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视直如曲即指视直线为曲线,视物扭曲变形。应用Amsler表可查出中央区方格变形或直线变曲的病证。视直如曲在中医学文献中和视大为小、视小为大、视正为斜和视物变形等归于一类,属视惑或妄见范围。“惑”即视物不确,迷惑不解。“妄”即乱也,均指眼外观正常,惟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早期Coat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例患者经眼科常规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后诊断为Coats病。氩激光治疗的功率为0.20 ̄0.60W,时间为0.1 ̄0.3s,光凝斑为100 ̄500μm,用蓝绿光波或纯绿光波。每次平均光凝480点,平均每只眼治疗5.6次。光凝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3.5个月。结果:治疗后视力为0.5或以上者5只眼,其中有3只眼视力在1.0或以上。1只眼病黄斑区留  相似文献   

3.
0.5%环孢霉素A滴眼剂对干眼症患者泪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0.5%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滴眼剂对干眼症患者泪液的影响。方法 60例(60只眼)干眼症患者被随机分为CSA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CSA组应用0.5%CSA滴眼剂滴眼每日4次,连续治疗1个月。对照组应用人工泪液滴眼每日4次,连续治疗1个月。两组治疗前进行视力、眼表列隙灯检查、荧光素染色检查、Schirmer-1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泪膜镜检  相似文献   

4.
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作用研究(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临床研究以颈源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等检测手法,探讨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 1.颈项部按揉手法即时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Vertebasilar atrties,VBA)的收缩峰速度(Ve-locity peak,PK)值,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由 41.36± 7.28cm/s上升到 45.12 ± 6.51cm(P<0.05),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上升到 49.92±4.54cm/s(p<0.05)。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ies,PINCA)由34.75±5.83cm/s上升到40.87±8.95cm/s(P<0.01)差异显著。 2.眼眶周围抹法手法即时改善VBA系统的PK值,VA由43.52±8.98cm/s上升到47.02±9.31cm/s(P<0.05),PINCA由37.36±10.44cm/s上升到40.20±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型Graves病3例李正时例1男,46岁,左眼球突出半年,复视1个月,于1993年10月5日就诊。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眼球突出度:右14mm,左19mm,眶距98mm。左眼睑肿胀。巩膜暴露。上脸迟落,眼球向下运动受限。眼底正常。...  相似文献   

6.
氩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方法以及治疗时机和效果。方法:对接受氩激光治疗29例(38只眼)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局灶性水肿患者直接凝渗漏的微血管瘤(光斑50~100μm,时间0.1s,能量100~300mW,光斑反应Ⅱ级);弥温性水肿者采用格栅光凝(光斑100~200μm,时间0.1s,能量100~200mW,光斑反应Ⅰ~Ⅱ级)。结果:38只眼中视力提高者11只  相似文献   

7.
滋阴抑抗汤治疗妇女免疫性不孕阴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滋阴抑抗汤治疗妇女免疫性不孕阴虚证,同时与口服“地塞米松”及“维生素E胶丸”作为对照组观察。共收治150例患者,其中单纯免疫性不孕患者80例,血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合并血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者30例,血AsAb阳性合并血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低下者40例。结果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等级相关分析还发现:本文对血AsAb和EmAb的治疗效果呈正相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的变化水平。方法:中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法加破瘀通络汤治疗,西药组采用西长短常规疗法,采用酶 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表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水平。结果:中西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前sVCAM-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sVCAM-1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观察针刺对视神经萎缩的疗效和对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比较36例视神经萎缩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视力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63只眼中视力进步46只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平均波幅增高。针刺可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肝动脉栓塞化疗所致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对肝动脉栓塞化疗所致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肝支脉栓塞化疗11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为中药治疗组,以中药清肝解毒散结汤随症加减治疗;B组50例为西药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肝功能变化 ,肝硬变发生率及加重率。结果:按Child’s肝功能分级标准,结果肝功能下降的总体发生率A组为46.67%、B组为68.00%,A组低于B组。肝硬变发生率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柔肝健脾、滋阴明目法治疗肝肾亏损、气血亏虚型萎缩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萎缩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60只眼。治疗组予柔肝健脾、滋阴明目中药口服,对照组用杞菊地黄丸合逍遥丸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主要症状、远视力、中心暗点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4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心暗点分布情况、远视力及视物模糊、头晕耳鸣和腰膝酸软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仅视物模糊、眼干涩、头晕耳鸣和腰膝酸软等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心暗点分布情况、远视力及视物模糊、头晕耳鸣和腰膝酸软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健脾、滋阴明目法对改善肝肾亏损、气血亏虚型萎缩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中心视力、中心暗点分布情况及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耳穴贴压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视神经萎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海燕 《中国针灸》2002,22(2):9-17
目的:观察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用耳穴贴压法配合丹栀逍遥散内服治疗组51例(58眼)和单纯服用西药对照组43例(49眼)的视力,视野进行观察,共3个疗程。结果:视力变化,治疗组有效率79.3%,对照组44.9%,视野变化,治疗组有效率59.2%,对照组22.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丹栀逍遥散内服对增进视力,改善视功能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焦点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eSTOR多焦点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2例(17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多焦点组46例(86眼)植入ReSTOR多焦点折叠式人工晶状体(Multifoeal intmoeular lens,MIOL)和单焦点组56例(90眼)植入SN60AT单焦折叠式人工晶状体(Single intraoeular lens,SIOL)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检查患者术后的远、近视力、观察配镜情况、人工晶状体及视近调节力,角膜散光。随访时间3至9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MIOL组裸眼远视力≥0.6占97.67%(84/86),≥1.0占24.42%(21/86),与SIO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MIOL组裸眼近视力≥0.6占84.88%(73/86),≥1.0占20.93%(18/86),MIOL明显优于SIOL组(P〈0.01)。裸眼远视力≥0.6,同时裸眼近视力≥0.6者,MIOL组39眼,占45.35%;SIOL组3眼占3.33%,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MIOL组双眼手术者中13.33%阅读时戴镜,SIOL组88.24%阅读时戴镜。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数为0.32D。两组术后视觉异常症状均不明显;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MIOL组5只眼,SIOL组8只眼。结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使患者恢复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  相似文献   

