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祝星宇  张贻强  陈雨晴  马博乐  阎雪莹 《中草药》2018,49(24):5952-5960
柳属植物资源丰富,全球约有520种,其树皮、枝、叶、花絮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属化学成分多样,包括黄酮类、水杨酸及其衍生物类、苯丙素类、萜类、蒽醌类、甾体类等多种结构,具有抗肿瘤、镇痛抗炎、抗氧化、降血糖、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脂肪分解等药理作用。通过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有关柳属植物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药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该属植物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祖先鹏  林璋  谢海胜  顾彧  张卫东 《中草药》2017,48(18):3847-3863
通过检索假马齿苋Bacopa monnieri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相关文献,发现其化学成分类型主要包括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甾醇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假马齿苋对中枢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抗微生物以及肝肾保护等药理活性。现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其后期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广泛种植于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辣木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多酚类、苯丙素类、萜类、甾体类、生物碱类、异硫氰酸酯类以及多种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且这些成分表现出良好的降血糖、降尿酸、抗肿瘤、调血脂、抗氧化以及保肝等药理活性。主要对辣木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辣木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苦荞麦中所含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甾体类、酚类、蛋白多肽类、微量矿质元素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癌、抗菌等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苦荞麦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黄精属植物甾体皂苷类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介绍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甾体皂苷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黄精属植物含有多种甾体皂苷类成分;其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抗肿瘤、改善学习记忆等多种药理活性。结论黄精属植物中甾体皂苷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百合科(Liliaceae)藜芦属(Veratrum)植物的化学成分包括甾体生物碱类、二苯乙烯类、黄酮类、二肽类及其它类化合物,其中甾体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其抗肿瘤活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分离得到的新异甾体生物碱,及在化合物单体层面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包括在细胞水平上的抗肿瘤活性筛选、化合物结构修饰、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等,并结合蒙药藜芦“泻痞”应用的文献研究,提出了其中甾体生物碱可能是其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该文献研究为藜芦甾体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提供研究思路,并为蒙药藜芦抗肿瘤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蟛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茹  董俊兴 《中药材》2005,28(4):347-350
目的:综述了蟛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加以综述.结果:蟛蜞菊属植物已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酸类、香豆素等、黄酮类、甾体类、萜类、三萜皂苷等,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保肝、抗炎镇痛、杀虫抑菌、降血糖及抗癌等.结论:蟛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其有效成分和相关药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杜仲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用药历史,现代研究显示杜仲不同部位(皮、叶、花、种子等)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和甾体类、多糖类等成分,目前已有的报道,杜仲中共分离得到205种化合物,其药理作用主要有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预防骨质疏松、抗炎、肝保护、抗肿瘤等,不同部位功效及机制不完全相同。该文对杜仲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药材质量控制和炮制研究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杜仲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峨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峨参含有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类、脂肪酸及有机酸类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作用。结论:峨参提取物及其衍生物具有显著药理作用,有继续深入研究开发新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苍术化学成分和药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苍术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倍半萜及其苷类、烯炔类、三萜和甾体类、芳香苷类、苍术醇类等,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苍术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肠胃运动及胃排空、降血糖、抗菌抗炎、心血管保护和神经系统作用等。该文对苍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苍术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皮木瓜在我国广泛种植,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学者对光皮木瓜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发现光皮木瓜含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木脂素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保肝、免疫调节、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临床上常与其他中药配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等。近年来对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光皮木瓜还含有多糖类、木脂素苷类、氧化脂类和联苯类等新的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降血糖、抗癌、抗老年痴呆、抗流感病毒、抗过敏反应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激活剂等新的活性,并对具有的物质基础与其药理活性的发挥存在的联系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但是还不全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发掘。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有关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光皮木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笋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检索ScienceDirect,ACS,Wiley Online及CNKI等数据库中有关地笋属植物在化学成分的文献,对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行整理分析.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类型较多,主要为挥发油、萜类、黄酮、酚酸和甾体类化合物.其中,已经分离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31个,萜类化合物20个,酚酸类化合物20个和甾体类化合物3个.通过文献总结发现,该属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但仅有少数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提示该属植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徐若宸  张鹏  向明 《中草药》2023,54(9):2962-2977
