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通过膳食调查了解山东部分高校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大学生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58名1~3年级大学生,采用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DRIs)进行评价。结果大学生钙、维生素A、核黄素、抗坏血酸等摄入偏低;男生脂肪供能比明显偏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高,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早餐偏少,晚餐偏多;女生蛋白质供能比稍低,脂肪供能比偏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高。结论学生膳食结构仍有待完善,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营养教育,指导其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并增加钙、维生素A的摄入量,减少零食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私立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学生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记帐法和称量法调查某私立学校住宿学生1007名的膳食情况。结果平均每人每日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为:能量13.05Mj(3120kcal),蛋白质85.4g,脂肪92.6g,碳水化合物486.2g。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10.96%,26.64%,62.30%,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比例低于12%。常量及微量元素中钾、钠、磷、镁、铁、铜、锰及维生素PP均达《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要求,但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钙、锌、硒摄入量不足。结论应加强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教育,逐步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正前不久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但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而蔬菜、水果摄入量有所下降,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以江苏省为例,根据2014年江苏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年代出生的成年居民的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的差异。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选取1993年调查时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和2009年调查时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健康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体格测量、营养素摄入量及生活方式因素作为评价居民营养状况的指标,利用SAS和STATA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年代出生居民的体重、身高、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皮褶厚度、超重/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60年代出生的居民;(2)80年代出生居民的脂肪摄入量、胆固醇摄入量、脂肪供能比、钙摄入量以及胆固醇和脂肪供能比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人群比例,显著高于60年代出生的居民;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维生素B1摄入量、维生素C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以及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超过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人群比例,显著低于60年代出生的居民;(3)80年代出生居民的吸烟率、饮茶率以及从事中、重度体力活动的人群比例,显著低于60年代出生的居民。结论不同年代成人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存在代际差异,80后一代居民营养相关慢性疾病患病率的迅速上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的膳食结构、营养状况和营养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次调查是家庭抽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和膳食调查。结果本区居民食物消费品种丰富,但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现象,表现为畜禽肉类和盐类消费过多,谷类、大豆类消费偏低,蔬菜、水果和奶类消费不足。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蛋白质供能比达18.3%;脂肪供能比达39.4%;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42.4%。钙、维生素A等营养素缺乏。监测人群中15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依次为18.5%、4.0%和6.3%。居民吸烟率24.0%,每周饮酒率19.4%,经常锻炼率35.1%。18~44岁和45~59岁年龄组锻炼比例较低,仅为22.0%和32.1%。结论本区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存在营养过剩与部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现象;营养相关慢性病患病率在中年人群已达高峰。建议加强营养监测和综合性营养干预,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孕妇的营养状况,为进行少数民族膳食营养指导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364例维吾尔族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调查表收集基本信息,采用3日24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状况调查,收集数据并建立Excel数据库,与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结果 三大产热营养素的供热比结果中孕中、晚期蛋白质供能比低于DRIs,分别为11.60%和11.88%。孕中、晚期蛋白质的摄入量占DRIs的77.03%、69.21%,孕早、中、晚期叶酸摄入量分别占DRIs的12.67%、13.30%、14.27%;钙摄入量分别占DRIs的26.36%、22.42%、26.06%;铁摄入量分别占DRIs的87.05%、71.92%、62.76%;碘摄入量分别占DRIs的9.33%、9.44%、11.23%。蛋白质、铁、钙的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结论 维吾尔族孕妇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普遍不足,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铁摄入不足,维生素B6、叶酸、钙、碘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库尔勒地区轮台县维吾尔族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水平,以便指导维吾尔族营养保健,改善和提高维吾尔族的营养状况,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营养学的宣传教育指导以及预防各种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库尔勒地区轮台县维吾尔族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92名研究对象进行基本情况调查,采用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结果热量、蛋白质、大部分维生素及矿物质都已达到甚至超过DRIs标准,维生素A、核黄素、钙和锌摄入不足,达不到DRIs标准的要求,动物性脂肪有摄入过多的趋势。结论维生素A、核黄素、钙和锌为当地维吾尔族缺乏的营养素。建议在当地维吾尔族中开展宣传工作,加强对维吾尔族的营养指导,注意补充维吾尔族易缺乏的营养素,降低维吾尔族居民的动物脂肪摄入量。  相似文献   

8.
