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潘铁梅  李采霞  王杜娟 《医学综述》2012,18(8):1266-1267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归纳分析本生殖医学中心117对夫妇188例夫精IUI的情况,并分析年龄、周期数、方案(自然周期、促排周期)及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17对夫妇188个周期中有26个周期获得了妊娠,妊娠率为13.83%,其中年龄、周期数、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无关(P>0.05),而促排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P<0.05)。结论患者年龄<35岁,精子前向运动>5×106,促排周期者妊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精液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02 例158 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资料,对男方精液进行分析.结果:102 例158 个周期的IUI 治疗,共妊娠26 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6.46%.处理前精子密度<10×106/ml,活力<20%,PTMS<10×106 者妊娠率均为0;处理后精子密度<10×106/ml,活力<50%,PTMS<5×106 者妊娠率较低.结论:活动精子总数是影响宫腔内人工受精的男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SC)对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促排卵周期IUI治疗的4 1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妊娠率与处理后TPMSC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中TPMSC偶见活精至100×106.TPMSC<0.15×106 有15例,有1例妊娠(IUI日精液处理后偶见活精);TPMSC>60×106有10例,均未妊娠.对TPMSC (0.15~60.00)×106的共4 154例病例进行分析.各组女性年龄、不孕年限、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为13.5%(576/4 154),最高的组为(5.00~<10.00)×106(16.0%),各组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结论 处理后TPMSC在(0.15~60.00)×106行IUI均可达到较好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朱亮  邢福祺 《广东医学》2007,28(3):395-397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官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8.3%.不同不孕原因之间及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娠组和非妊娠组阃洗精前后的精子总数、活率、活精总数、AB级精子总数、AB级精子比率、HCG日内膜形态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而两组HCG日内膜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稳定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排除各种混杂因素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与HCG日内膜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入前向运动精子数(PTMS)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5 ~12月在本院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120个周期.按精液处理后PTMS分为5组:<10×106组,10~15×106组,16 ~20×106组,21 ~25×106组,>25×106组.结果:5组中年龄与不孕年限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TMS>25×106组临床妊娠率达到32%,与其余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MS与IUI的妊娠率成正相关,临床妊娠率随着PTMS的增加而升高,因此,临床和实验室操作中应尽量提高注入宫腔内PTMS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苏亮  罗平  罗江霞 《广西医学》2013,(5):602-603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02例158个周期IUI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治疗周期数、不孕原因及男方精液进行分析。结果158个周期的IUI治疗,共妊娠26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6.46%。随着女方年龄的增大,妊娠率降低;增加IUI治疗次数,妊娠率增高;不孕原因中妊娠率以宫颈因素最高;注入宫腔内的前向运动(a+b)级精子数以(10~50)×106组妊娠率最高。结论女方年龄、不孕原因及注入宫腔内的(a+b)级精子总数是影响妊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的100对不孕夫妇,175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女性的年龄、不孕年限、病因、促排卵方案、操作方法和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关系进行深度剖析。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00对夫妇,进行175个周期人工授精周期治疗,妊娠34例,妊娠率为19.43%。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相比于其他助孕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方法,女性的年龄、不孕年限、治疗方案及具体操作方法是影响IUI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质量控制体系与妊娠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610例644周期夫精人工授精者质量控制前后妊娠结局及随访情况。结果644周期总共妊娠99例,妊娠率15.37%;妊娠成功率与病例选择、手术时机、精液质量有关(P〈0.01);与病因无关(P〉0.05)。AIH中进行质量控制妊娠成功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AIH中进行质量控制对提高妊娠成功率至关重要;不孕患者的病例选择,AIH洗涤后精子密度和活力与妊娠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夫精人工授精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将优化处理后的丈夫精子注入到女性宫腔内以帮助不孕不育夫妇获得妊娠的一种助孕方法.因为精子、卵子在体内只能够存活一定时间,因此准确掌握授精时机对提高人工授精妊娠率有直接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授精时机对妊娠率的影响,以期能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安排时间,提高妊娠几率.  相似文献   

10.
