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密花石斛的HPLC/UV/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采用HPLC/UV/MS法对密花石斛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结果 得到分离度较好的密花石斛HPLC/UV指纹图谱,标示了9个共有峰,并用HPLC/MS对其部分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密花石斛指纹图谱的测定,并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忍冬、山银花HPLC/UV/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张尊建  余静  杨春华  王兴旺  徐向阳  张蕙 《中成药》2003,25(11):863-865
目的 :采用HPLC/UV/MS法对忍冬和山银花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 ,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方法 :采用AgilentZORBAXSB C18柱 ( 15 0mm× 4 .6mm ,5 μm) ,甲醇和 0 .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流速 :1mL·min-1。结果 :得到分离度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忍冬和山银花药材HPLC/UV及HPLC/MS指纹图谱 ,分别对忍冬指纹图谱中 8个色谱峰和山银花图谱中 5个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 ,并比较了 2种药材指纹图谱的差异。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忍冬和山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穿心莲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穿心莲药材的HPLC/UV色谱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比较。方法:应用Shimadzu VP-ODS柱,0.1%甲酸乙腈与0.2%甲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穿心莲药材HPLC/UV指纹图谱,标示了9个共有峰。应用HPLC/MS技术对其7个主要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归属,并对不同产地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论:穿心莲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PLC/UV/MS技术在中药山银花的指纹图谱研究中的效果。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250mm×4.6mm,5m),采用0.1%的乙腈和甲酸水溶液对流动相以0.5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MS),对样品进行正负离子二级扫描,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得到了重复性和分离度均非常好的山银花药材的HPLC,uv指纹图谱及HPLC/MS指纹图谱,分别对山银花药材的两种指纹图谱中的五个色谱峰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结论:HPLC/UV/MS技术在中药山银花的指纹图谱研究中的效果较佳,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乌骨藤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乌骨藤药材指纹图谱的HPLC色谱分析条件,确定出两种已知成分,为乌骨藤药材内在质量评价积累数据。方法:采用HPLC—UV法分析乌骨藤药材的指纹图谱。色谱柱:AlhimaC18;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55min;检测波长:328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共标示出15个共有峰,包括绿原酸、咖啡酸和它们部分衍生物。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乌骨藤的真伪品的鉴别,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能有效控制乌骨藤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旋覆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旋覆花药材的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确定旋覆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UV测定旋覆花药材甲醇提取液的指纹图谱,并与同属其他植物花序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旋覆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发现13个色谱峰为共有峰,确定了其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的范围。结论:利用旋覆花指纹图谱可以对不同植物来源的旋覆花药材进行鉴别,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丹参及丹参注射液指纹图谱的HPLC-MS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尊建  李茜  王伟  邹巧根  赵陆华 《中草药》2002,33(12):1074-1076
目的 采用HPLC-UV-MS法对丹参药材、丹参注射液中间体及丹参注射液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采用Alltima C18分析柱,甲醇-水-冰醋酸梯度洗脱系统,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1nm,MS册时记录总离子流(TIC)色谱图。结果 得到分离度较好的丹参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HPLC-UV及HPLC-MS指纹图谱。结论为丹参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藿香不同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广藿香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对广藿香及其茎、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为广藿香药材内在质量评价积累数据。方法:色谱柱:Hypersil ODS;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广藿香及其茎、叶均具有16个指纹特征峰,但茎、叶指纹特征峰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叶所含特征峰组分含量高于茎。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广藿香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白术的指纹图谱,为白术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白术商品药材及饮片的指纹图谱。色谱柱为Synergi Fursion—RP(250mm×4.6mam,4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紫外检测波长240nm;柱温30℃;进样量为201xL。结果:白术药材中有12个共有峰,多数峰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各批次间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1%,相对峰面积符合指纹图谱相关要求。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以为白术质量评价和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楂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山楂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山楂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TC—C18柱(250mm×4.6mm,5μm),乙腈-0.