集美中学寄宿学生膳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厦门市集美中学寄宿生膳食营养状况,为采取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集美中学寄宿学生764名进行膳食调查,采用称量法称取5 d食物消耗量,依据食物成分表和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多数营养素摄入量充足或基本充足,膳食中优质蛋白质来源比例合适,但能量营养素来源比例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供能较低,维生素B1、维生素C、锌摄入量不足,维生素B2、钙摄入量严重不足,钙、铁质量较差。结论应对学生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小学生膳食摄入营养状况,为改善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顺义区一所小学,整群抽取所有6~9岁小学生302人,填写3天膳食摄入问卷进行回顾性膳食调查。结果小学生膳食每日平均能量摄入量为1252.6kcal,蛋白质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为44.4g;钙、磷、铁和锌的每日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80g、680g、12.3g和6.6g;钙、磷比例为0.4∶1;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烟酸、硫胺素和核黄素的每日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59.2μg、41.5mg、8.6mg、85.7μg、8.2mg、0.4mg和0.6mg;除了铁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2g)外,能量和上述其他营养素均低于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结论顺义区6~9岁小学生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而三大供能营养素的比例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会宁地区406名2~4岁儿童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状况,为改善其营养状况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称重法和半定量食物频率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膳食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膳食构成以粮谷类食物为主,杂粮摄入较多,为42.1g;动物性及豆类摄入较少,鱼虾类摄入量仅为1.4g。能量的摄入基本满足需要,但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人数比例较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高,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例较高。蛋白质达到RNI的人数比例只有22.7%,来源于动物性及豆类食物的占26.7%。铁的摄入量较高,但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钙、锌、维生素A及维生素C摄入均不足。结论: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不合理,部分营养素供给不足。应加大营养知识普及,改进食物加工方法,改善该人群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进行科学的膳食指导,促进母婴健康,预防妊娠合并症和胎儿畸形。方法:以在乌鲁木齐和阿图什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309名维吾尔族和汉族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用V1.6膳食营养计算器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出孕妇平均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标准进行比较,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孕妇膳食中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不平衡;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的摄入量较低;尼克酸的摄入量较高。结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为孕妇易缺乏的营养素。提示在这些地区应加强孕妇孕期的膳食营养指导,使孕妇合理膳食,必要时应补充孕妇营养食品或补充剂,以满足孕妇与胎儿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1—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223名居民食物、营养素摄入量及其变化。【方法】数据来自2011年和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中杨浦区2岁及以上居民的原始调查数据,采用3 d24 h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法收集膳食数据,获取居民每标准人日食物、营养素摄入量及能量营养素来源,分析其不同年度的摄入情况。【结果】2015年居民每标准人日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蛋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食用油、盐摄入量均低于2011年,2015年谷薯类、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食用油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占56.0%、84.0%、98.2%、56.0%、70.2%、97.8%、85.3%、91.1%,畜禽肉类摄入过量的比例为51.6%;2015年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均低于2011年,2015年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4.0%、56.4%、97.3%、93.8%、93.3%、90.2%、91.6%,2011年、2015年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50%的分别占64.6%、49.8%,蛋白质供能比高于15%分别的占76.2%、40.4%,脂肪供能比高于30%的分别占76.7%、72.9%。【结论】2011—2015年杨浦区社区居民整体上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均普遍降低,食物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问题并存,其中食物摄入不足较严重,能量、大部分维生素及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情况仍旧严峻。同时膳食结构不尽合理,3大营养素供能失衡,建议应加大对居民的营养宣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该地区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孕妇开展营养指导,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建议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24 h膳食回顾法对英吉沙县390名孕妇进行基本情况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孕妇膳食构成中,谷类薯类、大豆及坚果类摄入量偏高,分别为352.46、26.54 g;盐类摄入量超标,为9.06 g;蔬菜类、水果类、蛋类、奶及奶制品和油脂类摄入量偏低,分别为255.23 g、158.43 g、45.78 g、148.48g和24.32 g;鱼虾类摄入量严重不足,为5.27 g;孕妇摄入偏高的营养素是磷、钠和镁,分别占供给量标准的107.50%、195.55%和107.12%;摄入量偏低的营养素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D,占供给量标准的70.67%、54.67%、63.57%和69.60%;摄入量严重偏低的是钙和叶酸,占供给量标准的25.39%和13.27%;孕妇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中蛋白质供能比为18.26%,略偏高;孕晚期贫血检出率为32.07%。结论该地区孕妇膳食构成欠合理;营养素摄入量不均衡,铁锌碘和维生素B1、B2、C和D等摄入不足,钙和叶酸严重缺乏,孕晚期贫血问题较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学校集体供餐和自行就餐两种供餐模式对6~13岁学龄儿童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情况、能量及供能比的影响,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通州区4所集体供餐及4所无供餐的学校,335名6~13岁学龄儿童经知情同意后利用"连续3天24 h膳食回顾法"和称重法开展调查,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13)》,分析各类食物摄入量、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及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情况。结果北京市通州区335名学龄儿童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奶类、大豆及坚果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儿童青少年推荐目标量相比,摄入量不足的人数分别为181、308、274、317、313和246人,摄入不足率分别为54.0%、91.9%、81.8%、94.6%、93.4%和73.4%;230名学龄儿童食用盐6 g,超标率为68.7%。