蔡军  韦继红 《微创医学》2003,22(5):630-632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成功率因素.方法对183例不育夫妇采用多管上游法体外筛选优质精子,用于配偶间人工授精.结果IUI共妊娠42例,妊娠率22.95%,授精226个周期,周期妊娠率18.58%.结论研究发现IUI成功率与精子处理方式、精子膜完整性、女方年龄及不育年限有关,在连续治疗3个周期未受孕者应改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军  韦继红 《医学文选》2003,22(5):630-632
目的 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成功率因素。方法 对183例不育夫妇采用多管上游法体外筛选优质精子,用于配偶间人工授精。结果 IUI共妊娠42例,妊娠率22.95%,授精226个周期,周期妊娠率18.58%。结论 研究发现IUI成功率与精子处理方式、精子膜完整性、女方年龄及不育年限有关,在连续治疗3个周期未受孕者应改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不孕年限,输卵管通畅度和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NMSI)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835对夫妻1 237个AIH周期,按年龄分为:≤35岁、36~39岁、≥40岁组;按不孕年限分为:<2年、2~4年及>4年;按输卵管通畅度分为:双侧输卵管通畅、单侧输卵管通畅和双侧输卵管不全通畅组;按处理后NMSI分为<2、2~5、5~10及>10×106组.结果:临床妊娠175例,周期妊娠率为14.1%,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的成功率随着患者年龄及不孕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NMSI)小于5×106时临床妊娠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及单侧榆卵管通畅组妊娠率高于双侧输卵管不全通畅组.结论:年龄≥40岁,不孕年限>4年,处理后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NMSI)小于5×106或双侧输卵管不全通畅的患者,不适合继续尝试IUI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提高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6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的妇女36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谈话和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术前谈话和健康教育后,针对患者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结果入选对照组170人,临床妊娠19人,临床妊娠率11.18%,入选研究组192人,临床妊娠36人,临床妊娠率18.7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胡京美  颜军昊  李媛  陈子江 《重庆医学》2005,34(10):1522-1524
目的研究对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混匀上游法人工授精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各种人工授精结果的因素.方法通过检测实施人工授精患者夫妇双方抗精子抗体,并对其不孕年限、是否原发、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用混匀上游法处理精液后实施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的人工授精结局,研究宫腔内人工授精对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种影响人工授精结局的因素.结果统计人工授精治疗163个周期,妊娠39例,总周期妊娠率为23.93%.在抗精子抗体阳性夫妇和抗精子抗体全阴性夫妇之间妊娠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混匀上游法洗涤精子后行官腔内人工授精能去除抗精子抗体的影响.对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患者实施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与不孕年限、是否为原发不孕无关.  相似文献   

15.
韩小亚  孙达成  张玢 《右江医学》2011,39(2):161-162
目的分析常州市不育男性精液情况,了解该市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现状。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技术(CASA),参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用SCAR精子质量分析仪(Sperm Quality Analyzer)进行操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276例精液标本中,平均精子密度为(73.73±79.85)×106/ml,精子活率为(62.36±24.8)%,A级精子为(19.77±15.28)%。精液质量正常1264例(38.58%),精液质量异常2012例(61.42%),且精子活力异常1659例(50.64%),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常州市不育男性精液质量与同期育龄男性精液质量相比,精液质量明显下降,表现为61.42%的不育男性患者存在精液质量异常,精子活力异常所占比例最高,提示精液质量下降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多种精子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将使男性不育特异性病因诊断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苏亮  罗平  罗江霞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9):1091-1093
目的探讨精液常规参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5例患者的178个IUI治疗周期,检测记录每个周期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并根据妊娠结果分成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对主要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及精子总数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IUI治疗178个周期,临床妊娠34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9.10%(34/178),IUI治疗累计临床妊娠率为27.20%(34/12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精液常规参数无明显差别;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精子形态对IUI临床妊娠率无影响。结论不孕夫妇进行IUI治疗,当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时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收治的155对不孕夫妇,共接受夫精人工授精240个周期,从病因、促排卵方案、操作方法与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自然周期较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成功率明显增高。不孕病因中男方少弱精及精液不液化、宫颈因素、不明原因不孕人工授精成功率最高。操作中人工授精管置入宫颈内口较置入距宫底2cm行注射精子悬液成功率高(P〈0.01)。结论不孕病因、促排卵方式、操作方式是影响人工授精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54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25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2%。不同不孕原因之间及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IUI周期数等与IUI周期的妊娠率之间无显著关系,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与不孕原因及是否采用促排卵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代谢紊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影响.方法:选取92对女方均为PCOS患者的不孕夫妇,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174个周期后,根据脂代谢情况分为研究组(伴有血脂紊乱,n=95)和对照组(不伴血脂紊乱,n=79).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助孕治疗过程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单次上游单次离心高活力精子分离与宫腔内授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用于宫腔内授精(IUI)的高活力精子分离方法一单次上游单次离心法,活性精子提取率为(19.9±6.3)%,其中,a精子提取率为(32.0±13.8)%。提取的精子悬液中,a精子率为(83.8±5.5)%。精子活动率约95%,畸形精子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应用上述方法进行精子分离对27对男性少、弱、畸精子症致不育夫妇进行了40个周期的IUI治疗,妊娠率(PGR)20%。IUI中精子数量超过6×10_6,PGR为32%,而不足6×10_6者无一例妊娠(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