,这些影响贯穿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晚期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为提高脑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变化尤其是情感及认知功能障碍 ,使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及心理科医生达成共识。苏宝珍等报道[1] ,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为 2 3.0 8%。而脑梗死后记忆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后遗症。近年来 ,关于脑梗死与记忆活动关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但有关脑梗死伴或不伴抑郁患者的记忆比较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 ,本文对一组老年脑梗死后抑郁和不伴抑郁的病人进行了记忆测试 ,以探讨脑梗死后抑郁对记忆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使脑梗死患者预后更佳。1 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病例和100例对照进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以评价病例和对照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将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多因素逐步回归的方法研究心理状况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各纬度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总评分以及各纬度(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分值均降低;病例组的SAS总分和SDS总分均高于正常健康人群(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与其生存质量的各个纬度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乙肝、肝硬化患者焦虑程度与躯体角色功能、活力、情绪角色功能得分呈负相关;抑郁程度与躯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活力、情绪角色功能得分呈负相关,抑郁主要与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存在多元线形关系,焦虑主要与情绪角色功能有关。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正常人群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可能影响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冯佳 《中外医疗》2012,31(8):129-130
目的通过实施对小儿乙型肝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树立患儿家属治疗的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普及乙肝的防治知识等作用。方法对187例乙型肝炎病人进行心理、饮食、用药、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结果患儿家属对乙肝知识基本了解,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结论小儿乙型肝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可以知晓乙肝,减少乙肝的传播,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48例慢性乙肝患者心里状态分析的调查,患者焦虑、烦躁不安,严重抑郁,怕被歧视心理占多数.方法:采取了对病人病情给予符合实际的分析及有根据的保证.最大限度给病人以安全感,给病人以积极的开导,挖掘病人的潜力.使病人忘记自己的痛苦,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教会病人自我调节,耐心疏导抑郁心理,帮助患者摆脱被歧视的心理,促使正性情绪的传递与感染,释放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树立自信心,重新找到自我价值.结果:148例病人的心理障碍均得到正确十预,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心态与慢性乙肝患者的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心理干预能减弱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临床疗效,加强医护人员对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认识,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120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正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心理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采取正常的医嘱治疗,每天记录患者的变化情况,研究周期为2个月,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患者的饮食、作息时间、以及对医嘱的遵守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2组之间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8)。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重视,提高对其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康培红 《河北医学》2001,7(7):661-662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它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由于目前治疗肝炎尚无特效药物 ,治疗过程时间又较长 ,故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同程度心理上的压力 ,为了消除病人恐惧 ,忧郁的心理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应为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 ,使他们对疾病有所了解 ,缓解恐惧、悲观、盲目的心理 ,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 ,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1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为了妥善安排好教育时间 ,保证教育工作切实落实 ,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将教育有关的项目和内容制定成标准健康教育计划。2 教育方式2 .1 口头讲解和健康教育读本相结合在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