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体积流量为1.0mL/min,分析时间为120min,分析了10批山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23个色谱峰构成山楂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采用HPLC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精密、稳定、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山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规格怀牛膝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探索其内部质量差异,为该药材的规格标准完善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怀牛膝用体积分数75%乙醇水浴回流提取,得体积分数75%乙醇回流提取物,用40 mL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各萃取相及萃取后的水相,浓缩至浸膏,采集各部位H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综合聚类法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石油醚、氯仿部位均标定了11个共有峰,乙酸乙酯部位标定了10个共有峰,正丁醇部位标定了19个共有峰,水部位标定8个共有峰;氯仿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较大,其他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较小,均在0.9以上;石油醚部位指纹图谱差异主要体现在峰高,乙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水部位的化学成分种类及峰高均存在差异;综合聚类分析能将不同规格怀牛膝区分开。结论不同规格怀牛膝内部质量存在差异;实验中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全面反映不同规格怀牛膝的化学成分分布,为不同规格怀牛膝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成分群动态变化探索药材质量优劣判断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评价药材质量优劣的新方法。方法:以怀牛膝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构建18批怀牛膝药材的化学成分群图谱;采用MTT法测定各批怀牛膝药材相应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由此构建活性数据库;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药材指纹图谱与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分析得到的YZL值进行正态拟合,并界定判定药材质量优劣的YZL值区间;并以另外10批药材对该判定方法和YZL区间值进行验证。结果:从测定得到的18批怀牛膝药材的指纹图谱中提取得到16个共有峰;以PLS法建立了药材共有峰峰面积与活性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相应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由此判断出怀牛膝指纹图谱的16个共有峰中1、2、4、5、6、7、11、13、15、16号色谱峰与活性呈正系数相关,其余各峰与活性呈负系数相关;基于回归模型相应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正负性,经多重综合分析,提炼出YZL值(正、负系数相关峰峰面积和之比值);通过对YZL值进行正态拟合并界定,得到当YZL值≥0.9639时,该怀牛膝药材为优品;当YZL值≤0.6112时,该怀牛膝药材为劣品;该判定方法得到了验证。结论:PLS法适用于怀牛膝指纹图谱与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YZL值可用于判定和划分怀牛膝药材质量的优劣;当YZL值≥0.9639时怀牛膝药材为优品,当YZL值≤0.6112时怀牛膝药材为劣品;验证性判断结果支持本文所建立的药材质量优劣评价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谱线组法鉴别(怀)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及红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umef.RubraHCO.的根,紫花地榆SanguisorbaoficinalisL.及白花地榆SanguisorbacanadensisL.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牛膝中三萜皂苷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牛膝中三萜皂苷类成分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牛膝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破骨细胞分化体外实验模型,在甲状旁腺素(PTH)的诱导下,骨髓细胞分化形成TRAP阳性破骨样细胞。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2、20、200μM的各组三萜皂苷样品进行干预,考察每组样品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考察的7个三萜皂苷类成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其中竹节参苷IVa和木鳖子皂苷Ib抑制作用最强,且其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结论:牛膝中三萜皂苷类成分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提示其可能作为骨吸收抑制剂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牛膝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牛膝中蜕皮甾酮的含量,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不同产地牛膝中蜕皮甾酮的含量。结果 蜕皮甾酮在0.039 2~0.196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为1.82%)。结论 以河南栽培的牛膝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最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怀牛膝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怀牛膝高剂量组、怀牛膝中剂量组、怀牛膝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按自制改良的Feeney法制备重型颅脑损伤模型,治疗7d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脑,用HE染色观察损伤灶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损伤灶脑组织Nestin的表达。结果:怀牛膝高剂量组Nestin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怀牛膝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假手术组仅偶尔在海马区见极少量Nestin阳性细胞表达,部分切片无阳性表达。结论:高剂量怀牛膝能上调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Nestin的表达,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怀牛膝悬浮培养条件及其对愈伤组织中ABPS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接种时间、接种量、碳源添加及pH对细胞生长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和结论:适宜ABPS生产的培养基是1/4MS+6-BA 0.5 mg·L-1+2,4-D 1.0 mg·L-1+蔗糖2%+葡萄糖2%+果糖1%,pH 6.0,培养时间50 d,接种量7 g·L-1。  相似文献   

18.
怀牛膝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p75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BL)水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P75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以不同剂量怀牛膝水煎剂灌胃的2型糖尿病大鼠每组10只,以生理盐水灌胃的2型糖尿病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各10只,用RT-PCR法测定脑组织P75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P75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服用怀牛膝水煎剂的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P75基因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怀牛膝水煎剂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P75基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不同采收期牛膝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牛膝药材的最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不同采收时间牛膝中的有机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不同采收时间牛膝样品中的17种无机元素和铅、砷、镉、汞、铜等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0对结果进行含量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不同采收期牛膝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呈现动态变化,综合评价显示,11月15日采收的牛膝药材综合得分最高,质量最佳。结论 综合分析认为10月底至11月中旬为牛膝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