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组织中p33^ING1b和p53及C-erbB-2表达对预后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章烨  王雅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12-7214,i006
目的:探讨p33^ING1b,p53,原癌基因C-erbB-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应用E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了80例乳腺癌标本中C-erbB-2,p33^ING1b,p53的表达,及13例癌旁正常组织p33^ING1b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及对照组中p33^ING1b均阳性表达,乳腺癌组织中表达[65%(52/80)]有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5.138,P&;lt;0.01),p33^ING1b,p53,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0%,61%。其中p33^ING1b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水平呈正相关(r=0.371,r=0.537,P&;lt;0.05)p33^ING1b,p53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呈负相关(r=-2.09,r=-0.537,P&;lt;0.05)。C-erbB-2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正相关(r=0.371,P&;lt;0.05),与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r=-0.387,r=-0.440,P&;lt;0.05)。结论:p33^ING1b基因的表达可能需要p53基因的协同,两者共同作用于细胞的生长、凋亡和转化,保证机体发挥正常的功能,抑制肿瘤的发生。INGI是抑癌基因,其蛋白p33^ING1b在乳腺癌中低表达,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p33^ING1b,p53,C-erbB-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33ING1b,p53,原癌基因C-erbB-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应用E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了80例乳腺癌标本中C-erbB-2,p33ING1b,p53的表达,及13例癌旁正常组织p33ING1b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及对照组中p33ING1b均阳性表达,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犤65%(52/80)犦有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5.138,P<0.01),p33ING1b,p53,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0%,61%。其中p33ING1b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水平呈正相关(r=0.371,r=0.537,P<0.05)p33ING1b,p53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呈负相关(r=-2.09,r=-0.537,P<0.05)。C-erbB-2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正相关(r=0.371,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r=-0.387,r=-0.440,P<0.05)。结论:p33ING1b基因的表达可能需要p53基因的协同,两者共同作用于细胞的生长、凋亡和转化,保证机体发挥正常的功能,抑制肿瘤的发生。ING1是抑癌基因,其蛋白p33ING1b在乳腺癌中低表达,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p33ING1b,p53,C-erbB-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癌p33ING1b mRNA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揭示p33ING1b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p33ING1b mRNA水平.结果 63.6% (35/55)癌组织及70.9%(39/55)癌旁组织p33ING1b mRNA呈阳性表达,癌组织p33ING1b mRNA表达量为0.410±0.175,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529±0.2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3ING1b mRNA水平与肝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与否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癌栓形成、合并肝硬化与否无关.结论 p33ING1b表达下调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肝癌分化、侵袭性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姚莹  梁虹  张启国  张璃  曾静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9):1197-1199
【目的】研究p33^ING1基因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本院1999-2004年收治的3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及25例原位鳞癌(Bowen病)组织中的p33^ING1表达情况。【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p33H^I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9%(15/35),明显低于正常组的82.9%(29/3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99.P〈0.05)。其原位鳞癌中阳性表达为56%(14/25),同样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阳性率82.9%(29/3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18,P〈0.05)。【结论】p33^ING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提示p33^ING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进展中有重要意义.并有可能成为其肿瘤检测蛋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K-ras蛋白与p33ING1蛋白、CyclinE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2例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K-ras蛋白与p33ING1蛋白、CyclinE的表达。结果 K-ras与p33ING1、CyclinE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62.5%、29.2%、72.2%,在正常直肠黏膜中分别为2.8%、91.7%、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型、组织分化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不同分组间的K-ras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ras蛋白表达和p33ING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404,P<0.05),K-ras蛋白表达和CyclinE表达呈正相关(rs=0.571,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K-ras蛋白、CyclinE表达增高,抑癌基因蛋白p33ING1表达降低,提示K-ras与p33ING1、CyclinE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在直肠癌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为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p33/ING1基因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口腔黏膜正常组织30例、异常口腔黏膜增生组织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黏膜组织30例,观察p33/ING1在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角化细胞(Normal Oral Keratinocyte,NOK)、人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细胞( Dysplastic Oral Keratinocyte,DOK)和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NG在NOK细胞中的表达要远远高于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3/ING1蛋白的表达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降,p33/ING1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Survivin和VEGF在胃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安华 《临床医学》2006,26(2):77-79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VEGF在22例正常胃粘膜组织和42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3.64%,在42例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7.14%,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在正常胃粘膜组织表达率为18.18%,在42例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9.05%,两者均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53表达在胃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88例胃粘膜异型增生和22例正常胃粘膜中survivin、p53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survivin在正常胃粘膜不表达.survivin阳性表达率在轻中度异型增生时较低,分别是3%(1/28)和7%(3/43);而在重度异型增生时达82%(14/17),与胃癌组76%(61/80)无显著差异(P>0.05).p53在正常胃粘膜和轻度异型增生无表达,中度异型增生时有少量表达16%7/43,至重度异型增生时阳性表达率达35%6/17,与胃癌组52%42/80无显著差异(P>0.05);(2)survivin表达与胃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表达与胃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3)survivin和p53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和p53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过程,是胃癌早期诊断的有用指标.p53亦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NF-κB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FκB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NFκB p65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52例胃癌与癌旁组织,20例胃肠化粘膜及20例正常胃粘膜中的NFκB p65亚单位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 结果在胃癌、胃肠化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中,NFκB p6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1%, 40% ,17.31%,0(P<0.01).在胃癌、胃肠化组织、癌旁组织中的NFκB p65表达与正常胃粘膜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低级别分化胃癌组中,NFκB p65表达明显高于高级别分化组(P<0.05). 结论 NFκB p65是胃癌相关的一种蛋白,其阳性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NFκB p65的检测可作为对胃癌癌前病变、胃癌转移的一项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胃癌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27kip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SP法检测p27kip1在59例胃癌及19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结果 p27kip1在正常胃黏膜组织阳性率(84.22%),显著高于胃癌组织中阳性率(47.46%)(P<0.05)。胃癌组织中高中分化腺癌p27kip1阳性率(68.42%),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37.5%)与胃黏液癌(31.25%)(P<0.05);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27kip1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提示可能与胃癌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1.
