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华西医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的汶川地震中严重伤残儿童有严重心理创伤,表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我们参照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方法,结合儿童心理发展和心理创伤的特点、身体伤残程度、家长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医院的环境,设计了儿童、家长和小儿外科医生共同参与的个别和团体形式的综合性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发现的问题调整干预内容,通过对儿童的直接观察、家长和医生的评价,基本达到了干预目的.需要继续危机后的心理干预,并制定中、长期干预计划和切实安排,保持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家庭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家庭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50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儿童的心理适应行为和智商的变化;心理适应行为和智商的测定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表量和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接受干预后的心理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总平均分和各因子得分高于干预前(P=0.000);干预后儿童适应行为商数(ADQ)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0);干预后儿童总IQ、言语IQ、操作IQ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0)。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对矫正单纯性肥胖儿童不良心理适应行为效果明显,同时可提高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智商,能有效促进肥胖儿童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心理危机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寻找解决儿童心理危机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法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学龄儿童心理危机的情况;同时应用文献研究法查找学龄儿童心理危机的根源,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并找寻对学龄儿童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方法。结果:学龄儿童心理危机的根源既有来自环境方面,包括家庭的影响(①过高的期望。②简单粗暴的家教方式。③缺乏家庭温暖或成员之间的沟通);又有来自个体方面因素(①个体特质。②认识上的偏差。③意志力薄弱。④肤浅的生命观)。学龄儿童的心理危机不仅干扰其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甚至发生自杀。结论:对学龄儿童的心理危机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援助:具有心理援助的意识;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减少社会应激事件;提升儿童耐挫力和挫折应对能力;对心理危机高危儿童进行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心理危机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寻找解决儿童心理危机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法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学龄儿童心理危机的情况。同时应用献研究法查找学龄儿童心理危机的根源,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并找寻对学龄儿童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方法。结果:学龄儿童心理危机的根源既有来自环境方面,包括家庭的影响①过高的期望。②简单粗暴的家教方式。③缺乏家庭温暖或成员之间的沟通);又有来自个体方面因素(①个体特质:(翌认识上的偏差。⑧意志力薄弱:④肤浅的生命观)。学龄儿童的心理危机不仅干扰其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甚至发生自杀:结论:对学龄儿童的心理危机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援助:具有心理援助的意识;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减少社会应激事件;提升儿童耐挫力和挫折应对能力;对心理危机高危儿童进行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儿童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渐渐增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治疗方面只靠专科医生干预儿童的不良行为、异常心理,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父母在儿童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儿童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儿童健康工作者所广泛关注的课题。对医护工作者来说,对住院儿童及其家长的心理状况、家庭和社会背景的认知、理解、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2007年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儿科护理大会相关报告的基础上,从儿童个体、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对儿童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讨论,希望国内同行能共同关注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家长在儿童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丽姝  刘莹  高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612-2613
我国城市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儿童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渐渐增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治疗方面只靠专科医生干预儿童的不良行为、异常心理,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父母在儿童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持续有效的综合干预方法。方法:通过对永安市二所同类普通小学3~5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抽取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219名,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了2学年的家庭、学校、社区、医院综合干预,采用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及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问题及家庭环境因素测定。结果:经综合干预1年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2.9%,14.9%,2年后的检出率为10.6%,1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干预1年,2年后干预组的CBCL均分犤(29.96±14.13)分,(25.13±11.01)分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犤(44.24±11.34)分,(42.55±17.13)分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组女性的社交退缩、抑郁因子分和男性的交往不良、强迫性、分裂样、体诉因子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庭和睦、伙伴之间关系、父母对儿女的期望对儿童行为问题有影响。结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通过综合干预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9.