学校集体供餐谷薯类、蔬菜类、水产类摄入不足率的比例均低于自行就餐。学校供餐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高于自行就餐学生(P0.05)。学校集体供餐钾、镁、锌及维生素C的平均饮食摄入不足率低于自行就餐(P0.05)。结论学校集体供餐的中小学生谷薯类、蔬菜类、水产类食物、畜禽肉类摄入量及蛋白质、钾、镁、锌及维生素C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比例均高于自行就餐。建议调整蔬菜类、奶类、水产类及动物性食品饮食结构,减少膳食食用盐摄入,保障学龄儿童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5中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状况。方法本文数据来自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将参加过此次调查并有完整的连续3d24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的18~64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调查对象膳食脂肪摄入量、供能比和食物来源,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膳食脂肪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成年居民2015年膳食脂肪摄入量为82.9g/d、膳食脂肪供能比为35.8%、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的人群比例为67.9%;调查人群中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动物油、植物油和植物性食物的脂肪占膳食脂肪总量为35.9%、3.1%、40.8%和20.0%。结论我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较高,脂肪供能比已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膳食脂肪推荐摄入量的要求,应控制含脂肪高的食物的摄入量。[营养学报,2019,41(2):118-121]  相似文献   

16.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营养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85名学生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连续3 d跟踪调查,计算学生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并与推荐摄入量比较。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比较,学生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盐摄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足;钙摄入量明显不足,仅占推荐摄入量的33.3%;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占推荐量的64.0%;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粮谷类食物,占蛋白总量的52.1%;脂肪供能比例偏低,占总能量15.8%。结论该学院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全面增加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加强营养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保安族聚居区9~14岁寄宿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设计针对性的膳食调查表,以24 h膳食回顾法为主,结合记账法、称重法收集被调查对象连续3 d的膳食摄入情况,计算每位学生每日食物消耗的种类和数量,借助营养素分析软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寄宿学生膳食结构以谷薯类食物为主,肉禽水产、奶类、豆类、蛋类食物摄入量偏低,蔬菜水果摄入总量尚可,但水果类比例很低;膳食钙、维生素A、维生素B2摄入普遍不足,各年龄组学生摄入量均未达到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基本满足其营养需求;各年龄组男女生70%以上的能量均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供能偏低,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结论保安族聚居区寄宿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强化寄宿制学校集中供餐工作者的营养均衡理念,调整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2009年和2018年深圳市居民的膳食结构,了解深圳居民的膳食结构变化,为提出合理膳食建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9年和2018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8 487名和10 043名深圳常住居民进行相关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比较深圳居民不同年度各类食物及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膳食调查采用食物频率调查法。结果 与2009年相比,2018年深圳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粮谷类、水果类、水产品、蛋类、烹调油的摄入量分别增加了39.35 g、33.66 g、14.51 g、8.82 g、7.54 g; 水果类、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低于推荐摄入量,而畜禽肉类、烹调油及盐的摄入依然高于推荐摄入量; 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E、钙、镁摄入量呈上升趋势,其余营养素摄入量呈下降趋势; 膳食能量的47.50%来源于粮谷类,其次是纯热能食物(21.80%)和动物性食(19.60%); 与十年前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供能比有所上升,而脂肪供能比下降; 居民主要摄取动物性蛋白和动物脂肪。结论 2018年深圳居民的膳食结构较2009年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膳食摄入不均衡,营养素摄入不足与摄入过量并存的现象,且膳食结构具有明显“西化”趋势。深圳市今后应根据人群的不同特征开展针对性、多方面的营养健康宣教工作,促进居民合理膳食习惯的形成,降低营养相关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3~13岁儿童膳食状况,为中国少数民族儿童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聚居区抽取3~13岁儿童31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连续3 d 24 h回顾法结合称重法的膳食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膳食构成以粮谷类为主,动物性食物及蔬菜的摄入量较低,豆类摄入量<30 g/d;能量、维生素A、维生素B1、锌的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儿童各有62、25、13、39人,分别占20.0%、8.1%、4.2%、12.6%;达到平均需要量(EAR)的儿童有155人,比例均不足50%,尤其是维生素A的摄入量达到EAR的儿童只有25人,<10%;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基本合理;学龄前儿童蛋白质、膳食铁均主要为植物性来源占总摄入量的60%。结论裕固族儿童蛋、禽肉、动物肝脏、新鲜蔬菜的摄入量不足,应提高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摄入量,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国成年女性膳食营养素摄入变化。方法 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1年数据,结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速查手册(2013版)》,分析9省(区)25~55岁成年女性膳食能量及主要营养素摄入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11年9省(区)成年女性膳食能量和蛋白质摄入达到推荐量的人群比例不断下降,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过低(<50.0%)和脂肪供能比过高(>30.0%)的人群比例大幅增加。随时间变化,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多数微量营养素的达标比例过低,且该比例仍在继续下降。2011年成年女性能量和蛋白质摄入达到膳食推荐量的比例分别为43.0%和54.4%,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过低和脂肪供能比过高的比例分别为40.2%和63.8%;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摄入达到推荐值的比例分别为25.2%、10.7%、6.9%、54.9%、24.3%和88.5%;钙、镁、铁、锌和硒的摄入量达到推荐值的比例分别为3.3%、23.6%、50.9%、75.7%和13.3%。结论 中国9省(区)成年女性膳食营养状况仍需改善,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