胃癌、大肠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2 7蛋白在胃癌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 4例正常大肠组织、2 1例胃癌组织及 3 8例大肠癌组织 p2 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p2 7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 10 0 % (3 4/3 4) ,而在胃癌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 5 2 5 % (3 1/5 9) ,p2 7在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而且p2 7低表达与胃癌及大肠癌的分级高、淋巴结转移多与TNM分期晚显著相关。结论 p2 7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可能是一个预测胃癌、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27在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检测p27在135例胃癌组织及4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情况,其中高、中分化腺癌55例,低分化腺癌53例,黏液癌27例。结果胃癌组p27阳性表达率(45.93%)低于对照组(84.44%);胃高、中分化腺癌p27阳性表达率(65.45%)高于胃低分化腺癌(33.96%)和黏液癌(40.74%)(P均〈0.05),胃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间p27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胃癌组织中p27阳性表达率(48.00%)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22.50%)(P〈0.05);术后生存期≥5a者胃癌组织中p27阳性表达率(52.63%)高于术后生存期〈5a者(16.67%)(P〈0.05)。结论p27在胃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有关;检测胃癌组织中p27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NF-kB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FkB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NFkB p^65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52例胃癌与癌旁组织,20例胃肠化粘膜及20例正常胃粘膜中的NFkB p^65亚单位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癌、胃肠化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中,NFkB p^6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1%,40%,17.31%,0(P〈0.01)。在胃癌、胃肠化组织、癌旁组织中的NFkB p^65表达与正常胃粘膜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低级别分化胃癌组中,NFkB p^65表达明显高于高级别分化组(P〈0.05)。结论NFkB p^65是胃癌相关的一种蛋白,其阳性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NFkB p^65的检测可作为对胃癌癌前病变、胃癌转移的一项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33/ING1在人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hNOK)、人异常增生口腔黏膜角化细胞(hDOK)和舌鳞癌细胞系Tea8113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hNOK、hDOK和Tea8113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中P33/ING1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结果在hNOK和hDOK中P33/ING1呈高强度表达,主要分布于胞核和胞膜,偶见于胞浆;而Tea8113细胞中P33/ING1微弱表达,主要分布于胞桨。P33/ING1染色阳性率与组织病变恶性度显负相关(P〈0.05)。结论P33/ING1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呈进行性下降或缺失,ING1基因突变或缺失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yndecan-1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将44例胃癌手术病例分为伴淋巴结转移组和不伴淋巴结转移组,以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yndecan-1的表达,并同时检测p53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所有癌旁正常组织均有Syndecan-1基因的表达,而44例胃癌组织中只有10例有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2.7%(10/44),癌旁正常组织中Syndecan-1基因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χ~2=9.14.P<0.05)。3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2例有Syndecan-1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7%(2/35),不伴淋巴结转移的9例胃癌组织中有8例检测到Syndecan-1 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8.9%(8/9),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Syndecan-1 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两组间差异明显(χ~2=23.66,P<0.05)。p53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Syndecan-1 mRNA的表达低于p53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χ~2=6.18,P<0.05)。结论:Syndecan-1 mRNA表达缺失促进了胃癌生成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旨在探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在胃癌高危人群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80例,胃息肉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76例和6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环氧合酶-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病变胃粘膜组织中COX-1表达无明显变化。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到胃癌COX-2表达呈递增趋势,分别为49.5%、51.1%,58.0%、72.5%,胃息肉占62%,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比较(P〈0.0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正常胃粘膜纽织未见COX-2表达。结论 在癌前病变期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塞采昔布,可防止或减少胃癌的发生,为胃癌的预防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特点及其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51例行胃癌根植术的胃癌组织标本及33例淋巴结转移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CR7表达。结果 CCR7在62.7%(32/51)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33例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CCM高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8%(28/33),81.8%(27/33),两部位CCR7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CR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侵润深度(P〈0.01),肿瘤分期(P〈0.01)密切相关,但与手术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CCR7表达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28/33),77.8%(14/18),87,5%(28/32),73.7%(14/19)。结论 CCR7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CR7在胃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CR7表达对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非手术治疗选择靶点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病变胃黏膜(包括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PCR银染法检测80例胃黏膜组织申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依次为:胃癌83.3%(20/24),慢性萎缩性胃炎28.1%(9/32),肠上皮化生14.3%(1/7),胃溃疡11.1%(1/9)。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及80例正常组织全部阴性。结论 端粒酶不仅在胃癌黏膜组织中已有表达,而且在癌前病变黏膜组织中也有表达。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诸多因素有关.比较公认的是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及p33ING1b在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上述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探讨Her-2和p33ING1b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特点及其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51例行胃癌根植术的胃癌组织标本及33例淋巴结转移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CR7表达。结果CCR7在62.7%(32/51)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33例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CCR7高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8%(28/33)。81.8%(27/33),两部位CCR7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CR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侵润深度(P〈0.01),肿瘤分期(P〈0.01)密切相关,但与手术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CCR7表达对胃癌淋巴缩转移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28/33),77.8%(14/18),87.5%(28/32),73.7%(14./19)。结论CCR7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CR7在胃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CR7表达对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非手术治疗选择靶点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