大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也是汶川大地震后心理健康工作所面临的难点。本文从个别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出发,探讨汶川大地震伤残住院儿童的个别心理危机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某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各54例进行分析,对两组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PYDM量表检测显示,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现状与影响因素:留守儿童家庭高期望值、家庭亲密关系、社区高期望值的得分较非留守儿童低(P<0.05);心理弹性影响因素有对父母外出的担心程度、与监护人矛盾多少、年龄(P<0.05).结论 RYDM量表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况有效的检测工具,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因受家庭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是儿童期的一个重要精神卫生问题,也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对于儿童虐待,人们最先关注的是身体虐待和性虐待,却忽略了心理虐待对儿童的影响.与身体虐待和性虐待相比,心理虐待更隐蔽、更普遍、更有害,其后果也更难控制.Garbarino认为,心理虐待比躯体虐待和性虐待更具有破坏性.它虽不伤及皮肉,却对儿童造成广泛、深远的不良影响,且往往使儿童在心理和精神上产生不可治愈的创伤.儿童忽视同样易受到人们的忽略,并且其发生率远远高于各种类型的虐待.2001年,Julie等指出"儿童伤害中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儿童忽视,但时至今日儿童忽视问题仍未被引起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本文拟对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定义、分型、评估、影响因素及对儿童的影响作一综述,并进一步指明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未来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2.
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可以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对人员的心理社会影响。本文从危机干预人员素质、危机干预时间、危机干预机制3个方面分析了5·12汶川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危机干预人员严重匮乏、持续心理救援难以保障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认为灾后心理干预需在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重建工作,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同专业干预人员一起对受灾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完整的长期心理救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对7~14岁的80例哮喘儿童和80例正常儿童用美国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哮喘儿童往往存在焦虑、抑郁、自卑感、过分依赖等。结论:支气管哮喘儿童较普通儿童有更多心理行为问题,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应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持续有效的综合干预方法。方法:通过对永安市二所同类普通小学3~5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抽取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219名,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了2学年的家庭、学校、社区、医院综合干预,采用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及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问题及家庭环境因素测定。结果:经综合干预1年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2.9%,14.9%,2年后的检出率为10.6%,1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综合干预1年,2年后干预组的CBCL均分[(29.96&;#177;14.13)分,(25.13&;#177;11.01)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44.24&;#177;11.34)分,(42.55&;#177;17.13)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组女性的社交退缩、抑郁因子分和男性的交往不良、强迫性、分裂样、体诉因子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庭和睦、伙伴之间关系、父母对儿女的期望对儿童行为问题有影响。结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通过综合干预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满意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儿焦虑状况评分(34.3±2.7)分、不明确感(42.4±3.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保健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惠君  张肖贞 《现代护理》2007,13(14):1358-1359
总结自2002年5月-2006年2月我院儿童心理门诊儿童恋物的病例8例,通过家庭心理干预后,6例患儿1个月内均无发现恋物行为,随访半年有5例未见恋物行为。介绍了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恋物症实施家庭心理干预以及在实施过程应该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现状,了解留守特征对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影响.方法 对432名留守儿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总体阳性检出率为32.76%,心理虐待分量表阳性检出率为28.82%,忽视分量表阳性检出率为31.77%.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评分,男性留守儿童忽视分量表和情感忽视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女性留守儿童(P<0.01),干涉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女性留守儿童(P<0.01);初中组心理虐待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高中组,忽视分量表和干涉、情感忽视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小学组与高中组;小学组恐吓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初中组与高中组.留守年限对心理虐待与忽视分量表及恐吓、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维度的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留守形式对忽视分量表和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维度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留守年限与留守形式在心理虐待分量表和干涉、情感忽视维度上的交互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留守儿童是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高危群体,其心理虐待与忽视现况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留守年限与留守形式是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归纳了突发灾难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关键问题,指出了突发事件造成的心理影响及干预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突发灾难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总结自2002年5月-2006年2月我院儿童心理门诊儿童恋物的病例8例,通过家庭心理干预后,6例患儿1个月内均无发现恋物行为,随访半年有5例未见恋物行为.介绍了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恋物症实施家庭心理干预以及在实施过程应该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多动症儿童心理护理的内容与方法,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对多动症儿童影响,做出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法]在多动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进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儿童心理,根据儿童的身心需要配备统合训练室的硬软件设施.②与家长进行恰当的沟通,了解多动症儿童的生活与学习情况,解除家长的焦虑情绪,帮助家长树立信心.③掌握儿童心理需要和心理活动规律,训练中观察多动症儿童的心理活动,尊重多动症儿童的人格,建立良好的关系,激发多动症儿童的训练兴趣.④做好健康宣教.[结果]通过对多动症儿童的心理护理,与家长的恰当沟通,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减轻了心理压力.[结论]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中的心理护理,让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训练,从而提高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