14.
杨海燕 《中医杂志》2003,44(1):28-29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耳穴贴压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服用丹栀逍遥散合耳穴贴压的治疗组51例(58眼)与单纯服用西药之对照组43例(49眼)的视力、视野进行观察,共3个疗程。结果:从视力变化分析,治疗组有效率79.3%,对照 组44.89%,从视野变化分析,治疗组有效率61.9%,对照组22.6%,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合耳穴贴压治疗视神经萎缩,对增进视力,改善视功能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为主配合尿激酶离子导入治疗早期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113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67只眼),采用中医辨证中药治疗同时应用尿激酶离子导入;对照组42例(46只眼),单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4%,对照组65.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尿激酶离子导入治疗早期玻璃体积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叶呈枫  张殷建 《河北中医》2012,34(8):1204-1205,1274
目的观察和营清热法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102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52眼)治以和营清热法,对照组30例(50眼)予羟苯磺酸钙治疗。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结束后以视力、眼底检查、中医证候改善等指标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视力及眼底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和营清热法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105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55只眼)和对照组46例(50只眼),对照组局部滴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64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效果,探讨眼B超检查对VKH的价值。方法 均详细询问记录患者病史,做裂隙灯显微镜、散瞳查眼底及三面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等检查。治疗过程分为炎症期和恢复期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炎症得到控制。①所有患眼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②所有患者有明显的疗效。③治疗前B超检查73%眼玻璃体内见大量细小弱回声点,94%眼可见视网膜脱离光带,呈扁平状,隆起度不高,眼球壁不光滑,100%眼可见脉络膜增厚。治疗后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增厚好转至正常。视力提高与B超结果有好的一致性。结论 ①中西医结合是治疗VKH有效的方法。②B超是有用的诊断方法之一,为病情追踪、疗效评价和指导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刺抗氧化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对白内障及有关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针刺太冲透涌泉,晴明,臂Ru、风池,合谷等穴治疗32例共59眼,以西药白内停滴眼水10例18眼作对照组,系统观察视力,视力级数,血清T-SOD、LPO活性等氧化指标。结果:针刺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视力,提高抗氧化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重刺激眼周腧穴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捻转泻法重度刺激眼周腧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比较轻度、重度2种不同刺激强度及白昼戴镜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240只患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重度刺激组(60例,120只患眼)、轻度刺激组(60例,120只患眼),另设戴镜组(60例,120只患眼)对比.重度刺激组、轻度刺激组均选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太阳穴,采用捻转泻法,重度刺激组各穴捻转幅度360°、90次/分,轻度刺激组各穴捻转90°、60次/分;戴镜组不进行针刺治疗,只需白昼戴镜.比较各组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捻转泻法治疗后视力有所提高(P<0.01),且重度刺激组较轻度刺激组视力提高明显(P<0.01),戴镜组视力无变化.患者年龄、治疗前近视程度均与治疗后视力变化差值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捻转泻法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肯定;重度刺激优于轻度刺激;年龄、近视程度对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