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酚类化合物,包括黄酮、苯乙烯α-吡喃酮、苯丙素、异香豆素及其他酚类化合物。这些有效成分通常以回流、超声等方法来提取,并利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桑黄中的单体成分及有效部位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对药材"桑黄"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和特征、提取纯化方法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桑黄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猕猴桃科猕猴桃属中药藤梨根化学成分、抗肿瘤方面药理作用进行文献整理及分析,为下一步开展的藤梨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查阅近30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对藤梨根中的多种化学成分、藤梨根的抗肿瘤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藤梨根化学成分复杂,至今已从藤梨根中分离并鉴定了90余种化学成分,共分为6大类,分别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38个,黄酮类化合物16个,蒽醌类化合物6个,甾体类化合物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5个和其他类化合物25个;在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方面,其在抗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肺癌等方面均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目前对藤梨根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作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缺少对其水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对藤梨根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李厚聪  袁德培  刘圆 《中草药》2014,45(23):3486-3493
豆科(Fabaceae)山豆根属Euchresta J. Benn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生物碱类、甾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HIV活性、抗血小板聚集、中枢抑制、抗氧化、调血脂、抗菌等药理活性.综述了国内外对山豆根属4种植物山豆根E. japonica、台湾山豆根E. formosana、伏毛山豆根E. horsfieldii、管萼山豆根E. tubulosa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臭椿属植物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甾体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苯丙素类、酚类、挥发油类及其他化合物。以“臭椿”“臭椿属”“樗”“化学成分”“Ailanthus”“Pharmacology”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询1964—2020年ScienceDirect、PubMed及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臭椿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后按照中药化学结构分类进行综述,为臭椿属植物药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合理利用与开发、扩大药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玲  郑重飞  孙敬勇  李莹  姚庆强 《中草药》2016,47(6):1016-1033
茄属植物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甾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且其具有器官保护活性,抗真菌、抗病毒活性,抗肿瘤活性,抗氧化活性。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对茄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茄属植物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附子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系统查阅附子近40年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研究文献,对其现代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结果显示附子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其中以乌头碱(aconitine)骨架的C-19型二萜生物碱为主,其次为具有海替生碱(hetisan)、维替碱(veatchine)、纳哌啉(napelline)、光翠雀碱(denudatine)等骨架的C-20型二萜生物碱;除生物碱外,附子还含有黄酮、皂苷、多糖、脂肪酸等其他成分。附子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强心、降压、镇痛、抗炎、增强免疫、杀虫、降血糖及毒性等作用。附子现代研究尽管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阐明其传统药效作用及机制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藏族药兔耳草属药用植物资源充足,品种丰富,具有行血解毒,清热调经的功效,在藏族医药体系中应用广泛,是藏族药中常用的上品药材,在多种方剂中作为主药。但目前兔耳草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报道较少,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革叶兔耳草Lagotis alutacea,短穗兔耳草L.brachystachya,短管兔耳草L.brevituba,圆穗兔耳草L.ramalana,云南兔耳草L.yunnanensis这几个种的兔耳草属植物的药理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其他种的兔耳草属植物罕见报道。目前研究表明,兔耳草属药用植物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苷类、苯丙素苷类、甾体类、三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抗肝损伤、抗炎、抗痛风等多种药理活性。兔耳草属药用植物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对其的研究开发较少。本文搜集了对近年来兔耳草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藏族医药体系的应用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秀琼  卿志星  曾建国 《中草药》2019,50(24):6162-6180
Nelumbo nucifera为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糖苷、萜类、类固醇、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脂减肥、抑菌、抗炎、抗氧化、止血等药理活性。莲的不同部位包括荷叶、莲子心、荷花、莲子、莲藕、莲房、藕节、荷梗、莲须、莲子皮等,已报道385个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86个,黄酮类化合物133个,其他类化合物166个。查阅了近40年国内外文献,对莲中已报道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深入研究莲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相关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